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盲人按摩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用人体学》复习指南

[复制链接]

10

主题

313

帖子

147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29 00:2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太乙散仙说:
实用人体学》复习指南
第一单元 绪论
细目:绪论
要点一:生理活动的基本规律。
要点解析:
1.新陈代谢:机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它包括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和分解代谢(异化作用)两个方面。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也是机体与环境联系的基本方式。机体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表现出生长、发育、生殖、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活动也就停止。
2.兴奋性:一切活组织或细胞具有随周围环境改变而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引起反应的环境条件的变化称为刺激。活体组织在接受刺激发生反应时,存在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接受刺激后,组织或机体由安静转为活动或活动由弱变强称为兴奋;二是接受刺激后,组织或机体活动由强变弱或由活动变为静止称为抑制。一种刺激作用于组织究竟引起兴奋还是抑制,取决于刺激的质和量以及组织当时的功能状态。同样的刺激,由于刺激的强度不同,反应可不同。
3.适应性: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称为适应性。例如在高原环境生存的人,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会增加,以增加运氧能力。另外物种级别越高,适应性越强。
4.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或自我复制。任何生物个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必然要衰老、死亡。高等动物生殖主要是通过两性的交配实现的,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要点二:内环境与稳态。
要点解析:机体的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内环境的特点是其内含有的各种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如离子浓度、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这种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称为稳态。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果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新陈代谢就不能正常进行,机体就会发生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要点三: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要点解析:
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它是机体活动调节的最主要方式。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反射活动来实现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例如食物进入口腔,引起唾液分泌。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通常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每种反射,都有一定的反射弧,故一定的刺激便引起一定的反射活动。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损伤,都将使相应的反射活动消失。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反应迅速,作用精确。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通过体液的运输,对机体各部分发挥的调节作用。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被激素作用的细胞称为靶细胞。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较慢、作用广泛、持久,对调节机体的新胨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过程有重要意义。
