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56|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袁隆平老爷子一路走好。

[复制链接]

184

主题

1427

帖子

37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7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22 14:0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夜空守望者说:
  原标题:袁隆平逝世,晚年还有两个未圆梦
  今日(5月22日)记者从中国工程院获悉,“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50多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
  “干瘦、黝黑、小平头,同几十年前最初进入大众视线时一样,袁隆平似乎没什么改变”这是2019年袁隆平受领国家勋章时人们对他的印象。
  在一次采访中,袁隆平对记者们讲述了他晚年时光的日常。
  “晚上睡前,再想想我的超级稻长得怎么样了,有没有病虫害,天气有没有干旱。”参加完共和国勋章颁授仪式,这位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的老人,当天就返回湖南,他心里放不下自己的稻田。
  袁隆平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他晚年还有两个梦没圆:“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禾下乘凉梦”就是超级杂交稻高产、更高产、超高产,目前正逐步接近这个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是希望超级稻走出国门。
  — 杂交水稻之父—
  超级稻亩产1100公斤“遥遥领先全世界”
  上世纪50年代,袁隆平最初从事红薯育种研究教学,但当时国家粮食非常短缺,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
  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试验田选种,意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穗子又大又饱满,籽粒多达230粒,仔细一推算,用它做种子,水稻亩产会上千斤,而当时高产水稻才不过五六百斤。
  “把它收起来第二年播下去,结果没有一株像它‘老子’长得那么好,高的高,矮的矮。”袁隆平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原来抱有很大的希望,结果我失望了,失望后突然来了灵感,正是杂交稻才有分离现象。”
  1964年,袁隆平再次发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耗时9年后,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自给难题做出重大贡献。
  1996年,当时的农业部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难题,五期目标已全部完成。
  “我们遥遥领先全世界。”袁隆平在中国工程院的一次座谈会上表示。
  从“南优2号”到超级稻,几十年来,袁隆平对杂交水稻不断改良。杂交稻目前已经覆盖了全中国和许多国家。据央视新闻2017年报道显示,仅在中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就达2.5亿亩,面积占比57%,产量占比65%。
    — 一生热爱禾苗—
  90岁高龄仍几乎每天都要去试验田
  2019年,年近90岁了,袁隆平还是风尘仆仆的样子。他几乎每天都要去试验田“打卡”,观察杂交水稻的长势。
  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长期在袁隆平身边工作,“袁院士经常教育青年科技工作人员:电脑上是种不出水稻的,鼓励大家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只要有人去他家里请教讨论杂交水稻工作,他总是热情接待,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也要认真交谈杂交水稻。”
  接受采访时,袁隆平坦言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很激动,同时他更把这个荣誉当成一个鞭策。“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继续努力,继续攀高峰。”
  他谈到自己目前的两大任务,一个是继续搞杂交稻,要高产、更高产、超高产。
  “我希望今年的示范田,实现亩产1200公斤、每公顷18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四个示范片正在攻关亩产1200公斤的目标,其中两个示范片有望在今年10月就实现亩产1200公斤。
  —  耄耋之年—
  晚年还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袁隆平给自己定的另一个任务则是备受关注的海水稻。
  “我打了一个报告给总理,希望他支持这方面的研究,他批了‘非常同意’,要特事特办,成立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袁隆平说。
  他算了笔账:全国有十几亿亩盐碱地是不毛之地,其中将近两亿亩可以种水稻。十年之内发展耐盐碱水稻一亿亩。
  “这是什么概念呢?300亿公斤。相当于可以多养活1亿人口。”
  海水稻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研究,但普遍来看进展不大。“我为什么担当这个任务呢?我们有杂交水稻的优势。”袁隆平说。
  他透露称,研究团队现在正加紧为海水稻的研究继续努力,目前已经在广东、山东、辽宁、江苏、内蒙古、新疆、湖南等全国多地开展合作研究,第一批希望亩产达620公斤,研究团队有海水稻杂交育种优势,“我们很有信心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他提高了一些音量:我们还是很有信心能完成这个任务,希望大家对我们工作给予支持。
  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工作,袁隆平有时候也怕自己跟不上节奏:“搞科研痴呆就完了。”
  “之前医生给我测试,问我95+13是多少,我一下子答出来,这说明脑瓜子还管用,加减乘除心算还算得出来。”他高兴地比画着。
  “一亩田有几千万谷粒,算起来可不得了。”袁隆平还有很多谷穗数、谷粒数要算。
  ■人物介绍
  袁隆平
  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30年9月生,江西德安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改革先锋”等称号。
  撰文:
  新京报记者张璐、吴为、实习生李子仪
  部分内容整理自2019年袁隆平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后的公开采访。

点击进入专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
责任编辑:张迪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240

帖子

30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06
60#
发表于 2021-5-26 10:54: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60楼 数据会说话说:
是的,感谢那些为中国农业做出贡献的人,粮食是百姓的根本。同时也感谢其他的水稻育种专家,比如蟹华安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6

主题

65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421
59#
发表于 2021-5-26 09:56:53 | 只看该作者
59楼 天涯过客说:
近期,在大家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追忆、缅怀袁隆平、吴孟超两位院士之际,却有极个别人在网络上发表污蔑、诋毁、抹黑两位院士的言论,令人错愕更令人愤慨。两位院士刚离开我们不久,这些恶劣言论不仅对他们的家人造成二次伤害,也是对公众情绪的一种刺痛,甚至可能违法犯罪。多地警方迅速行动,对涉事网民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展开进一步调查,可谓合法、正当、及时。  这次,污蔑抹黑的言论在网上一出,即受到广大网友的激烈驳斥和唾弃,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解决中国乃至其他许多国家的“吃饭问题”做出了卓越贡献;吴孟超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从医70多年完成1.6万余台肝脏手术,推动我国肝病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他们的巨大贡献有目共睹,他们的伟大事业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他们的高尚品格口耳相传,以至于有网友动情的称他们为“医食父母”,他们是真正的英雄。袁隆平院士的逝世甚至引发海外各界的深切哀悼和缅怀。在如此伟大的成就和人格面前,极个别污蔑言论就如同蚊虫的嗡嗡之声,与民心相悖,自然没有任何市场。  英雄不容诋毁,言论须有底线。一段时间以来,从污蔑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为虚构,到贬损为国牺牲的戍边英雄,再到此次诋毁两位院士,类似的恶搞、臆想、抹黑不仅歪曲了真实的历史,也是对英雄和功勋人物的亵渎,更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恶意骚扰。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将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的行为入刑,为言论划定了合法合理的边界,更对亵渎英雄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了强有力震慑。侮辱英雄、诽谤烈士等行为,伤害的是整个国家、民族,理当运用法律这个公器、尤其是刑法这类严厉的手段进行惩治,进而最大限度维护公共利益。  同时也要看到,这些歪曲、抹黑、诋毁的言论之所以不时出现,很大一个原因是不法分子利用了互联网这个开放的舆论场,在“眼球效应”加成下实施误导、欺骗。在此背景下,单纯的法律尤其是刑法只是惩治这类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包括社交媒体等在内的网络平台,也需要承担起相应的主体责任,对亵渎英雄的言行“零容忍”。这次面对侮辱两位院士的言论,相关平台采取果断措施,依法依规永久关闭了64个涉事账号,就是履行平台责任的一个体现,也是惩治这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有效手段之一。各方共同努力,在网络空间中形成多元参与的治理体系、规则体系,培厚“崇尚英雄、捍卫英雄”的网络文化,才能推动形成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  从这次事件中我们看到,这样的共识更加深入人心,这样的决心更加坚定,应对不法分子的举措也更加积极、有效。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无论任何时候,捍卫英雄,就是捍卫我们的历史、捍卫我们的国家,也是捍卫我们每个人的利益。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6

主题

65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421
58#
发表于 2021-5-26 09:54:38 | 只看该作者
58楼 天涯过客说:
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5月25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简称“湖南农科院”)召开“学习袁隆平院士崇高风范,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座谈会。会上,多名领导发言追忆了曾在湖南农科院从事杂交水稻研究、长期担任荣誉院长职务的袁隆平。  湖南农科院源于1901年始创的省农务试验场,1964年正式命名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是湖南省政府直管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为正厅级事业单位。下设有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15个研究所(中心)、2个科研辅助工作机构和隆平研究生分院等5个院直属单位。  袁隆平1953年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任教。1970年,他调赴湖南农科院,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名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1年4月起,袁隆平一直担任湖南农科院荣誉院长职务。  在2021年5月25日召开的座谈会上,余应弘、齐绍武、邓华凤等领导回忆了在袁隆平院士身边工作的点滴,并分享了和袁隆平曾经的一些故事。  据湖南农科院官网介绍,李莉、谭新球、谢红军、舒服、吴俊、丁胜华代表科研人员分享了学习感受:  李莉表示,第三代杂交水稻的研究历经了无数次失败,我们感到气馁,袁老师总是鼓励大家要继续加油坚持,100次实验,只要有一次成功,那就很好了。他告诉我们,科技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贵在坚持。  谭新球表示要学习袁隆平院士勇于科技创新的精神,躬耕田野,攻坚克难,为发展绿色农业做贡献。  谢红军表示要牢记袁院士提出的“稻以质为本,人以德为先”的所训,扎根于水稻育种工作,把实现袁院士的“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作为终生奋斗目标。  舒服表示,要学习袁隆平老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袁隆平老师勤奋务实、敢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努力开创科技创新新高度;学习袁隆平老师乐观向上、奋斗不止的精神,争当新时代优秀科技工作者。  吴俊表示,我们学习隆平精神,就是要学习袁隆平院士的伟大爱心。一个人活着就要有爱心、有激情、有精神,才会有创新的动力,才能走向成功,才能不枉人间走一回。因为热爱,所以不朽。  丁胜华表示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我们幸运自己处在一个最好的年代,要继承和发扬袁隆平精神,下田地、进工厂,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减少农产品采收后的损失,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在此次座谈会前,与会同志集体为袁隆平院士默哀。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1023

帖子

27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80
57#
发表于 2021-5-25 13:57:02 | 只看该作者
<
57楼 爱的魔力说:回 40楼天涯过客说
他的家境那么好,饥饿:不存在的好吗?
本楼来自 掌中世界安卓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6

