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9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刘力红的思考中医一书其中部分。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2377

帖子

66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6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12 14:2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江水悠悠说:
一、树立正确的认识
1.理论认识的重要性
对中医的信念和感情,自然造就了我对中医有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以为中医兴亡,匹夫有责。
这部书的写作,也许正是出于这样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所以,很希望通过这部书的写作,切实地
为中医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认识上的问题。
这部书的写作,经历了近十年的酝酿,应该说准备还是充分的。但是,真正要动笔了,却还是
不知从何入手。总觉得中医的问题千头万绪,哪一个更重要?哪一个更关键呢?
在平常人眼里,中医是治疗慢性病的,或者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什么是治本呢?实在的就
是大病重病,西医帮助渡过了急、危、重等诸道难关,然后让中医来收尾,让中医来调养。因此,
说到底,中医只能用来治一些死不了的病。
而在另一些人眼里,中医只是啼鸣的公鸡。你啼,天也亮;你不啼,天也亮。中医究竟是不是
这么回事呢?我想解决这个认识,应是一个关键。
(1)中医目前的状况
上述这样一个认识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在历届毕业生中,有不少都喜欢到我这
里来谈体会。他们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在大学四年的学习里,对中医还是有热情、有
信心的,很希望在毕业的一年里能有小试牛刀的机会。可是一年的实习下来,他们几乎彻底绝望了,
对中医的热情也所剩无几。为什么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他们在临床上所看到的中医,并不是他
们原来所想象的中医。中医无论在中医院还是西医院的中医科,都几乎成了一种装饰。搞中医的人
对中医没信心,稍微碰到一点难题,就急着上西药,或是在西医的常规治疗上,加一点中医做样子。
而真正想搞中医的人,在制度上又没有保障。
记得我刚毕业的时候,在一家中医院搞临床,这家中医院就有一条明文规定,发热的病人用中
医治疗,如果三日内不退烧,就一定要上西药。中医院会作出这样的规定,至今我仍不明白。为什
么中医院不规定,用西药退烧,如果三日退不下,就必须上中药呢?中医落到这样一个地步,不能
不叫人生疑。
昨天,有一位即将临产的孕妇到我这里拜访,目的是在生产前来面谢我。在她怀孕 7 个月的时
候,因为劳累的关系,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先兆流产症状。经过一周的西医治疗,没有得到改善,
又因为患者过去有过流产的历史,所以,心里特别害怕。经友人介绍到我这里诊治。诊查舌脉之后,
我给她开了黄芪建中汤,第一剂药后,出血就减少了,三剂药下去,腹痛、流血皆止,而且胃口大
开。事后,她将经过打电话告诉在北方的母亲,母亲听说这件事后,第一句话就问:用中医行吗?
患者母亲的这个疑虑,反映了平常百姓对中医的心理。
今年五月,我应邀参加一个中医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就作了个“略说中医的学习与研究”的报
告,报告之后,一位与会的博士找我交谈,一方面对我在这样的年代里还能用如此大的热情来研究
经典、宣扬经典表示赞叹,另一方面,则是对我的行为感到不解。据说在他们一帮中医博士里,已
经绝少有人看经典,如果哪一位博士的案头放上一部《黄帝内经》,那绝对是要被笑话的。博士的案
头都是什么书呢?都是分子生物学一类的现代书。中医博士可不可以不读经?
又因为患者过去有过流产的历史,所以,心里特别害怕。经友人介绍到我这里诊治。诊查舌脉之后,
2
博士这个群体,无疑是个高层次的群体。在他们身上肩负着中医现代化的使命,所以,读些现
代的书是理所当然的。但为什么不愿读中医书尤其不读经典的书呢?我想答案只能有一个,就是在
他们的心目中,中医只不过如此,经典只不过如此,难道还有什么更多的看头吗?我想与上述许多
问题相比,这个问题显得尤其严重。大家知道,博士这个群体,将很快、很自然地要成为中医这个
行当的决策者、领路人,等到这个群体真正当政的时候,中医会成一个什么样子呢?这是不难想象
的。
所以,这样一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出来,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医,我们现在认识的这个中医,
究竟代不代表真正的中医?我们现在在各类中医医疗机构看到的这些医生的水平,究竟能不能代表
中医的真正水平?中医的真正水平在哪里?中医的制高点在哪里?在现代,还是在古代?对这个问
题的不同回答,会形成对中医截然不同的认识。如果真正的中医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那
我们值不值得花很多时间来学习她?值不值得花毕生的精力去钻研她、实践她?我想首先我不会的!
何必陷在这个死胡同里呢?花去许多精力还只能做个配角。所以,我提出“如何正确认识”这样一
个问题,就是希望大家不要被当今的这个局面所迷惑,从而丧失掉对中医的信心。
(2)中医理论是否滞后于临床
近十年里,中医界提得很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医理论滞后于临床的问题。对于任何一门科学
近十年里,中医界提得很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医理论滞后于临床的问题。对于任何一门科学
而言,都是理论走在前面,实际运用慢慢跟上来。有关这一点,我在后面还要详细谈。这几十年来,
中医的局面为什么没有办法突破?临床疗效为什么老是上不去?遇到高热降不下来,最后还得上青
霉素。为什么呢?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呢?中医的理论已经形成两千余年,在这期间,没有大的
突破、大的变化,会不会是因为理论的落后已经不能为临床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指导了呢?中医理
论滞后于临床的问题便顺理成章地提了出来。
大家可以思考,今天我们的临床落后,我们治病的水平上不去,是不是因为理论落后造成的?
我的看法完全不是这样。恰恰相反,理论不但没有落后,在很多领域还大大地超前。这与其他传统
学问有类似的地方。近代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
文化,皆系人类文化之早熟品。我想中医的情况大抵亦如此,正因为其早熟,而且早熟的跨度太大,
乃至现代她仍不落后,甚至还超前。所以,在中医这个体系里,完全不存在理论落后于临床的问题。
你认为理论落后于临床,你认为理论在你那里不能指导临床,那我就要问你:你真正弄通中医理论
没有?对于中医的理论,对于《内经》的理论,你把握了多少?有十成把握了没有?如果不到十成,
二三成呢?如果连二三成都不到,有的甚至搞了一辈子中医最后竟然还分不清阴阳,那你怎能说理
论落后于临床?现在的人把中医理论看得太简单了、太朴素了。因为太朴素,就有点像山里的农民。
其实,朴素有什么不好呢?朴素才是最高的境界,因为返璞才能归真!如果你还没有真正认识中医
的理论或者最多只是一种相似的认识,你怎么能说中医理论是超前还是落后呢?
上述这个问题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没有认识好,那导致中医今天这样一个局面的症结就不
容易抓到。我们今天看到的临床水平比较低下的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错误地把这个原因归
结到理论的落后,而去寻找理论方面的原因,那我们可能就会形成真正的倒退,真正的落后!
记得本科毕业后,我在附院搞临床。一次,接治一位女性肺炎患者,患者年龄 60 岁,入院体
温 39.5℃,WBC 近两万,中性 98% ,右肺大片阴影,按照西医的看法,这是一例重症肺炎患者。
老年人患重症肺炎是很容易出危险的。但是,当初的我,初生牛犊不畏虎,总想试试中医的疗效,
所以,选择了中医治疗。经过辨证,属于肺热所致,遂投清肺之剂。不料服药之后,不久即泻,始
则药后 2 小时泻,后渐至药后十余分钟即泻。所泻皆似药水,入院三天体温丝毫未降,其他症状亦
无缓解。按照院规,次日再不退烧,就必须上西药。此时的我,心情比病人还要着急。遂匆匆赶到
师父处求教,师父听完介绍后,说这是太阴阳明标本同病,阳明热而太阴寒,阳明热需清,然清药
太阴不受,故服之而泻利。此病宜太阴阳明分途而治,方不至互相牵扯。内服仍守前方以清阳明,
外则以理中汤加砂仁,研末调酒加热外敷神厥以温太阴。我赶紧如法炮制,当晚近 9 时敷上,约过
1 小时,继服上药,服后竟未再泻。次日晨查房,体温降至正常,一夜之间,他症亦顿减。此病始
终未用一粒西药,周余时间肺部炎症即全部吸收而出院。
所以,选择了中医治疗。经过辨证,属于肺热所致,遂投清肺之剂。不料服药之后,不久即泻,始
3
此例病人给我的影响极深,使我于长长的十多年中,在遇到临床疗效不如意的时候,从来没有
怀疑过是中医的问题,是理论的问题。所以,对于理论是否滞后于临床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好好地
去思考。这个问题解决了,对于理论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去信受奉行。理论的先进与落后靠什么来
衡量? 在遇到障碍的时候,我们会在自身的领悟上找问题,而不会去归咎于理论。当然,如果问题
真正出在理论上,确实是理论滞后了,我们亦不应死抱住这个理论。但是,根据我的经历和观察,
大多数情况下,问题并不出在理论上,而是出在我们的认识上。
(3)20 世纪物理学发展的启示
有关上述问题,我还想从另外一个方面加以申说。理论与实际运用,理论与临床的关系是非常
明确的。有关这一点,我们只要回顾一下 20 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就会很清楚。
19 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已经达到了人们想象中的十分完美的程度。人们也许认为,这就是解释
世界的最终极、最和谐的理论。但是,时间一跨入 20 世纪,这种和谐就被打破了。随着 1905 年
狭义相对论的创立,以及后来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人们对宏观及微观世界的看法产生
了根本的改变。在认识上的这个改变,导致了技术应用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宇航技术、原子能技
术,到微电子技术,乃至我们今天所能感受到的一切变化,都无不与新理论的建立相关。在经典的
物理学框架里,宇航技术、原子弹,以及现代通讯技术,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的。回顾刚刚过去的这
个世纪,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理论的重要,理论确实制约着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而这样的一种感受和
经验,能否作为我们提出中医理论滞后于临床的理由呢?我想这个理由应是双重的,正因为我们看
到了理论的重要性,它制约着实践和技术的发展,所以,更应该重新来评价我们今天的认识,重新
来认识中医的理论。看看经典中医理论的包容性究竟有多大?它的延伸性、超前性究竟有多大?它
究竟还能不能给我们今天的临床带来指导?而不应光看到她是两千年前的产物。如果这个理论的确
落后了,的确不能适应现代,那就要毫不犹豫地打破她,在中医这个体系里建立起“相对论”。如果
这个理论根本没有落后,如果在这个经典的框架里已然具足“相对论”、“量子力学”,那,我们为什
么一定要打破她呢?
现在在中医界有一个怪现象,也是一个可怕的现象,就是对中医经典的教育逐步在减弱。现在
大多数中医院校都已将经典改为选修课,就连成都、南京这些老牌的、原本非常注重经典的学院亦
不例外。这种改变是不是一种进步呢?很值得怀疑。在我们没有建立起新的理论前,在我们还没有
切实地发现传统理论的破绽前,经典仍然是中医的核心,经典仍然是中医的基础,经典仍然是中医
的必修。怎么可以将核心和基础作为选修呢?有人说《中基》不是从《内经》里来的吗?《内科》
不是从《伤寒》、《金匮》里来的吗?而且比《内经》、《伤寒》、《金匮》更完善了,怎么不可以用它
们来取代经典呢?实在的说,《中基》与《内经》,《内科》与《伤寒》、《金匮》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相差太远太远了,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呢?我想这个问题今后会有机会谈到的。
好比新的力学尚未建立,就将经典力学束之高阁,这是一个什么格局呢?大家可以思考。理论
需要实践来检验、来说明,这是普适的,东西方文化都是如此。在现代科学里,由于许多杰出科学
家的工作,理论的价值显而易见,如我们从费米的工作里可以充分体会到量子理论的魅力。扁鹊与
费米有没有可比性? 但是,在我们一般人那里,量子论、相对论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所以,理论
评价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中医的历史里,出现过许多成功运用经典理论的人,比如张仲景,
比如扁鹊。扁鹊运用经典理论成为起死回生的一代神医,而张仲景则因为谙熟经典而最终成为医圣。
我们是否可从扁鹊、张仲景及历代名医那里,看到经典理论的价值,就像从费米及许多科学家那里
领略到现代物理一样。
2.杨振宁教授所认识的中国文化
1999 年 12 月 3 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应香港中文大学之邀,于新亚
书院举办了一个题为“中国文化与科学”的讲座。在这个讲座中,杨教授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阐述
需要实践来检验、来说明,这是普适的,东西方文化都是如此。在现代科学里,由于许多杰出科学
4
中国文化的特征。
杨教授是公认的 20 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在传统文化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所以,他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应该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杨振宁教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归结
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文化是求理,而近代科学(包括现代科学)是求自然规律。传统文化
所求的理并非自然规律、自然法则,而近代科学追求的是自然规律。这样一种划分就使传统文化与
近(现)代科学泾渭分明了。传统文化求理,不求自然规律,那么,这个理又是什么呢?杨教授解
释这个“理”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那么,这个“精神”,这个“境界”又是指的什么呢?
难道科学没有精神,没有境界吗?第二,杨教授认为在传统文化里只有归纳的方法,而没有逻辑推
演(或称演绎)。大家知道,在科学体系里进行研究,需要两种方法,一个是归纳,一个就是推演。
所谓归纳,就是把许多现象归纳起来得到一个认识,一个定义,一个理论,把许多事物聚在一点上,
一个认识上。原来现象上看似不同,本质上却是这么相近。所以,归纳实际是由外向内的一种认识。
逻辑推演则是另一个重要的方法,这个过程非常严密,比如由一到二,由二到三,这个次序只能这
样。现代科学既有归纳,又有逻辑推演,而逻辑推演是它的标志。中国文化里只有归纳却没有逻辑
推演,这又将传统与现代区别开来了。第三,传统文化里缺少实验,缺少自然哲学。在很多场合,
许多人都认为中医与其说是一门自然科学,倒不如说是一门自然哲学。而杨教授在讲演中却以中医
为例,认为传统文化中缺少自然哲学,这显然与许多人的观点相左。在现代科学领域里,实验是非
常重要的,离开实验几乎寸步难行。即便是审视科学的部门也是如此。当年我读博士的时候,管理
博士这一层次的机构就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除了文献博士外,其余的都要搞实验研究。所以,
我这个博士算是侥幸得的,因为我并没有做实验研究,这要得益于我的导师。
在中医历史里没有实验,我们没有看到黄帝问岐伯,你的阴阳理论是怎么发现的?是不是通过
小白鼠实验发现的?确实没有。所以在中医乃至其他传统科学里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实验,这是合乎
实际的。以上就是杨教授对中国文化的大体认识。
3.传统理论的构建
这一小节的内容主要是就传统文化与中医的问题跟杨振宁教授商榷。
杨教授的上述认识是具有代表性的,但是不是很正确呢?是否真正表述出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呢?这一点我有不同的看法。传统文化虽然有许多分支领域,但是,中医是最具代表性的。下面就
以中医为例,次第讲述我的观点。
(1)何为理?
首先,我们要来认识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理”。传统文化孜孜以求的这个“理”,是不是仅仅是
一个精神和境界的问题,还是包括了精神和境界?我们可以先从文字的角度来考究这个问题。
《说文》曰:“理,治玉也。”所谓治玉,也就是雕刻玉。玉石开采出来以后,经过我们的琢磨,
经过我们的精雕细刻,形成我们所需的形状,形成一个艺术品。所以,理的原意,是指的这样一个
过程。在古人眼里,所有的物质中最致密的东西是什么呢?是玉。为什么玉看起来很冰清、很细腻
呢?就是因为玉的纹理非常细润的缘故。大家知道历史上有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解牛,目无
全牛。为什么呢?因为他非常熟悉牛的理,每一块肌肉的走向他都非常清楚,顺着这个走向、这个
纹理去解牛,既快捷,又不费刀。那么,玉的理当然就要比牛的致密多了。所以,治玉更要加倍地
细心,更要清楚这个理,顺着这个理去琢磨,去雕刻,就可以弄出我们所喜欢的艺术品,要是逆着
这个理去雕刻,玉就会被损坏。理的原意就是这样。引申出来呢,就是你要这样走才行得通,那样
走就行不通,为什么呢?因为理在这里发生作用。大家想想看,这样的理不是自然规律又是什么呢?
自然规律,自然法则是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行不通。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理
的意义就在这里。你要顺着走,路子才走得通,这就是理。人理也好,天理也好,自然之理也好,
都是这样。自然之理就是我们要顺着这个理与自然相处,才行得通;人理就是我们如何跟人相处才
行得通。所以,理不光是精神和境界的问题。理是一个很实在的东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你这
样走就行,那样走就会碰壁。而精神有时是虚无的、飘渺的,没办法把握的。
细心,更要清楚这个理,顺着这个理去琢磨,去雕刻,就可以弄出我们所喜欢的艺术品,要是逆着
5
我们说在中医里面,更显得上面这个理、这个规律、这个法则的重要,而这个理、这个规律、
这个法则是什么呢?就是阴阳四时!所以,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
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里为什么要用“得道”这
个字眼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得道这个词在古人那里用得很多,得道可以升天,连天都可以
升,还有什么不能的呢?那因为什么得道呢?因为你明白了这个理,顺着这个理走,当然就得道了,
当然就步入坦途了。现在的宇宙飞船为什么能够升天呢?不就是因为我们弄清了相对论这个理吗?
所以,这个理,这个道,这个道理都是很有义趣的词语,古如是,今亦如是。
(2)归纳与推演的结合
传统文化的建立是不是只有一个归纳呢?这一点上我也是不同意的,在《素问·上古天真论》
里明确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里的知道者,也就是得道者。得道
者,当然必须是明理者。这里的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阴阳,一个是术数。所以,这就有两个问
题,阴阳表示的是归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
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里将天地万物,将一切事物的变化、生杀都归结到阴阳里,所
以,就归纳的角度而言,天下没有比阴阳更完美的归纳法。那么,术数呢?术数所表述的显然就是
推演的一面,显然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逻辑的一面。谈到推演和逻辑就必须联系数学,所以,杨教授
认为在中国古代没有数学产生,只是到 16、17 世纪西学传入后,才有了数学的苗子。而真正意义
上的数学则到 20 世纪才有,这要以清华、北大于20 世纪初开设数学课程为标志。那么,中国文化
里究竟有没有数学呢?答案是肯定的,术数就是关于数学的学问。《四库全书总目》在谈到术数的定
义时,有下面一段文字:“物生有象,象生有数,乘除推阐,务究造化之源者,是为数”当然,这并
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数理逻辑系统,但是,它属于推演的部分却是可以肯定的。所以,要想成为知道
者,要想真正把握传统这门学问,就既要把握阴阳,又要明于术数。因此,传统文化是归纳和推演
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3)理性思考与内证实验
传统文化里没有实验,这个问题杨振宁教授只说对了一半。确实,在中国文化里我们看不到像
现代的这样一类实验研究。就医学而言,运用人体以外的东西,如用大白兔、小白鼠或其他动物所
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这样的实验的确没有。但是,在传统文化里,存在很细微、很精深的内证实验,
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正是因为这个内证实验和理性思考的结合,才产生了传统文化,才构建了中
医理论。内证实验是任何一个有志于研究中医的人所不能回避的。 当然,内证实验这样一个问题确
实不容易说清楚,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内证实验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小白鼠,你看得见,摸得着,
它完全是通过自身修炼来实现的一种能力。一旦具备了这一能力,就可以自在地进行各种有别于在
机体之外进行的各种实验。所以,这个问题不好谈,但是,不谈不行。如果讲传统文化回避了这个
问题,那么,我们就要按照上面的路子理解传统文化。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中医是不具备
理论结构的经验医学,要么,中医的理论是仅凭思考得出来的结果。大家可以想想,光凭一个思考
得出的理论,值不值得我们完全地去信受?大家也可以想想,中医的许多理论,中医的许多事实,
光凭一个思考行吗?比如经络、穴位这样一些东西,你能够思考出来吗?比如风池、风府这个问题,
你凭什么思考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特定的穴位要叫做风池、风府?你凭什么思考出少阳经是这样一个
循行,太阳经又是那样一个循行?我想无论你如何聪明,这些东西也是思考不出来的。不信,你就
思考出来一个看看。显然,如果没有内证实验的参与、没有非常精微实验的参与,是不可能的。所
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传统文化,特别像中医这样的学问,在其理论的构建过程中,是既有
思考,又有实验的。传统文化中没有实验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只有理由来区分内证实验与现
代的外证实验,而根本没有理由来否定内证实验。这个问题不应该含糊。
因此,理性思考和精微实验是传统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是完全可以信受的。
问题在于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不认为传统文化里有试验。因为我们很难想象内证实验是个什么东西,
比如说经络,李时珍曾经说过,经络隧道,若非内视返观者,是难以说出道道的。内视返观是什么
呢?内视返观就是典型的内证实验。具备这个内证能力,经络穴位都是看得见的东西,可是在现有
循行,太阳经又是那样一个循行?我想无论你如何聪明,这些东西也是思考不出来的。不信,你就
6
的科学实验那里看不见,甚至动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也难以看见,那你完全可以不相信,所以,困
难就在这里。
要进行上述的内证实验,需要主体具备一定的素养,一定的能力,在我们本身不具备这种内证
实验的条件与能力的情况下,你有没有这样一个直觉?科学也需要直觉。爱因斯坦在很大程度上就
是一个直觉的信奉者。离开直觉,科学研究就少了一条腿。我想在我们许多人里,也许会有人具备
这样一种内证的能力,也许一个也没有。但你相不相信呢?这是学中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有人问
我,学中医需要什么条件?我想就是需要这个条件,在你做不出来的情况下,你相不相信有这么一
个存在?
内证实验究竟是什么一个情况呢?梁启超的一句话说得很好:“心明便是天理。”这也是杨振宁
教授在讲座中引用过的一句话。心明不是普通的心里明白,要获得这样一个心明是很不容易的。心
明实在的就是已经具备了内证实验的这么一种状态。心明就可以内视,就可以返观,经络隧道就可
以一目了然。你就可以进行内证实验的操作。为什么说这是内证实验呢?因为它不是在人体外部进
行的。
大家知道,张仲景在《伤寒论》序言中提到过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胎胪药录》。过去认
为,既然有一本《颅囟经》是讲小儿疾病的,现在又用一个胎字,所以,《胎胪药录》自然应该是讲
小儿用药的书。如采用现代的语言来翻译,或者可以叫做《儿科用药全书》吧。但是,我们翻开历
史就会清楚,东汉以前会不会有一本专讲小儿用药的书呢?《神农本草经》只分上、下、中三品,
而不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就是到明代的《本草纲目》也只分木部、草部、石部、兽部,等
等。所以,有这些常识,就不应该这样来思维《胎胪药录》。那么,《胎胪药录》究竟是一部什么样
的书呢?胎,不是指胎儿,而是讲的胎息,是一种回复到胎儿时期的特殊呼吸状态。人一旦进入到
胎息的状态,心明的状态也就自然产生了,内证的条件也就具备了,这个时候内证实验室就可以建
立起来。此时,你对药物的感受是实实在在的,药物服下去以后,它的气味如何,它先走哪一经,
后走哪一经,在这些部位发生什么作用,这些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所以,古人讲药物的气
味,讲药物的归经,并不都是思考出来的,而是真正试验出来的。所以,《胎胪药录》就是在能够进
行内证实验的条件下,对药物在体内运行作用过程的一个记录。
因此,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医理论的构建,完全是在理性思考与内证实验的结合下产生的。所
以,光有思考,没有实验这样一种认识是不能接受的。可以接受的是,中医确实没有像现代一样的
外证实验。
(4)理论的运用
中医理论产生以后,它是怎么应用的呢?理论应用就有一个技术问题。在现代科学领域里,我
们可以划分为三大块,就是基础学科、技术学科、应用学科。技术学科是什么呢?就是基础理论与
应用之间的一个桥梁,一个中介。现代科学是中介科学;传统科学是非中介科学。 为什么现代科学
往往是科学技术并称呢?就是因为这两者的相互影响太大,有些时候科学决定技术,有些时候技术
决定科学。比如物质结构的研究,没有理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377

