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杜马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说水浒

[复制链接]

44

主题

213

帖子

7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66
21#
 楼主| 发表于 2020-3-18 21:15:36 | 只看该作者
21楼 杜马说:
在风云激荡,蓬勃发展的梁山泊,林冲就是一面旗帜。梁山第一次改制一举奠定了林冲梁山主心骨的地位,他本有希望有能力顶替王伦做梁山老大,可是他没有。在林教头眼里永远没有个人利益,他心里装的是整个梁山,是整个梁山的前途。当他认为晁盖比自己更适应梁山发展大局时,立刻义无反顾地将尊位让给了晁盖。
两军对垒,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林教头大喝一声将敌将刺下马去的情景。关键时刻,林冲常常能在两军阵前发挥稳定军心的作用。不到十回合活捉扈三娘,使宋江二打祝家庄不至于抱着鸭蛋收场。而扈三娘又生擒过王英、彭玘和郝思文,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林教头武艺之高不消多言。单挑杨志,单挑呼延灼,这两位将门虎子、名门之后在林教头面前竟讨不得半分便宜。三打祝家庄、攻打高唐州、智取华州、两打大名府、首战曾头市、攻占东平府、降关胜、破连环马……哪一次少得了林教头!二赢童贯,三败高俅,林教头哪一次不身先士卒!长长的功劳簿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林教头取得的一个个辉煌战果。如四十余回合险些胜杨志,五十回合平呼延灼,不数回合杀马万里,三十余回合杀宝密圣,两回合杀贺拆,杀伍肃、倪麟、顾恺、张寿、柳元、敬臣、冷慕、王寅……看看长长的斩将名单,我们不得不感叹林教头战果之辉煌。梁山集团除了豹子头林冲,谁又能创造如此战绩!
当晁盖遗言暗示将寨主传给林冲时,林教头又一次选择了退让,发扬了集体主义风格。尽管林冲对招安十分反感,尽管他也清楚宋江一直在走招安路线,他还是站到了支持宋江做大的行列。施耐庵在描写众人支持宋江做大时,第一个要交代的事项就是“林冲为首”。好一个“林冲为首”,四个字里蕴涵的仗义与豪情又岂常人可知。在个人利益与梁山大局之间,他再一次选择了后者。也许在林教头眼里兄弟的和睦和梁山的团结高于一切,他已将整个身体融入了梁山泊那片浩渺的烟波之中。
不敢想象,如果没有林冲参与,梁山两次改制会如此圆满,梁山两次权力交接会如此顺利。比起吴用的见风使舵,比起公孙胜的一走了之,比起宋江的工于心计,林冲活得是不是更真实、更纯粹并更大气一些?林冲在最落魄时曾墙壁题诗: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林教头没有自吹,从他的高风亮节和为人处世上看,豹子头无愧于仗义、朴忠、誉望和英雄八字!
尽管林冲对高俅有不共戴天之仇,可当宋江对高俅唯唯诺诺放其还朝之时林教头忍了,竟没有喊出一句怨言。祸从天降、家破人亡和贤妻惨死,林冲的遭遇比其他好汉都要惨。高俅被擒,眼见大仇得报,孰料宋老大竟一放了之。口虽未出怨言,林冲内心之痛又岂常人可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作为苏东坡的同代人,林冲对其妻的感情绝不亚于苏学士。孤灯夜下,他又如何面对昔日爱妻之灵呢,“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苏学士”。
心存幽怨,我们看到林教头在战场上依然生龙活虎,所向披靡。其实林冲越是这样,越让读者心里不是滋味。林教头在战场上越来越狠,再也没有活捉敌将的记录。往往暴雷似的大叫一声,将敌人一击必杀,这也许是林教头在发泄吧。
林冲主导了梁山两次改制,改来改去竟把自己改出了梁山常委之外。以林冲的威望、资历和武艺,不在梁山常委之列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事实上宋老大就是这么安排的,美其名曰“石碣受天文”。“天意”如此,林教头也只能认了。
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和愤愤不平的是关胜竟然也后来居上排在了林冲前面,关胜上梁山那会儿林冲已经主持完成了两次梁山改制。论资历,降将关胜远远不及元老林冲;论威望,新人关胜也没法与林冲比;论武艺,关胜那把大刀与林冲这杆铁枪也就是半斤对八两。难道关胜占先仅仅是因为他有一个死了数百年的英雄祖宗关云长?关胜的DNA与关羽有多少相似之处姑且不论,人家林冲也不是没有名人亲戚,人家叔伯妹妹还是林黛玉呢。
接受招安,林冲如何面对昔日老上级和仇人高俅?如宋江一般倒身便拜?那不是林教头的性格。征方腊成功,林冲不得不面对这个难题。施耐庵没有让林教头过分为难,在胜利曙光已经到来之时安排林冲悄无声息的病死了,六和寺成了林冲和鲁智深这对故交的同一归宿。
林冲上梁山落草,加入黑帮后他第一个抢劫的对象便是青面兽杨志。杨志也是后来的一百单八将之一,名门之后,杨家将的后代,五侯杨令公的孙子。这么一个有背景的人为何会加入梁山黑帮呢?杨志出场后遇上了哪些倒霉事,他加入梁山的背后又有哪些无奈?请看下一章。
杨志出身显赫,乃杨家将的后代,杨令公的孙子。若论出身,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除了柴进和关胜就要数杨志了。俗话说“将不过三代”,杨家将到了杨志这一辈已经远没有先前声名显赫,已走向没落。
杨家将在北宋中期可说是战功赫赫且声名鹊起,然而新兴贵族高太尉对杨家将好像并不感冒。尽管杨志钱也花了、礼也送了,可高俅并不买他的账。大笔一挥批了个“不”字,杨志跑官要官的理想彻底破灭。
钱都花在了送礼上,杨志最后连吃饭的钱也没了。被逼无奈,杨志决定卖了祖传的那把宝刀。杨志这把宝刀“宝”在何处?用杨志的话说是“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如此神奇的一把刀肯定价格不菲吧,杨志要价是三千贯。宋时的货币计量单位很多人都不熟悉,三千贯到底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多少呢?