主题

65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421
56#
发表于 2021-5-25 13:54:28 | 只看该作者
56楼 天涯过客说:
吴朝辉最后一次见到导师袁隆平,是在今年年初。杂交水稻高产攻关会在三亚举行,91岁高龄的袁隆平在会上发表了十几分钟的讲话。
那次会后,吴朝辉去到袁隆平家里,对方特地嘱咐他,搞了行政管理,科研工作不能丢。
从2002年,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吴朝辉已经追随袁隆平做杂交水稻高产攻关十九年了。现在,他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勤处处长。
“我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在一档访谈节目里,袁隆平回忆说,年轻时他赤着脚下田,春天的稻田冰冷,还经常被蚂蟥咬,现在有套鞋,条件好多了。
吴朝辉一度想追捧热点,将研究方向定为分子生物学,是袁隆平劝诫他,“从自身出发,从实际出发”,不要抛弃原本的优势。担任博导期间,袁隆平会对照英语词典修改他的论文英文摘要。有时凌晨过后,他还会收到导师修改论文的建议--袁隆平就住在单位里,每天都可以当面指导学生。
袁隆平这一生与水稻结缘,心心念念的梦想是“禾下乘凉”:1973年,实现三系杂交稻配套;1995年,突破两系法育种关;2000年,实现超级稻亩产700公斤第一期目标;2014年,突破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大关……现在杂交水稻已经推广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增产的稻谷每年可以多养活7000多万人口。
1976年,袁隆平(右)与同事李必湖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新华社 图
他没有停下脚步。在人生的最后十年,袁隆平开始耐盐碱水稻研发,想要在中国广阔的盐碱地上种出高产的水稻,养活更多的人。
吴朝辉说,2020年底,山东耐盐水稻实现5‰盐度突破且亩产量超450公斤,距离老师“亿亩荒滩变良田”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5月22日13点07分,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此后的一天,从各地赶来为他送行的近10万人,长沙城里一时鲜花短缺。
在那些悼念的花束中间,沾着泥土,翠绿的稻穗最为醒目。吴朝辉会想起,2016年,老师考察山东的一处高产攻关试验田,欣喜地看到水稻出了穗,“整整齐齐,高大威猛,是他见过的最好看的” 。
[以下是吴朝晖的口述]
[一]
2002年,我硕士毕业之后被分配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自此,跟随袁院士从事杂交水稻高产攻关。
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也是袁院士原来在安江农校的学生,第一次到袁院士身边工作才得知,每次提到自己是袁院士学生的学生,他就哈哈大笑。2002年11月份,袁院士指派我到海南进行三亚高产攻关示范,那一年,在三亚成功种植的超级稻“两优0293”超过八百公斤,达到当时海南水稻的高产纪录。袁院士非常高兴,看到试验田是我自己施肥、打药,和师母邓老师说,“我们选的人没选错呀?”
2004年,我希望继续提高理论水平,师从袁院士攻读博士学位。在学位论文双向选定方向时,当时分子生物学很热,我也想要追捧热点。袁院士拍着我的肩膀,“我们不要追求所谓的热点,从自身出发,从实际出发。你现在在搞高产栽培这个方向就非常好,你干嘛要抛弃自己原本的优势?”我接受了他的建议,一直从事高产栽培生理生态研究。
可能人家以为袁院士当我们的导师,就是挂个名,不会具体指导。实则不然,他会逐字逐句对照英语字典修改我们论文的英文摘要,晚上凌晨过后,发现了论文中的某些问题,也会马上打来电话要给我们当面指导。他就住在单位,每天都能当面指导。
因为我攻读硕士研究生前工作过五年,年纪相对大一点。三十多岁了还没结婚,他就很替我着急,他认为应该“先成家后立业”。袁院士甚至发动过来采访他的媒体记者,帮忙打听有没有好姑娘,“我这个学生还未婚”。
2014年,我们农科院在湘西自治州建设科技产业扶贫,袁院士鼓励并批准我到湘西州龙山县挂职科技副县长。他说,一是我能够胜任那里的工作,二是要提升组织管理才能。在任期结束前,他亲自到龙山县指导我的工作。
2016年下半年,我回到原单位,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次年,通过群众选举,成为中心后勤管理处的处长。
[二]
在我看来,袁院士一直都在做一件事,就是高产,更高产,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乃至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助力。
2013年,袁院士指派我到山东省负责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我们和青岛的袁策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在日照市的莒县和临沂市的莒南县进行超级杂交稻攻关都取得了成功,亩产九百多公斤,亩产一千多公斤,远远超过了当地的高产纪录。
起初,团队高产攻关试验田选址时,选择了山东省日照市的莒县。当时袁院士走访了很多地方,莒县一是温度,光照条件;二是满足土样条件;三是有水灌溉,高产攻关项目也取得了成功。莒县旁边就是临沂市的莒南县,莒南县觉得当地的土壤条件,天气条件比莒县更有优势,通过科技部挂职的同事引荐,想把高产攻关基地放到当地。2016年元月,袁院士考察临沂市莒南县时,对当地条件的评价很高,生物优势明显,水稻刚刚出穗的时候,整整齐齐,高大威猛,是他见过的最好看的。
2016年,袁院士在山东检查基地的时候和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有一个座谈会,他们希望袁院士团队能够和青岛市进一步对接。袁院士说,“我只懂杂交水稻,其他的我又不懂”。当地主管科教文卫负责人说,青岛市发展蓝色经济,有好的滨海生态条件,杂交水稻优势与海洋经济结合,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于是,有了“海水稻”的概念。
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的稻作改良示范基地。王海滨 摄
培育耐碱性水稻是袁院士近些年的研究重点,他鼓励我们,我们有强大的杂交水稻杂交优势,远缘杂交优势,丰富的种子资源;青岛市市委市政府批准了实验基地和实验大楼的建设,我们是有可能培育出耐盐碱地,高产的水稻,对于粮食安全做出新贡献。通过他的战略分析,我们也有了底气,组建了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从事耐盐碱水稻研究。
2021年3月,科技部批复同意支持湖南建设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现在,这些平台都已经搭建好了,而我们敬爱的老师远去了。
袁院士不仅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籼型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水稻、耐盐碱水稻,他走的每一步都不平常,都昭示着一个伟大的,具有影响力的产业的形成。
早期,在东北就有耐盐碱水稻研究,但是一直没有重大突破和进展。开座谈的时候,老专家就讲,耐盐碱水稻好难搞,我们搞了几十年了,也没说出什么重大进展。袁院士介入该领域后,我们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我们利用远缘杂交水稻优势,提供适用盐碱地的种子资源,随时耐盐碱地高产品种,加强执行栽培技术,进展显著。
[三]
在培育耐盐碱水稻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水稻秧苗是不耐盐碱,盐碱程度很高时,水稻下面都是一层白色的盐,影响吸水,影响水稻的纵向生长。
团队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请教水稻研究方面的老前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比如说研发新的水稻品种、降低土壤盐碱度,尝试了各种办法,实验之后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我们扩大规模,提升产量做了充足的科研基础准备。
袁院士对待耐盐碱水稻的研发非常执着,也很自信,当我们遇到困难,士气低落的时候,他会组织技术小组的座谈,指出我们的有利优势,怎样弥补调整方向。他不是那种死命工作的人,生活很有规律,也很有节奏。
袁隆平团队最早将耐盐碱水稻研究放在了青岛和东营两个城市。“超优千号”是袁院士亲自配置的组合,最初是作为高产攻关组合,综合性状比较好。但是意想不到的情况是,在海水稻田上种植发现它也能够耐盐碱--我们在盐碱地上进行品种的筛选,“超优千号”作为试验品种,不仅能够存活,而且成熟度高,产量高。
耐盐碱水稻的试验品种包括“超优千号”和其他一些代号品种,代号品种需要通过审定才能公布正式的名字,仍处于实验阶段,实验阶段又包括小实验、大实验、中实验。
2018年,袁院士将目光投向高寒耐寒地区的耐盐碱水稻培育,因为中国盐碱地的面积很大,要真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内陆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例如吉林、内蒙古、辽宁等很多地方。相比山东、广东沿海地区的盐碱地,内陆盐碱地的特点是碱性更强,水稻养分吸收不足。
袁院士带领团队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都去进行实验示范,例如在内蒙古等地方都有组建分中心,袁院士派团队专家定期去那里进行指导,协助当地平台搭建。
目前,袁隆平团队已在全国签约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2020年底,山东耐盐水稻实现5‰盐度突破且亩产量超450公斤,距离袁院士“亿亩荒滩变良田”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四]
今年年初,我在三亚最后一次见到袁院士。当时高产攻关会在三亚召开,袁院士亲自在会上发表了几十分钟讲话。 我去到他家里,他指示说,“搞了行政管理,但是科研工作不能丢,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科研。”
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始终心系各个基地试验田的情况,只要身体许可,他都会操心这些事。袁院士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现在,他的第一个梦想实现了,第二梦想还未完成,他却离开了。
2004年4月12日,袁隆平在三亚研究水稻。人民视觉 资料图
昨天(编注:22日)上午,我像很多中国老百姓一样的,看到铺天盖地的消息说袁院士过世了,哎呀,我都急死了。打电话过去,说是谣言,我马上就往医院赶。去医院的路上接到电话说“病情稳定了”,我又高兴一点,等到快了,接到电话“刚刚走”。
我跑到医院时,只见到了袁院士的遗体,对着他的遗体,我磕了九个头,头都磕破了。我们没有做好思想准备,觉得他能够挺过这一关。
在三亚时,他就住院了,随后转回到湖南住院。医院治疗期间,袁院士的子女,亲人都在陪伴。作为学生,希望他能够静心休养,一是不允许去探视,二是怕打扰了他休息。
在袁院士团队,我扮演着栽培技术研究和土壤调理的工作,现在我们这些人要沿着他指引的方向,继续努力走下去。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6

