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南瓜豆腐说: [mp]廖老师在课上说到了一种现象,习得性无助:儿童在屡次失败的经历后,陷入对失败的焦虑中,而沮丧不前。下课后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助儿童走出习得失败后的阴影。同时,我认为要有效地解释这种现象的关键在于,正确地认识“焦虑”这一概念。随后我进行了相关书籍与影音资料的学习。 众多心理流派对焦虑都有不同的定义,都有不同的要素组合。其中精神分析流派对焦虑的阐释,我比较钟意。具体内容如下: 焦虑,就是一种不愉快,有一种危险的感觉。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源于缺失,而在加上社会超我的命令,焦虑就会变为内疚感。对于前半句“焦虑源于缺失”具体来说,焦虑源于刺激卸载的缺失,可能是缺失了刺激卸载的路径,又可能被打断了卸载的过程。早期理论中,焦虑被定义为生理性焦虑。生理性焦虑这一概念于1895年提出,带有强烈的生物主义色彩,认为是性冲动或生本能刺激卸载的缺失,并分为了外界打断与自身缺失的两种情况。在后者情况下,弗洛伊德又进行了焦虑与癔症的对比,认为焦虑对应了反射弧的缺失,而癔症对应了反射弧的错误链接(刺激卸载导向了其他的出口),癔症作为焦虑的转换症状。 第二个相关的概念是“焦虑信号”,主要介绍于《精神分析引论》。焦虑信号是对客体缺失的回应,由于婴儿在生理上、精神上的不成熟,对不知名的、无法描述的、不舒服的刺激产生痛苦的状态。“痛苦”这一词将焦虑这一概念上升到了精神的维度。这种痛苦的感觉对婴儿来说是一种创伤。以母亲作为客体举例,婴儿不是直接认识到我与非我,不能直接主客二分,而是间接地通过客体的缺失认识到主客二分。婴儿会将母亲的失去体验为一种危险,她不能区分母亲是暂时的离开还是永久的抛弃,所以婴儿在母亲离开他的视野后会嗷嗷大哭。“儿害怕失去母亲”就被建构、体验为焦虑,焦虑就从不可名状走向可名状,成为一个能指,也就是“焦虑信号。焦虑信号指向的就是不可名状的、对丧失的恐惧。作为信号的一种焦虑,其实是主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客体(母亲)的丧失引发了主体的畏惧与危险——焦虑作为一种信号就是对客体缺失的回应。 另一位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Klein)说到,焦虑是由生活中或多或少的不可逆的客体丧失所导致的,是痛苦、悲伤的表达。她探讨了焦虑与内疚的关系。她说,当失去的痛苦大于内疚,主体会转向激进的防御(躁狂、攻击性),痛苦就难以进入主体的意识而比较能承受住这种痛苦;当内疚大于失去的痛苦,主体能清楚地体验出悲伤的感觉(可以表达,可以哭的时候),以能指表达出来就是一种释怀了。当然,生命是不能用理论试探的。 那么最后,焦虑怎么办呢?我在梅兰妮·克莱因的爱恨理论中找到了一种路径:在从担心被他人迫害(失去自我的焦虑)转变为主动对他人施害(失去他人的焦虑)的转变中,需要改变关注的焦点——将视线从“失去这个客体”转移到“这个客体本身”。现实外界客体的丧失都是对内在客体再次丧失的再体验,原始丧失都在一次被现在的丧失激活,所以要修补焦虑要向内、向以前的时光寻找。要引导对象与他人、自己和解,父母没有给他更多、也没有给他更少,让他意识到人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失去、丧失、不在场其实是在场的另一种方式。 2022.9.13 [/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