在宋时一千文铜钱为一贯,一贯钱可兑换一两银子,当时的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现在三百~四百元人民币。比如,牛二对杨志说“什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一文钱相当于人民币三角~四角,三十文相当于现在九元~十二元。按现在来说,九元~十二元买一把刀很合情合理。再比如,下回书吴用请阮氏三兄弟喝酒,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熟牛肉和一对大鸡。还有剩余,阮小二又捎带还了以前的酒钱。一两银子合三百元~四百元人民币,按现在来说,三百多元买那些东西也很合理。于是我们有了以下推算:一千文钱=一贯钱=一两银子=三百~四百元人民币。
杨志那把刀要价三千贯,三千贯相当于现在人民币多少呢?计算结果是九十万~一百二十万元。一把刀值人民币一百多万,比林冲那把三十多万的刀贵了整整三倍,难怪泼皮牛二千方百计想赖了杨志这把刀。
作为杨家将的后代,杨志骨子里的血性还是有的。当泼皮牛二百般抵赖要夺刀时,杨志骨子里的斗志被激发了出来。高俅欺负我也还罢了,你牛二也敢欺负我?杨志对准牛二连砍三刀,为害一方的泼皮“血流满地,死在地上”。书上没有交代那把宝刀上是不是沾了血,不过出于对杨志这条好汉的信任,他应该不会说谎。我们可以想象成那把刀依然锃亮,滴血未沾。
还有一件事令人想不通,杨志杀死牛二后没有像上次陷了“花石纲”那样一走了之,这次他选择了自首。同样是死罪,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
也许在杨志眼里,“花石纲”是皇差。把皇上交代的事办砸了,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杨家将以前可都是冲锋陷阵的,到了杨志这里连几块石头都摆弄不好。回去自首的话,不是丢祖宗的脸吗?所以杨志当了回鸵鸟。杀牛二则不同,牛二只不过是个无赖和地痞。好汉杀歹人,天经地义。即使报官偿命,也没辱没了祖宗。
杨志虽然选择了自首,但他并不傻。他也不想“找死”,他对周围的人道:“泼皮既已死了,你们都来同洒家去官府里自首。”也就是请人做个旁证。证什么?证他是过失杀人,而非故意杀人。这杨志关键时刻头脑冷静且临危不乱,还能想着依靠群众的力量,这一点倒像他的祖宗。
杨志应过武举,也曾做过殿司制使这样的小官,他一开始也想如他祖宗那样“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搏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然而杨志很不幸,遇上了高俅和牛二这两个奸徒。前者是大奸,后者是小奸,前者废了杨志的前程;后者毁了杨志的清白。官没捞到,宝刀却充了公,人财两空。可叹杨志,一个好出身,一身好武艺,竟连最起码的理想都实现不了。可叹杨志,根红苗正,武艺绝伦,堂堂大宋朝廷竟没有一个识货的。
杨志杀死牛二,吃了人命官司,开封府一审判决发配北京大名府。北京留守司梁中书十分爱惜杨志的武艺,杨志没有像其他犯人那样坐牢和卖苦力,而是被安排在梁中书府里当差。世上的事就是这样有趣,杨志托关系找路子花了很多银子没有得到一官半职,却因一场人命官司得到了高干梁中书的重用。真应了那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梁中书有心给杨志“提干”,又顾及到下面人不服气,于是特意安排了一场军事演习。杨志果不负梁中书厚望,几十回合把副牌军周谨打成了“筛子眼”。梁中书的目的达到了,他下令杨志顶替周谨的职务,这时兵马都监李成发话了“周谨枪法生疏,弓马娴熟。不争把他来逐了职事,恐怕慢了军心”。这明显是偏袒周谨,排斥杨志。后来周谨的师父索超与杨志单挑,李成又将自己的战马和盔甲借给索超使用,这明摆着还是在排斥杨志。在李成和索超等看来杨志是外来人,一斧子劈死才解气呢,可见大名府军界内的排外情绪多么严重。