在完整机体内,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是相辅相成的,而神经调节在多数情况下处于主导地位。神经系统同全身各器官有广泛的联系,多数内分泌细胞也直接或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所以,体液调节常作为反射弧传出途径中的一个中间环节或辅助部分而发挥作用,形成“神经-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是指当细胞、组织或器官受到环境变化的刺激时,其本身所呈现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自身调节是一种比较简单、局限的原始调节方式,其调节幅度较小,但仍有一定的生理意义。
在机体活动调节中,不仅是调节(控制)部分对受调节(受控)部分的调控,而且受调节部分对调节部分有返回性影响。这种受调节部分反过来对调节部分的影响,称为反馈作用。反馈作用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种类型。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的作用相反的反馈。在机体活动调节中最为常见。例如正常血压的维持、激素水平的稳定属于负反馈,其意义是使某种生理活动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的作用一致的反馈。
第二单元 人体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细目:人体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要点一:人体的分部。
要点解析:人体可分为10个局部,头部(包括颅、面部)、颈部(包括颈、项部)、背部、胸部、腹部、盆会阴部(后四部合称躯干部)、左、右上肢与左、右下肢。
上肢包括上肢带和自由上肢两部分,自由上肢再分为臂、前臂和手三个部分;下肢分为下肢带和自由下肢两部分,自由下肢再分为大腿、小腿和足三个部分;左、右上肢和下肢合称为四肢。
要点二:人体解剖学姿势和常用术语。
要点解析:
1.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的两侧, 手掌朝前,两足并拢,足尖朝前,
2.方位术语
(1)上、下: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2)前、后:距身体腹面近者为前,也称腹侧;距人体背面近者为后,也称背侧。
(3)内、外:是描述空腔器官相互位置关系的术语。近内腔者为内,远离内腔者为外。
(4)浅、深:距皮肤近者为浅,远离皮肤而距人体内部中心近者为深。
(5)近侧、远侧:用于四肢,距肢体根部近者为近侧;远离肢体根部者为远侧。
(6)内侧、外侧:距人体正中矢状面近者为内侧,远离正中矢状面者为外侧。
上肢的尺侧和桡侧、下肢的胫侧和腓侧是描述四肢与正中矢状面相对位置的术语,相当于躯干的内侧和外侧。
3.轴与面
(1)轴:是描述人体器官形态,尤其是叙述关节运动时常用的术语。
1)垂直轴:为上下方向垂直于水平面,与人体长轴平行的轴。
2)矢状轴:为前后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人体长轴垂直的轴。
3)冠状轴:或称额状轴,为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前两个轴相垂直的轴。
(2)面
1)矢状面:按矢状轴方向,将人体纵断为左、右两部分的断面即为矢状面。若将人体分为左、右两等分的断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按冠状轴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断面,也称为额状面。
3)水平面:与上述两面垂直并与地平面平行,将人体横断为上、下两部分的断面,又称横断面。
第三单元 运动系统
细目一:骨及骨连结
要点一:概述
(一)骨的分类、构造,骨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
要点解析:
1.骨的分类:成人有206块骨,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上肢骨和下肢骨四部分。按形态,骨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4类。
2.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
3.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骨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纤维束和黏多糖蛋白等,构成骨的支架,赋予骨以弹性和韧性。无机质主要是碱性磷酸钙,使骨坚硬挺实。两种成分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幼儿时期骨的有机质和无机质各占一半,故弹性较大,柔软,易发生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称青枝状骨折。成年人骨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比例约为3:7,最为合适,因而骨具有很大硬度和一定的弹性,较坚韧。老年人的骨无机质所占比例更大,脆性较大,易发生骨折。
(二)骨连结的种类,关节的基本构造、辅助结构及运动形式。
要点解析:
1.骨连接的种类:按骨连结的不同方式,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大类。直接连结可分为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三类;间接连结又称为关节,是骨连结的最髙分化形式。。关节相对骨面互相分离,有充以滑液的腔隙,借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相连结,因而具有较大的活动性。
2.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主要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
3.关节的辅助结构:一些关节为适应其功能还形成了特殊的辅助结构,这些辅助结构对于增加关节的灵活性或稳固性都有重要作用。关节的辅助结构有: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滑膜襞和滑膜囊。
4.关节的运动:滑膜关节的运动形式基本上是沿三个互相垂直的轴所作的运动。
(1)移动:是最简单的一个骨关节面在另一骨的关节面的滑动。如跗跖关节、腕骨间关节等。
(2)屈和伸:通常是指关节沿冠状轴进行的运动。运动时,相关节的两骨之间的角度变小称为屈;角度增大称为伸。在足部,将足背提起向小腿前面靠近为踝关节的伸,也称为背屈;反之为踝关节的屈,也称为跖屈。
(3)内收和外展:是关节沿矢状轴进行的运动。运动时,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称为内收,反之,远离正中矢状面称为外展。
(4)旋转:是关节沿垂直轴进行的运动,如肱骨围绕骨中心轴向前内侧旋转,称旋内。向后外侧旋转,则称旋外。在前臂桡骨对尺骨的旋前、旋后运动,则是围绕桡骨头中心到尺骨头的轴线旋转,将手背转向前方的运动称旋前,将手掌恢复到向前,而手背转向后方的运动称旋后。
(5)环转:运动骨的上端在原位转动,下端则作圆周运动,运动时全骨描绘出一圆锥形的轨迹。能沿两轴以上运动的关节均可作环转运动,如肩关节、髋关节和桡腕关节等,环转运动实际上是屈、展、伸、收依次结合的连续动作。
要点二:躯干骨及其连结。
(一)脊柱及其连结
要点解析:
1.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椎骨的一般形态:椎骨由前方短圆柱形的椎体和后方板状的椎弓组成。椎体与椎弓共同围成椎孔,各椎孔贯通,构成容纳脊髓的椎管。椎弓是弓形骨板,连接椎体的缩窄部分,称椎弓根。根的上、下缘各有一切迹,分别称为椎上切迹、椎下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由椎弓发出7个突起:棘突1个,伸向后方或后下方,尖端可在体表摸到。横突1对,伸向两侧。关节突2对,分别向上、下方突起,即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相邻关节突构成关节突关节。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颈椎:椎体较小。上、下关节突的关节几乎呈水平位。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称椎体钩。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椎孔较大,呈三角形。横突有孔,称横突孔,有椎动脉和椎静脉通过。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
第1颈椎又名寰椎,呈环状,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及侧块组成。前弓较短,后面正中有齿突凹,与枢椎的齿突相关节。侧块上面有上关节凹,与枕髁相关节;下面有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相关节。
第2颈椎又名枢椎,椎体向上伸出齿突,与寰椎齿突凹相关节。齿突原为寰椎椎体,发育过程中脱离寰椎而与枢椎椎体融合。
第7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活体易于触及,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2)胸椎:椎体从上向下逐渐增大,其两侧面近上、下缘处分别有上、下椎体肋凹,与肋头相关节。横突末端前面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冠状位,上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后,下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前。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3)腰椎:椎体粗壮,上、下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几乎呈矢状位,上关节突关节面朝内,下关节突关节面向外。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后伸,棘突的间隙较宽,临床上可在此处作腰椎穿刺术。