帖子

66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65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2-12 14:22:00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江水悠悠说:
我看一句复制一句,先复制到这里。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377

帖子

66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65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2-12 14:39:59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江水悠悠说:
11
(1)访雨路老师
中医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学问的传承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有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
个经验就是师徒相授。我想这样一种模式比较有利于中医这样一门特殊学问的传承。
这里我先讲个故事,1998 年上半年我到北京开会,到京以后,就向朋友打听,有没有中医方面
的“高手”?当然,我打听“高手”并不是要跟他“过招”,而是想找个地方讨教。因为自己感觉自
己中医的火候还太欠缺,而我的恩师又在1991 年去世了,所以,每到一个地方都很迫切地想找一位
高人指点。这个心情有些像金庸武侠小说中描述的那样。朋友给我介绍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雨路老
师,雨老是搞温病的,他是某位著名老中医的开门大弟子。某老是我国老中医里非常了不起的一位,
他的父亲、祖父、曾祖三代皆为朝廷御医,所以,家学渊源很深。雨路老师是个悟性很高的人,而
且勤于表达,随师三年,深得某老家学三昧。但,由于其他各方面的因素,以后的师生关系处得并
不融洽,甚至到了见面都不打招呼的地步。我在拜访雨路老师的时候,他给我谈到许多学问上的见
解,我也请教了不少问题。在临送我出门的时候,雨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刘老师,中医这个东西要
想真正学好来,只有两个字,就是要有‘师传’”。
这次造访,给我最深的一个感受就是临别时雨老师送我的这两个字。什么是“师传”呢?师传
是个传统的字眼,就是要有师父的传授。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现在这样一个教育规模里,在我们这
样一个教育模式里,有没有“师传”呢?可以说没有师传!这个模式里只存在工具式的老师,却不
存在师父。雨老师与某老的关系有这样不愉快的经历,可是他还是要送这句话给我,这就说明了师
父对他的影响之深。我想雨老师的这句话对中医的学习、中医的传承,应该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这是我有同感的。
(2)师者,人生之大宝
下面谈谈我的从师经历。现在,我之所以能在这里向大家谈出一些感受来,能够在中医这门学
问里继续不断地钻研下去。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已是廿个春秋了,在这么些春秋里,我能孜孜不倦的
学下去,从未回过头、歇过气,不管什么浪潮,经济浪潮,做官的浪潮,还是西医浪潮,始终都没
有打动过我。为什么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的师父。
我是 1983 年毕业后,于 1984 年元月 8 日拜于我师父门下的。师父名叫李阳波,现今已经去
世十年余。我跟师父整整 8 年多的时间,前面的两年半是跟先师同吃一锅饭、同睡一铺床,有时甚
至是通宵达旦地讨论学问。8 年的从师生活,使我在中医这个领域里开了些窍,也就是师父把我领
进门了。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的确是古今过来人的行话。门确实是需要师父领
进的,没有领进门,你始终是在门外兜圈子,这一点非常重要。有的人为什么努力一辈子还是摸不
到“火门”,有的人为什么在学问之道上坚持不下来,很可能就是因为缺少这样一个关键的环节。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跟师父的这个过程,感受是很深的。这个世间的人无不是厌苦求乐的,你说
光是苦没有乐,谁都不想干。所以,光是讲“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句话,已然将很多人吓在学问
门外了。实际上,学问一旦做进去了,一旦进了门,并非全都是苦,至少是苦乐参半,甚或乐多苦
少。所以,《论语》的开首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不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
古来都说“穷学富商”,做学问的必定是穷,做生意才可能富。但,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搞学问呢?
就是因为有这个“不亦说乎”。搞学问是精神上的富有,搞生意是物质上的富有。能够给人真正带来
安乐的,到底是物质还是精神呢?大家可以思考这个问题。但是,上面这个“不亦说乎”并不是轻
易就能得到的,我想这个正体现了“师传”的意义,师父可以指引你找到这个“说”、这个“乐”。
传统的学问为什么要讲究师徒相授? 而在传统文化的其他领域,“师传”的这个意义就更为突出了。
这是我在传统文化,在中医领域里,经历过的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上面这个感受,
值得大家参考。
教育也好,传承也好,它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知识的传授;一是知识的运用;再一个就是创
新。我们说知识,实际上就是指的这一刹那前,已经知道的这些见识,这些常识。因此,知识实际
上是已经过去的东西,我们学习这个已经过去的、旧的东西,总是会感到厌烦;所以,人总是有喜
就是因为有这个“不亦说乎”。搞学问是精神上的富有,搞生意是物质上的富有。能够给人真正带来
12
新厌旧的一面。但是,这个厌旧的一面是必须克服的,你不学习旧的知识,你怎么可能利用它去开
创新知?因此,搞学问必须做到“喜新而不厌旧”。《论语》中提到做师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温
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乃可以为师”。“故”是什么,“故”就是旧有的东西,就是知识;“新”
呢?新就是创造。有创造就有新,有新就有乐。所以,你是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就看你有没有这
个东西,你的学问做不做得下去,也要看你有没有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学乐!有了
学乐,学问之道就会(苟)日新,日日新,你的学问就能深入下去,就能坚持下去。没有它,学问
总是枯燥的,你就会转而去求物质财富,这就转学为商,下海了..学乐从哪里来呢?从师处来!
为师者能够“温故知新”,必能使你也因故知新,这也是一种克隆。学问传承应该是更值得研究的克
隆。
(3)在泸沽湖的意外收获
我的先师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曾使一些非常诋毁中医的西医人反过来信奉中医。他靠的什么
呢?就靠的临床的功夫。但,在我从师以后,先师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他试图完成爱因斯坦在现
代科学领域未完成的任务,企图在传统文化这个领域建立一个“统一场论”,因此,工作的重心从临
床转到了理论的建立。所以,我从师以后更多得到的是理论上的熏陶,而临床上则感到比较欠缺。
先师去世后,我在理论上仍努力不断在深入,而临床上,总觉得思路打不开,心里没有底,效果不
稳定。有些时候听人说,刘力红真神,那么顽固的病,到他手里,几剂药就好啦,有些时候却听人
议论,刘的理论还可以,临床却不怎么样。对这些情况我 内心很清楚,特别对有些远道而来的病人,
人家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可我又未能解决问题时,心里特别感到困惑和难过。心里明白,我
又到了一个坎上了,也许还要有师父的提携才能迈过去。前面我提到,为什么每到一处就急着打听
有没有“高手”呢?其实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
1999 年 8 月,我应美国波特兰国立自然疗法学院中医系主任付海呐教授之邀,前往云川交界之
泸沽湖为该系的部分研究生及本科生作《伤寒论》讲座。付海呐是一位汉学家,为复旦大学的文学
博士。学成回美国后,哈佛大学曾聘请他去做教授,可是因为一个特殊的因缘,他迷恋上了中医,
于是他放弃了哈佛大学教授的这个职务。大家应该知道,在哈佛这样一所大学谋到教授这个职位将
意味着什么?可是付博士放弃了这个职位,而转过来学中医,教授不做,反而来做学生。这个经历
对我们这些本来就学中医的人应该有所触动。我们许多人是被迫学中医,是在痛苦中学中医,而不
是有幸能学中医,这个对比太鲜明了。我在泸沽湖给他们做了十多天的讲座,听讲的这帮人有双博
士、有硕士、有本科生,还有几位根本没接触过中医的诗人、画家。开始几天只安排上午讲,下午
他们自己安排,可三天下来,他们觉得光讲上午不过瘾,要求下午连续讲。十多天讲座结束了,每
个人都依依不舍,都竖起大拇指称我是 greatman。这些人的称赞使我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伟
大,也使我感到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上,只要方法恰当,是可以超越语言文化这个障碍的。
在这次讲座中,付博士的感受也非常深。出于感谢,他将他的学医经历告诉了我,并特别介绍
了他的师父曾荣修老中医。曾荣修老中医不是科班出生,开始是自学中医,以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因为特殊的机缘得以亲近成都名医田八味。大家听到田八味这个名字一定会感到很刺激,真像有些
像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不过,田老师的确是一位医林高手,田老师临证善经方,用药不过
八味,故此得名。田老之临证尤精脉诊,因为应诊者极多,日看三四百,故常无暇问病,而多以脉
断之。有是脉则定是证,而用是方,临床疗效极佳。曾老从师田八味后,也渐渐体悟到脉法的重要,
加之自己的实践琢磨,对《伤寒论》中许多方证的脉象也有了很独到的体会,临证往往也是有是脉
用是方,疗效亦多高出同道。付博士的这番介绍令我兴奋不已,我搞伤寒虽然多年,在理论上已有
一定的感受,但在经方的临床运用上,总觉还不自如。搞伤寒,却不能用伤寒方,那叫什么搞伤寒?
我感到曾老的这些正是我当时最最需要的,于是我请求付博士,一定要将我引见给他的师父。就这
样我们从泸沽湖回到成都之后,付博士就带我去见了他的老师。见面后我表达了这个拜师的请求,
曾老是个直爽的人,也觉得与我投缘,加上有付海呐的引荐,便欣然接受了我的请求。2000 年 11
月,我把曾老接到广西,跟他抄了一个礼拜方。这一个礼拜的学习对我的帮助太大了,前面所讲的
那个坎,被曾老这一带,就轻轻地迈过来了。使我再一次切身感受到要学好中医,师父的这个意义
加之自己的实践琢磨,对《伤寒论》中许多方证的脉象也有了很独到的体会,临证往往也是有是脉
13
太重要了。雨路老师送我的那两个字,真正是他的肺腑之言。
经过上面这个从师过程,现在应用起经方来虽不能说得心应手,但比以往要自如多了,治病的
把握亦与以往不同,从临床的疗效上看,也在稳步上升。前些天为一位同行看病,病的是左颧部位
红肿痒痛,已经用过西药抗菌治疗,但效果欠佳。这么一个病摆在大家面前,你会怎么思考呢?又
是红,又是肿,又是痒,一定是要清热,要解毒,要祛风,要止痒吧,过去我可能会是这样一个思
路。当时我为这位病人号脉,脉浮取可见,但有涩象,不流利,这是一个什么病呢?这还是一个太
阳病,是由于表病汗出不彻,阳气怫郁所致。《伤寒论》48 条就专门讨论到这个问题,治疗的原则
是“更发汗则愈”,于是我开了一个麻黄桂枝各半汤的原方,一剂药后红肿痛痒消大半,两剂药后平
复如初。麻黄汤桂枝汤本来是治疗感冒的方,你为什么用来治疗我的左颧红肿呢?这位同道感到惊
惑不已。的确,要是在过去,我顶多想到左颧属肝,红肿属热,应该用泻肝的方法。我可能会用龙
胆泻肝汤,而不会想到用这个麻黄桂枝各半汤。我想我今天有这样一个进步,这样一个思路,与受
曾老的指点是分不开的。这一摆又把师传的重要性摆出来了。为什么呢?这确实是由它这样一门学
问的性质所决定的。这样一门特有的学问确实没有现代科学那样的通透性,特别是在技术的应用上,
它不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而必须靠我们这个主体自身去用功。所以,这样一门学问的教育过程,
有些时候确确实实需要言传身教。大家想一想,这样一种言传身教,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本质上一对
一的师父行不行呢?
中医既是形而上与形而下二合一的学问,它的教育,它的传承就应该围绕这两方面来进行。前
面我们已经谈到过,我们现今所采用的这套教育模式只能适应形而下的部分,那么,形而上的部分
呢?这就要依靠真正意义上的师传,就要依靠师徒授受这样一种古代的模式。所以,中医的教育应
该包括这两种形式。本来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恢复应是一个可喜的苗头,导师就有点像是师父。但是,
现在看来不行了,这个制度已经流于一种形式。随着众多名老的谢世,中医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师”
还会有吗? 加之具有师传经验的导师相继退位,而代之以完全科班出身的。这批人少有师传的法脉,
他们很难体会师传,亦不知道何以授徒。现在的研究生,不管是硕士这个层次,还是博士这个层次,
管导师叫什么呢?叫老板!为什么叫老板呢?这应该不是偶然,应该事出有因。老板与师父怎么样
都想不到一块来。
三、寻找有效的方法———依靠经典
思想的问题解决了,信心就很自然地会生起来,加上有了师传的条件,那么,剩下来的,我觉
得就是如何去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我有一个认识,中医这门学问,要想真正搞上去,要想真正抓住
她的价值,除了纯粹医学的技术成分外,还应关切和体悟她的科学层面,哲学层面,以及艺术层面。
而要真正地做好这一点,不借重经典是不行的。