特别交代一下,梁中书有意让杨志顶替周谨。周谨当时的职务是“副牌军”,那么副牌军的级别有多大呢?我们且看本次军事演习的出场顺序,指挥使、团练使、正制使、统领使、牙将、校尉、正牌军和副牌军,很明显是按级别从高到低排列的。现在也是这样,政府机关召开大型会议时,领导们的出场顺序也是由大到小,古代现代完全一致。我们把梁中书比做军分区司令员,指挥使比做师长,团练使比做旅长,正制使比做团长……依次类推,正牌军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正排长,副牌军相当于副排长。杨志冒着生命危险拼来的职务也就是个副排长而已,功夫一流的索超也只不过是个正排长级的干部。
梁中书兴师动众,费如此大的心思给杨志安排职务,竟只是个副排长。看起来不可思议,然而事实就是这样。还有一种说法,说副牌军也就是个副班长,那杨志就更惨了。后来杨志与索超单挑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表演实在精彩。梁中书一高兴,提拔二人做了管军提辖使。提辖使就是原来鲁智深做过的官,其级别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连级干部。杨家将的后代做个连长,够憋屈的!
可叹杨志和索超拼着身家性命打了半天架,得到的不过是个连长而已,这梁中书真够抠门的。好在宋朝时没有军队干部转业的规定,要是有,像杨志和索超这样的小干部转业到地方,恐怕连安置就业的可能性都很小。
我们不禁要问想提拔杨志就直接提拔好了,干吗非要他顶替周谨的职务,这不是在杨志和其他干部之间制造矛盾吗?杨志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本来合群就困难,再加上这一层矛盾,不受老势力排挤才怪。梁中书这样做难道是大名府的干部编制很紧张而没有空缺?不是,他后来不是一下提拔了两个连长吗?难道是梁中书一时糊涂?梁中书堪称一方诸侯,国家高层干部。他能混到这一步智商绝对不低,不然太师蔡京能选他做自家女婿吗?梁中书如此摆布杨志自有他的目的,这个目的很私人且很隐蔽,一般看客不易觉察。
梁中书给杨志与其他干部制造矛盾,一方面可激励杨志做事更卖力;另一方面可使杨志更加感激自己,对自己死心塌地。梁中书如此行事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为押运“生辰纲”做准备。
对于第十三回中描述的“青面兽北京斗武”的情节,金圣叹在批《水浒》中写到梁中书爱杨志,只是为生辰纲伏线。以后要用杨志办大事(押送生辰纲),现在就得提拔重用他,于是组织了一场专门针对杨志的军事演习。
我们说梁中书这个善使权谋的干部,他真正爱惜的不是杨志这个人,而是他的一身好武艺。杨志是杨家将的后代,出身显赫,但梁中书并未在演武时对属下们提起这一点。在梁中书眼里这根本不值一提,可见他对杨志的爱惜只是停留在表面。
“北京斗武”一场戏的导演是梁中书,幕后策划师是梁中书,直接受益人也是梁中书。杨志拼命忙活了半天,只不过是一颗棋子而已。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213

帖子

7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66
22#
 楼主| 发表于 2020-3-18 21:17:33 | 只看该作者
22楼 杜马说:
生辰纲被劫,作为押运负责人的杨志应负主要责任,这一点无可争议。那么通过生辰纲失陷这件事,是不是可以说明杨志很饭桶且很弱智呢?