4)骶骨:由5块低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中央有骶管(盆面(前面)凹陷,上缘中份向前隆凸,称岬;中线两端有4对骶前孔。背面粗隆凸,正中线上有骶正中嵴,其外侧有4对骶后孔。骶前、后孔均与骶管相通,有骶神经前、后支通过。骶管上连椎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骶管麻醉常以骶角作为标志。骶骨外侧部上宽下窄,上份有耳状面与髂骨的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后缘有向上的一对上关节突,与第5腰椎的下关节突相关节。
5)尾骨:由3?4块退化的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为尾骨尖。
2.椎骨的连结:椎骨之间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结形成脊柱。
(1)椎间盘: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第1及第2颈椎之间除外)。椎间盘由中央部的髓核和周围部的纤维环构成。椎间盘既坚韧,又富弹性,承受压力时被压缩,除去压力后又复原,起“弹性垫”样作用,可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荡,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
(2)韧带:
1)前纵韧带:是牢固地附着于椎体和椎间盘的前面的纵行韧带。上起自枕骨大孔前缘,向下至低骨,宽而坚韧,有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的作用。
2)后纵韧带:位于椎管内,附着于椎体和椎间盘后面的纵行韧带,上起枢椎,下达骶骨,窄而坚韧,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和防止椎间盘向后脱出的作用。
3)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4)棘上韧带:是附着于各椎骨棘突尖端的纵行韧带。其在颈部向后扩展成三角形矢状位的膜状结构,称项韧带。
5)棘间韧带和横突间韧带:连结相邻棘突间和横突间的韧带。
6)项韧带:为在项中线呈矢状位的韧带,向上附着于枕外隆凸,向下附着于第7颈椎棘突并续于棘上韧带,其后缘游离,前缘附着于棘突。
(3)椎骨间的关节
1)关节突关节: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构成,只能作轻微滑动。
2)寰枕关节:为两侧枕髁与寰椎侧块的上关节凹构成的联合关节。两侧关节同时活动,可使头作俯仰和侧屈运动。
3)寰枢关节:包括3个滑膜关节,分别称为寰枢外侧关节(2个)和寰枢正中关节。寰枢外侧关节由寰椎侧块的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构成,关节囊的后部及内侧均有韧带加强。寰枢正中关节由枢椎齿突与寰椎前弓后面的齿突凹和寰椎横韧带构成。寰枢关节沿齿突垂直轴运动,使头连同寰椎进行旋转。寰枕、寰枢关节的联合活动能使头作俯仰、侧屈和旋转运动。
3.脊柱的构成及运动
(1)脊柱的构成:脊柱是由躯干骨的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借骨连结形成,构成人体的中轴,上端承载颅,下端连结下肢带骨,具有支持、运动和保护功能。
(2)脊柱的运动:脊柱运动在相邻两椎骨之间是有限的,但整个脊柱的活动范围较大。可作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运动。在颈部,颈椎关节突的关节面略呈水平位,关节囊松弛,椎间盘较厚,故屈伸及旋转运动的幅度较大。在胸部,胸椎与肋骨相连,椎间盘较薄,关节突的关节面呈冠状位,棘突呈叠瓦状,这些因素限制了胸椎的运动,故活动范围较小。在腰部,椎间盘最厚,屈伸运动灵活,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矢状位,限制了旋转运动。由于颈腰部运动灵活,故损伤也较多见。
4.脊柱的生理弯曲:脊柱侧面观,可见成人脊柱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脊柱的这些弯曲增大了脊柱的弹性,对维持人体的重心稳定和减轻震荡有重要意义。脊柱的每一个弯曲,都有它的机能意义,颈曲支持头的抬起,腰曲使身体重心垂线后移,以维持身体的前后平衡,保持稳固的直立姿势,而胸曲和骶曲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胸腔和盆腔的容积。
(二)胸廓:
要点解析
1.胸廓的构成、形态及运动
(1)胸廓的构成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通过椎间盘、韧带、关节连结而成,具有支持和保护、参与呼吸运动等功能。
(2)胸廓的形态:成人胸廓近似圆锥形,容纳胸腔脏器。胸廓有上、下两口和前、后、外侧壁。
(3)胸廓的运动:胸廓主要参与呼吸运动。吸气时,肋的前部提高,肋体向外扩展,同时伴以胸骨上升,胸廓前后径、横径增加,从而使胸廓的容积增加;呼气时肋下降恢复原位,胸廓容积随之缩小。
2. 胸廓上口和胸廓下口的形态及构成:胸廓上口较小,向前下倾斜,由胸骨柄上缘、第1肋和第1胸椎椎体围成,是胸腔与颈部的通道。胸廓下口宽而不整,由第12胸椎、第11及12对肋前端、肋弓和剑突围成,膈肌封闭胸腔底。
3.胸骨:位于胸前壁正中,前凸后凹,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可在体表们及,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角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
4.肋的形态、分类及第一肋的特点:
(1)肋的形态:肋骨属扁骨,分为体和前、后两端。后端膨大,称肋头,有关节面与胸椎肋凹相关节。外侧稍细,称肋颈。颈外侧的粗糙突起,称肋结节,有关节面与相应胸椎的横突肋凹相关节。肋体长而扁,分内、外两面和上、下两缘。内面近下缘处有肋沟,有肋间神经、血管经过。体的后份急转处称肋角。前端稍宽,与肋软骨相接。
(2)肋的分类:肋由肋骨与肋软骨组成,共12对。第1?7对肋前端与胸骨连接,称真肋。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称假肋。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浮肋。
(3)第一肋的特点:第1肋骨扁宽而短,分上、下面和内、外缘,无肋沟。内缘前份有前斜角肌结节,为前斜角肌腱附着处。其前、后方分别有锁骨下静脉和锁骨下动脉经过。
5.肋椎关节、胸肋的构成及特点
(1)肋椎关节的构成及特点:肋椎关节由泪骨的关节头和相应的胸椎构成,包括肋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肋椎关节的特点:这两个关节在功能上是联合关节,运动时肋骨沿肋头至肋结节的轴线旋转,使肋上升或下降,以增加或缩小胸廓的前后径和横径,从而改变胸腔的容积有助于呼吸。
(2)胸肋关节的构成及特点:胸肋关节由第2?7肋软骨与胸骨相应的肋切迹构成。熊烈关节的特点:属微动关节,第1肋与胸骨柄之间的连结是一种特殊的不动关节,第8?10肋软骨的前端不直接与胸骨相连,而依次与上位肋软骨形成软骨间连结。因此,在两侧各形成一个肋弓。第11、12肋的前端游离于腹壁肌肉之中。
6.:躯干的重要骨性标志:胸骨角、肋弓、剑突、颈静脉切迹、颈胸腰的棘突、泪骨。
要点三:颅骨及其连结。
(一)颅骨:
要点解析:
1.颅的组成与分布:颅位于脊柱上方,由23块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中耳的6块听小骨未计入)。除下颌骨和舌骨以外,其他的颅骨借缝或软骨牢固连结。颅分为后上部的脑颅和前下部的面颅,二者以眶上缘和外耳门上缘的连线为其分界线。将颅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骨由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对的有颞骨和顶骨。它们构成颅腔。面颅骨由成对的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及下鼻甲;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面颅骨围成眶、鼻腔和口腔。
2.下颌骨的形态结构:下颌骨:为面颅骨最大者,分一体两支。下颌体为弓状骨板,有上、下两缘及内、外两面。下缘圆钝,为下颌底;上缘构成牙槽弓,有容纳下牙根的牙槽。体外面正中凸向前为颏隆凸。前外侧面有颏孔。下颌支是由体后方上耸的方形骨板,末端有两个突起,前方的称冠突,后方的称髁突,髁突上端的膨大为下颌头,与下颌窝相关节。下颌支后缘与下颌底相交处,称下颌角。下颌支内面中央有下颌孔,由此孔通入下颌管,此管贯穿骨质,开口于颏孔。
3.颅底三个窝的重要结构:颅底三个窝分别称为颅前、中、后窝。
(1)颅前窝:由额骨眶部、筛骨筛板和蝶骨小翼构成。筛板上有筛孔通鼻腔。
(2)颅中窝:由蝶骨体及大翼、颞骨岩部等围成。中间狭窄,两侧宽广。中央是蝶骨体,上面有垂体窝,窝前外侧有视神经管,通入眶腔。垂体窝前方圆形的骨隆起是鞍结节,后方横位的骨隆起是鞍背。垂体窝和鞍背统称蝶鞍,其两侧浅沟为颈动脉沟,沟向前外侧通入眶上裂,沟后端有孔称破裂孔,孔的后外侧壁有颈动脉管内口。蝶鞍两侧,由前内向后外,依次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脑膜中动脉沟自棘孔向外上方走行。弓状隆起的前下方较薄的骨板为鼓室盖,颞骨岩部尖端前面有三叉神经压迹。
(3)颅后窝:主要由枕骨和颞骨岩部后面构成。窝中央有枕骨大孔,孔前上方的平坦斜面称斜坡。孔前外缘有舌下神经管内口,孔后上方有呈十字形的隆起,其交会处称枕内隆凸。由此向上的浅沟为上矢状窦沟,向两侧续于横窦沟,继转向前下内走行改称乙状窦沟,末端终于颈静脉孔。颞骨岩部后面有向前内的开口,即内耳门,通内耳道。
4.翼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颞窝前下部较薄,在额、顶、颞、蝶骨相接处多数人成“H”形的缝,此处最为薄弱,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5.骨性鼻腔的构成:位于面颅中央,介于两眶和上颌骨之间。由犁骨和筛骨垂直板构成的骨性鼻中隔将其分为左、右两半。鼻腔的顶主要由筛板构成,有筛孔通颅前窝。底由骨腭构成。外侧壁由上而下有三个向下弯曲的骨片,称上、中、下鼻甲,每个鼻甲下方为相应的鼻道,分别称上、中、下鼻道。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称蝶筛隐窝。鼻腔前方开口称梨状孔,后方开口称鼻后孔,通咽腔。
6.鼻旁窦的组成、位置及开口部位
(1)组成:鼻旁窦由额窦、筛窦、蝶窦和上颌窦组成。
(2)位置及开口部位:位于鼻腔周围,额窦居眉弓深面,左右各一,窦口向后下,开口于中鼻道前部;筛窦又称筛小房,呈蜂窝状,分前、中、后三群,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居蝶骨体内,被内板隔成左右两腔,多不对称,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上颌窦最大,在上颌骨体内,开口通向中鼻道,窦口高于窦底,故窦内积液时直立体位时不易引流。
7.颅的重要骨性标志:眉弓、眉间、乳突、颧弓、枕外隆凸、下颌角。