我们提出要依靠经典来学好中医,这个方法好像不合时宜,因为现在大多数中医院校已将经典
改为选修。从必修沦为选修,经典的这个地位大大地下降了。它给人们的信息就是对于中医的学习
来说,经典已经不是必须的了。为什么会发生经典的这个变动呢?首先一个理由就是中医已经发展
了二千年,时代在进步,一切都在进步,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死抱住这些经典呢?其次,后世的这些
东西,像现在的《中基》、《方剂》、《诊断》及临床各科不都是从经典里总结出来并赋予了现代的意
义,有这些就足够了,为什么我们还要抱着经典不放?再次就是我们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这个调
查统计显示出很多人都认为经典的学习没有太多的意义,学也可,不学也没有太大的损失。基于这
样一些原因,经典的命运便有了上面这样一个改变。而我的体会则与上述这个认识截然相反,经典
的东西不但不能削弱,而且还应该进一步加强,为什么呢?下面就来讲述这个依靠经典的理由。
1.历史的经验
得就是如何去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我有一个认识,中医这门学问,要想真正搞上去,要想真正抓住
14
经典对于中医的学习和把握究竟重不重要?究竟应不应该必修?这一点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
来看待它,就会很清楚。翻开历史,我们看一看从张仲景开始直到清代,在这长长一千多年的历史
中,凡是在中医这个领域有所成就的医家,我们研究一下他的经历,就会发现,大多数医家都是从
经典中走出来的,大多数医家都是依靠经典而获得了公认的成就。中医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
不得不使我们去思考,经典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尽管东汉以后,中医的著述汗牛充栋,尽
管这浩如烟海的著述无一不自称是来自于经典,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们无法替代经典,无法
超越经典,甚至有时会成为我们认识经典内涵的障碍。所以,到了清代,陈修园和徐大椿这两位大
医家,竟然呼吁要烧掉后世的这些书。当然,陈、徐的这个观点过于偏激,但却不妨碍我们从另一
个角度认识中医经典的意义。
从上面这个历史事实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古医家出经典。古人的经历如是,那么,近人、
今人呢?只要我们翻阅周凤梧等编著的《名老中医之路》就会有相同的感受。就以大家最熟悉的蒲
辅周老中医为例,蒲老初出茅庐时,求诊病人颇多,然有效者,亦有不效者。为此,蒲老毅然停诊,
闭门读书三年。蒲老的三年闭关。 将中医的经典熟读、精思、反复揣摩。三年后,复出江湖,遂能
于临证得心应手。以致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屈一指的大医家。对这段特殊的经历,蒲老深有感慨地
说:“当时有很多人不了解我的心情,认为我闭户停诊是‘高其身价’,实际是不懂得经典的价值。”
无独有偶,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先生亦强调,要做好一个中医临床医生,每年应拿出三个月的时间
来温习经典。蒲老、秦老的经验与诫训,值得我们重视。
已故名老中医林沛湘教授是我非常景仰的一位老师,林老不但理论上有心得,而且临床的疗效
卓著。临床上除内科疾病外,还善治妇科、儿科,甚至五官科的疾病。但,林老从未读过内、外、
妇、儿、五官这些临床各科的书籍,他就凭一本《内经》治病。在一次讲座中,林老深有感慨地说:
“《内经》的东西,只要有一句话你悟透了,那你一辈子都吃不完。”经典对于医者的切身受用。 林
老的这个意思很清楚,《内经》的东西,一个问题,一句话你搞明白了,你一辈子都受用无穷。这是
经验之谈、这是肺腑之言啊!大家想一想,这是不是经典独具的魅力呢?一句话悟清了,都吃一辈
子,那么,两句话,三句话,甚至整部《内经》你都搞清了,那会受用多少辈子呢?从林老的这个
切身感受,我们看到经典的这个后延性实在太大太大,它确实是一个早熟的文化,它确实是历久弥
新的东西。
2.扫清认识经典的障碍
要说服大家把这个逐渐被放弃的东西,把这个已经改为选修的东西,重新重视起来,是不容易
的。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用现代科学的思路来思考问题,总认为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
人。我们怎么会认可经典能够超越时空,超越时代,超越后世呢?这简直是难以置信的,但,又是
在传统的许多领域中存在的事实。
我们要消除上述这个认识过程的障碍,仍然还得从理论的构建谈起。前面我们讨论过,中医经
典不是光凭一个理性思考构建的,还有一个内证过程,是两者完美结合的产物。正是这样一个完美
的结合,构成了梁漱溟先生所称之为的———人类未来文化的早熟品。而且这个未来,这个早熟的
跨度异常之大,以至于我们现在还无法完全地理解这个理论,比如说形而上的这个领域,现代科学
的涉及就相当少,很多东西我们无法说明,于是都归之为迷信和伪科学。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
只是它已经超出了形而下这个器世界的层面,它的认识半径不完全局限在形而下这个器世界。所以,
你完全地用器世界的眼光来看待它,就难以完全地发现它。而造成这样一个差异的原因,就在于它
的这个实验不是常规的外证实验,它是内证实验。
前面我向大家表述过,内证实验的问题不好谈,但是,要真心探讨中医,这个问题不得不谈。
这里是对内证实验的进一步申说。 这个实验不是靠买多少设备、多少先进仪器构建起来的,不是一
典不是光凭一个理性思考构建的,还有一个内证过程,是两者完美结合的产物。正是这样一个完美
15
个有形的实验室摆在那儿,让你看得见摸得着。它完全是通过艰辛训练而构建起来的,是超越有形
的东西。这就关系到一个潜能的问题。前些天翻阅《发现母亲》这部书,作者叫王东华,这部书收
集的资料很丰富。其中一个章节专门谈到人的潜能问题,书中以植物为例,相同的种子,由于培养
的条件不同,培养的过程不同,得出来的结果会相差很多。比如一棵西红柿,我们在农村呆过的人
应该有经验,一棵西红柿能结出多少个果呢?在没看到这则资料以前,根据我以往的农村经验,我
在想,一棵西红柿苗顶多可以结几十、上百个,如果再培育得好一些,充其量不过几百个吧,可一
看到经过日本育种专家所培育的一棵西红柿,竟然长出一万三千多个果,不禁为之咂舌。当时这棵
经特殊培养的西红柿在日本展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创造了一项新的吉尼斯纪录。大家可以思考
这个现象,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潜力!同样一粒种子,由于栽培的方法不同,结果有这样大的差别。
从植物种子所包含的巨大潜力,我们可以联想到,人的潜力有多大?大脑的潜力有多大?这个大是
难以计量的。
所以,从理性上我们完全可以推断这个内证实验的存在,经过特殊的“培育”过程,这个内证
的条件是完全可以获得的。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自在地进行建立经典所需的各种内证实验。内证
实验加上理性思考,这个经典就建立起来了。但是,经典的理论形成以后,后世的人往往就只学习
这个理论,而不去亲身感受这个内证实验过程,久而久之,由于没有有意识地培养这个内证能力,
内证的条件逐步丧失,人们甚至不相信有内证实验的存在。但,在早期,像张仲景的那个时代是不
会怀疑这样一个内证实验的。所以,张仲景在《伤寒论》的序言中以“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来
结尾。张仲景这里的方术,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指的内证,这一点是有史可查的。我们可以查阅《汉
书》、《后汉书》的方术列传,就可以知道,方术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谈内证的术。
时代越往后走,人们对这个内证术,这个内证实验过程就越来越模糊,宋明为什么会有理学产
生呢?很显然,到了这个时候,对内证的认识已经很不清楚了,所以,只能在理上,在思辨上绕圈
子。理学的产生究竟是不是由于内证的失传,这可以从宋明人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来作出判断。
“格物致知”在这里不准备作申说,但有几个基本的原则应该弄清楚。首先“知”不是通过学习或
深入分析而得到的一般性知识。这个知是觉的意思,也就是前面讲的心明的状态。知是觉的意思。 就
是要靠这个心明,这个觉,才能进入内证的状态,才能进行内证实验。那么,这个心明怎么来?通
过格物来,格物不是像宋明人说的穷究物理,格物是要远离物欲(颜习斋尝释格物之“格”同“手格
猛兽”之“格”意),这是一种精神境界,只有获得了这个境界,才有可能进入内证的状态。“格物”
是远离物欲;“致知”就是致智。 这个境界儒、释、道都有。孔子说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其实就是讲的这个境界。《大学》里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大家想一想,这个止,这个定,这个静,这个安,如果不“格物”行不行?你不“食
无求饱,居无求安”,成天的物欲横流,想着这个股票要涨了,那个股票要跌了,你能够止、定、静、
安吗?不能的话,怎么能得?怎么致知?在道家那里,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损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损物、就是格物。而格物在佛教里,则显然指的是远离一切世
间八法。所以,格物在儒、释、道里都有所指,所指的层次虽然有差异,但大体的意义上是相近的,
这个与宋明的认识显然是两码事。要获得内证的能力,格物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这个条件不具备,
或者弄错了,内证就无从谈起。
宋明人将格物作细微地分析讲,作穷究讲,仅此一途,已见他们不明内证,已见他们没有实验
了。
所以,到现在我们就容易看清楚,为什么中医的有些问题我们不容易弄明白?为什么我们总是
很难正视经典的价值?对中医的很多东西总是抱有怀疑,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少了内证这只眼睛。
这实际上是造成我们认识障碍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想对中医,特别是对中医的经典,获
得一个比较公正的认识,首先得从思想上扫清这个障碍。
3.三种文化
以至于无为。”损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损物、就是格物。而格物在佛教里,则显然指的是远离一切世
16
前面我们强调了理论认识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问题呢?因为现在与过去不同,过去许
多名医走上学医的道路,并不先需要一个理性过程,他们是直接从感性开始的。感性这个东西很奇
怪,力量很大,一旦感性的动力确定了,其他问题都好解决。古人大都是从这上面走上学医道路的。
像张仲景一样,他是“感往昔之沦丧,伤夭横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针灸甲乙经》
的作者皇甫谧以及其他医家都有类似的情况,都是从这样一种感性中获得动力,从而发奋学医的。
但是,现在大家来分析一下自己,看看我们有没有这个动力?我看大家并没有这个动力,即便
有,也是模糊的。大家看看自己是怎么到中医学院来的。高考分数达不到清华、北大,达不到重点
线,甚至入不了一般高校,于是就上了中医学院。考分不争气,无可奈何,这就上了中医学院。有
没有能上清华、北大的分数而来报中医学院的呢?我看没有!大家就是以这样一种心态来学中医的,
一种良性的感性动力根本就没有,这个中医怎么能学好?现代科学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中医也需要
高素质的人才。
我师父曾经多次跟我谈到,中医不是一般人所能学的东西,必须具有北大、清华这样的素质才
有可能学好中医。而宋代的林亿、高保衡亦持如是观点。他们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中言:
“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传之以至下至浅之人,其不废绝,为已幸矣。”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高素
质的人对中医不屑一顾,低素质的人,压根儿又学不好中医,所以,其不废绝,为已幸矣!这种情
况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中医怎么继承?怎么发扬光大?
高素质的人为什么瞧不起中医?这与环境的关系很大。现在大家身边所感受的都是现代文化的
气息,都习惯了用一种文化视角去看待问题,去思考问题,所以,从感性的层面讲,很难产生对传
统、对中医有利的动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理性,要从理性的层面来分析,通过这个分析,帮
助我们寻找传统的感觉,建立感性的动力。
文化实际上是多元的,不局限在一种模式里,只是现在大家业已习惯了这么一种模式,就用这
么一种模式的东西去看待一切,其实,这是局限的、片面的。大家现在已经习惯了的这种文化实际
上就是现代科学文化,或简称科学文化。这种文化有它鲜明的特点,就是它的时代性很强,时代进
步,它也进步,真可以用日新月异这句话来形容。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自己身边的一切是不是这样?
看看前十年跟这十年有什么差别?差别太大了。正因为我们很鲜明地感受到了这一切巨大的变化,
所以,我们会很自然地认为一切文化都是如此,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时代进步了,
一切文化都在进步,新的文化总比旧的文化强,古老的东西落后于今天的文化,这是必然的。有了
这个认识他们怎么会瞧得上中医?怎么会重视经典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395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292
地板
发表于 2022-2-12 16:44:13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另眼看世界说:
感谢分享,留个脚印以后慢慢学习。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918