主题

65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421
55#
发表于 2021-5-25 13:51:19 | 只看该作者
55楼 天涯过客说:
5月23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办公楼外,哀乐阵阵,冒雨前来献花悼念的群众络绎不绝。该中心二级研究员彭既明坐在三楼办公室内,双手掩面,悲痛难当。作为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彭既明跟随袁隆平21年。
彭既明是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创立了“多穗型超级杂交稻”育种模式及其理论,曾任联合国粮农组织TCP/SRL/3102(D)项目专家组组长。“袁院士的离世对国家而至世界科学界而言,是重大损失,对我而言,也失去了最好的导师。他是杂交水稻领域的总设计师,没有他,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
21年来,彭既明抵挡住跨国公司的高薪诱惑,专心跟在袁隆平身边,“师傅身上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科研高度到人格魅力都让周围的人愿意跟着他。”
“从被否定的东西中,发现真知”
1964年,在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师的袁隆平,受一株具有显著杂种优势的天然杂交水稻的启发,开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55年前的1966年,他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提出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法”配套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育种设想,开启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1973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6年,袁隆平的“三系”杂交水稻得到大面积推广。
其实,在这篇开创性论文发表之前,袁隆平走过了曲折的理论探索之路。他先是按照苏联的“米丘林、李森科”的理论搞了三年,之后转而重拾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在水稻研究过程中,他以自己获得的数据,推翻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验证了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推论水稻有杂交优势。“当时,杂交水稻理论上不成立,实际上没有人做成过,前无古人,但袁院士冲破了这些理论,让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成为现实。他能从被否定的东西中,发现真知。”彭既明说。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独创的农业科技成果,由袁隆平研究成功。
“师傅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到超级稻,一生就研究杂交水稻,针对我国水稻生产的情况、遇到的难题,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彭既明说。1990年代初,袁隆平三次申请中科院院士,没有当选。“一些人对他存在误解,认为他只是个中专教师,基础理论水平比较低,其实他是理论和实践都很成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把科研成果、增产技术转化为了农民的丰收成果。他创立了杂交水稻学。”
在彭既明眼里,袁隆平很少受外界声音所影响,他坦然面对落选,“科学院主要是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的科学家,重视高质量的论文,而工程院则重视应用研究,更注重技术创新以及由技术创新产生的成果与转化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1995年5月,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在基层磨练16年的彭既明,通过国家首批公开考评,获得了赴泰国农业大学的公派留学机会,1999年学成回国。“我找到了袁院士,向他介绍了我的工作背景与留学的研究方向,问他需不需要我这样的人,他说,你来。”彭既明说。
就这样,彭既明来到了位于长沙芙蓉区马坡岭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技术团队的核心成员,跟随袁院士一起攀登“中国超级稻育种”这座“高峰”。
为了选育出更好的品种,这么多年,彭既明去了11个国家。2012年,彭既明培育了一个将水稻从稻瘟病的“魔爪”中解救出来的新品种,两系杂交稻新组合 Y两优143。该品种成为我国第二个在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稻区等三大稻区全部通过审定的品种,可在辽阔的南方稻区种植。
为了使超级稻高产又降低肥料的使用,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时,彭既明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让超级稻“横”着长呢?
2017年,彭既明突破瓶颈,分析了2011~2016年湖南省审定的40个中稻迟熟品种、 2009~2014年国家长江中下游审定的63个中籼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多穗型超级杂交稻”的新概念与技术指标,这将使超级杂交稻分蘖能力增强、肥料使用量降低,更利于水稻的机械化管理和安全稳质增效。
根据“多穗型超级杂交稻”育种模型,彭既明成功培育出代表品种多穗型两用核不育系明S与新品种明两优143。提出一个育种模型是十分难得,到目前为止,除了彭既明,我国主要有5位育种专家提出过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的育种模型。
这一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公布,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技术团队获得通用项目一等奖,彭既明是团队成员之一。
跟随袁隆平21年来,彭既明取得了国家、部省、市科技成果奖13项,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二级研究员。作为享誉全球的杂交稻之父袁隆平的弟子,彭既明也成为全球知名的杂交稻专家。
刚到袁隆平门下不久,1999年,彭既明就受袁院士派遣去缅甸进行杂交稻的科研推广。此后,孟加拉国农业部、驻北京使馆邀请袁隆平去做杂交水稻评估时,他又被作为袁隆平第一助手代替袁前往孟加拉国。2007年,彭既明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TCP/SRL/3102(D)项目专家组组长去了斯里兰卡。2010年,彭既明担任联合国ESCAP斐济项目专家组组长。
“世界各个国家知名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大多数来长沙在我们中心培训过,听过袁院士的课,袁院士之名对他们来说是如雷贯耳,我是‘狐假虎威’。”彭既明谦虚地说。
2010年彭既明完成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组织(ESCAP)在斐济的杂交水稻项目后回国,袁隆平对他说,“彭克斯,斐济任务完成,辛苦了,你想要点什么?”“彭克斯”是袁隆平给彭既明取的昵称,整个中心的人也都这么喊他。彭既明想了想,说“没什么需要的,要不,您给我题词吧”,袁当即写下“虎啸龙吟处,杂交稻花香”赠给他。这一年是彭既明的本命年,他属虎。
其实,十多年前,就有猎头公司找到彭既明,想以当时难以想象的高薪挖他去一家跨国公司,负责菲律宾、越南、印度、印尼四个国家的杂交水稻生产研发。面对十倍于现有薪水的诱惑,彭既明没有心动。“师傅是个能量气场很强的人,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我性格也很倔,但我愿意跟随他。跟着他,在他的指导下,我才在杂交水稻研发上取得这么多成绩。”
“他是总设计师。由他提出一个个攻关计划,比如用什么品种、在什么样的生态区域,达到什么指标,下面具体的事我们去做,但他是提出总体设计的人。”彭既明说。
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成功后,袁隆平开始进行超级杂交稻攻关。2000年实现亩产700公斤,随后袁院士设立亩产800公斤的目标,2004年完成。紧跟着2007年开始进行亩产900公斤攻关,这个项目由彭既明负责实施。“通过几年的品种选育、技术积累,筛选具备超高产潜力的超级稻品种和生态区域,在湖南定点5个县,固定4个县,一个县游动,年年换一个攻关基地,探索新的高产点。”
回忆起2011年亩产900公斤攻关的验收经过,彭既明仍历历在目。
这年9月14日,袁隆平院士、原省农业厅总农艺师刘年喜及彭既明等一行5人,从长沙出发驱车赶往湖南隆回县羊古坳。一路上,气氛沉重。当日中午抵达隆回县城后,袁隆平问彭既明:“这次,超级稻亩产过900公斤,你真有把握吗?”
彭既明答:“过不了,任凭您处置!”袁隆平立马决定行文,通过省农业厅向原农业部科教司发出申请9月18日在隆回县羊古坳现场验收超级稻的报告。
然而,现场测产的前一天晚上,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彭既明一晚没睡,生怕雨水过多,水稻大面积倒伏,多年的辛苦与梦想就要付诸东流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跑到田间查看,水稻没有倒伏。现场测产,彭既明交给袁隆平院士和杂交水稻界的“答卷”是:108亩超级稻平均亩产926.6公斤。
2006年,袁隆平提出了“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粮食增产战略设想,以期用三亩地产出四亩地的粮食,在湖南年示范推广1500万亩,产出相当于2000万亩田产的稻谷,为农民增产增收、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种三产四”工程实施第十一年的2017年,袁隆平的目标实现了。彭既明是该项目的执行主持人。
2016年,袁隆平提出了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该技术是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兼具配组自由度高和育性稳定的优点,成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新的发展方向。
2016年,为开拓我们国家水稻生产新的增长区域,袁隆平提出了耐盐碱水稻。通过结合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海水稻会种得更好、口感更好。
2019年,习近平主席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2019年10月,我国第三代杂交水稻首次专家测产验收在湖南省衡南县进行,实测亩产突破1000公斤。
“他就是这样,不断设立目标,不断攻关,不断完成,不断进取,矢志不渝。”彭既明说,“这是他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地方。”
每年12月至4月,袁隆平团队会去三亚,那里有杂交水稻南繁育种基地。其他时间,袁隆平都在长沙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
袁院士的办公室在中心办公楼三楼,楼道尽头靠右的一间。彭既明的办公室在三楼靠电梯间的右边。百米开外的生活区,彭既明家就住在袁隆平家对面。
“每天晚上他会来办公室。晚上7点他开始看新闻新联播,8点钟吃完饭后,他围着自己房子散步几圈,8点半准时来办公室,晚上10点离开。”彭既明说,几年前他和袁院士合著一本全英文杂交水稻专著,晚上他会在办公室写书到12点。彭既明听着上楼的脚步声,就知道是师傅来了,有时会师傅会咳嗽一下,这个声息让彭既明心里倍感踏实。有时袁老离开会向他打招呼,“还没走啊”。
袁老的生活非常简朴,平时吃米饭、红薯、玉米、馒头、花生米,大鱼大肉从来不吃。和团队出差在外,在机场将就吃盒饭。袁老的身体一直很好。他体质很好,少年时期在武汉读书时,游泳比赛拿过市里第一名,还曾应征飞行员,但他最终选择了农业,选择了杂交水稻。“他很自豪,每年体检,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在工程院是个标杆。” 彭既明说。
“他的工作和娱乐结合得好,娱乐活动有象棋、麻将、游泳、气排球。他经常打排球,八十多岁还能打,曾担任湖南省排球协会的名誉主席。全省的气排球赛,我们中心拿过几次第二名。”彭既明回忆起来,脸上浮起笑容,“他酷爱体育活动,我们甚至组织过马坡岭机关单位的排球赛。”
近三年袁老不上场打排球了,但他仍在场下指导,为大家鼓劲加油。84岁时他戒了烟。他不喝酒,喜欢喝茶,喝云南的红茶。有时在他的办公室喝茶聊天,他会笑谈自己在“文革”时期的故事,“牛棚”都为他准备好了,快要住进去时,一份1966年5月国家科委给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发的要求支持袁隆平工作的函件,救了他。“即使在那个年代,仍然有些基本的东西存在。
近几年,彭既明感觉袁院士的身体虽不如从前,但思维一直很清晰,育种、产量方面的数据记得很清楚。
就在今年1月15日,袁隆平在三亚301医院住院,一天晚上,他用秘书辛业芸的手机打电话给彭既明,询问耐盐碱水稻的区试与第三代杂交水稻的区试情况。“我告诉他有4个耐盐碱水稻品种有望通过国家的区试和审定。” 彭既明说,聊完了工作,在电话那边,院士和辛业芸聊天,打趣起彭既明来,“彭克斯拿了省科技奖……”
回想这些时刻,彭既明再次双手掩面,“他至死惦记的仍然是他未竟的事业,他燃尽了生命的最后一滴血。”
彭既明没想到,袁老就这样离开了。
5月20日,他在田里遇到老专家罗孝和,罗老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一直跟随袁隆平,袁也给他取昵称“罗呵呵”。彭既明说,罗老告诉他,当天他去医院看过了院士,“见面时,他还喊他罗呵呵。”
5月21日早上9点多,彭既明开车到湘雅医院,10点半到达病房,袁院士已经不能说话了。彭既明说,他一直守着他,病房里有30多人,亲人们围在他身边。袁老弥留之际,病房里响起了阵阵歌声,有他经常哼唱的《红莓花儿开》,还有他非常熟悉的湖南民歌《浏阳河》。
“听这些歌时,他有反应。十多分钟后,医生再去量他的各项生理指标,又恢复正常了。我们以为会好起来。”说到这,彭既明哽咽了,他没有参与唱歌,而是静静地听着、看着。
“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这一辈子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在失败中提高,在困境中崛起,直至达到顶峰。在这个领域没有谁像他这样,功勋卓著、德高望重。”彭既明说。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6