从《水浒》中描写杨志的章节看,杨志应是一个武艺高强且心思细密的人。杨志在官场上混过,在江湖上也混过,对于官场上和江湖上的勾当可谓了如指掌。这种“两栖生活”经历正是梁中书看中的地方,于是委以生辰纲大任。刚一接受任务杨志就多次推托,他知道押运生辰纲太凶险了,无异于刀口上舔血。
为了坚定杨志的信心,鼓励杨志干好工作,梁中书特意在生辰纲内附了一封书信,表示要让杨志受道敕命回来。敕命对于杨志来说太重要了,现在杨志的真实身份还是个囚犯。他那提辖使的官也只有大名府地方上承认,中央并没有备案。有了敕命则不同,杨志就是清白之身了。朝廷吏部一备案,杨志的提辖使当起来就堂堂正正了。
有敕书的诱惑并碍于梁中书的情面,杨志最终接受了任务。在押运生辰纲的一些细节上杨志颇费了一番心思,一方面将生辰纲一事低调处理,避免引人注意。押运人员扮做客商,悄悄赶路;另一方面杨志深知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道理,他给自己争取了绝对的押运指挥权,目的就是防止押运团队多重领导被贼人钻空子;第三方面杨志因地制宜不断变换休息时间,平安路段早出晚归,趁凉赶路。不安全地段晚出早歇,热时赶路,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后来到了黄泥岗,杨志非常反对在那里休息,而且屡次阻止大伙吃酒。如此看来,杨志计划不可谓不周密,行事不可谓不谨慎,杨志这人还是有两下子的。
既然杨志计划如此周密,行事如此小心,为什么还是失败了?笔者认为原因有三:第一,以杨志为首的押运集团在综合素质上远低于晁盖为首的抢劫集团。论武杨志一方只有他老哥一个能打,论智更不行,吴用和公孙胜都是后来梁山集团的智囊;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杨志对下级过于粗暴蛮横。不知体恤,非打即骂,丝毫不懂得做下级的思想工作。对待同级的管家和两个虞侯,杨志也没有想办法团结拉拢,而是将三人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这样一来杨志完全孤立了自己,在押运团队中失去了威信和绝对领导权,严重影响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后来矛盾激化,内部反水,失败不可避免;第三,黄泥岗上吴用和白胜等人的表演实在精彩,那桶清凉白酒由不得你不买,由不得你不喝。
以上这些利害关系杨志真不晓得?未必。作为杨家将的后代,杨家的优良血统杨志多少也继承了一些(后来他在二龙山的领导工作不是做得挺好吗)。真正原因可能是杨志当时太想立功了,只要押运生辰纲成功,杨志的仕途便会大有起色。但他同时也知道北京到东京途中强盗多如牛毛,押运工作充满变数。这种复杂心态使杨志近乎疯狂地投入到押运工作中,此时的他已完全被压力包围,已不再理智。急功近利又畏首畏尾使其心态严重失衡,以至于犯了众怒,把自己完全孤立。
金圣叹在批《水浒》中对第十六回中描述的“吴用智取生辰纲”的情节做了解释,认为梁中书之所以派管家和两个虞侯一同随杨志押运,是为了防止杨志见财起意,监视杨志而已。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也有不通之处,管家与两个虞侯加起来未必敌得过杨志一根手指头。杨志若有见财起意之心,这三个饭桶阻止得了吗?
杨志的失败告诉我们踩着大伙往上爬,能爬上去便好,爬不上去时大伙会把他摔得很疼。再有对于下级,可以打,可以骂,但不能不尊重;对于同级,可以不尊重,但绝 不能打骂,否则的话,一旦你有把柄,人家会把你弄得很惨。
杨志失陷生辰纲后没有投案自首,而是像上次失了花石纲那样一走了之。杨志从此再也没有机会出人头地,“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搏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的理想完完全全被粉碎。他想到了自杀,但终究没狠下心来。“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终不成只这般休了”,杨志叹口气,下岗子去了。杨志因什么叹气?叹自己太倒霉,叹对手玩得太阴,叹自己的前程?可能都有,也可能都没有。
杨志失陷花石纲,一走了之。失陷生辰纲,还是一走了之。怒杀牛二,却选择了投案自首。何也?在杨志眼里,一条人命远比不上几块石头和几担金珠重要,这就是杨志对生命的态度。不要怪杨志,一百单八将里比杨志还要藐视生命的大有人在,比如武松和李逵。闲言少谈,还说杨志。
杨志跌跌撞撞离开黄泥岗继续往南走,本来他的目的地也是向南。现在生辰纲丢了,他仍要向南走,看来生辰纲的阴影已经把他全部笼罩。此时的杨志很像火烧草料场后的林冲,林冲当时心灰意冷,路上曾强抢村夫的酒喝。杨志此时失魂落魄,也开始在酒馆吃霸王餐,英雄失意后的行为竟如此一致。还好他吃霸王餐的那家酒店是林冲的徒弟,操刀鬼曹正开的。
杨志通过林冲与曹正搭上了关系,鲁智深通过林冲也与曹正搭上了关系,这样杨志与鲁智深就间接搭上了关系。杨志是关西人,鲁智深也是关西人。杨志做过提辖,鲁智深也做过提辖。杨志挨过高俅整治,鲁智深也受过高俅迫害,两位好汉一相识便有很多共同语言。
同样无家可归,同样受官府通缉,同样痛恨高俅,两个遭遇相同的关西好汉走到了一起。沦落江湖总不是办法,生活辛苦不说,危险系数也高。两人一拍即合,开始打二龙山的主意。