帖子

24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97
5#
发表于 2022-2-12 16:54:50 | 只看该作者
5楼 孤帆去悠悠说:
本帖最后由 孤帆去悠悠 于 2022-2-12 17:01 编辑

回复 1楼 江水悠悠
万卷书 不如名师指路。更何况中医是临床医学,是经验医学临床跟师中医师承很重要,也许你5年10年的付出,不如跟师个把月来的明朗有效。关键现在的规则标准被人家掌握了,中医就不是标准化的医学。就比如脉诊 滨湖脉学,只是说出了二十七个脉的分类,但真正的肿瘤高血压等,真正的号脉是可以诊断出来,但是要靠经验分析,一 两个脉象是说明不了这种病的,这都是要经验师承传授,哪那么容易写出来,这更说明了师承的重要性,中医传承的重要性。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414

帖子

27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15
6#
发表于 2022-2-12 17:13:11 | 只看该作者
6楼 平凡的人说:
分享一下这本书txt版本的下载。「思考中医.txt」https://www.aliyundrive.com/s/JDjBGrmDEes
点击链接保存,或者复制本段内容,打开「阿里云盘」APP ,无需下载极速在线查看,视频原画倍速播放。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377

帖子

66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655
7#
 楼主| 发表于 2022-2-12 18:52: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7楼 江水悠悠说:
回复 5楼 孤帆去悠悠

好回复。

来自:掌上乐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377

帖子

66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655
8#
 楼主| 发表于 2022-2-12 18:54: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8楼 江水悠悠说:
回复 6楼 平凡的人

Very good.

