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玩儿阴的,古人才是高手

[复制链接]

174

主题

394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 14:2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另眼看世界说:
大家知道史记上面的《鸿门宴》这一段。


表面上看,是项羽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放走了心腹大患。


但是如果你深入分析下,就会觉得有很多细思恐极的地方。




01


首先我们看下当年鸿门宴时候的整个政治军事格局。


虽然秦帝国的灭亡是从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开始的,但是到了鸿门宴这个时侯,农民起义军基本上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反秦的主力已经变成了各个诸侯的军队。


而这些诸侯基本上都是过去六国的旧贵族——


除了刘邦,刘邦的起家班底是沛县的一群底层老伙计。


当时项羽的叔叔项梁在反秦起义的时候,不仅支援了各国的贵族诸侯起义,而且还在范增的建议之下,树立一个反秦联军的精神共主——楚怀王熊心,也就是后面的义帝。


在拥立楚怀王之后,果然楚国的一些义军纷纷加入项梁的领导,反秦大业一片大好。


但是在大好局势之中,项梁飘了,骄傲了,结果因为轻敌在定陶之战中被章邯攻杀。



项梁剧照


在项梁一不小心死了之后,打败项梁的章邯军围攻赵国,把赵王困在了巨鹿这里。


这个时侯,史书中出现了细思恐极的地方。




02


那就是原本的傀儡楚怀王熊心,在项梁这个顶梁柱败亡后的巨大恐慌之中,果断站出来安抚诸将,稳定军心并掌握了楚军的实权。



楚怀王熊心剧照


然后熊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五万大军救赵。


而刘邦则成为西征军的统领,目的大概是为了围魏救赵,分散北边秦军的力量。


(一个细节是项羽这时候主动要求和刘邦配合西进,不过楚怀王没同意。)


这里很有意思。


宋义原本是楚国令伊,他预计到了项梁的失败,被熊心认为很有军事才能,再加上是楚国旧贵族,所以破格任用为上将(是一个典型的空降兵)。


项羽是项梁死后,项家的领军人物,他这时候还很年轻,才二十多岁。


范增虽然开始投靠的是项家,但他也是力主拥戴熊心的代表人物。


看上去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人事配置,不仅照顾了各方面的利益,而且有老有少,有保守有激进,相互取长补短。


然而,历史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配置。




03


当楚军在安阳停留了好几十天之后,项羽和主将宋义就战略路线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某一个早上,项羽去见宋义,然后趁其不备杀了他。


提着宋义的脑袋召集诸将,说:


“宋义与齐合谋反楚,楚王密令我杀了他。”


由于将领很多是项家的旧将,无人敢于抗拒,一致说:


“首先拥立楚王的是将军您家中的人,如今又是您诛除了乱臣贼子。”


诸将就共同推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


这个地方看似只是战略分歧,但明显隐含了项家和熊心之间的权力冲突。


熊心一开始是项家扶持的傀儡,但毕竟他是楚王。


那时候六国灭亡不久,旧王室和贵族有很强的号召力。


项梁死后,也是熊心主动挑起大梁,整合了惶惶不可终日的楚军,稳定了大局。


然而,这种权力的转移不可能不刺激到项羽。





项羽剧照


04


剽悍轻狡的项羽,内心傲慢的项羽,无法无天的项羽,他一方面怀着对秦军的巨大仇恨,一方面怀着对楚怀王夺权的暗恨。


满心都是率军找秦军报仇的想法,并最终酿成军变。


项羽夺军之后,派人派桓楚报告了楚怀王,楚怀王估计也是顾全大局,虽然对这种兵变杀将夺权的行为非常愤怒,但还是捏着鼻子忍了。


这时候项羽其实被摆在了一个很危险的位置。


他虽然靠着伯父的威望,杀掉宋义夺取了军权,但毕竟这是一种违反规则、不太光彩的行为。


如果后续他救赵失败,那么免不了要被秋后算账,将士们估计也会对他离心。


然而,项羽就是项羽,是千古难得一见的战神勇将。


自古以来,和他一样以一将之力决定国运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


项羽上演了闻名千古的破釜沉舟,自断一切后路,以不成功则成仁的勇气,莽了上去。


在项羽的带领下,楚军集体爆种,和秦的大战,九战九胜,简直打疯了。


围观的诸侯国军队(他们一直在附近,但是不敢去救赵军),一个个看的瞠目结舌。


等到楚军胜利之后,诸侯们被项羽震得心惊胆战。


用史记的话说: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士,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05


从此之后,项羽用军威和胜利震慑了诸侯,一年之内连跳三级。


一战成名,威震诸侯,成为诸侯上将军,实际上成为了诸侯的盟主——他已经不在局限于楚国的框架之内了。


在这之后,项羽持续开挂,连战连捷。


秦国名将章邯面对项羽屡屡失利,而他派长史司马欣回国求援又被赵高阻拦,连秦王的面也见不着。


在内外交困之下,章邯被迫投降项羽,用自己的名声成为了项羽又一个垫脚石。





项羽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上将军,率领秦军为前部,行至新安。




06


历史看到这里,感觉项羽简直就是起点历史文的男主角。


一朝爆发,时来天地皆同力,秒天秒地秒空气,二十多岁的年青人短短时间就成为了天下霸主。


然而,在新安,项羽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并因为这个错误,最终断送了自己的气运、名声、乃至天下。


大概是军粮不足,大概是秦军和诸侯军的矛盾,更有可能是出于项羽对秦军深入刻骨的仇恨,项羽将秦降卒二十余万全部在新安城南连夜坑杀。


在这里有一个微妙而同样细思恐极的历史细节:


项羽坑降卒之前的一个月左右,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在轵道旁,向刘邦献上了传国玉玺,秦国灭亡。


