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天涯过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年两会建议

[复制链接]

2142

主题

671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819
41#
 楼主| 发表于 2022-3-7 17:01:59 | 只看该作者
41楼 天涯过客说:
3月7日上午,“建议取消商品房公摊面积”话题登上新浪微博热搜第一,引发广泛关注。
据宁夏日报,“在商品房销售中附加公摊面积是全国普遍现象。最可怕的是公摊面积缺乏法律依据和制度约束。”在履职过程中,全国政协委员洪洋发现“公摊哪些面积,公摊多少面积”都是一团迷雾,只能由开发商“信口开河”,而业主毫无申辩权力。
委员:公摊面积看不见、摸不着,而百姓却为它承担了高额费用
“从来没有哪一个专业机构在业主或第三方专业机构的监督下测量清楚每户的公摊面积,也从来没有哪一个业主测量清楚了自家房子的公摊面积。公摊面积看不见、摸不着,而百姓却为它承担了高额费用。”洪洋介绍,公摊面积划分没有统一标准。哪些区域属于公摊面积,哪些区域不是,有没有重复收费?也只能由开发商说了算。公摊面积还衍生出一系列不合理收费,如物业费、取暖费都是按公摊后的面积收费,在住宅寿命期,几十年的积累又是一笔巨额的冤枉支出。
与此同时,业主并未享受到公摊面积的合法收益。公摊面积既然摊给了业主,那公摊面积所产生的收益(广告、车位、会所、超市等收益)也应当摊给业主。可事实并非如此,开发商只将公摊面积数据和费用摊给了业主,而公摊面积所产生的收益却被开发商据为己有。
洪洋介绍,住宅物业费按建筑面积收费不合理。物业公司服务的只是公共面积,而并不入户服务,居民室内卫生和设施维修都由居民自己承担费用,为什么物业收费要包含室内面积?而公摊面积并不供暖,却多数采暖费按照建筑面积(包函公摊面积)收取,这样的收费极不合理。
因此,洪洋强烈建议国家取消公摊面积!可以将实际的公摊面积成本核算到实用面积之中。让老百姓明白付费,放心购房,同时也化解业主与开发商诸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公摊面积”曾遭央媒发文质疑,业内:支持取消
其实一直以来,“公摊面积”都广受热议。
据扬子晚报网2月14日报道,春节过后,有关“公摊面积”争议的话题再次引发央媒关注,《半月谈内部版》2022年第2期发表《别再让买房像开盲盒》中建议取消公摊面积之后,新华社于2月12日进行了转发,文章认为取消公摊面积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大量矛盾与纠纷,应探索用套内面积替代建筑面积计价。业内人士指出,若以套内面积计价需考虑之前已经入市的项目如何衔接,落实仍待时日。
在《别再让买房像开盲盒》一文中指出,如果购房合同上不注明得房率、套内面积等详尽数据,老百姓购买期房很大程度上如同开盲盒,撞运气。公摊面积背后利益空间巨大,易滋生诸多弊病——公摊被挪作商用,本应属于业主的收益不知去向;公摊面积对应的装修费、物业费等易被重复征收。为减少相关社会矛盾发生,当前亟须提高房地产市场透明度,将取消公摊面积纳入规划中,长远筹谋、稳步推进。
其实早在2018年,一篇《买100平方米的房子只得70平方米,这么坑的“公摊面积”到底怎么来的?》的文章便引发过买房人强烈共鸣,新华社等央媒也发文质疑该制度的不合理。业内人士指出,开发商从利益考量出发,倾向于做大公摊面积,这样不仅可以收取多重费用、包括物业费、取暖费等,还可以在表面上降低房价,给购房者造成价格较低的错觉。因此有人建议,要么全面取消公摊面积,要么出台相关的规范,给得房率设置一条“底线”。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是否按套内面积计价,对于购房者的实际购房成本支出基本没有影响,其主要影响的是部分打着“擦边球”卖低得房率房子的开发商。公摊面积并不是越小越好,不计入面积价格,意味着开发商同样可以提高套内单价,如果开发商过度挤压公摊,有可能导致社区品质下降,包括楼道、会所、大堂等公共面积缩水。
难言的公摊面积
之所以大家对这个话题这么关注,确实是这些年来,“公摊面积”让一些购房者感到“很受伤”。
公开信息显示,公摊面积就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简称,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它包括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等等。
公摊面积=商品房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对于公摊面积的处理,由于目前我国尚无明确法律法规予以明确,使其成为房地产交易过程中争论的焦点。
因此很长时间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媒体有报道,公摊面积由于缺少标准,不仅会让消费者在购房时需支付更多购房款,还要多支出物业费、取暖费等更多成本。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看不见、摸不着,而百姓却为它承担了高额费用”!委员建议取消商品房公摊面积,登热搜第一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2