主题

65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421
54#
发表于 2021-5-25 13:46:04 | 只看该作者
54楼 天涯过客说:
看到他静静地躺在那儿,所有人都掉下了眼泪。
打着蓝白相间的领带,穿着红蓝格子衬衫和深蓝色西装外套,这是他生前最喜欢的衣服。
瞻仰遗容的人群缓缓走过,还没到跟前,就开始一个接着一个的鞠躬,一边流泪,一边双手合十。
他老了,脸上的老年斑清晰可见,头发是花白的;但他又好像永远年轻着,大家会一直记得他笑咪咪的模样。
5月24日,长沙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门口,“功著神州音容宛在,名垂青史恩泽长存”这幅毛笔写的挽联,祭奠的人们默读了一次又一次。
“别排了,瞻仰遗容一共1个多小时,就剩下10分钟了。”擦着眼泪出来的人,不停地劝着门外空地上排队等着的上万人。
太阳很大,人群很安静。孩子们不哭不闹。听到好心劝告后,大家全部都摇头回应:“万一还能赶上呢,我们想看一眼”。
他们攥着花,为袁老做最后的送别。
2021年5月22日下午1:07分,袁隆平院士去世。
当天深夜,记者赶赴长沙。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地,走进了祭奠袁隆平院士的人群,走进那个属于他的时代。
2天时间,48个小时。带着悼念现场的千千万万个人的眼神和只言片语,记者努力从书中、从影像里寻找袁隆平生前的足迹,用多个片段还原、追忆那个真实而“普通”的袁隆平。
向袁隆平、以及镌刻着他金黄稻穗儿的伟大时代,致敬。
“爸爸告诉我,没有袁爷爷,我们就会挨饿。”在殡仪馆外一眼望不到起点和终点的人群里,7岁小男孩孙天越带着一个全新的红领巾,用稚嫩的语气回应着记者。
在被问到“如果有机会和袁爷爷说几句,最想说什么?”的时候,小天越想了几秒说:“袁爷爷,不要忘了我们。”
话音刚落,孩子身边的父亲眼泪就掉了下来,眼睛一边向上看,一边局促地整理着怀里的花束:“孩子说了,以后再也不剩饭了。”
从5月22日开始一直到5月23日深夜,长沙一直在下雨。但丝毫没影响殡仪馆的数万群众。
这其中,有近四分之一是未成年的孩子。小天越是记者随机采访的30个孩子其中之一。从3岁到17岁,无一例外的都知道:袁爷爷是研究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有了他,我们才不会挨饿。
“爸爸告诉我,爷爷那代人,都吃不上饭,就是因为有了他,我们才能吃饱。”6岁的小女孩杨可心手里捧着自己的画说,爸妈昨天一边看手机一边哭,被问到为什么来献花时,小女孩说,是要来送别袁爷爷。
“农民伯伯很辛苦,他种的水稻是给大家填饱肚子的。”和76岁的奶奶、48岁的爸爸和14岁的姐姐一起来缅怀的7岁小男孩张宿豫说,以后要成为袁爷爷的人,被追问“是哪种人?”的时候,小男孩没有丝毫犹豫:是心怀祖国的人。
殡仪馆外人头窜动,队伍一排,就是几公里。无论多大的孩子,没有人喊累。
时光回转到2019年的一天,在站着完成30分钟演讲后,袁隆平被带到休息室休息,想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他常常面露疲惫。
据《人物》杂志《暮年的野望,袁隆平的最后十年》一文报道,工作人员会在适当的时机告诉大家,袁隆平累了,需要休息。这是他生活的常态。但当有人来问,刚刚献花的小朋友们想来跟教科书上的袁爷爷合影时,袁隆平突然来了精神,立刻站了起来。
在他面前的,是些初中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穿着校服,在见到课本上的人物时,孩子们满眼都是紧张。
“你们都是中学生吧?”没想到的是,一直沉默的袁隆平难得地主动说话,他少见地露出了笑容。
而今天,在烈日照耀下的殡仪馆里,很多孩子穿着长袖的校服,从幼儿园到高中均是如此。这是袁隆平生前深爱的一群人,他曾说过:孩子,是未来中国的脊梁。
在排队人群中,还有一个16岁的孩子,手里拎着3个装满鲜花的大袋子。5月22日晚上,他在微博上发起了“帮人献花”的话题,1小时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71个请求。
“我跑了好多家花店,凑齐了71朵花。然后一个个回家写缅怀卡片。”他告诉记者,他把这件事儿,当作是00后对老一辈科学家“根”与“精神”的延续,因为他的爸爸曾告诉他,家里的3个爷爷,有两个是被饿死的。
“袁爷爷是种水稻的人,让我们吃饭的人。”一位3岁的小朋友重复着这句话走向殡仪馆;站在他后面的是一位来自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17岁大男孩徐志宇,他告诉记者,穿着校服是对袁爷爷的尊敬。
说起想对袁爷爷说的话,徐志宇满眼坚定:“袁爷爷,你最放心不下的这片天,以后我们来顶。”
袁隆平遗像面前,那些捧花的孩子,真正托举的,是这个民族的希望。
“那一串串农作物,好漂亮呦”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2011年1月7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第6秒袁隆平出现在画面。
无论是在之前的几十年,还是在这之后的十年,袁隆平的双脚,一直深深地扎在稻田里。他裤腿上沾满的泥渍,是让中国人吃饱肚子的艰难烙印。
关于袁隆平的出生和如何走向杂交水稻的科研路,央视十年前的纪录片《为时代而歌,袁隆平》做过详细的影像资料留存。
1930年,袁兴烈一家迎来了第二个孩子。年轻的父母一时兴起,在姓名一栏里只填写了:“袁小孩儿”,这个孩子就是袁隆平。当时在协和医院留下的模糊的脚印,是他给世界留下的最初印记。后来,因为族谱中辈分该是“隆”字,又出生在北京(北平是北京的旧称之一),因此名为袁隆平。
袁隆平的父母,希望下一代能够光耀门楣。1936年,不满六岁的袁隆平被送到武汉汉口最好的小学,而这个选择冥冥之中为他种下了一颗“种子”。
“小学一年级那年的6月份,老师带到我们去附近的一个企业家庄园,看到桃子红红的,挂在树上,好漂亮哦,还有那些葡萄,一串一串的。好漂亮哦。”在央视纪录片的画面里,袁隆平讲述着70多年的画面,依然激动的张开手比划着,也是那时,袁隆平第一次爱上了“农”这个字。
当袁隆平再次回忆起儿时的这次经历,发现他是如此美妙信息,却又恍若一场梦境。还没来得及好好咀嚼这个梦,战火就让它支离破碎。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几个月后武汉失守,这个普通的殷实之家开始随父亲逃难。国土沦陷,疾病、饥饿、伤痛,死亡时刻伴随着这个家庭。战争也使得袁隆平从小就懂得了一个道理,要想不受别人欺侮,中国必须强大起来。
在湖南教育出版社《袁隆平口述自传》中,他曾回忆:当时吃不饱饭,那真难受啊,也有饿死了人的!我至少亲眼看见5个人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真的是路有饿殍!那种凄惨的场景对我有很大的刺激。
儿时的梦想,年少时经历的战火和正在体验的饥饿感一起纠缠在当时还是青年的袁隆平的脑海中,他意识到,要吃饱饭,首先应当关注主要的粮食作物,于是他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了水稻的研究中。
1961年7月的一天,和往常一样,袁隆平行走在一片稻田里,这是一种特殊的水稻,引起了他的注意,一颗异常饱满硕大的种子开启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新篇章。
1969年冬,为了加快试验进度,也为了寻找野生的雄性不育水稻,袁隆平带领他的实验小组,去到温暖的云南元江,加速培育实验。一个月后,云南省通海县发生了7.7级大地震,而地震的震中距离袁隆平工作的元江县只有150公里。
“地震中心我们这一百多公里,摇动的很厉害呀,我们就出来,不敢住在房子里面,冲到了操场。”袁隆平回忆这那段苦日子:后来他和助手们在又漏风又漏雨的窝棚里继续试验工作。在云南征集到的大量野生稻资源让他欣喜万分,试验刚结束,他就带着这些样本马不停蹄的返回了湖南。
也是抱着这样的信念,30多年的时间,1997年,袁隆平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7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2017年,1100公斤。截至2020年,经农业农村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共有133个。
尽管如此,袁隆平依然努力的继续向前走。
5月24日,在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现场,青岛海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国栋含泪讲述袁老遗愿:袁老师是一个非常和蔼,非常执着的一位老人,他从前说过,希望有一天为中国增加1亿亩良田,多养活8千万人口。
袁隆平的的愿望,后辈人一定会完成。而他所拯救的,不仅仅是一个中国。
5月22日晚,联合国官方微博发文悼念袁隆平院士: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福泽,早已洒遍世界。
2019年末到2020年初,央视主持人大赛的冠军选手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2017年8月,马达加斯加农牧渔业部植保司司长萨乎里一行专程来到湖南长沙,为袁隆平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面值2万阿里亚里的新版马达加斯加币。
袁隆平看见后还好奇:“怎么给我一张钱?”仔细一看才发现,上面印着一束杂交水稻。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也值得被传颂。
据央视新闻2019年的一档视频节目中记录,马达加斯加,这个在很多人眼里一个梦幻般的地方。当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团队在2006年去到那里的时候,却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有点骨感。
生活上的困难,团队成员们可以克服,可是当他们满怀热情地告诉当地人:“我们来自中国,来帮你们种杂交水稻,这种水稻的产量至少可以翻倍。”当地人却都觉得很难相信,更不想配合。
团队成员们还要面临很多之前没有想到的技术性问题,比如说青蛙,在我国的稻田里它是吃害虫的,可是在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就有这么一种青蛙,不爱吃害虫,更爱吃水稻。再比如变色龙,它们稍微好一点不吃水稻,可是喜欢在成熟的稻田上爬行、冲浪,会压倒大片的稻田,导致减产。
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袁隆平的团队就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攻克,一位农民一位农民手把手地去教课,一粒米一粒米地播种收获。
如今,团队的农业专家和当地人在一起的时候,在肤色上已经不分伯仲。而这种坚守的背后,还有一位灵魂人物的支持,那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用产量和事实说话,如今当地人再提到杂交水稻的时候会说:“擦拉贝”,也就是当地语里最好的东西。
从“魔稻”到“擦拉贝”,这种转变源于杂交水稻十几年出色稳定的产量,让他们相信这种水稻可以帮助马达加斯加共和国近两百万的饥荒人群吃上饭保住命。这种转变,来自于2017年的一场水灾,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的农业专家划着船去看稻田,发现当地的秧苗都倒了,只有来自中国的杂交水稻还屹立在那里。
十几年的光阴,这些水稻不光立在了稻田里,也立在了人们的心里;十几年的付出,中国的杂交水稻不光在马达加斯加,而是在非洲的十六个国家都结出了金黄的稻穗。
杂交水稻不仅登上了马达加斯加面额最大的纸钞,并被列入国家的发展国策。后来,马达加斯加牢牢记住了这份恩情,派出使节专程前往湖南长沙拜访了袁隆平,并将一张面值2万阿里亚里的新版马达加斯加币赠予了袁老。
如今的中国,每一个人可能都曾经吃过袁隆平院士的米。这些水稻,不光让国人牢牢地把饭碗端在了自己的手里,更让中国从一个世界粮食救援的接受者变成了国际粮食安全的保卫者。
5月22日,得知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后,马达加斯加在农业部网站发表文章悼念袁隆平。文章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曾经帮助该国将水稻每公顷3吨提高到10吨,让马达加斯加的农业经历了革命性的改变。拉纳里韦卢部长还录制了视频,郑重表达哀悼。他在视频中表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离世使人类和中国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他发展的杂交水稻技术和中马两国坚实的合作关系将使世界消除饥饿的愿景在马达加斯加实现。
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非洲的孩子吃上袁隆平爷爷的米。很多人说,要感谢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但更多人觉得,要感恩那些,面朝土地、心怀世界的播种者们,比如,袁隆平。
在人们的记忆里,袁隆平似乎从未变老。
杂交水稻亩产量突破1000公斤后,他开始把重点转向海水稻,这是他暮年最大的心愿。
直到90岁,袁隆平的记忆力都一直很好。在他生前的一段影像资料里记录了这样一段交流:一位客人造访,他和对方聊起国土面积、聊起人口、聊起一个县域的规模,他能熟练地说出--湖南的一百多个县,平均每个县的面积是一千五百平方公里。
客人夸赞他记忆力好,他开心的大笑,他想一直年轻,想做更多事儿。
据“最人物”2020年9月报道,当时已经90岁的袁隆平说,有医生告诉他,中国的老年人,到了85岁基本上记忆里都开始变得不好。“幸好,我今年90岁了,还没有糊,脑瓜子还没有糊。”说完,袁隆平哈哈笑了起来。
在2019年拍摄的纪录片《时代|我》里,一段画面让很多人泪目。
2019年3月,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开始前,助理辛业芸给工作人员交代:“袁老师下车的地方到会场之间最好不要超过100米,而且只能是平路,不能上坡,也不能有台阶,助理甚至现场走了一趟,走到电梯处是43步,换成老年人的速度,大概80步,再走到会场,需要42步”。
其中一个工作人员说,“我们到时候扶着袁老,站在旁边借点力”。辛业芸回复,“他就是不愿意给你看出他走不远。他也不喜欢别人扶他,只要自己感觉能走,就会摆摆手,说不要扶,不要扶”。
还有一次,会议开始前,袁隆平问身侧的人,“杨聚宝来了没有?”那是一位水稻育种专家,也是他的同行者。对方回答,没有,走路都困难。
“哎哟,走路都困难了。”他轻轻皱了一下眉头,动了动嘴角,眼神里是惋惜。他好像还没从这个答案里走出来,又问,“今年多少岁了?“还没到 80 岁”,已经 90 岁的他听到后摇了摇头。
他知道,衰老,不可避免。在最后一次接受深度视频人物特稿《时代|我》中,记者深度视频采访时,“你现在最在意的是什么?”尽管一个问题重复了很多次才听清,他还是在听懂的瞬间大声说出了几个字:“杂交水稻。”说完,舒展了紧锁的眉头。
在记者查询所有袁隆平生前的资料时,有一个最让人动容的画面,久久浮现在脑海不能忘却:那是2019年的一天,天朗气清。袁隆平坐在观光车上手搭在白色的栏杆外,正参观南繁科研育种基地。
“停车,让院士看看这群小鸭子。”身边人看出了袁老舍不得离开,马上让司机停车。
坐在观光车里的袁隆平,轻颤着的嘴微微张开,嘴角上扬,眼神里闪着光芒。一直感叹:鸭子好漂亮啊!他用手比划了一下:“这么点的小鸭子,就能长这么大了?!”停下几秒后,他又重复了两遍:好漂亮啊。
这句重复了3次“好漂亮啊”的场景,像极了80多年前,他第一次在农庄看见好看的农作物时的样子。这个看见10几块钱的衣服一次买很多件的人,跨越尽一个世纪的风霜,从未变过。
此时,袁隆平已经89岁。脸上的斑点清晰可见,皱纹也深刻了许多。看着鸭子游过,他突然动了动身子,学着鸭子叫了起来:“嘎嘎嘎嘎嘎”。
周围人都笑了,只有他,像个孩子。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6