来自:掌上乐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72

帖子

25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96
9#
发表于 2022-2-12 19:15:22 | 只看该作者
9楼 星星魔法说:
都是国医大师啊。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377

帖子

66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655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2-12 20:13:39 | 只看该作者
10楼 江水悠悠说:
(2)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
谈到经典的特殊,以及它与现代的差别,我们可以作一个很形象的比较,就是古典音乐与流行
音乐的关系。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古典音乐与流行曲在现代是一个什么情况?
我们可以设置一个问卷,在年轻人当中,甚至扩大到整个人群中去调查,看喜欢流行音乐的有
多少?喜欢古典音乐的有多少?我感觉这个问卷不问即知,喜欢流行音乐的占绝大多数,喜欢古典
音乐的寥寥无几。大家可以看一看港台歌星,大陆歌星的演唱会,歌星往台上一站,眼睛一闭,台
纳性很强的文化。哪有一点保守可言?说儒家文化保守,很显然,这个儒家文化已然不是孔子所创
23
下人山人海,群情亢奋,有时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而演奏古典音乐呢?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演奏
厅里静悄悄的,人也少得多,最多在一曲终了,有些掌声,这个反差太大了。
现代的人为什么喜欢流行歌曲?为什么不喜欢古典音乐?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反映出
了现代人的内心世界。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问题。流行歌曲在过去叫做下里巴人,它是
一种很浅白的音乐。比如唱爱情的歌,它似乎把什么都唱出来了,爱得死去活来,爱得发疯,不管
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心态下,你一听都会知道它是首爱情歌曲。可是古典的音乐呢?情况就不同了,
比如我们听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你不静下心来,你不认真的去感受,你根本就不知道这首乐曲
的主题是什么。
音乐和歌曲都是为了抒发内心,表达志意。流行歌曲较古典音乐在表达上虽然更加直截了当,
但是,正如古人所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对于很深沉的内心世界,对于复杂的感情,这种很浅
白的旋律是没有办法表达的。可是大家为什么还要这样偏爱它呢?从这样一个喜好,我们可以感受
到,现代人的浮躁心理,现代人的急功近利。他们只喜好吹糠见米的东西,做什么都要立马见功,
而不愿意静下心来感受什么,体悟什么,这种情况令人忧心。
在中医界,为什么要取消经典?为什么对经典的重视程度日益下降?中医界的这个情况正好可
以用上面这个例子来说明。经典就好比古典音乐,而现在的这些书籍,包括各种教材,就好比流行
歌曲。经典的东西不像现代的教材这样白,拿起来什么就明了,它需要你去感受,需要你去悟。这
个过程与听受古典音乐十分相近。要真正感悟出“味”来,并不那么容易,而一旦你感悟出这个“味”
了,你才真正知道它的意义,你才知道音乐的真正生命力在古典音乐那里。同样,中医的真正生命
力亦存在经典里面。
诸位还是“吃茶去”! 大家应该都喝过茶,喝过饮料,茶与饮料有什么区别呢?饮料很方便,
打开来就能喝,而且立马可以尝到它的滋味。可是茶就不那么方便了,它讲究沏泡,特别是功夫茶,
这个过程很讲究,而且味要慢慢品,这个比饮料要麻烦得多。所以,很多人没这个耐心,宁可去喝
饮料。但是,饮过以后的回味,饮过以后的感受,饮料是没法跟茶比的。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
验。读经典与读后世的书就有点像品茶与喝饮料,大家可以认真琢磨,看是不是这么回事。所以,
我们不能用喝饮料的眼光去看茶,同样也不能用流行歌曲的标准去衡量古典音乐,如果我们把茶当
成饮料来喝,这个味你是品不出来的。
成饮料来喝,这个味你是品不出来的。
(3)《中基》能不能取代《内经》
经典为什么要改成选修?甚至很多人干脆主张取消经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现在
不是有《中基》教材吗?《中基》不就是从《内经》里来的?而且较《内经》更清楚、更明白。所
以,《中基》为什么不可以取代《内经》呢?应该完全可以。
《中基》取材于《内经》,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中基》能否真正涵盖《内经》?进而取代
之呢?茶杯能盛得下茶壶吗? 我们想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第一个是病机,病机这个概念是中医一个很关键性的概念,它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综观
《内经》全篇,就是这一章讨论这个问题。这样一个问题放在“至真要”里来讨论,已足见它的重
要性。与之相对应,在《中基》里,病机亦立了专门的章节,而且在章节下罗列了许多内容。可是
你看完这整个章节后,你就会感到这是在挂羊头卖狗肉。为什么呢?因为真正的《内经》中的病机,
它只字不提。用《内经》的病机做名,可实际上《内经》中那么丰富的病机内容却不提,这个差别
大家可以自己去感受,此其一也。
另外,就是《中基》对病机这个概念的解释。这里我们引用它的原文:“病机,即疾病发生、发
展与变化的机理。”病机能不能作机理讲?这个差距有多大?我们可以从文字上去考究。病,这里当
然可以作疾病讲,当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有关,但是,“机”作什么讲呢?机是不是机理?
我们翻《说文》、翻《康熙》,都看不到这样的解释。机的原义我们可以从说文那里看到:“主发谓之
机。”箭在弦上要发出去,必须拨动这个机。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有一个机,只有触动这个机,
事情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其他的条件再多,也没办法引发事件。机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是
它只字不提。用《内经》的病机做名,可实际上《内经》中那么丰富的病机内容却不提,这个差别
事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它是点,不是面。可是触动这个点,就能带动面。所以,病机就是疾病发
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因素,这个关键与机理显然不是一码事。这就让我们看出了《中基》与《内
经》的不同,《中基》有些时候很难说明《内经》。这是第一个例子。
第二个是“肺主气,肺主治节”。我们靠什么来天人合一。 我们首先来看“肺主气”,在《中基》
里,这个气指的是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肺所主的这个气究竟是不是指的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呢?
从《内经》里我们知道,肺主气实际上说的是“肺者,气之本”,这段经文出自《素问·六节藏象论》
里。《六节藏象论》在讲说肺的这一重要功能前,首先探讨了气的概念。让我们来看一段黄帝与岐伯
的对话,黄帝问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
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上面
这段对话是很关键的对话,但也不失幽默。黄帝说我很想知道气这个概念是说的什么,请夫子给我
发蒙解惑,好让我清楚它。可这一问触到了岐伯的难处,这个问题本来不应该轻易说出来,这是“上
帝所秘”的东西,是先师单传下来的,可是碰到黄帝老子问起来,又不能不回答。没办法,只好如
实言之。什么是气呢?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也就是十五天,这个十五天的周期就叫做气。大
家算一算一年有多少个“气”呢?一年有二十四个气。原来这个气指的就是节气。这不很简单吗?
现在读小学都能背二十四气歌,翻翻日历我们也知道,2 月 4 号立春,再过十五天就是雨水,再过
十五天就是惊蛰,似乎没什么稀奇。可是大家想一想,在当时这可是一个要命的问题,你如果知道
了它,老天的奥秘你就知道了,天地变化的节律你就知道了。所以,这不是一个小问题。
中医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整体观念,天人合一。天人怎么合一呢?说白了就是天地在变化,
人也要跟着变化,这个变化的节律要能够同步。从上面这个气的概念中,我们知道了天地变化的基
本节律就是气,也就是十五天一个变化,十五天一个变化。在这个节律上,人也要有一个类似的同
步变化,这个变化跟上了,天人就合一了。那么,在人体内,具体是哪个部门负责这个基本节律层
次上的天人同步变化呢?就是肺。所以,肺者,气之本,说的是这么一件事。这个气与呼吸之气,
与一身之气又有什么关联呢?显然没有什么大的关联。
再一个就是“肺主治节”,《中基》里把这个“治节”说成是“治理和调节”,这个差距似乎就更
大了。“治节”不宜解作“治理和调节”。 什么是治节呢?治节这个概念出于《素问·灵兰秘典论》,
它与后面的气之本是相呼应的。我们前面讲的这个三候为一气,实际还是一个笼统的称呼,细分起
来,一个月的两个气,一个叫节气,一个叫中气。所以,统称为二十四节气。这样一来,我们就知
道了节与气实际上是非常相近的概念。治节当然是治的这个“节”,怎么会扯到治理和调节的问题?
即便它是调节,调节什么呢?
有关上面的“肺主气”、“肺主治节”,我们还可以从其他一些方面来思考。肺处胸中,其外包以
肋骨,大家数一数,肋骨有多少根呢?左十二,右十二,一共是二十四根,正好是二十四节气这个
数,这是巧合还是必然呢?是一年先有二十四节气变化,还是先有二十四根肋骨呢?大家可以思考
这个问题。
另外,节与关节也有关联,我们先看一看人的四肢大关节一共有多少?一共有十二个,每一个
关节由两个关节面组成,合起来还是二十四个面,这里一个面与节气相应,一个面与中气相应。四
肢应四时,每一肢有六个关节面,正好应“六气为一时”。关节与节气相关,与天气变化有关,这是
平常老百姓都知道的。我们可以问一问周围上年纪的人,特别是一些关节有毛病的人,她们对天气
变化的敏感程度往往超过气象仪器。气象预报说有雨,她可以说没雨,结果真的就没雨。她为什么
敢这样断言呢?因为她的关节有反应,这个反应与天气的变化是十分相符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
把关节看做是人体对天气变化的一个感应器。而这个感应器是由肺来掌管的。
弄清了肺与节气的这层关系,肺的意义也起了根本的变化。天人相应,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就
落实在这个“肺主气”、“肺主治节”上面。但是,我们看一看《中基》,却根本没有谈到这方面的问
题,如果现在就急着用《中基》来取代《内经》,大家想一想会是一个什么结局?
题,如果现在就急着用《中基》来取代《内经》,大家想一想会是一个什么结局?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377