二龙山坐落在青州地面,地势险要且易守难攻,适合做根据地。周围有白虎山、桃花山、清风山等几个黑帮组织,官府奈何不了。现有黑老大金眼虎邓龙,功夫一般,不堪一击。该山的基础设施经邓龙多年营造,相当完善,可以现拿现用。这便是二龙山的基本情况,拿下二龙山做落脚地,对于鲁智深和杨志来说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鲁智深、杨志和曹正略施小计,轻而易举打死邓龙,收服了二龙山。这样鲁智深做了大当家的,杨志做了二当家的。这两条龙盘踞在二龙山,二龙山从此成了名副其实的二龙山。后来武松入伙做了三当家的,曹正、张青、孙二娘和施恩又相继入伙,二龙山的势力一下子壮大起来。在山东一带,二龙山成了仅次于梁山的第二大黑帮团伙。
鲁智深和杨志一手创建了二龙山,二人对于二龙山的感情远超过后来的梁山。君不见鲁智深和杨志入梁山之前是何等威风,何等豪情万丈且叱咤风云,入了梁山之后杨志和鲁智深的出镜率一下子少了。杨志哪还有一丁点杨家将的风范;鲁智深动不动就玩失踪,前方打仗,他老人家一边偷着乐去了。
三山聚义打青州之时,若不是宋江横加干预,二龙山可能早已成功兼并桃花山和白虎山两处黑帮了。二龙山并入梁山杨志和鲁智深心里未必乐意,尤其是杨志,恐怕永远也忘不了生辰纲那档子事。宋江恐怕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在第一次见面时宋江就亲切地称鲁智深为吾师;称杨志为制使,讨好之意露于言表。杨志第一次见宋江,说的第一句话便是“今日幸得义士壮观山寨,此天下第一好事”。其中深意,颇耐人寻味。
从地理位置上看,二龙山周围有白虎山、清风山和桃花山等几个黑帮组织。这几个山寨彼此呼应,势必给官府围剿带来极大困难,这种优势是梁山不具备的;从发展时间上看,鲁智深和杨志掌控二龙山时梁山还是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的王伦掌权,二龙山的起步比梁山要早;从人员构成上看,二龙山的杨志和鲁智深都属于一流高手。而当时梁山能打的只有林冲一个,梁山当时的战斗力不及二龙山。二龙山与梁山相比,发展优势明显。
既然二龙山比之梁山有诸多优势,为什么二龙山最终会被梁山兼并呢?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其一,梁山集团及时改制。林冲主导下的梁山集团第一次改制是梁山发展的转折点,王伦不适合做一把手,晁盖可以,于是有远见的林冲坚决地把王伦给废了。晁盖主持梁山工作以后,带来了一批能打和能用智谋的人才,这批新鲜血液使梁山焕发了生机。梁山从此初具规模,实力上已超越二龙山。
其二,梁山集团有宋江这样的高级营销人才。宋江的策划能力、宣传能力、组织能力和号召能力在《水浒》中是独一无二的,很多好汉上梁山都是冲着宋江的面子。宋江这样的超级人才入主梁山,使梁山进入了超速发展的快车道。反观二龙山,除了能打的,还是能打的,缺乏智谋型人才。
其三,梁山集团的数次兼并活动很成功。梁山从起步到招安,大小兼并案进行了十几次。兼并二龙山之前,梁山已成功运作了清风山、祝家庄和江州黑社会等几次兼并收购活动,并在数次反围剿过程中收编了大批人才。通过几次成功运作,梁山实力已大大超过二龙山。
其四,梁山集团兼并二龙山的时机把握得很好。在第五十八回“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说同心归水泊”中,若不是梁山方面出面干预,结果很可能是二龙山成功兼并白虎山和桃花山两处黑帮。从而实力空前提升,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二龙山和梁山南北并立。鉴于少华山史进方面与鲁智深和李忠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少华山一帮人另投二龙山也说不定。这当然不是宋江所愿看到的,所以当青州黑白两道交火时宋江以最快的速度干预进来。
其五,梁山的管理体制比二龙山科学。梁山集团实行的是晁、宋、吴和公孙四方体制(后来是宋、卢、吴和公孙体制),这种管理机制很科学。晁盖能武、吴用有谋,而宋江会拉拢人,领导班子的组成科学合理。二龙山的管理体制一开始是鲁、杨体制,后来是鲁、杨和武体制,曹正、张青、孙二娘和施恩参政议政。鲁智深、杨志和武松这三个人优点相同,缺点也相同,优势重叠却不互补。二龙山缺少的不是能打的,而是宋江这样的营销人才和吴用这样的智囊型人才。
以上几点综合起来就一句话,即梁山出了个宋江,而二龙山没有。一个好领导,好当家人对于一个团队是多么重要!商场如战场,战场如商场,商场上的并购和收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江湖上也一样,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优胜劣汰永远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213

帖子

7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66
23#
 楼主| 发表于 2020-3-18 21:21:35 | 只看该作者
23楼 杜马说:
梁中书提拔重用杨志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押送生辰纲做准备。说什么梁中书看杨志是个人才,那纯粹是扯淡。索超怎么样,武艺一流又没有前科。鞍前马后跟随梁中书许多年,也只是个排长罢了;卢俊义怎么样,一百零八条好汉中武功第一。在北京生活了三十多年,也没见梁中书起用他。倒是宋江真正爱惜卢俊义的才能,千方百计弄上梁山,还让他做了二把手。从这一点看,宋江比梁中书强多了。换言之,梁山黑帮比大宋朝廷强多了。
所谓“生辰纲”就是梁中书为老丈人蔡京准备的生日贺礼,生辰纲价值不菲。金珠宝贝十万贯,十万贯是个什么概念?