主题

65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421
53#
发表于 2021-5-24 09:33:36 | 只看该作者
53楼 天涯过客说:
原标题:袁隆平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一粒种子
2021年5月下旬,海南三亚南繁基地,气温已经超过35℃,冬季水稻的种植结束,南繁的水稻育种家们已经逐渐北归,留下空空的稻田。
这里也是袁隆平每年都要来的地方,就在今年年初,91岁的袁隆平还在这里,过去几十年的每一年冬天,他几乎都会来这里,守护着他的种子和水稻。但下一个冬天,这里再也等不来这个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的老人了。
2121年5月19日,位于南繁基地的一块种着野生稻的水田,旁边的稻田都已经收割,只留下片块尚未成熟的野生稻。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长沙逝世,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对新京报记者感慨,“国之脊梁,国士无双,袁老师让我们吃饱饭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则说,“当我们终于可以平视这个世界时,应该铭记,这其中有袁隆平的一份功劳”。
袁隆平曾说,“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而他的一生,始终都在追寻一粒更好的种子,他的身后,也留下了无数优秀的种子。如今,斯人已逝,但种子早就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种在大地上,也种在人们的心中。
改变水稻育种史的野生稻
上个世纪,水稻育种出现过两次重大突破,第一次是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矮化育种,第二次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杂种优势利用。
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也是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就开始杂交水稻的探索和研究了。
1960年7月,袁隆平在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这成为他研究杂交水稻的开始。
“水稻是自花授粉,每一朵花中都有雄蕊和雌蕊,”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庆文介绍,“因此,在自然界中,水稻的杂交现象很少见,只有其中一株雄性不育,才会有其他水稻的花粉和它完成授粉”。
事实也是如此,经过分析,袁隆平推断这株高产的天然杂交水稻的父母代,一定有一株是“雄性不育株”。此后不久,他就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举震动整个农业科技界。
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雄性不育株来实验,为此,袁隆平和他的团队,用放大镜在田里观察每一株水稻,在几十万个稻穗中,找到了4个品种中的6株雄性不育植株。
但接下来的实验并不顺利,“在植物杂交中,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远,育成的品种,杂种优势就越强,相反,亲缘关系很近的,杂种优势就比较弱”。
为此,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又开始踏上了寻找的道路。一直到1970年11月,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海南找到了一株雄性不育株的野生稻,成为踏上杂交水稻之路最重要的一步。
野生水稻是重要的种质资源,它的保存和繁育直接关系到水稻的育种和未来。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普通野生稻,和水稻栽培种是不同物种,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远,因此杂交优势就非常强”。
三系杂交究竟是怎么回事
1972年,杂交水稻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由中国农科院和湖南省农科院牵头,先后育成了一批矮秆水稻的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1973年,团队在东南亚品种中找到了一批优势强、花药发达、花粉量大、恢复度在90%以上的恢复系,至此,袁隆平的“三系杂交”正式宣告成型。
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但这一粒种子的诞生,是许许多多不同父母代水稻种子合作的结果。
究竟什么是三系杂交?杨庆文解释,“三系指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不育系就是雄性不育的水稻,它是杂交的基础,如果没有不育系,杂交也能实现,但要靠人工去雄,也就是人工将水稻花中的雄蕊去除,这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量,几乎不可能依靠人力而实现量产。不育系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只有不育系显然不是杂交。所谓杂交,就是用不育系和恢复系两者杂交,育成的后代就是杂交水稻。”
保持系又是干什么的呢?杨庆文介绍,“保持系就是保持不育系的不育特性的。不育系自己不能繁衍后代,用完了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保持系,将不育系和保持系杂交,后代就能保持不育的特性,我们就有了源源不断的不育系材料了”。
每年冬天,袁隆平都要到海南的试验田里种植水稻。海南气候炎热,尤其是最南端的三亚,最低温度也在20℃以上,宛如北方的春夏,正适合作物繁衍。因此,全国的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的育种家,都会在冬天来到海南,在这里多种一季,加快育种的速度。
“一个品种的育成,需要多个世代的繁衍,”杨庆文说,“一般来说,育成一个新品种需要六到八代,在北方,一年种一季,而海南的冬天也可以种,这就等于多种了一季,将育种的时间缩短到一半”。
资料显示,1968年,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之后的第三年冬,袁隆平就带着团队和种子,到了三亚进行南繁,这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
超级稻诞生,水稻种子的变迁
杂交水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两种不同的水稻杂交,产生的后代千差万别,并不是每一种组合都适合栽培,事实上,适合栽培的品种,往往是千万中选一的。
“杂交稻育成之后,第一个贡献就是增产,所以人们评价袁隆平院士,说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并不夸张。但其中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过了无数艰辛努力才实现的,”杨庆文说,“杂交水稻从育成开始,一直在改良”。
最初,杂交水稻的主要特性是高产,数据显示,1974年,袁隆平团队在海南育成“南优2号”,同等条件下,每亩增产50至100公斤,到1987年,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多万人。
但增产的同时,杂交稻还存在品质不好、抗病虫害、抗旱耐冷等抗性不强的问题,杨庆文说,“为什么一直在改良,就是在增产的同时,不断地改善它的品质和抗病虫害、抗逆性,让它变成综合性状更好的水稻”。
杂交水稻技术如今日渐成熟,不但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技术,“杂交水稻技术已经传播到东南亚、非洲等地,在那里广为应用,帮助当地解决粮食问题”。
到上世纪末,世界人口的爆炸造成了更大的粮食压力,我国于1996年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1997年,袁隆平发表了著名的《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这篇论文中,提出了“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方向,著名的超级稻育种由此开启。
“超级稻的育种方向,一个是杂交,一个就是株型育种,简单来说,通过调整株高、茎秆粗细、叶片大小、剑叶也就是最上面那片叶子的叶形、稻穗大小、穗粒数、千粒重等指标,选育出理想株型,达到更好的水稻生产效果。”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袁隆平留给世界的,不仅仅是杂交水稻、也不仅仅是超级稻,更是一个农业科学家不断创新、永不懈怠的情怀,“袁隆平院士对杂交水稻的情怀,他造福于全人类、不让一个人挨饿的精神,是我们所有农业科研工作者应该学习、也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杨庆文说。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6

主题

65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421
52#
发表于 2021-5-24 09:06:40 | 只看该作者
52楼 天涯过客说:
“没有袁老,很多中国人就吃不饱饭。他是我们年轻一代最值得追的星。”“90后”女孩杨诗琪在得知袁隆平逝世的消息后,当晚即从西安飞到长沙,23日清晨赶到殡仪馆为他送行。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南长沙去世,享年91岁。  23日的长沙阴雨连绵,街上行人不多,略显冷清。但明阳山殡仪馆内外却挤满了前来送别“袁老”的人。人们献一束花、鞠一个躬,表达着哀悼与敬意。  22日下午,袁隆平遗体运抵殡仪馆后,一批又一批民众便自发赶来送别。记者在现场看到,从当日下午到次日凌晨4时许,前来悼念的民众就络绎不绝。23日,殡仪馆专门设立群众悼念厅。上午8时许,前来悼念的人群十多人一横排,队伍长度超过1公里。  杨诗琪停留在悼念厅外久久不愿离去。“没想到有这么多同龄人来为袁老送行。”她说,“我也追过明星,大多是看他们的演唱会。但是追袁老这颗‘永远的星’,我从来没有迟疑过。”  送别的人流中,大多都是年轻面孔。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着感念。7岁的长沙小朋友何芊璇为袁爷爷画了一幅《禾下乘凉梦》;20岁的湘潭小伙何焱用花瓣拼接了一幅袁老像;24岁的大学生张意祥书写了一幅袁老创作的歌词《我有一个梦》……更多的人则是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片上,与鲜花一起放在遗像前。  “从来没有如此之多的民众自发前来悼念一位逝者。”一位殡仪馆工作人员感叹说。  敬献鲜花、合十祈福、鞠躬致敬。31岁的左筠让6岁的女儿反复练习,直到动作标准才带她走进悼念厅。“袁隆平为人类作出的贡献太大了。我和我的下一代都应记住这个名字,继承他的意志,完成他的梦想。”  刘鹏和樊飞燕是一对情侣。他们当天原本要去南京工作面试,却选择前来悼念。樊飞燕说,“袁老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没有他,很多中国人可能都会挨饿。没有什么事比吃饭的事更大了。我们没有理由不向袁老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  23日下午,阴雨渐大,前来送别袁隆平的人群未见减少。在井然有序的排队人群中,依然有许多年轻面孔。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6