帖子

66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655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2-12 20:20:22 | 只看该作者
11楼 江水悠悠说:
6.如何学好经典
(1)直觉与工具的重要
学习经典必须有方法,而基本的一个方法就是要懂得借重工具。“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之最高境
界。” 经典至少产生在东汉以前,由于特殊历史条件的限制,它必须用很精练的语言文字来表述它
那深广的内涵,这是经典的一个特色。我们现在学习经典,你凭什么去了解经典深广的内涵呢?别
无他法,惟有从文字开始。了解文字就要借重工具。所以,学习中医经典要有像样的工具书,光是
《新华字典》还不够。
《新华字典》还不够。
古人云:文以载道。我们要明白道,当然就要首先知晓文。所以,《康熙字典》始终是案头翻动
最多的一部书。翻弄多了,对文字你就会有感受,你就会觉得中国的文字的确有很多优越的地方,
你就会对它生起感情。
中国文字是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很注重形义之间的关系。所以,看到一个文字,除了查阅工
具外,你还要分析它的结构,形部的结构需要分析,声部的结构也要分析,两者都与义有关联。
以“味”字为例,味是由口去感觉的,所以,它用一个口字作形部部首。声部呢?由未组成。
义除与形部有关外,与声部似乎有更特殊的关联。未是十二地支之一,它位于文西南方,西南这块
地方在五行中属土,属长夏;后天卦中属坤;五藏属脾。弄清了未的上述涵义,我们就知道“味”
字为什么要用它来作声部。在古汉语研究领域,“右说”已是被广泛确认的观点。这个观点的中心内
容就是强调汉字右文(多为声部)的语义学作用。
学过《中基》我们懂得,脾开窍于口,脾和口方能知五味。也就是说味觉是由脾来掌管的,而
脾属土,土在西南,未所属的这个方位正好是由脾来主理的。所以,用一个未,已然将与脾相关的
这样一些生理全包括进去了。这是其一;其二呢?味在古代涵义很广,在《内经》里称五味,实际
上,凡属食物一类的东西都归于味,当然也包括药物。大家可以考虑,大地生长的食物,特别是粮
食一类,主要成熟于什么时候呢?在长夏。味成熟于长夏,这个成熟显然又与未有关联。另外,未
处西南,在我们国家,西南这个地方由四川所居。四川还有一个特别的称呼,就是“天府之国”,为
什么叫做“天府之国”呢?因为这个地方的物产特别丰富,味特别丰富。而我们反过来思考,为什
么这个地方的物产丰富,味属丰富呢?因为它属未,属西南,属土,土生万物。所以,从文字的造
字,从文字的结构,我们可以感受到,它里面的涵义太深太深了。像这样一个味字,它的形、声、
义结构已然将许多很深沉的理论包含进去了。一个文字包融这样深广的内涵,这在其他文字是难以
做到的。“汉字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
因此,要想深入经藏,文字就是一块敲门砖,一把钥匙。而要解决文字,当然就得依靠工具,
依靠对文字结构的一种直觉。二者不可缺一。
(2)曾国藩的读经窍诀
对于经典,熟读强识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个口诀尤其适用于经典
的学习。学后世的书,我们不用读百遍,有时一遍就行了,而对经典,非读百遍不行,尤其是像《伤
寒论》这样的典籍。
有些人读经一二次就想过关。一二次没有感悟,就以为经典没什么,丢在一旁了。这哪是读经
典呢?这是把茶当饮料喝了。你把巴赫的曲子当成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你怎么会感受出味道呢?
有关读经,我以为曾国藩的经验很值得借鉴,他在道光二十三年给其诸弟的一封信中有下面这
样一段记述:“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诀: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曾国藩的这个“耐”
字诀,可谓深得读经三昧。当然,对于曾氏的这个诀我们也可以灵活地看,不一定这句不通,就不
读下句。但是,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这是一定要做的。总之,读经不是三
年、二年的事,更不是三月、二月、一个学期的事,读经是一辈子的事。经要放在案头,更要常置
有些人读经一二次就想过关。一二次没有感悟,就以为经典没什么,丢在一旁了。这哪是读经
心头。经典是一辈子的必修课,你要想真正学好中医,学好经典,就必须做这样的打算。
(3)基本条件
学好经典需要注意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要具备一个基本条件,或者说一个基本的素质,这就
是信受奉行。“信是道源功德母。” 现在很多人学经典是带着一种批评的眼光来学,觉得经典这也不
科学,那也不科学,你比经典都高明了,那你还学什么经典呢?你以一种抵触的情绪,认为经典过
时了,那你怎么学得进经典?所以,学经典这个态度很重要,你必须完全地相信它,接受它,然后
再思考怎么按照经典的思想去奉行。只有这样,经典才学得进,只有这样,你才会有收获。经典经
过了那么长时间的考验,那么多人依靠经典成了名医,你有什么担心呢?所以,对于经典完全地可
以信受奉行。
这里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条件和素质呢?因为它太重要了。不具备这个条件,经典的学习整个就
成了障碍。记得在读《本草纲目》的时候,谈到白术这一条时,李时珍引了张锐《鸡峰备急方》的
一则案例:“察见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曰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服即愈。”大家看到这个案例,
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我想很多人会不相信。牙齿长到一定程度就定型了,怎么会越长越长,以
致进食都困难呢?这太离谱了。即便有这个髓溢病,牙齿那么坚硬的东西,怎么用白术漱漱口就能
缩回去呢?简直太不科学了。但,我不这么想,我首先是相信它,然后,再来思考它的道理。
首先,这个病名很有意思。牙齿为骨之余,由肾所主。肾主骨生髓,骨与髓乃是异名同类的东
西。牙齿日长,就好像是髓满了在往外溢一样,所以,叫做髓溢病。现在要考虑的是这个牙齿为什
么会日渐长长?髓为什么会往外溢?这一定是约束骨、髓的这个系统出了问题。骨、髓由肾所主,
肾为水藏,故骨髓亦属水类,明白了这层关系,就知道对骨、髓的约束功能是由土系统来完成的,
这亦是前面所讲的土克水。现在土系统出了问题,土虚了,当然就会发生水溢,当然就会发生髓溢。
髓溢了,牙齿自然会日渐变长。这个道理明白了,用白术来补土制水,控制髓溢,就是十分简单的
事了。这是我对髓溢病及其治疗的思考过程。
1991 年接治一位跟骨骨刺的患者,患者的双跟都有骨刺,疼痛厉害,以致足跟不敢落地,要踮
起脚来走路,所以,生活感到很困难。我按常规的思路,用了补肾的方法,也用了活血、除痛、蠲
痹的其他方法,但,都没有获得明显的疗效。正在我感到进退两难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上面的这个
案例。骨刺病也叫骨质增生,是由于骨钙流失到骨面,形成骨性赘生物所致。骨钙流失形成骨性赘
生物,这与髓溢有什么差别呢?应该没有差别。于是我如法炮制,用白术煎汤,让患者浸泡足跟,
每日二三次,每次 20 分钟。出乎意料,不数日,痛即大减,足跟能够落地,坚持近月,病即痊愈。
上面这个例子给我的感受很深,什么感受呢?就是对这个“信受奉行”的感受。对这件事我首
先是相信了,相信了才有可能去进行上面的思考。如果对这件事根本不相信,那怎么会有以后的思
考?没有这些思考,就不会想到要用白术来治疗跟骨骨刺。所以,相信是第一,只有这一步做好了,
才有可能为今后的研究带来机会。如果首先就不信受,那一切就被你拒绝了,一切的机会就没有了。
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因此,这一节里讲的这个条件,也是学习中医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以上这一章,我们从宏观的方面,理性的方面,和从某些感受上谈了中医学习和研究的一些基本问
题,只有从思想上把这些问题真正解决了,学习中医才没有障碍,学习经典才没有障碍。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377

帖子

66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655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2-13 00:39:12 | 只看该作者
12楼 江水悠悠说:
第二章 伤寒之意义
一、伤寒论说什么?
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将进入《伤寒杂病论》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在讨论这些问题前,应该首
先弄清楚这部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我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论题,通过书名来解决。“虽未能
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1.伤寒的涵义
伤寒,是我们讨论的这部书的核心,有关它的涵义我们应该很清楚。伤寒这个概念,在《素问·热
论》里有很明确的定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个定义说明了伤寒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
征,那就是发热的特征。凡是属于发热性的疾病,或者说凡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都属于伤寒的范
畴。
《内经》对伤寒的这个定义,是从最基本的点上去定义的,但是,扩展开来却显得很泛化,不
容易把握。为此,到了《难经》的时候,又给它作了一个更具体的定义。《难经·五十八难》云:“伤
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的这个定义说明了,这个具有发热
特征的伤寒常见于五类疾病里,哪五类疾病呢?就是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稍稍具有临
床经验的人就能感受到,《难经》给伤寒的这个定义确实很具体,临床所见的发热性疾病,大多也就
见于这些疾病里面。所以,要研究伤寒,就应该着眼于上述这五类疾病。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难经》中谈到两个伤寒,第一个伤寒当然是总义的伤寒,也
就是《素问·热论》讲的伤寒,现在的教材又叫它广义伤寒;后一个伤寒是分义的伤寒,又叫狭义
伤寒。而我们这个论题上,书名上的伤寒,当然是指第一个意义上的伤寒,这一点不容混淆。这个
问题弄清了,我们就知道张仲景并不偏重于谈寒,他也谈湿温、热病、温病。
2.杂病的涵义
伤寒是《伤寒论》或者《伤寒杂病论》这部书的经,但,还有一个纬,这就是杂病。杂病与伤
寒相比,它具有什么意义呢?这里先讲一个“文化大革命”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洪文当上了党的副主席和军委副主席,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一个保卫
干事,能有什么特别的才干?有一次当时的副总理邓小平就问王洪文一个问题,说中国到底有多少
厕所?让王洪文告诉他。王副主席一听这个问题,当时就愣住了,这个问题我怎么回答?我又没有
作过具体调查,毛主席不是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看到这个尴尬的局面,总理便在一边解围
说,这个问题不用作调查,中国就只有两个厕所,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这虽然是个玩笑,但是,哲理却很深。联系到伤寒与杂病的概念,如果我们从发热的角度去认
识天下所有的疾病,那么,天下的疾病也无外乎两个,一个就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一个就是不
具备这个特征的疾病。天下的所有疾病中,要么是发热的,要么是不发热的。大家想一想,是不是
这么回事?现在,既然发热的疾病让伤寒占去了,那么,不发热的这一类疾病就非杂病莫属了。所
以,一个伤寒,一个杂病,已然将天下的疾病占尽了,这就是伤寒与杂病的真实涵义。
干事,能有什么特别的才干?有一次当时的副总理邓小平就问王洪文一个问题,说中国到底有多少
28
弄清了上面这个涵义,可以解除我们许多的顾虑。过去我们常会担心,光搞一门伤寒会不会太
局限了?担心搞伤寒的只会治外感,不会治内伤;只会治伤寒,不会治温病;或者只会治内科,而
不会治其他各科的病。现在我们知道了《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知道了它的研究范围。
这些问题清楚了,怎么还会有上面的担心?所以,读古书,对书名的理解是很重要的。
3.论的涵义
书名的最后一个字是“论”,大家也别小看了这个字。论在古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一个与
经相对应的概念。所以,要搞清楚论,必须首先搞清经。
“经”是什么?经就是经典。中医有中医的经典,道家有道家的经典,佛家有佛家的经典。这
个经典意味着什么呢?它往往代表某一门学问里最权威的东西。经典产生的时代,往往就是这门学
问最成熟的年代。这与现代科学的发展模式是不同的。经典的这样一个特性决定了我们要研习这门
学问,就得依靠它,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而经典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作者。经典
的作者是很讲究的,像佛家这门学问,只有释迦牟尼所讲述的那些著作能够称经,其他后世的这些
著述统统不能称经。儒家的学问也是如此,只有孔子的著述,或孔子删定的诗、书、礼、易能够称
经,而后世的那些同样也不能称经。经典作者的这样一个特殊性,使我们发现,他们都是这门学问
的开山祖师,只有开山祖师的东西才能称经。开山祖师亦称圣人,像儒家这门学问,只有孔子能称
圣人。所以,孔子又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而孔子以后的人统统不够圣人的条件,要称的话,最
多勉强称作亚圣、或后圣,亚于圣人、后于圣人。
那么,上述的这些圣人,上述的这些经典的作者灭度以后,后人便要对这些经典进行诠释,进
行发挥,这些对经典进行诠释和发挥的著述就称之为论。所以说论是与经相对的概念,没有经就没
有论。我们从手头的这部书叫论这个名字,就知道它是诠释和发挥经典的著述。上述这个关系清楚
后,我们就会发现,在中医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把造论的作者当成了医圣,反而作经的
黄帝、岐伯没有称圣。这个现象当然有它的原因,张仲景对中医的贡献太大了,他于危难之中拯救
了中医,中医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张仲景是功不可没的。正是张仲景的这个功绩,他被越称为
医圣,他的论亦成了经。但是,作为张仲景自己,他是很谦虚的,他并没有把他的著作叫《伤寒杂
病经》,这一点他要比后世的皇甫谧、张介宾高明。
有关经论的上述涵义,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个关系来说明,那就是“体”与“用”。经为道之体,
论为道之用。经以言体,论以明用。没有体不行,如果我们没有强健的身体,那一切的理想都会落
空。所以,体是基础,没有它不行。同样,用也很重要,有体而无用,那这个体的意义怎么体现出
来?我们光有强健的身体,却不去发挥作用,那么这个身体有什么意义呢?还不是臭皮囊一个!
因此,体与用、经与论就是这么一种关系。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要学好中医,经必须读,论也
必须读,而《伤寒杂病论》呢?《伤寒论》是一部经论合一的中医典籍。 它既具有经的一面,又具
有论的一面,它既言体,又明用。就是这么一部著作,大家看应不应该读?应不应该把它作为依靠
处?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377