古代形容某人非常有钱,常常用“万贯家财”和“腰缠万贯”来形容。而生辰纲的价值就不止万贯了,是十万贯。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宋朝时一两银子可兑换一贯钱,当时一贯钱相当于现在三四百元人民币。十万贯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有三四千万元之多。梁中书哪来这么多钱?仅凭那点工资绝对不可能,无疑是搜刮老百姓的民脂民膏。羊毛出在羊身上,为这个生辰纲,不知有多少百姓遭殃。这梁中书称得上一个“好女婿”,却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好父母官。
三四千万元人民币,天文一样的数字,这样的生日贺礼够贵重!难怪晁盖等人会打生辰纲的主意,我们且看晁盖等是如何看待生辰纲的。
刘唐对晁盖介绍生辰纲时,说“送一套富贵给他。”
吴用给三阮介绍生辰纲时,说“取此一套富贵不义之财,大家图个一世快活。”
公孙胜与晁盖介绍生辰纲时,说“此一套富贵,不可错过。当取不取,过后莫悔。”
我们再看晁盖等是如何处置生辰纲的。
书中写得明白,智取生辰纲后三阮分到钱财回了石碣村;白胜分到钱财回了安乐村,无疑晁盖、刘唐和吴用等也各自分了一份。后来白胜那份赃物被官府搜查了出来,白日鼠为此吃了官司。晁盖等则把赃物转移到了梁山,这便是十万贯生辰纲的最终归宿。
如此看来,晁盖等人夺取生辰纲的目的不是为了劫富济贫和扶贫济困,而是为了自己富贵及快活。
梁中书官再大,工资也不可能挣到三四千万。搜刮民脂民膏是肯定的,这笔钱财可说是笔黑财。晁盖等夺取生辰纲只是为了自己富贵快活,动机也谈不上多么高尚,也没有什么江湖道义可言。“智取生辰纲”一案没有正邪之分,只不过是一起江湖上的黑吃黑案件罢了。
在“智取生辰纲”一案中由于作案人手不够,所以吴用拉拢了阮氏三兄弟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入伙。三阮本是普通,并且不怎么务正业的渔夫,在吴用的怂恿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成为夺取生辰纲的要犯之一。上梁山后三阮成了梁山水寨主要的水军头领之一,在数次梁山保卫战中战功卓著。那么吴用是如何怂恿三阮走上犯罪道路的呢?请看下一节。
生活对杨志来说就像转了一个圈,当王伦一心想给他在梁山留把椅子时他选择了离开。经过一系列变故,他又站在了梁山大门前,这次邀请杨志坐把交椅的是宋江。宋江说,杨制使上山吧。等朝廷招安了,你还可以做官。杨志心道,我当初要是坐把椅子,资格比你老。
与晁老大相见,难免又会提及生辰纲一事。此时大家都是一个战壕的同志了,生辰纲那段往事也就成了酒桌上的笑料,书上说是“众皆大笑”。有谁知道,大笑背后藏着杨志多少无奈呢。
杨志的武艺在梁山好汉中应属于一流行列,四十余合平林冲,五十回合平索超,四十回合平呼延灼。与这些一流高手对决,杨志虽没有讨得便宜,却也没有吃亏。由此推断他的功夫应在梁山前十之列,有好的功夫并不代表一定有好的表现。上梁山后杨志立功的战例并不多,完全不像他先辈那样一刀一枪地打出了威望和功勋。也许在杨志眼里,梁山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黑帮。功劳越大,只能使自己越“黑”,那才是辱没祖宗。东昌府一战,杨志单挑没羽箭张清。结果被飞石英雄打得“胆丧心寒、伏鞍归阵”,全没有一点杨家将的气概。
梁山好汉排座次,杨志排名天罡星第十七位,八骑先锋第三位。地位可谓不低,这种排名或多或少沾了杨家将老祖宗的光。
杨志做过制使,做过提辖,然而运气实在太差。一次天灾一次人祸使他“封妻荫子”的梦想成了泡影,而且理想的破灭竟源于两次不成功的押运。杨志加入黑帮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是被逼出来的。如杨志这号人,对宋江的招安路线无疑是非常支持的。杨志的人生目标很简单,也很现实。无非是想凭借自己的本事一刀一枪搏个“封妻荫子”,继而延续杨家将的辉煌。“等朝廷招安了,你还可以做官”,宋江这句话使迷茫的杨志看到了一丝曙光。他不再犹豫,大胆地投入到梁山的怀抱。
事情就是这样,期望越大往往失望越大。梁山集团招安是招安了,但朝廷没有马上封这些好汉们官职。大家只是摆脱了黑社会的外衣,并没有带上乌纱。此情此景,杨志内心的失望沮丧可想而知,书上没有明说杨志如何如何失落。但从杨志的作战表现来看,他心里应该是有情绪的。梁山好汉们北讨南征,青面兽战绩寥寥无几。