主题

65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421
51#
发表于 2021-5-23 09:28:59 | 只看该作者
51楼 天涯过客说:
昨晚,北京突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或许,老天也是在哭泣吧。
就在过去这一天,两位国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位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享年91岁;一位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享年99岁。
有网友撰联曰:
肝胆相照,大医勤朴且济苍生命;
稻禾无忧,国士深耕尤思千万家。
5月22日这一天,应该是今年最让中国人悲伤的一天。
最感人的一幕,在长沙街头。当载着袁隆平的灵车经过,冒雨送别的人们,齐声高喊:袁爷爷,一路走好!
当灵车经过长沙市区,周边车辆一起鸣笛默哀。在一些特别的地点,人们纷纷献上鲜花,还有水稻,告别这位国之栋梁。
不由想起2004年,我还在耶路撒冷工作为他拍过照片。
当时,以色列向世界顶尖科学家颁发有“犹太人诺贝尔奖”之称的“沃尔夫”奖。因对杂交水稻的开创性研究,袁隆平和当时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坦克斯利,分享了当年的“沃尔夫”农业奖。
袁隆平很高兴地从以色列总统手里接过证书,还特意向我展示。他还和我们聊天,谈自己科研的艰辛和乐趣,让驻外的我们感到格外亲切。
一位非常随和的老人,尽管有着世界的声誉,但却没有任何架子。
除了“沃尔夫奖”,他还有很多很多的荣誉,但最高的荣誉,莫过于人们口中的“杂交水稻之父”。他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解决了千千万万人吃饭的问题。
他曾发下誓言:我毕生的所有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他说: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这样的英雄,没有拿诺贝尔和平奖,那是诺奖没有眼光。
他是真正的国士。他的离世,不仅是我们中国的重大损失,也是世界的重大损失。
这一天,另一位国士、曾经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孟照院士,也驾鹤西去,享年99岁。
他不像袁隆平一样,世人皆知;但在肝胆外科这个领域,他的成就无人比拟。
最让我感动的,一是吴孟超院士高超的医术。
他带领同伴完成了我国第一例肝脏外科手术,使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他在国内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也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在腹腔镜下直接摘除肝脏肿瘤的手术。。。。。。
还有,是他崇高的医德。
对于收红包、拿药品回扣的事,他深恶痛绝。他给自己的医生们定了不少规矩:如果病人带来的片子能诊断清楚,决不让他们做第二次检查;能用普通消炎药,决不用高档抗生素;手术缝合尽量手工,吻合器要好几千块,手缝虽然多花29多分钟时间,不要钱……
直到96岁高龄,吴孟超依然站在手术台上。“如果有一天我要倒下去,就让我倒在手术室吧,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有人记录过他和护士之间这样一段对话--
吴孟超:明天有什么手术?有没有我的?
吴孟超:没有排,没有人排我。
护士:休息休息吧。
吴孟超:排吧!怎么搞的一个都没排。你去找一个。
国士已去。一稻济天下,肝胆两昆仑。
这是今年最难忘的一天,就在人们为两位国士痛哭之际,云南、青海山河震动,接连两场强震,造成多人伤亡;更离奇更让人痛心的是,就在这一天,甘肃举办一越野马拉松,却已发现有16人遇难,还有5人失踪……
天灾,我们不能完全避免;但人祸,如果有一点袁隆平的认真、有一点吴孟超的严谨,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人们怀念袁隆平、怀念吴孟超,怀念的是他们杰出的贡献,也是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
不由让人想起鲁迅的那句话:
我们从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历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他们确实是国之脊梁,看到不少人建议,为袁隆平院士逝世降半旗志哀。但不管多么隆重的礼节,我相信,人们都早在心中给予他们国葬。
正如臧克家先生那首著名的纪念鲁迅的诗中写道: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一稻济天下
肝胆两昆仑
人们早在心中
为他们进行了国葬
一路走好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6

主题

65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421
50#
发表于 2021-5-23 09:26:37 | 只看该作者
50楼 天涯过客说:
5月22日晚,据袁隆平院士大侄女袁谦称,袁老是在歌声中离开的。家人们一起唱起了他最喜欢的歌《红莓花儿开》《红色娘子军连歌》《纤夫的爱》《我和我的祖国》。弥留之际,袁老也微微张嘴和歌声应和。“他的一生是多么乐观的一生,要开开心心地离开。”袁谦感慨地说道。
5月22日,湖南长沙,细雨凄迷,哀伤的情绪弥漫在城市上空。
尽管医院全力救治,尽管家人在床边唱着他喜欢的《红莓花儿开》等歌曲,期盼他能够睁开双眼,但最终还是没能迎来奇迹。
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
16时许,灵车缓缓驶出医院,路边聚集了闻讯前来送行的市民。司机停下车辆鸣笛,人们把鲜花捧在胸前,悲恸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病房里的橘色灯光下,合上双眼的袁老遗容安详平静,3个儿子给老人家盖上红绸毯。14时许,在家人陪伴下,袁老的妻子邓则进入病房,坐在一把椅子上,静静地陪着袁老遗体,面容悲戚。
“老爷子没有留下遗言,但他还能讲话时,念念不忘的还是杂交水稻事业,希望弟子们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把杂交水稻推广好。”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病房里,袁老的儿媳甘女士哽咽着告诉记者。
今年3月,91岁高龄的袁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不慎摔了一跤,被紧急送至当地医院,4月初转回长沙接受治疗。
入院之初,袁老每天都要问医务人员:“外面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
有一次,护士说28℃。他急了,“这对第三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回忆当时的场景,一位医务人员忍不住哭泣:“他自己身体那么不好了,还在时时刻刻关心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
2020年12月,袁老已满90岁高龄,尽管家人和同事担忧他的身体状况,但他还是按往年一样前往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
刚到三亚,袁老主持召开了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项目启动会。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生理生态室主任李建武拍摄的一段视频里,袁老说:“我们在这个会议上把任务落实下来。”大家齐声回答说“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袁老每年都会到三亚南繁基地工作三四个月,身体状况好的时候,他几乎天天都会到田里,查看每亩穗数、谷粒大小、是否有空壳。
这次到三亚,因为腿脚不便,袁老不能经常下田,他就在住所拿起显微镜,仔细观察第三代杂交水稻种子,做详细记录。有一次,他担心一个科研活动组织得不好,没来得及通知秘书,就单独叫上司机,赶了过去,急得秘书和家人直跺脚。
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每天吃饭、散步、临睡,袁老都在思考第三代杂交水稻的事情。
袁老自称“90后”,虽然指的是超过90岁,但他的确和年轻人打成了一片。
在三亚,袁老和其他科研人员住一栋楼里,生活俭朴。在工作之余,他会自己去逛超市。从超市回来,袁老经常会买些短袖衫、鞋子等物品给年轻人。
去年11月,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第三代杂交水稻测产。好消息传到长沙,袁老兴奋地说起了英文:“我觉得excited,more than excited。”
很快,这条新闻登上了热搜榜。人们说,袁隆平自带流量,是真正的“网红”。
今年4月,同袁老共事了13年的李建武,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两人历年合影的短视频,点赞量超过40万。李建武写道:“跟袁隆平院士一起的杂交水稻之路,少年,加油!”
5月22日,听到袁老去世的消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不少同事正在长沙县的科研基地播种。前一天,他们刚刚根据袁老提出的产量目标,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李建武对记者说,袁老是很多年轻人的“伯乐”,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将传承他的精神,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不断攀登高峰。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6

主题

65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421
49#
发表于 2021-5-23 09:23:27 | 只看该作者
49楼 天涯过客说:
5月22日晚,长沙明阳山殡仪馆外,市民自发排队,为袁隆平献花,寄托哀思。
5月22日晚,湖南长沙。明阳山殡仪馆外细雨时有时无,大批市民络绎不绝远道而来,在现场排队鞠躬悼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殡仪馆门前路上,停满了湘A、川A、浙A等全国不同省份的车辆。殡仪馆大门口,手捧鲜花的队伍越排越长。他们有的拉着行李箱,风尘仆仆。有母亲拉着小孩拿着鲜花前来悼念。殡仪馆大门口临时搭起的吊唁大棚前,一个人接一个人,恭恭敬敬地三鞠躬,送上鲜花,然后有序离开 。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不少市民整齐献上鲜花,俯首默哀致意。
记者今天晚上从袁隆平院士家属处获悉,根据袁隆平院士丧事从简的遗愿和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明天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不安排接待群众前来悼念。“非常感谢大家对袁隆平院士的哀悼和对家属的慰问。
据了解、将设立网上吊唁厅,以方便广大群众表达对袁隆平院士的追思和缅怀。遥寄哀思,缅怀前行!我们永远怀念袁隆平院士!
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袁隆平先生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始终为端稳中国人的饭碗和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不懈奋斗。自1976年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应用以来,我国水稻亩产大幅度提升,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杂交水稻还在亚洲、美洲、非洲等众多国家大面积种植,为消除世界饥饿与贫困作出了突出贡献。
该负责人表示,袁隆平先生的离世是我国“三农”领域的重大损失,对他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当地时间5月22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文缅怀袁隆平。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表示,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使数百万人脱离了饥饿,他是“真正的粮食英雄”。尽管袁隆平离开了人们,但他所留下的遗产及结束饥饿的使命将持续下去。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6

主题

65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421
48#
发表于 2021-5-23 09:18:36 | 只看该作者
48楼 天涯过客说:
5月22日,惊悉袁隆平院士逝世后,钟南山院士送上简洁而深情的缅怀之辞:
隆平大哥:
我的挚友!
天堂里好好休息。你已经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有空就指导一下学生继续“三系”攻关。
你是一个真正的、最值得我敬佩的学者!
钟南山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6

主题

65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421
47#
发表于 2021-5-23 09:17:22 | 只看该作者
47楼 天涯过客说:
当地时间5月22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文缅怀袁隆平。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表示,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使数百万人脱离了饥饿,他是“真正的粮食英雄”。尽管袁隆平离开了人们,但他所留下的遗产及结束饥饿的使命将持续下去。(央视记者 徐德智)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6

主题

65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421
46#
发表于 2021-5-23 09:16:07 | 只看该作者
46楼 天涯过客说:
袁隆平、吴孟超用一生的时间提交了自己的答案,写在稻田里、病床前,也写在千千万万的人心里。
2021年5月22日,这一天颇不平静,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经历了情绪大喜大悲的“过山车”。而当时间最终定格在这一天的13时07分,91岁的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哀痛的声音迅速刷了屏。
同日13时02分,几乎与袁老同时,一代医界传奇、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也病逝于上海,享年99岁。一天之内,痛失两位泰斗,伤如之何!
从常情常理来说,两位老先生都属高寿,且近年来身体状况都不大好。像袁老,在2019年被授予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时,是3名工作人员用轮椅抬进人民大会堂的。吴老也卧床日久,缠绵病榻。饶是如此,他们此刻的骤然离去,仍让人无限悲痛。
半个多世纪以来,袁隆平致力于“稻粱谋”,其毕生追求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人们听到了他这个宏愿,也看到了杂交水稻技术广泛普及。他解决了那么多人的吃饭问题,让中国人端稳了“自己的饭碗”,“一生只做一件事”,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吴孟超则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堪称大医。他使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主导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在其长达75年的从医生涯里,他拯救了超过16000名患者的生命。
两位老人专注的领域尽管“专、精、尖、深”,却与百姓家常日用息息相关,谁人不吃饭、哪个不就医?也因此,他们的离去愈发让人痛惜。我们也看到,朋友圈里都在齐刷刷地向他们致敬和默哀。他们谢幕了,但民众永远记着他们的大爱和付出。
而他们的离去也引发人们思考,该如何做一个知识人?知识分子应该怎样介入公共生活?科学、知识、技术如何与社会生活、与老百姓产生连接?这些问题不好回答。袁隆平、吴孟超两位老人,用一生的时间提交了自己的答案,他们的答卷写在稻田里、病床前,也写在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田里。
在他们身上,有几个细节耐人寻味。终其一生,袁隆平都是一副挽起裤腿下田的湖南老农形象。他自己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试验田的路上”;而吴孟超则一直坚持临床,直到96岁高龄,依然站在手术台上。因为长时间手术,他的右手食指严重变形,平时签字时会微微颤抖,但一拿起手术刀却稳得仿佛换了一个人……
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身范”,也启发后来者,欲成大事者,必先心无旁骛,脚踏实地,敢为人先,创新不止,真正把身子扑下去,把心思用在做事情上。事情做好了,人也就做好了。就像吴孟超说的那样,“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
时间滚滚不息,这个世界上的人来来去去。如何在有限的生涯中留下一些造福他人的东西,如何在服务社群、改善他人处境上有积极的作为,如何用自己胸中的一团火点亮这个世界,袁隆平、吴孟超两位老人做出了表率,也希望我们这些后来者不会让他们失望。
人生代代无穷已,唯有接力前行,一代接着一代干,一茬接着一茬干,才不辜负这个时代,不辜负诸多先贤,也不辜负自己的韶华。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6