主题

671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819
42#
 楼主| 发表于 2022-3-8 17:27:43 | 只看该作者
42楼 天涯过客说: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徐景坤。 受访者供图
(两会速递)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大学本科实行4年至8年弹性学制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李韵涵)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徐景坤建议,大学本科阶段实行4年至8年弹性学制,能给予有结婚意愿的大学生学习和组建家庭的时间自由。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8.52‰,自然增长率为1.45‰,创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徐景坤认为,造成生育率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房价、福利水平、养育成本等,低生育率会导致社会年轻人才和劳动力短缺,进而导致社会生产力下降。
对此,徐景坤建议,应该从教育、公共设施建设、医疗、福利待遇等多方面形成合力。他建议,大学本科阶段实行4年至8年弹性学制。现有四年制大学学制下,大学生有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且无固定经济来源,结婚条件不成熟。如果实行弹性学制,能给予有结婚意愿的大学生学习和组建家庭的时间自由。
“现在的年轻人读完大学、硕士和博士之后,年龄已偏大,要面临工作和婚恋双重压力。”徐景坤表示,在不牺牲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建议缩减小学至高中学制,将九年制义务教育法改成小学5年,初高中5年的十年制义务教育。
徐景坤举例称,以一名小孩6岁入学为例,十年制教育后高中毕业时为16岁,大学毕业为20岁,硕士毕业23岁,博士毕业26岁,可以实现早毕业早就业早结婚早生孩子。
此外,徐景坤还建议,效仿大学转专业模式以及上海跨校辅修模式,设立大学跨校转学制度,允许大学生在大二时参加一次跨校转学考试,给普通高校学生特别是“双非”高校学生一次到名校学习的机会,打破学校在教学管理上的界限,实现教育资源公平。
为降低育儿成本,徐景坤建议,鼓励国家企事业单位,以及大型产业园区举办托育机构。他认为,与民办私立托育机构相比,企事业单位举办托育服务机构可降低育儿成本,能解决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关心的安居和生育问题。此外,夫妻上下班顺路接送孩子,免去了托管等环节,节省了时间、精力还有费用。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2

主题

671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819
43#
 楼主| 发表于 2022-3-10 13:37:41 | 只看该作者
43楼 天涯过客说:
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张青彬提出,目前驾驶机动车看手机“盲驾”尚未列入行政法规,因此建议就此问题开展立法研究,按照“6秒公理”,如果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持续操控或者看手机超过6秒的,一律视为“盲驾”。明确“盲驾”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处拘役,并处罚金,最高判处比酒驾更严格的处罚。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张青彬。图源:广州日报)
盲驾是指在驾驶中玩弄手机和手持终端造成一种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17修订)》第六十二条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但没有将“盲驾”的有关表述列入。
张青彬认为,当驾驶员低头看手机时,车辆实际上处于无人驾驶的状态,潜在的危险性非常大。“‘盲驾’必须引起社会、特别是交通安全部门的高度重视。”张青彬说道。
张青彬建议有关部门能够以典型案例为基础进行统计调查,研究重大交通事故中“盲驾”的比例,摸清底数。另外,有关部门还可以专门组织力量从社会学、法学、运动学等多角度、多方面开展研究。
针对“盲驾”行为的立法方面,张青彬建议参照“醉驾”入法,为严格查处“盲驾”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如何对“盲驾”行为进行取证?张青彬建议可以通过驾驶员或其同乘人的口供、监控录像、行车记录仪等途径获取。
除此之外,张青彬还建议公安部、交管部等有关部门尽快开展严厉查处“盲驾”行为的专项行动并修改、完善相关的规章。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5-4-25 08:23 , Processed in 0.35626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