楼主 竹林听雨说: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保密,不外传”的东西,有些行业,甚至为了保密的东西不为外界所知,而杜绝留下文字,最终采用的只是“口传心授”,这些东西始终只在圈子里流转,不为外界所知!针灸,作为一个传统行业,很多东西并不是所有针灸师都懂,也许你扎了几十年的针灸,最终都没有听说过这篇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内容。
1、针灸下针前,有些时候,最好念叨念叨!
身为针灸师的你,有没有一种感觉:针灸结束,自己会格外的疲惫,有时甚至是瘫坐,也有的会莫名地发烧,有的则出现和患者病症相似的不适!那么恭喜,如果你真的出现了上面这些感觉,说明你是一个合格的针灸师。如果一场针灸操作下来,你什么感觉也没有,说明你还没有达到“过病气”的层次,说明,针灸水平还有待提升,要么是手法不够,要么是取穴偏颇,要么是自己经气不利、无法激发诱导患者的病气!
什么是"过病气"?就是有些人给别人看完病之后自己会染上病气,因此不敢给人治病。过病气这个事,有很多种理解,有人说是心理因素,有人说是体质因素,也有因果之类的说法。我个人认为是“共鸣”,病人的什么东西跟我们共鸣了,把我们潜在的某个问题勾出来了……这里可以是身体问题,也可以是心理问题。比如,有人被勾出寒,有人被勾出痛,也有人被勾出悲伤、无力或绝望……
敏感的人,容易共鸣,这种人往往给人治病效果好,但进得去,出不来,难以自保。刚硬的人,不容易共鸣,早期医术一般,基本百毒不侵,自己本身也容易保持健康,但他属于出得来,进不去。这两种人得相对着修,既要进得去,也要出得来。"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能治病,也能自医才好。刚硬的人,要修"慈悲心"。敏感的人,要修"出离心"。
为什么针刺前要“念叨念叨”?念叨什么?很多事情,我们说不清楚,但也不能归类为迷信。有些患者身上的病,的确是因为一些说不清的东西导致的,比如参加过一次葬礼、去荒郊野岭旅过一次游、胡乱与某些古物或塑像合过一次影......等等,没法说。然后他就病了,这些病看似普通,但治起来却格外费劲。瞬间,我们或许能理解古人为什么“巫医不分家”了吧?冥冥之中,有些东西会阻挡药物或者针灸针,让本该出现的效果不能出现!
如果针灸师强行动针,就会明显感受到“过病气”,虽然过病气只是几个小时的事情,但这几个小时很不舒服。而且遇到比较难惹的东西,往往就不是几个小时能过来的。谁让你不给自己留后路,直接用针?表面上扎的是患者穴位,但患者穴位上看不见的东西一样被你扎到了,对不对?
念叨念叨,念叨什么?这个需要默念,张嘴念出声音,患者会不解,反而容易引来口水,不信奉佛教的念第一种,信奉佛教的念第二种。第一种:一切众生请回避,本人只是治病,并无加害之心。第二种: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同时,嘱患者心中默念一句:"我的病,快好!"这个与迷信无关,而是一种医患间的心理共振。对于那些明明可以治好,却没收到应有效果的病症,试一次就知道了。当然,如果针灸水准太差,念啥都没有用。所以,学医路上,有个好老师,你懂是什么感觉吗?就相当于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车上装着高德地图导航,可以避开拥堵、限行,少走弯路哇!
2、得气才会有效,得气,得谁的气?
针灸师都懂,针下去,一定要得气,得气才会有效果,可是很少有人会想是得什么气?得气,其实得的是“医患同频”的气,得气,还真有钓鱼的感觉,即使你没钓过鱼,也能想象到鱼咬钩刹那的那种感觉吧,鱼漂瞬间一沉,剩下的就是你和鱼的博弈。咬钩了,未必就能把鱼好好的拉出水面,这个例子和针灸真的很像!此刻,你身体里的正气和患者体内的病气正在博弈!你有感觉了吗?所以,得气指的是什么?一定是医患同频,病气和正气的一种较量!那么再回想一下,如果针灸师身体出现不适时,是否相当于鱼钩和鱼竿的脆弱呢?
所以很多时候,针灸师是不可以给患者扎针的。比如过度疲劳、感冒发烧、情绪不稳定、晨起啪啪之后、女针灸师经期等等,这些都要回避,要熟记于心。因为任何一本教科书,都不会告诉你这些口传心授!酒后呢?这个只要不是喝晕,其实是可以的。我的老师每日中午必饮,饮后略带轻狂,针灸效果反而更好!为什么?因为“行方智圆胆大心小”中的“胆大”,大家也在看翁海泉。一个中医人,能够胆大的时候不多,小酌怡情放胆量。所以,王羲之的兰亭序只能出自酒后,李白的千古名句也多带着酒气,吴道子、傅抱石不都是酒后才画出旷世之作吗?
我的老师每次酒后动针,我都捏着一把汗。老师笑道:“这个穴位,没喝酒,我只敢那样扎;喝了酒,我可以这样扎,手醉但心不糊涂”。耳濡目染,他下午酒后的针灸效果远好于上午,不是技术提升了,而是胆子大了,顾忌就小了,心却更细了。
3、为什么当代不见了“金针”、“银针”!