帖子

66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655
13#
 楼主| 发表于 2022-2-13 07:24:32 | 只看该作者
13楼 江水悠悠说:
二、认识阴阳探求至理
上面的论题搞清以后,这就开门见山了。接下来的是要提出三个问题:第一,《素问》里讲:“今
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明明热病就是热病,怎么要把它归到伤寒呢?寒与热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事,这是为什么?第二个问题,它与第一个问题也有联系,伤寒就是伤寒,就是一个病嘛,《难经》
为什么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一个伤寒怎么会包括这么多病,
来?我们光有强健的身体,却不去发挥作用,那么这个身体有什么意义呢?还不是臭皮囊一个!
这是一个问题;第三呢?张仲景为什么以伤寒为经?后世的王叔和为什么径直用“伤寒”来作书名?
上面这三个问题,是我们在读《伤寒论》前必须搞清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弄不清,《伤寒论》你没法
子读通。
那么,上述的这三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搞清呢?这里可以借用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的一个窍
诀:“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因此,学者若欲在仲景这门学问里真正的
深入进去,那就必须把阴阳的问题放在首位。
1.认识阴阳
中医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中医里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方方面面都要围绕它,离开它就不
行的这个东西是什么?这就是阴阳!中医理论最核心的东西是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开首
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的这段话对阴阳作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我们做任何学问,尤其是中医这门学问,离不开
天地,而阴阳是天地之道;阴阳是万物的纲纪,一个万物,一个纲纪,大家可以掂量一下这个分量,
有什么东西还能逃过这个阴阳;它是变化的父母,我们探讨事物,无非是探讨它的变化,时间的变
化,空间的变化,而是什么导致这个变化呢?是阴阳;我们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社会的东西也好,
自然的东西也好,不论你是动物还是植物,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是宇宙还是银河,它的整个过程
无非就是一个生生杀杀的过程,那么,这个生杀是怎么产生的呢?它的本始还是阴阳;另外,就是
神明之府,神明就是讲精神讲思维,所以,这一条与人类自身的关系特别大,那么,神明怎么来,
还是与阴阳有关;最后,就要谈到治病求本的问题,现在人都知道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当我
们问一句中医怎么治本?或者中医通过什么来治本呢?这就回答不上了。其实,这个本还是阴阳,
还是要在阴阳里面寻求。阴阳就是这样一个关系到方方面面的,最本始的东西。
不知大家对阴阳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是否达到了《内经》的高度?我在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
时都喜欢提这个问题,而同学们给我的回答也就是《中基》教材的那几条,什么对立制约,互根互
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等。而再往下问,答不出了。学阴阳,光懂这些还不够。怎么个对立,
怎么个互根互用,这些你都要有真实的感受。对于任何事物的变化,你都能落实到阴阳上面,甚至
一举手、一投足你都能分辨出阴阳来,都能感受出阴阳来,只有这样,阴阳才能为你所用,你也才
能用阴阳解决真正的实际问题。
(1)阴阳的关系
阴阳谈的是阴与阳两者之间的事,既然是两者,就有一个相互的关系问题,这也是阴阳这门学
问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上述这个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有很精辟的论述,就是“阳生阴
长,阳杀阴藏”。这句话基本上将阴阳的主要方面包含进去了,因此,只要弄通了它,阴阳的学问也
就可以基本解决。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主要是讲的一年里的阴阳变化以及万物的生长情况。阳生阴长主要讲
上半年,也就是春夏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阳渐渐生,阴渐渐长,两者的关系非常协调。联系到
具体的自然,春日以后,白日渐长,气温渐高,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阳气的不断增长。那么阴呢?
阳化气,阴成形,这些成形的,属阴的万物也随着这个阳的增长而不断地繁茂,真正的一派欣欣向
荣。这个过程真正是阳在生,阴在长,夫唱妇随。与我们以往所说的对立的、消长的关系好像不同,
并不是阳产生了,万物反而消灭,完全不是这么一个情况。如果用现代一些的语言来形容这个过程,
那么,阳气就好比能量,我们可以设想在天地之间有这样一个能量库,而在春夏这两季,能量是处
在一个释放的过程,随着能量的释放,万物得到这个能量的供给,便逐渐的生长,繁茂起来。否则,
万物凭什么会生长繁茂呢?就是因为这个阳气的释放,这个能量的释放造成的。这是阳生阴长。
那么,阳杀阴藏呢?这是讲秋冬的变化。大家不要把这个“阳杀”看成真正的杀灭,“阳杀”与
“阳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既然春夏的阳生指的是阳的释放,能量的释放。那这个释放是不是会
具体的自然,春日以后,白日渐长,气温渐高,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阳气的不断增长。那么阴呢?
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呢?应该不会。这好比我们拳击,拳头伸展打出去了,如果拳头还老是停留在这
个状态,那就没办法进行第二击。所以,必须先把拳头收回来,才能打下面的一击。阳气也是这样,
老是生发,老是释放行不行?不行!这样就不能持续。所以,生发、释放到一定程度后,它就逐渐
地转入到收藏,这个阳气的收藏相对于释放而言,就是“阳杀”。阳杀了,能量收藏起来了,天地万
物得不到这个能量的供给,万物的生长就趋于停止,而且渐渐地凋零、枯萎,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秋
冬景象。所谓“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就是讲的这个肃杀的状态,就是讲的这个收藏的状态。
欲成大医,能舍《易》乎? 上述的这个过程是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所以,收藏到一定的程
度后,又要开始新一轮的生发、释放。这便是《素问》所讲的“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阳指的是生
发、释放的这个过程,阴指的是收藏的过程。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指的也是这个过程。用《素问》
的“重阳必阴,重阴必阳”来阐述上面的这个转换,是非常形象的。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过程,我
们可以结合一些《周易》方面的知识。《周易》是一本专门讲阴阳变化的书,而且这个阴阳的变化它
用一个二维的图象表示出来,这就使阴阳的变化更为直观、更为清晰。特别是描述一年的阴阳变化,
它有专门的“十二消息卦”,即:复、临、泰、大壮、(诀去讠)、乾、姤、遯、否、观、剥、坤,如
果用一句诗来记忆十二消息卦,就是“复临泰壮(诀去讠)乾姤,遯否观剥坤二六。”其中复卦对应的
是老历十一月的变化,依次类推,临为十二月,泰为正月,大壮为二月,聎为三月,乾为四月,姤
为五月,遯为六月,否为七月,观为八月,剥为九月,坤为十月。
上述的十二消息卦,在易系统里又叫别卦,它是由两个经卦重叠而成,经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八卦系统,别卦也就是常说的六十四卦系统。从十二消息卦里,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乾坤两卦以外,
其他的十个卦都是阴阳爻混杂在一起,既有阴,也有阳。而乾坤两卦不同,它是纯阴纯阳。乾卦由
两个纯阳的经卦(乾)重叠而成,所以,又称重阳卦。坤卦由两个纯阴的经卦(坤)重叠而成,所
以,又称重阴卦。从复卦开始我们可以看到,阳爻在逐渐增多,标志着阳气的生发、释放在不断地
增强,一直到乾卦,变成六爻皆阳,变成重阳,阳的生发、释放也到了最大的程度。再往下去怎么
样呢?重阳必阴。所以到了下一卦,到了姤卦的时候,上述这样一种阳的格局就起了根本的变化,
阳不再增长了,而阴却悄然而起。
姤卦所对应的月份是五月,而姤卦对应的这样一种重阳必阴的转换则发生在五月的夏至节上。
“至”不是到来的意思,“至”的意思是极限。夏为阳,到夏至这个点上,阳的增长已经到了极限,
而物极必反,所以就有这个“夏至—阴生”的变化,就有这个阳极生阴,重阳必阴的变化。姤卦以
后,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格局,阴不断在增长,而阳不断在萎缩,直到坤卦,变成六爻
皆阴,变成重阴。而重阴必阳,所以,到了下一卦,到了复卦,又重新转入阳的格局。于是我们又
看到了一个阳爻不断增长,阳气的释放渐渐增强的过程。这里为什么要起复卦这个名呢?复就有重
复、来复的意思,到了这个点上,又开始新一轮“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变化,所以这一卦取名
为复。
在上述这个变化过程中,我们还应留意另一个问题,这就是重阴必阳的变化,一阳生的变化并
不发生于立春,而是发生在隆冬。同样,重阳必阴的变化,姤所涵的一阴生的变化,也没有发生在
立秋,而是在盛夏。这又反映了阴阳的另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
从上面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讨论阴阳,讨论中医,如果结合《周易》来谈,会显得更方便、
更直观,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她的确切内涵。所以,历代都有人强调医易的关系,尤其孙思邈指出:
“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这一点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2)主导问题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阴随阳生而长,阴随阳杀而藏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明确
两个更具体的主导问题。第一个主导,是阴阳之间协同为主导,而非对立制约为主导。这也是前面
所讲的“夫唱妇随”的关系。阴阳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更为具体的例子就是男女,就是夫妇,就是一
个家庭关系。大家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家庭中,夫妇两个以对立为主,一个面南,一个面北,水火
不相容,那这个日子怎么过,连基本的日子都没法过,更不要谈事业了。所以,家庭的关系,夫妇
从上面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讨论阴阳,讨论中医,如果结合《周易》来谈,会显得更方便、
的关系,阴阳的关系应该以协同为主导。
第二个主导是阴阳之间阳为主导,这个主导实际上已经包含在第一个主导里。这个主导说明在
阴阳之间,阳的变化起主导的作用、决定的作用。作为阴它是随着阳的变化而变化。有关这层主导
关系,我们可以在自然、社会的方方面面感受到。前面《素问》所说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实
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长、收、藏。生、长、收、藏虽然用于表述一年里万物的变化情况,即春
生、夏长、秋收、冬藏,但更实质的东西,更内涵的东西,则是阳的变化。是阳的春生、夏长、秋
收、冬藏才导致了这个万物的生、长、收、藏。有关这一点,董仲舒在他的《春秋繁露》里说得很
清楚:“物随阳而出入,数随阳而终始。..阳者岁之主也,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
随阳而生落。天下之三王随阳而改正。”大家考察一下自然,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呢?确实就是这么回
事。草木也好,昆虫也好,植物也好,动物也好,它确实是在随着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
而春夏秋冬怎么来?春夏秋冬由什么来决定?大家知道是由太阳的视运动决定的。太阳沿黄道运行
一周,就形成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因此,春夏秋冬即反映了时间的变化,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阳的
状态。什么叫春呢?春实际上就是阳气处于生的状态所占的时段,依次,夏就是阳气处于长的状态
所占的时段;秋就是阳气处于收的状态所占的时段;冬为阳气处于藏的状态所占的时段。由阳的变
化产生了春夏秋冬,而万物又依着这个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就是这么一种关系。从社
会的角度,阳(男)作为主导的地位就更为明确,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不需多谈。