征方腊战争结束,杨志的生命也随之结束。死人原本很正常,三分之二的好汉在征方腊战争中都死了,也不差杨志一个。关键是杨志的死法太不正常,他是病死的。征讨方腊战争刚刚打响杨志便病倒丹徒县,之后再也没起来。可以说在梁山好汉作战最惨烈的那段时间,杨志都是在病床上度过的。好不容易战争胜利,大家都等着回京受封。这时噩耗传来,杨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某年某日某时辰不幸逝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杨志这种死法多少令喜爱杨家将的读者心生怜悯,黯然失望。
朝廷对梁山烈士们还算够意思,正偏将都有封赏,正将均封为忠武郎。有子孙的可以接班,没子孙的可以立庙供奉。从书中描写看,杨志应该没留下后代。那么他只有立庙受祭祀的份了,不知在供奉杨家将神位的庙里泥胎塑像里有没有一个叫青面兽杨志的。
智取生辰纲是杨志二次入官场后的代表作,尽管很失败,但其知名度却超过了杨志卖刀,生辰纲一案成了杨志人生的一大转折。智取生辰纲是《水浒》前半段的一大高潮,生辰纲一案也成了很多好汉的人生转折。关于智取生辰纲的内幕,请看下一章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213

帖子

7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66
2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8 21:51:10 | 只看该作者
24楼 杜马说:
“智取生辰纲”一案中刘唐和公孙胜是发起者,晁盖是组织者,吴用是策划者,三阮和白胜是参与者。这几个人在黄泥岗兵不血刃劫下生辰纲,成为《水浒》中的一段佳话。
在一般人眼里,晁盖和吴用等八人兵不血刃、不用一枪一弹,以两桶酒和一包蒙汗药的代价劫下生辰纲,计策可谓空前成功。《水浒》从问世到现在几百年,多少年来认为“智取生辰纲”是条妙计的读者占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众人观点出奇的一致。但笔者认为“智取生辰纲”这条计策并不算成功,甚至可以说是失败,退一步讲也只勉强算成功了一半。
不可否认,智取生辰纲的作案过程很精彩。白胜卖酒表演得很到位,其他人买酒表演得也很到位。这几个人在黄泥岗成功表演了一场买卖白酒的小品剧,着实把江湖老手杨志给忽悠住了。杨志千小心万小心,还是把生辰纲给丢了。这不能怪杨志,要怪只能怪晁盖等人表演的实在太逼真,太精彩。黄泥岗一出戏过程精彩,目的达到,计策可算成功了一半。
不过判断一个案件是不是成功,不仅要看过程,最重要的还要看结果。生辰纲案发不到一个月,便被济州官方成功侦破。白胜被捕入狱,晁盖等逃亡梁山,案件真相大白于天下。若不是宋江及时通风报信,生辰纲案犯很可能全部被捕,这种结果能算晁盖等人成功吗?
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宋代官府还没有指纹比对和DNA鉴定等技术,当时的刑侦手段非常原始落后。宋朝尽管出过宋慈这样的侦破专家,不过面对江湖上频发的抢劫案件,他老人家恐怕也会一筹莫展。毕竟案子太多,一桩未破,三桩又起,而宋慈只有一个。在这种背景下,济州官方在一个月内侦破生辰纲大案,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不过生辰纲案的告破,不能说明专案组何涛方面多么厉害,只能说明吴用这条计策漏洞太多,给案件侦破留下的线索太多。其实何涛的侦破手段极其有限,无非就是拉网式排查、群众举报和查看客店住宿登记等。吴用等精心策划的计策竟架不住何涛的三板斧,实在可笑。
总之吴用这条计策很失败,作案过程精彩没有用,关键是结果。从白胜锒铛入狱和晁盖等逃亡梁山的结果看,这条计策失败得一塌糊涂,笔者丝毫看不到智取生辰纲的“智”字体现在何处。
像劫生辰纲这样的案件,结果远重于过程,结果的失败就是整个计划的失败。说本条计策成功了一半,也只是照顾一下吴大军师的自尊罢了。
笔者突然想起来在吴用“智取生辰纲”的前一年也发生过一起生辰纲被劫案件,那起案件的作案人员不详,不过直到水浒这本书结束大宋朝也没能破获这起案件。两相比较,前者官府永远没能破获;后者官府不到一月便成功告破,一年前那伙无名氏的作案手段和反侦察能力远比晁盖这伙人高明得多!