(2)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要点解析:
1.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由下颌骨的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及关节结节构成。
2.结构特点:关节囊松弛,上方附于下颌窝和关节结节的周围,下方附于下颌颈,囊外有外侧韧带加强。关节囊内有纤维软骨构成的关节盘,呈椭圆形,与关节结节和下颌窝的形状相对应。关节盘的周缘与关节囊相连,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分。关节囊的前份较薄弱,下颌关节易向前脱位。
3.下颌关节的运动:颞下颌关节属于联合关节,两侧必须同时运动。下颌骨可作上提、下降、前进、后退和侧方运动。
要点四:上肢骨及其连结。
(一)上肢骨
要点解析:
1.上肢骨的组成、分布:上肢骨由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组成,上肢带骨包括肩胛骨和锁骨,自由上肢骨包括肱骨,尺骨、桡骨和手骨。
2.上肢骨的形态特征:
(1)锁骨:成横S行弯曲,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全长可在体表门到。内侧端粗大为胸骨端,有关节面与胸骨柄相关节。外侧端扁平为肩峰端。上面光滑,下面粗糙,锁骨骨折多发生余中外1/3交界处
(2)肩胛骨:为三角形扁骨,贴于胸廓后外面,介于第2到第7肋骨之间。可分二面、三缘和三个角。腹侧面或肋面与胸廓相对,为一大浅窝,称肩胛下窝。背侧面有一横嵴,称肩胛冈。冈上、下方分别称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向外侧延伸的扁平突起,称肩峰,与锁骨外侧端相接。上缘短而薄,外侧有向前的屈指状突起称喙突。内侧缘薄而锐利,又称脊柱缘。外侧缘肥厚,又称腋缘。上角为上缘与脊柱缘会合处,平对第2肋。下角为脊柱缘与腋缘会合处,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为计数肋的标志。外侧角为腋缘与上缘会合处,最肥厚,朝向外侧方的梨形浅窝,称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盂上、下方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别称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
(3)肱骨:属长骨,分一体及上、下两端,上端有朝向内后上方呈半球形的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相关节。头周围的环状浅沟,为解剖颈。肱骨头的外侧和前方有隆起的大结节和小结节,向下各延伸一嵴,称大结节嵴和小结节嵴。两结节间有一纵沟,称结节间沟。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外科颈,较易发生骨折。
肱骨体中部外侧面有粗糙的三角肌粗隆。后面中部有一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称桡神经沟。桡神经和肱深动脉沿此沟经过,肱骨中部骨折可能伤及桡神经。
下端较扁,外侧部前面有半球形的肱骨小头,与桡骨相关节;内侧部有滑车状的肱骨滑车,与尺骨形成关节。滑车前上方有一窝,称冠突窝;肱骨小头前上方有一窝,称桡窝;滑车后上方有一深窝,称鹰嘴窝,伸肘时容纳尺骨鹰嘴。肱骨下端两侧各有一突起,分别称外上髁和内上髁。内上髁后方有一浅沟,称尺神经沟,尺神经由此经过。
(4)桡骨:位于前臂外侧部,分一体两端,上端膨大称桡骨头,头上面的关节凹与肱骨小头相关节;周围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相关节;头下方略细,称桡骨颈。颈的内下方有突起的桡骨粗隆。桡骨体呈三棱柱形,内侧缘为薄锐的骨间缘。下端外侧向下突出,称桡骨茎突。下端内面有关节面,称尺切迹,与尺骨头相关节,下面有腕关节面与腕骨相关节。桡骨茎突和桡骨头在体表可扪到。
(5)尺骨:位于前臂内侧,分一体两端,上端粗大,后上方的突起称鹰嘴,前下方的突起称冠突。两突之间的前面有一半圆形深凹,称滑车切迹,与肱骨滑车相关节。冠突外侧面有桡切迹,与桡骨头相关节;冠突下方的粗糙隆起,称尺骨粗隆。尺骨体上段粗,下段细,外缘锐利,为骨间缘,与桡骨的骨间缘相对。下端为尺骨头,其前、外、后有环状关节面与桡骨的尺切迹相关节,下面光滑借三角形的关节盘与腕骨隔开。头后内侧的锥状突起,称尺骨茎突。
3.手骨的组成和腕骨的排列顺序: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
(1)腕骨:8块,排成近、远二列。近侧列由桡侧向尺侧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8块腕骨连接构成一掌面凹陷的腕骨沟。各骨相邻的关节面,形成腕骨间关节。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近端形成的椭圆形关节面,与桡骨腕关节面及尺骨头下端的关节盘构成桡腕关节。
(2)掌骨:5块,由桡侧向尺侧,为第1?5掌骨。
(3)指骨:属长骨,共14块。拇指有2节,分别为近节和远节指骨,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11-26 04:34 , Processed in 0.49614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