主题

65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421
45#
发表于 2021-5-23 09:14:18 | 只看该作者
45楼 天涯过客说: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至今,袁隆平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在晚年的自述中,袁隆平多次提到:“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梦想尚未实现,不会停歇的老人却离开了。
长沙下着小雨。下午3点多,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门口,有人默默地在医院门口的绿化带上放上一束菊花,有人摆上一束绿绿的稻谷,更多的人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悲痛地盯着医院的方向。
5点多,灵车从湘雅医院开出,前往长沙杂交水稻中心,那是袁隆平生前工作的地方。据央视新闻报道,这是家属的要求,希望他能最后再看看育种试验室里毕生钟爱的“杂交稻”。
迈入耄耋之年,袁隆平似乎真正意识到自己“时间很紧迫”,他为每个下一年都定下了“水稻增产”的目标。
2014年,84岁的袁隆平说希望能在自己85岁左右,杂交水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再过几年,90岁之前能够实现1100公斤。“我现在时间很紧迫,我还是有雄心壮志的,就是老骥伏枥的精神。”
2015年,在85岁之际,袁隆平卸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一职--他已经在这一岗位上工作了31年。
卸下行政事务后,他回归了研究员的角色,依然专注于杂交稻的科研。身体尚好时,他跟随着稻子播种、生长、成熟的季节,奔波在全国各地的试验田。
每天,他要下田四次,清晨去转一圈,中午时再去第二次“问诊”,晚饭前和晚饭后,他要第三次、第四次下田。晚上,他会守在电视机前听完全国的天气预报,听到持续暴雨等恶劣天气,他会在客厅墙上挂着的地图前,站上许久,摸一把脸,叹口气。
在下田的时间之余,他喜欢拉小提琴,也会游泳、打排球,院里老年排球队,他领队的那一边,经常是赢家,“和我打对手的那方谁都想赢我,我一去,就带动了队伍的情绪。”
后来他的身体跟不上了,球很少打了,也下不了田了,他调侃自己,“下田去了,起不来的”。他还是常到田边去看,特别是到了水稻抽穗期,一亩稻田有效穗多少,每穗平均多少粒,他在心里很快估算出大致的产量,他都“心里有底”。
经常晚上八点,固定的牌搭子会上他家,他们一起做一小时的“脑力锻炼”--打麻将。
“我是做研究的人,脑瓜子不行我就完了,我主要还是动脑筋,幸好还没痴呆,我最怕痴呆。”袁隆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比起同龄人,他的身体还可以。他常说,自己有着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更有20多岁的肌肉弹性。
生活里他似乎与同龄人一样,像个“老小孩”。吃饭时,餐桌上没有出现自己刚买的豌豆时,他会念叨着,非要吃豌豆才罢休。他会经常在家里藏好零食,三个孙女过来时,让她们去“偷吃”。和老伴去逛手表店时,看中的手表价格太高,他找了借口拉着老伴出来,一边说着“不要手表了”,一边剥山楂片给她吃。
但袁隆平还是明显地衰老了。他走路变得很慢,背也佝偻了,走上三四百步就要气喘,走得远了,他步履蹒跚,身旁人伸过手要搀扶着他,扶了一会儿,他便摆摆手,“不要扶了,不要扶了。”
他的听力也不复从前,尽管戴着助听器,同行的人需要在他耳边,大声地一字一句地说,他才能听清。视力也不好使了,衬衣口袋里装着他的眼镜,办公桌上还摆着一只放大镜,戴上眼镜也看不清纸上的数字,他便举着放大镜看。
家国动荡早早地在袁隆平身上烙下了印记--他1930年9月7日生于北平,被取名“隆平”。受父亲工作影响,一家人多年间辗转北平、天津、江西、湖北等地生活。
美好记忆与残酷现实同时出现在他的童年,出身书香门第,毕业于教会学校的母亲英语优异,伴着中外名著长大的袁隆平,英语水平也远远领先同龄人,直到晚年爱“飙英语”的习惯还是一直未改。
袁隆平多年来一直感念母亲的教育,在一封给母亲的长信中,他写道:“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
袁隆平对学农产生懵懂的兴趣,始于小学一年级。在汉口,老师带孩子们郊游,在他的记忆里,园艺场“花好多,在地上像毯子一样,红红的桃子满满地挂在树上,葡萄一串一串水灵灵的。”
然而九岁时,刚随家人来到重庆的袁隆平就经历了日军大轰炸,一时间满地焦土,随处可见同胞尸首。
青年时的袁隆平极具“反叛”精神,他爱游泳,空袭来临,人人都急着躲进防空洞,他嫌憋闷,竟选择到嘉陵江里游泳躲避。数学老师教乘法“负负得正”,他偏要问个原因,老师“你只需记住就行了”的答案没能令他满意,多年后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他还和一同获奖的数学家吴文俊说起这段往事。
数学一直是袁隆平的弱项,他曾在采访中“自曝短处”,称自己和同学有个“交易”:“我教他游泳,他教我数学,结果最后他游泳得了第二名,我数学还是不行。”
少年时的经历无形之中影响着袁隆平的人生道路,高中毕业后,袁隆平报考西南农学院,一是因农学课程中数学的比重小,二则是因为那次郊游的经历。
多年后,袁隆平曾在一次演讲中笑言,当时郊游看见的并非真实的农村,“如果当时看到的是农村的真实情况,我肯定就不学农了”。因为1952年,他作为农学院的学生去土改,住进农民家,才知道真正的农村“又苦又累又脏又穷”。
1953年8月,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服从统一分配,前往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同年又被分配到偏远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很快三年困难时期来临,在袁隆平的记忆里,“那时大家都吃不饱饭,一天到晚都想吃餐饱饭,有个老婆婆讲,她说我现在吃餐饱饭,让我死都愿意。
大饥荒时,袁隆平不再游泳,时常梦见自己边吃扣肉边流口水。饿得急了,他会把米饭蒸两次,吃草皮和树根,他还曾亲眼看到5个饿殍,倒在田埂和路边。
饥饿的记忆根植在脑海里,此后多年他不停地提起这段经历:“现在年轻人,不知道食物珍贵,浪费粮食,你们没有挨过饿,你们都是在米汤里面长大的”。
也是从那时起,袁隆平坚定了信念,“中国人要解决吃饭问题,饭碗得掌握我们自己手上。
23岁的袁隆平在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作物育种之余,开始从事传统水稻品种选育。同一年,大洋彼岸的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让人们开始从分子层次上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
彼时的中国,盛行的是前苏联植物学家、农学家米丘林和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否认基因存在,认为可以通过嫁接和胚接等手段,利用两个物种的优点,创造出新的物种。
曾经,袁隆平试图把西瓜嫁接到南瓜上、把番茄嫁接到马铃薯上,“希望它上面结番茄,下面长马铃薯”。但最终种出来的东西,“西瓜不像西瓜,南瓜不像南瓜”。
有一次,袁隆平还种出了一个17.5斤的“红薯王”,以为自己找到了粮食增产的好办法,但“红薯王”并没有将变异遗传下来,这也让他对无性杂交的正确性产生了疑问。
4年后,青年教师袁隆平在报纸上看到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转而开始从遗传学上研究杂交水稻。
安江农校老校门旁曾有30多亩水稻良种选育实验田。上个世纪60年代初,7月的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到试验田选种,一株“穗大粒多”、 “鹤立鸡群”的稻株引起了他的注意,稻粒数有230余粒,远超普通稻株。袁隆平兴奋地给这株水稻做了记号,又将所有谷粒留作试验的种子,并于第二年播种。在他的计划里,这些种子长出的稻株,有望实现亩产上千斤的突破。
让人意外的是,同一批种子,种出的稻株却不一样:禾苗高矮不同,抽穗的时间也有先有后。“根据孟德尔遗传学理论,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应该不会分离,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这让我陷入了疑惑:难道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在晚年撰写的回忆录中,袁隆平如此写道。
袁隆平仔细数了数高矮不齐的水稻,发现两者的分离比例正好是3:1,符合分离定律。袁隆平认定,原始稻株是天然出现的雄性不育杂交水稻,他想找到更多这样的稻株。
水稻是自花授粉、雌雄同蕊的作物,一直被学界认为“没有杂种优势”。稻粒数多的、天然雄性不育杂交水稻的出现让袁隆平意识到,这或许是杂种水稻的优势:大量培育优势杂种水稻,可以带来粮食的大幅度、大面积增产。
此后两年,每到了水稻开花的季节,袁隆平和科研人员都在稻田里进行杂交育种实验。雄性不育水稻有着“花药不开裂”的外部特征,他和团队拿着放大镜观察了14万株水稻,最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水稻。
1966年2月底,前述内容整理成《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上。“这还得感谢稻田里那株与众不同的水稻!”袁隆平说。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袁隆平的研究被迫中断。安江农校准备批斗袁隆平的前夜,在他的档案里发现了一封来自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来函,要求他们支持袁隆平的工作。
得益于这份函件,袁隆平有了继续从事研究的权利,但研究却并非一帆风顺。
1968年4月底,袁隆平将培育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的试验田里。
但在5月的一个晚上,700多株秧苗全被人为地拔掉了。袁隆平悲痛欲绝,直到4天后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株秧苗。也是靠着这仅有的5株秧苗,实验才得以继续。
从开始寻找雄性不育系水稻,到得到可以提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袁隆平用了近10年。早期,袁隆平将1000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和最初找到的雄性不育株水稻及其后代进行实验,发现保持不育特性植株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实验陷入了僵局。
1970年11月,在读完国外相关杂交实验的论著后,袁隆平决定用更边缘的野生稻进行杂交实验。后来,在海南的一处农场,助手们找到了一株此前从未见过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这株珍贵的野生稻被命名为“野败”。
到了1973年,用“野败”杂交得到的水稻已经种植了几万株,都能保持不育特性,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年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 “野败” 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成功。
也是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的“南优1号”,在湖南、广西等地试种,平均亩产超过500公斤;1974年,我国第一个强优势杂交组合“南优2号”培育成功,在安江农校试种,亩产628公斤。
此后,全国又陆续选配出了“南优”、“矮优”、“威优”、“汕优”等系列杂交水稻,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提高了粮食产量。
袁隆平的研究并没就此停止。1981年,他提出两系法育种方式。14年后,两系法技术研究成功。1997年,他又在两系法的基础上研究超级杂交稻。2021年5月,在三亚国家水稻公园示范点,“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开始测产,最终,得到结果为平均亩产1004.83公斤。
“禾下乘凉梦”
晚年时,湖南省农科院在袁隆平住宅旁安排了一块稻田,他推开门,站在阳台上,便能瞧见。清晨,他一起床便走到阳台,面朝着稻田,甩甩胳膊、晃晃腿,锻炼一下身体。
“虽然眼睛不如从前好使,但袁老师给稻田看病依然眼光‘毒辣’。他当天看了田满意,就不会找我‘麻烦’。不满意,早上9点30-40分,电话准时就到了我这里。” 照看老爷子楼下试验田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彭玉林,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每天都有全国慕名而来的人,向他请教“种田”的知识,他像个“活地图”,一问对方来自哪儿,哪怕很偏远的县,一说经纬度,他心里便有了谱。有人希望他能去当地指导水稻种植,他总说,“我看明天身体好,我就去。”
也有太多专门来与“杂交水稻之父”合影的人。他说,只要身体上撑得住,他很少拒绝,一年毕业季,学生们希望与他一一合影,他微笑着,站了四十分钟,被助理搀扶到家,坐在按摩椅上,面色苍白,神情呆滞,吃了药,吸着氧,很久才缓过来。他调侃地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做名人一点都不好玩。”
“好说话”的袁隆平却在水稻种植这件事上,很有自己的原则。一次,来自东北通辽市的人找来,请教他当地的土质偏盐碱地,能不能种植袁隆平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 “超优千号”。一旁助理回复,可以种植试试看。
“不行。”袁隆平却摇摇头,“纬度超过40度就不行了,这个杂交稻最多种到纬度38度的地方。”
2019年,89岁的袁隆平的身体愈发差了,但他从没觉得自己应该休息,每次上医院接受检查后坚持出院,他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自己身体还可以,就是有一个气喘病,“没有想过退休,一退休了就没有事情做,会有失落感。“
实际上,他有心脏病和高血压,医生多次建议他住院。“但他不承认不接受,他以前身体太好了,他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个气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院士办主任辛业芸博士说,他以前身体很好,没想到后来一下差这么多。
他的精神却没随着病痛消磨,反而愈发矍铄。2019年10月,参加节目时,主持人告诉他,网友们称呼他为 “90 后资深帅哥 ”。袁隆平跟着念了一遍 “90 后资深帅哥 ”,反应过来,笑呵呵,用带着长沙口音的话说,“哪个给我起的名?”这之后,他便学会了自称“90后”。
2020年 8 月 26 日,袁隆平 90 岁生日前一天,他到常去的那家理发店,盯着镜子里问理发师,“我是胖了还是肿了?”理发师认识他17年了,笑着回答他,“胖了,不是肿了。”
无法停下去稻田的脚步,不肯休息的袁隆平,反复说起自己的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们试验田里的超级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一人多高,我就跟我的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全世界如果有一半的稻田种上杂交稻,至少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
他将自己的“两个梦”具化到每一亩稻田。2020年11月,90岁的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目光炯炯,嘴角上扬,细数团队这一年的成果,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最高产量达到了亩产1500公斤,在江苏南通的海水稻试验田,最高亩产802.9公斤。
他乐呵呵地说,自己接下来的两个目标,其一是发展超级稻种植面积到1亿亩,每亩增产最低100公斤;其二是海水稻,也搞它个1亿亩,每亩增产300公斤。
数字显得抽象,他用到一句类比,增产100个亿公斤,是什么概念,可以多养活4000万人口,增产300亿个公斤,可以多养活1亿人口。
对于杂交稻的亩产量,袁隆平从没说过满足了。在袁隆平身边二十几年,辛业芸博士记得,他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我那个超级杂交稻要是研究成功了,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个愿望很快在2000年实现了。紧接着,他又说,“要是亩产800公斤,那我就心满意足了。”现在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双季稻最高亩产超过了1500公斤,辛业芸再也没听到 “心满意足”这个字眼了。“我意识到,他是不会满足了。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6