很多老年人的口中,管扎针灸叫做“扎银针”,大家听说过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错,如果敌我双方武功差不多,你手持普通长剑,是永远打不过手持“倚天剑”、或者“屠龙刀”的对手的!
我有幸在很小的时候见过曾祖父留下的“纯银”针灸针!银针和今天的毫针完全不一样,比较粗,没有“缠丝针柄”!后来,又在一位老师那里见过并用过一次纯金的针灸针,不过这种针灸针和现代的毫针,没有多大区别了,只不过是纯金而已,一根3000多元。
我问老师:“金针很软吧?”老师道:“没有一定指力,是没法使用金针的!不过,同样的手法、同样的穴位,金针和普通不锈钢针,治疗效果会相差很多,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其疗效能甩普通不锈钢针几条街”!我问:“扎一次多少钱?”老师道:“除了普通不锈钢针没起到该有的作用时才用,否则轻易不用,成本太贵!”我用了一次老师的金针,如果说不锈钢毫针的运针功力有十成,运用金针时,运针功力充其量还剩三成,但是,针刺相同疾病时,效果的确很好,远不是不锈钢针可以比及的!
奥迪和奥拓,在二环,真没啥区别。上了高速,才会知道它俩区别有多大。再好的法拉利,在农村的土路上,即使把底盘都磨没了,也永远都不会超越五菱宏光;再好的木棍,哪怕是紫檀,磨到最后,也不会变成钢针,充其量不过是一根牙签!说明什么问题?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不锈钢针灸针,并不是当年前贤古人所用的针灸针!没有他们的那些材质的针灸针,所以,我们即使再看他们的书,也很难完全复制他们的疗效!假牙和近视眼镜再好,也无法超越原装的牙齿和眼睛!
其实,现代在搞针灸的绝大多数人,都未必听说或者见过“金针”、和“银针”!这个,其实很正常,因为我们国家从1953年自针灸大师承淡安先生开始引进日本技术生产缠丝针柄的不锈钢毫针技术后,随着岁月流逝,我们国内的人,就慢慢习惯了不锈钢毫针,慢慢的,慢慢的,金针和银针就淡出了针灸圈子!所以,留在我们记忆里的,只剩下一些词语,比如“金针赋”等。大家都知道,古人用针是随着时代变迁的,从石针、骨针、竹针、到青铜针、铁针(必须是马口铁、或者镀锌铁)、银针、金针、不锈钢针,但,效果最好的一定是“金针”!我们看一下几位针灸大师对金针的评价:
杨继洲:“金针者,贵之也,又金为总名,铜铁金银之属皆是也,若用金针更佳”。
黄石屏:“金针之善有三,性纯入肉无毒,一善也,质软而中窍无苦,二善也,体韧而经年无折,三善也”。
王乐亭:“金针不随天时四季冷热而变化,与人的体温适合,刺针时疼的轻微,刺入体内不变质,不起副作用,没有滞涩难起出的困难,针孔不发炎,他的功能(治疗作用)反应快、疗效高,金的性质柔软不易折断,免出医疗事故”。
部分学者认为,银质针具有刺激作用强,不滞针,增加对比情况下的局部血运,松解肌肉痉挛,抗炎,持久止痛等优良品质!古人认为,金针属火属阳,银针属水属阴,金针补虚,银针泻火。临床针灸材质对照试验证实,“相同穴位、相同手法的银针降血压效果明显优于金针,降血压效果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同步明显降低,以及降压稳定维持时间长度”。上海科技研究者们,就不同材质的针灸针研究的结果是“不同材质针灸针对动物组织的电化学效应、化学电压,完全不同”。
我在这里,只想给各位针灸的同道们一句话,“不锈钢”作为毫针的材质,有着很好的适用性,柔软、不断、光滑、价廉。但是,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一件事,不锈钢含什么?没错,金属“铬、锰、镍”等,哪怕就是食用级304不锈钢,也会含有18%的铬!而铬性皮肤溃疡(铬疮),大家都不会太陌生吧,所以,我们在这里不说太多,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下一代针灸针材质的变革!金属单质铬,也许没那么大毒性,可是,大家想过没有,人体是个复杂的化学体,充满了各种体液,酸性、碱性、中性,N多种,有一种如果和铬发生微量化学反应,是否慢慢蓄积就会导致一些不良疾病的发生?存在,不一定就合理!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
盲人行脚罗浮山
今日启程,一往无前,
诸佛菩萨,龙天护法,
普蒙加被,道业必成。
行脚就是了脱生死的一个捷径。
另外还有一种功德,
就是能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有情的和无情的都能度;
能见到我们的,与我们能说上话的
所以它的功德是难思难议,难说难尽的:
十方如来都来护持和赞叹
苏东坡写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
罗浮山佛道并存,和睦相处,兴盛时有九观十八寺,十八寺中以华首寺为第一禅林。
距离深圳约70公里,国家5A级景区。
亲爱的盲人朋友们:
参加“行脚”
道业必成
累积“罗浮山”难思难议、难说难尽的功德
时间:
11月10日
预备会
报名方式:
莲微信:85264845040
真恒微信:
1371461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