接下来,就是课本上写到的,历史有名的一幕——鸿门宴。





这时候的形势是这样的:


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后,即率诸侯军向关中挺进,行至函谷关,发现有兵守关,无法通过。


项羽又听说刘邦已经攻破咸阳,勃然大怒派军队攻破函谷关,四十万大军驻扎于新丰鸿门,刘邦军十万驻扎灞上。


这时候,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密,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并且用子婴为相,珍宝全部占有。


而项羽的亚父范增也说刘邦有天子气,其志不小,建议项羽趁机干掉刘邦。


很多人以后世的上帝视角,认为范增说的有道理,项羽干掉刘邦就可以稳稳取得天下。


如果这么想,那只能证明你根本不适合政治这一行。




07


让我们抛弃现代人的上帝视角,用一个当时人的眼光来看看局势到底如何。

刘邦和项羽名义上都是楚王的臣子。


实际上在项梁死之前,两个人还在定阳和濮阳一带并肩作战。


甚至于最初项羽不想加入北上救援赵国这一路,而是想和刘邦一起西进关中。


然,后来形势突转急下,项羽先火并了宋义,然后孤注一掷北上决战并获得大胜,之后又是连连战胜,消灭俘虏了秦军主力。


而刘邦这一路,也非常顺利的挺进关中,灭了秦国。


这种形势的剧烈变化,实际上给楚国埋下了隐患。


刘邦和项羽的胜利过于迅速,导致他们突然做大,而楚怀王再一次丧失兵权,沦为傀儡。


另一方面,楚国的辉煌胜利,也使得楚军成为了诸侯的盟主,而且是有一定掌控权的盟主。


再加上之前楚怀王和诸将的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


所以,鸿门宴的时候,整个形势是非常的微妙复杂。


并不是只有刘邦项羽两方,严格来说,是项羽、刘邦、诸侯和楚怀王四方。


只有理解了这个大背景,你才能理解鸿门宴上各种风波诡谲之处。




08


项羽和刘邦最大的分歧,不过是因为刘邦先一步占据了关中,和那个“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


为什么当初项羽敢果断杀掉上司宋义,但却迟迟不敢下手杀掉一个平级甚至低半级的刘邦呢?


因为宋义是空降兵,没有根基。


而且那时候一切以反秦为先,大敌当前之下,有着项家子弟的支持,没人敢冒着分裂瓦解的风险来动他。


而今天的刘邦根基深厚,有沛县老兄弟和亲戚子弟。


最关键的是刘邦非常的识相,他果断通过项伯的渠道来给项羽认怂。


表示自己充分尊重项老大的地位,不敢画地为王,并承诺主动让出关中。


如果说一开始面对守关拒纳的刘邦,项羽还有理由带着诸侯攻击。


那么刘邦主动认怂后,项羽根本没必要也没有理由对如此乖巧的友军发动致命一击。


相反,如果项羽真的敢铁了心这么干,那么诸侯必然会离心离德。




09


四十万大军里面,项羽的军队不过十几万。


面对关墙之后的刘邦军和同仇敌忾的秦人,项羽就算是赢了,也必然伤亡惨重,最后获利的只会是诸侯和楚怀王。


同时,请大家注意一个历史细节,这时候项羽才二十多岁,而刘邦已经是五十多岁了。


按照那个年代的人均寿命判断,刘邦也活不了几年了。


所以项羽认为已经认怂的刘邦并不是自己的主要对手,这是非常符合情理的判断。


只能说,开挂的, 项羽没有意识到,世界上还有更加开挂的刘邦。


在他心理的剧本是自己以盟主的身份分封天下,过几年刘邦这些老将死了,自己就是随便欺负剩下的孤儿寡母。

项羽大概完全没想到自己短短几年就会被刘邦打爆。




10


最终,项羽和刘邦达成了默契。


刘邦让开关中,也没有据关中而称王,反而承认了项羽的霸权。


而项羽不用动兵就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一切,所以他纵容了刘邦的离去,甚至还顺口出卖了曹无伤。





项羽和刘邦没有火并,诸侯的军队没有等到自己想要的一幕,只能继续老老实实跟着项羽做小弟。


而楚怀王这个被架空的君主,命运早晚已经注定。


至于后面项羽进入关中,各种倒行逆施,杀戮破坏,那都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11


萧何入关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将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一一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来,留待日后查用。


萧何作为曾经的秦朝小吏,他最清楚秦朝这套动员制度的强大,在第一时间收拢了最珍贵的财富。


汉承秦制,这句话并不是简单说说而已.


从一开始,汉朝的组织基础就建立在秦朝的组织和制度之上,刘邦、萧何等人是秦朝事实上的精神继承人。


若干年之后,楚汉之争中,项羽屡战屡胜,结果越战越弱;


而刘邦屡战屡败,却越战越强。


甚至于项羽上演了彭城之战这样的惊天大逆转,依然难以改变败亡的命运。


其原因,除了项羽外交上的失败,最重要的就是他和刘邦进关中的所作所为——


一个是坑杀降卒,焚烧宫室,烧杀掠夺;


另外一个是约法三章,安抚百姓,收纳典籍资料。


楚汉之争的胜负手,并不在鸿门宴上面的权谋交错,尔虞我诈。


不管是刘邦还是项羽,在鸿门宴之上的应对都没有明显疏漏。


两者的胜负手在更幽远更深微的地方,在那些看不见但是却影响深远的地方。

所谓历史的权谋,基本上都是这种表面看上去没问题,但是细思恐极的东西。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137

帖子

529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295
沙发
发表于 2021-11-3 21:04:26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hsj说:
看不懂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5-4-8 13:57 , Processed in 0.50124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