主题

65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421
44#
发表于 2021-5-23 09:06:55 | 只看该作者
44楼 天涯过客说:
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在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记者见到了袁老的遗照。
照片里,袁隆平面带微笑,目光坚毅且有神地望向远处,虽然身着白色衬衫、黑色衣服还打着领带,但身上仍葆有一种中国农民的朴素气质。
这张照片,是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时,在北京拍的。这年袁老65岁。
这样的笑,我们再也看不到了。
在此,我们倡议全国网友,悼念、怀念、思念袁老时,就选这张。
先生之风,山高稻长。
永远缅怀,永远致敬!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6

主题

65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421
43#
发表于 2021-5-23 09:05:57 | 只看该作者
43楼 天涯过客说:
5月22日,看到袁隆平院士5月22日13时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的消息,记者拨通王世刚的电话:“是真的吗?”,对方声音颤抖,哽咽了……
2019年10月,王世刚在袁老获得共和国勋章后,合影于袁老办公室。(受访者提供)
41岁的王世刚是袁隆平院士的学生,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站长,我联系到他的时候,他正在从兴安盟赶往长沙。
“这个消息经媒体刊登后,我也无比惊讶。不敢相信老人逝世……”他说,袁隆平是内蒙古的福星,兴安盟的扶贫大米--袁蒙大米就是由老人一手带火的。
今年4月10日,记者探访位于乌兰浩特市中心的内蒙古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在盐碱地水稻育种基地,在袁隆平院士办公室,在位于科右中旗巴音塔拉嘎查的1800亩兴安盟耐盐碱水稻试验示范基地……记者所见所闻,无不是草原人民对袁隆平院士的感激之情。
在兴安盟大地上,“荒滩变福田”“袁蒙大米”“袁隆平院士是人民福星”等袁隆平“元素”随处可见。
在位于乌兰浩特市市郊的水稻育种基地,记者看到,与当地农民一起劳动的水稻专家是清一色的湖南人,他们自称是袁老的弟子,不远万里来到北方草原的盐碱地,就是希望亲自履行袁老的圆梦计划。他们表示:“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要大力普及盐碱地水稻种植,袁老曾说,现在全国种植面积是6000多万亩,希望到2021年底,这个数字达到1个亿,袁老对此深信不疑,我们也对此深信不疑。”
在陈列有100多种盐碱地水稻种子的展厅里,记者看到,其中一个橱窗里,保存着袁隆平院士88岁高龄来到这里时亲笔题字“东北上游,净产好米”“红城粮安 草原香稻”……遒劲的笔力,美好的祝愿,令人感动不已。
兴安盟地处北纬46°大兴安岭南麓生态圈、世界公认的寒地水稻黄金带,拥有天然河流水源和黑色土壤,是中国重要的稻米生产基地,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重要的水稻主产区。数据统计显示,兴安盟水稻种植面积可达140万亩,已经成为全盟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但在兴安盟还有着上百万亩的盐碱地,其中大部分又集中在国贫旗科右中旗,盐碱地成为制约当地贫困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瓶颈。
2018年10月,袁隆平院士专家团队入驻兴安盟,全力支持兴安盟水稻产业发展,加快培育优质、高产、耐盐碱水稻品种和先进技术,助推当地贫困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当年,内蒙古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在草原红城乌兰浩特市挂牌成立。
2019年,工作站在兴安盟科右中旗巴音塔拉嘎查建立耐盐碱水稻试验示范基地,总面积近500亩,该基地针对北方苏打盐碱地类型,主要开展了“兴安盟耐盐碱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研究”课题,目的是在搜集、筛选国内外耐盐碱水稻种资资源的基础上,创新选育出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耐盐碱水稻品种(系),并建立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2019年,工作站在原育种材料基础上培育及引进耐盐碱水稻资源材料,育种资源材料达500余份,在PH值为8.5-9.6、盐度含量为5-6‰的重度盐碱地中进行试种,建立了品种资源材料圃、穗行圃和杂交圃,从中筛选出耐盐碱、米质优、产量高的育种资源材料200多份,进行了南繁加代(为缩短科研时间,冬季到南方温暖地带繁育)工作。
基地同时开展了耐盐碱水稻品种比较试验、引种鉴定试验、品种展示试验。栽培技术方面开展了不同盐碱生态杂交海水稻丰产模式构建及示范、兴安盟耐盐碱水稻绿色有机肥料试验示范、盐碱地综合改良试验、兴安盟耐盐碱水稻栽培轻简丰产试验等项目。
“2019年9月24日,经第三方测产,实测面积分别为540平方米、613.4平方米、593.6平方米,实收毛谷重量分别为521.6公斤、593.6公斤、483.1公斤,按标准含水量折合亩产分别为537.0公斤、521.4公斤、468.0公斤,平均亩产为508.8公斤,远超袁隆平院士提出的耐盐碱水稻亩产300公斤的目标。” 内蒙古兴安盟农科院水稻室主任郑红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20年,耐盐碱水稻试验示范基地已开发种植面积近1200亩,重点围绕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重大专项“北方寒地水稻及区域耐盐碱水稻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项目,主要开展了“兴安盟耐盐碱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研究”课题,育种资源材料达1000余份,从中筛选出耐盐碱、米质优、产量高的育种资源材料600多份,进行了南繁加代工作。
2020年9月,9位来自不同科研领域的农牧业专家来到兴安盟耐盐碱水稻试验示范基地,现场选取了三个地号的耐盐碱水稻测产田,进行实地收割测算,经专家团一致测算后,对3块测产田实割面积2.8462亩,实收稻谷鲜重1860.25公斤,去除杂质、测定水分含量后,按照农业部测产标准,折合干重为1601.86公斤,在pH值8.8至9.6、盐度含量在5-6‰的土地上,耐盐碱水稻平均亩产达到533.95公斤。
“随后,袁隆平院士在湖南省长沙市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视频与测产现场远程连线,听取测产结果并致辞。”王世刚介绍,当时袁隆平院士说:“今天测产结果超过530公斤,我很高兴!兴安盟地处北纬46度,在这里取得成功,将为黑龙江、吉林、新疆等省区的耐盐碱水稻种植研究提供借鉴意义。我认为,在中国实现耐盐碱水稻种植1亿亩的目标,前景很美好!”
此次耐盐碱水稻测产也打破了2019年测产记录,亩产同比增加了25.15公斤,创造了历史新高,充分展示了耐盐碱水稻科研的美好前景,不仅为兴安盟盐碱中低产田提升,为中高产田注入希望,更为我国同等条件下盐碱地的水稻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兴安盟耐盐碱水稻试验示范基地在开发盐碱地水稻种植及综合利用科研活动中,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劳动岗位50多个,村民务工达2000多人次,带动扶贫村1个,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发挥了科技优势,为助力兴安盟实现脱贫摘帽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1年,兴安盟耐盐碱水稻试验示范基地已开发种植面积近1800亩,截至今年4月,育种资源材料达2000余份,计划2021年年底,从中筛选出耐盐碱、米质优、产量高的近千份育种资源材料,进行南繁加代工作。
“工作站取得了阶段性成就,全是袁老亲自指挥的结果。袁老平时爱开玩笑,平易近人,还喜欢拉小提琴,但是对工作站的要求特别严格,一丝一毫都不许出错……工作站成立4年来,我每月回长沙向袁老当面汇报工作,听从指导……这是我们的约定。”王世刚说:“去年底,向袁老汇报的今年工作计划,他竟一字未改,完全同意了。”
兴安盟耐盐碱水稻试验示范基地2021年计划开展的内容是:1、耐盐碱水稻双减增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2、耐盐碱水稻节水栽培技术试验示范;3、盐碱胁迫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4、旱直播水管试验示范;5、不同改良剂对比试验等项目……
今年4月初,袁隆平院士亲自指挥的兴安盟耐盐碱水稻试验示范基地工作全面开展,4月15日,开始育苗工作。经过耙地、施肥,5月20日已进入插秧阶段……
袁老走好,待到金秋,天堂一定也满是绿色的稻田。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2448

帖子

617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170
42#
发表于 2021-5-22 18:21:46 | 只看该作者
42楼 随便看看说:
袁老爷子一路走好。中华儿女会永远记住你。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11-2 08:26 , Processed in 0.31259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