吴用一手策划且一手导演的“智取生辰纲”案件定性为失败无可非议,那么吴用的处女作为什么会失败?这条看似精彩绝伦的计策有哪些漏洞?
请看下一节。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213

帖子

7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66
25#
 楼主| 发表于 2020-3-18 21:53:25 | 只看该作者
25楼 杜马说: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吴用这条计策反侦察能力太弱,漏洞太多。笔者归纳了一下,其漏洞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作案地点选择有误;二是作案人员使用不当;三是作案时留了活口;四是作案后警觉性差。
一、作案地点选择有误。把作案地点选在黄泥岗是第一个错误,我们且看黄泥岗的地理位置。黄泥岗与晁盖的东溪村同属济州府管辖,两地相距仅百余里。距离白胜的安乐村则更近,只有十来里。作案地点距离巢穴如此之近,很容易成为官府重点排查的对象。有句话叫“兔子不吃窝边草”,动物都晓得隐藏自己,不在家门口吃草。晁盖等这些活人,这些所谓英雄却偏要在家门口作案,错误犯得实在低级。从北京到东京可选择的作案地点太多了,连杨志都知道有紫金山、二龙山、伞盖山、黄泥岗、白沙坞、野云渡和赤松林等。晁盖等偏偏选择离自家最近的黄泥岗,实在是天大的昏招。
二、作案人员使用不当。晁盖是百里之内的名人,纵横黑白两道,当地认识他的人绝不在少数。用这样的熟面孔在本地区作案,那不是找死吗?尤其是白胜,他家离黄泥岗只有区区十里。挑着一担酒招摇过市,众目睽睽之下作案工具早被当地群众一目了然。并且白胜这人属于农村闲散人员,享乐可以,吃苦未必行。被捕后挨不住一顿棒打,把晁盖供了出去。
三、作案时留了活口。强盗就是强盗,作案留下活口也改变不了强盗的本质。像抢劫生辰纲这样的大案,留活口与不留活口都是死罪。也不知道晁盖等人怎么想的,药倒了押运人员后,竟没有杀人灭口。这样可好,使押运人员有了机会报官,并向官府介绍案发经过及作案人员的体貌特征,给案件侦破留下了重大线索。晁盖一帮人为什么没有杀人灭口呢?是他们心善?那纯粹是鬼话。真实原因可能是一对自己的计划信心十足,认为没有必要再杀人灭口;二是见到那么多金银财宝乐疯了,一下子忘了杀人灭口这件事。
四、作案后警觉性差。晁盖等作案后没有隐藏赃物,也没有隐藏自己,而是就地分赃,就地散伙,思想上存在严重侥幸心理。结果白胜在安乐村被官府抓了个人赃俱获且铁证如山,想抵赖都不行。作案后晁盖没有派人外出打探消息,打探风声,以至于白胜被捕多时他竟毫不知情,错过了营救白胜的最好时机。宋江给晁盖通风报信时,晁盖等人正坐在葡萄树下吃酒,警觉性之差可见一斑。
智取生辰纲是吴用的处女作,不过这吴大军师的处女作的确谈不上精彩。不仅缺乏反侦察措施,连起码的作案常识也不懂,结果败得一塌糊涂。不过话说回来,这是吴用第一次策划刑事案件,出现些遗漏和偏差也很正常。从民办教师一下子过渡到劫匪身份,总得有个过程。多少年来,读者谈起吴用智取生辰纲一段,无不拍手称快,津津乐道。可叹吴用,一场黄泥岗闹剧竟忽悠了读者几百年。
生辰纲一案牵扯出很多郓城本地人,这些人后来悉数上了梁山。其中就包括梁山两任老大,晁盖与宋江,还有军师吴用,以及都头朱仝和雷横等。郓城这批人后来全部列为天罡之数,组成了梁山派系中实力最强的郓城派。郓城县这些好汉们,除了晁盖(黑白两道)和吴用(民办教师)外,宋、朱和雷则都是地方公务员,这些出身迥异的人们是如何走到一起并齐聚梁山的呢?请看下一章。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11-15 07:38 , Processed in 0.83366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