上面我们谈阴阳用了十二消息卦,看到这些卦象的变化,也许大家还是容易将阴阳分开来,对
立来看。比如从复到乾这个阳局的变化,明明是阳日增,阴日消,我多你少,你死我活,这个对立
好像很鲜明。其实,我们不能这样看。阳日增,说的是这个阳的生发,释放的增加,阴日少,不是
说随着阳的增加,有另外一个独立的东西(阴),它在慢慢的减少。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阴阳,那就
会出根本上的问题。阴日少,我们确实看到这个阴爻从复卦以后,在慢慢减少,直到乾卦减为零,
那,我们是否可以说在乾所主的这个时候,是纯阳无阴呢?一点阴都没有,那不成了孤阳!《内经》
说:孤阳不生,孤阴不长。可是我们看到夏三月的景象是万物蕃秀,真正的一派繁荣。可见我们不
能这样来理解阴阳。
上述这个阴日少,说的是随着阳气生发、释放的增加,阳的收藏自然就日益地缩减,前面我们
不是申明过,阳的收藏状态为阴吗?释放增加了,收藏自然地就减少,不可能又释放,又收藏,就
像我们的拳头,打出去再收回来,收回来才能再打出去,不可能在同一个时候,又收回来,又打出
去。这就是阴阳的消长关系。所以,虽然是在谈消长,其实说的还是一个问题,即阳气的变化问题。
十二消息卦的另一个层面,也就是阴局这个层面,也非常容易发生误解。大家看从姤卦以后,
阴爻日增,阳爻日减,很多人就认为这是阴日盛,阳日衰,是一个阴盛阳衰的过程。我们从卦上看,
从表面看,好像是这么回事。但,究竟的思维一下,就知道这个看法有问题。
为什么说这个看法有问题呢?大家可以思考,从姤以后,也就是从夏至以后,一阴始生,阳气
逐渐由释放转入收、转入藏。那么,这个收藏的目的是什么呢?就像我们的拳头打出去,要收回来,
收回来的目的是为了重新打出去。同样,阳气要收藏,收藏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重新释放。如果收藏
以后,阳气反而衰减了,那它怎么能够再释放?实际上释放就会有消耗,就会有衰减,而收藏的目
的正是为了补偿这个消耗、这个衰减。因此,从量上来说,这个秋冬的过程,这个阳气收藏的过程,
也就是我们前面认为的这个“阴盛阳衰”的过程,阳气的量不但没有衰减,反而得到了补偿,得到
了增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经过收藏以后再发动新一轮的生发、释放。联系我们人体,白天工作
的过程,其实就是阳气释放的过程,而晚上的休息,则是阳气的收藏过程。休息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为了白天更好地工作,是为了获得更旺盛的精力,如果通过休息,阳气反而衰减了,那么这个精
力怎么旺盛?那还有谁愿意睡觉、愿意休息?所以,我们只要一思考,上面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
阴阳的问题是一而二,二而一。分开来好像有两个,一个男、一个女,好像是两个确凿的、独
立的东西。但,合起来的实质却是一。所以,阴阳的问题如果我们只能分开来看,而不能合二为一,
那就很难看到点子上。如果我们用硬币来比喻阴阳,那么阴阳是不同的两枚硬币呢,还是一枚硬币
的两面? 就比如寒热这个问题,寒热如同水火,很难把它们扯到一块。这应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
也就是我们前面认为的这个“阴盛阳衰”的过程,阳气的量不但没有衰减,反而得到了补偿,得到
西,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它合二为一。可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我们看到的这个截然不同,只是显
现上的不同,如果进一步从深层去考虑,发现它还是一个阳气的问题。
前面我们说过,阳气好比能量,好比热能。春夏的天气为什么温热?就是因为这个阳气的释放
造成的,属热的东西释放出来了,那天气当然就变热了。到了秋冬,秋天的天气为什么凉?冬天的
天气为什么寒冷?热的东西不释放了,收藏起来了,天气当然就变得寒冷。也就是说,寒热是伴随
阳的生长收藏的一个表象,阳气释放了,天气就变热,阳气收藏了,天就变冷,并不是在热之外又
有一个独立的属寒的东西。
上述这个问题,一个谈实质,一个讲显现,对这个过程我们应该多思维之,善思维之。要是这
个过程我们思考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阴阳的问题可以说基本地解决了。《素问》强调:“阴阳
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知其要者,一
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这个“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其实就是讲显
现,是从现象上讲。而这个不可胜数的显现,就其实质而言却只是一个。知道了这个实质,就可以
一言而终,就可以“能知一,万事毕”,而不知道这个实质,则必会流散无穷。
上述这个阴阳变化,上述这个主导关系,我们还可以从最原始的天文测算过程去体悟。大家知
道《周髀算经》这本书吧,这部书记述了最原始的测量太阳运行轨迹,也就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方
法。就是在日中正午的时候,在太阳下立一个八尺的圭表,圭表的投影叫晷影,测量这个晷影的长
度,就能够知道太阳运行到了什么地方,就能够确定出二十四节气。
《周髀算经》告诉我们,晷影最长的长度是一丈三尺五寸,最短的长度是一尺六寸。大家可以
思考,最长的这个晷影应该对应哪一天?最短的这个晷影应该对应哪一天?最长晷影的这一天应该
是冬至这一天,相反的,最短晷影的这一天就是夏至这一天。晷影也就是太阳的阴影,盛夏的时节
我们外出,大家总是喜欢走在树阴下面,或者总是希望来一片青云,为什么呢?因为树阴把太阳遮
住了,青云把太阳光收藏起来了。所以,我们马上就会感受到清凉。因此,我们可以把上述的这个
晷影当作是阳的收藏状态的一个尺度。为什么冬至的晷影最长呢?因为这个时候阳的收藏最厉害。
冬至一过,我们看到这个晷影就日渐缩短,这反映了阳的收藏在减弱,随着这个收藏的减弱,阳气
自然日益显露,日益生发、释放。所以,冬至以后,白天也一日一日增长,黑夜一日日缩短,这些
都是收藏与显露,收藏与释放的变换。
上述这个日益短缩的晷影到了夏至这一天,缩至了一尺六寸,一尺六寸与一丈三尺五寸相比,
零头都不到。这个时候的阳气充分显露出来了,几乎没有什么遮拦,这就使得阳气的释放达到了最
大的程度。然而重阳必阴,所以,夏至一过,这个晷影就一天天地变长。与之相应,白天也一天天
地缩短,黑夜一天天地延长。阳气在充分地释放以后,又渐渐转入到收藏。
由上面这个晷影的伸缩,我们可以看到,一年四季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其实就是阳气
收藏与释放之间的变化。我们抓住了这个主导,阴阳的方方面面就会自然地连带出来。
(3)体用关系
阴阳除了上面的这些关系外还可以从体用的角度来谈,体用是传统文化里一个重要的概念。体
是谈基础,用是谈作用,谈应用。没有体,这个用不可能发生,而没有用的体,那这个体也就从根
本上失去了意义。
上面这个体用的关系怎么说明阴阳呢?具体地说,阴阳之间,哪一个属体?哪一个属用?很显
然,如果我们把阴阳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反映用的主要是阳,反映体的主要是阴。在《中基》里,
当谈到肝的功能时,有一个体阴用阳的概念,实际上,不但肝如此,整个阴阳都是如此。我们从一
年来看,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这个春夏的过程主要就体现了阳的作用,我们看春夏的阳光,看春
夏的温热,看春夏的繁荣,这一切都反映了阳气在积极发挥作用。所以,春夏为阳,这个阳是讲用,
这个问题不难理解。这与前面讲的释放状态相应。那么,秋冬呢?秋冬这样一个寒冷的、凋零的景
象,显然与阳的作用不符。为什么呢?因为阳用收藏起来了,你看不见了,所以,你见到的是另外
一番景象。这就关系到体的问题。体是基础,体是本钱。而秋冬的阴,秋冬的收藏,正是为了培植
上面这个体用的关系怎么说明阴阳呢?具体地说,阴阳之间,哪一个属体?哪一个属用?很显
这个基础,蓄积这个本钱。基础巩固了,本钱增加了,上述这个用才能更好的发挥。因此,从这个
角度来看,体与用,阴与阳一点不相违。两者相辅相成,互根互用。缺一不可。
流行的语言,“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女人”吗?这句话讲得很实在,很多情况确实
是这样。只是现在很多男人成功之后,就把原来助他的女人抛弃了,这个不但不道德,而且很愚蠢,
将来注定他要遭挫折。
阳讲用,这个用可以反映在很多方面。首先一个就是阳生阴长,这个化气的阳,能够促成万物
的生长。春夏的景象为什么发陈?为什么蕃秀?就是因为这个因素。第二个用,阳为寿命之根本,
《素问·生气通天论》讲:“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因此,阳用很重要的一个
方面就反映在它与寿命的关系,人的寿夭就要落实在这个阳气上面。长寿的人阳气没有不充足,相
反,若阳失其所,则有折寿短命之虞。第三,“阳者,卫外而为固”,这也是阳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
面。我们这个身体牢不牢固,能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就要看这个阳的卫外作用。这个作用与健康
的关系很大。我们说人身最大的问题除了事业以外,就是一个健康,一个长寿,而阳用就反映在这
个上面。
阴讲体,这个体的意义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比如一个家庭,尤其是过去的家庭,妇女只会生儿
育女,操持家务,怎么来体现女人的作用呢?就看你这个男的有没有出息。男的搞得好,说明你家
的内助不错。为什么叫内助?帮助的意思,助阳的意思。也就是说,阴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助阳方面,
怎么帮助阳去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个就是阴体的意义。阴为阳体,阳为阴用。“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在内,阳之守也”,两者就是这么一种关系。
阴为体,它的一个很突出的方面就是它的藏精作用。那么,精是什么呢?《素问·生气通天论》
云:“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什么叫“精”?实际上,精既不是阴,也不是
阳。现在很多人在概念上搞混淆了,把上面这个精作阴来看,所以,习惯就称阴精。如果精就是阴,
那这个藏精怎么讲,它还怎么藏精?这从逻辑上讲不通。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精”实际上指的是阳
气的蓄积状态,能量的蓄积状态就叫“精”。某样东西暴发的能量越大,说明它阳气的蓄积状态越好。
当然,在《内经》里,在《中基》里,精还有许多其他的解释,我这里是从最基本的义理上去分析。
精是阳气的聚集态,而不是释放态。而阴的藏精就体现在帮助这个聚集的过程。阳气能不能聚
集?能不能由释放状态转入蓄积状态?就靠这个阴的作用。那么,具体地说,这个精藏于何处呢?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蛰是藏伏的意思,肾是主藏的,所
以,又称作封藏之本。封藏什么呢?封藏阳气,封藏精。这个精,这个聚集态的阳气就被封藏在肾
的领地里。所以说“精之处也”。肾在一年里属冬,冬主藏;肾在五藏属阴,属阴中之阴。这就与上
面这个阴体,上面这个藏精相应了。所以,上面的这个体,上面这个阳气的蓄养过程,在很大程度
上要落实在这个肾上。精能否封藏好?阳气能否得到充分的蓄藏,休养生息?就要看这个肾的功能。
只有蓄养好了,释放才好,精力才会旺盛。所以,人的精力如何,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看肾。
阴讲体的这一面清楚了,体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用,这样人们就不会再把阴阳的关系对立起来。
应该从统一中去看对立,而不应该像过去那样,由对立看对立。
阴阳的体用关系,我们还可以从生活的许多方面去感受。比如说休息,过去我们对休息的理解
也许比较笼统,以为坐下来就是休息,睡觉就是休息。其实,细分起来,它仍然是谈的两个方面。
上面这个笼统的方面实际上包含在“休”字里,休就是指的这个过程。休者休心也,停下手中的活
小歇一下,叫做休,而停止一天的活动,上床睡觉更叫休。所以,休字从人从木,人躺在木床上是
谓休。那么,休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这一点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晚上睡觉是为了第二天有充沛的
精力,午休的目的也如此。有午休习惯的人,突然哪一天不午休,那整个下午都会昏昏沉沉,打不
起精神来。因此,休的这个作用就落实在“息”上。什么叫“息”呢?现在大家在银行里存钱,为
的什么呢?为的就是这个“息”。早十年我们在银行存钱,年息是 9% 、8% ,也就是一万块钱一年
下来,就变成了一万零九百元,增加了整整九百元。正是为了这年息 9% ,大家都愿意把钱存在银
也许比较笼统,以为坐下来就是休息,睡觉就是休息。其实,细分起来,它仍然是谈的两个方面。
行里。因此,这个“息”就是增加的意思,通过存钱使利益增加了,所以叫利息。休息呢?很显然,
就是通过这个休的过程,使我们在工作中消耗掉的精神体力得到增加,重新恢复精力充沛的状态。
所以,休息也包含着体用两个方面,也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
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实际上是讲春夏为用,秋冬为体。用的发挥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要看
这个体好不好。所以,春夏的用如何,就要落实在秋冬,尤其是冬这个体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云:“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过去许多人对这个养阴养阳不理解,以为春夏养
阳岂不是火上加油,秋冬养阴岂不是雪上加霜,《中医杂志》还专门就这个问题组织公开讨论。其实,
我们从体用的角度看,这有什么疑问呢?春夏养阳就是促进用的发挥,秋冬养阴就是把体涵养得更
好。这是从体用的角度来谈阴阳,大家尚可以引而伸之,推而广之。
2.伤寒总说
以上我们讲到了两个关系,一个主导,一个体用。阴阳的这些东西弄清以后,就可以解答上述
的那三个问题。
(1)寒为冬气
首先,我们来看寒,寒是冬日的正气,这一点我们在《中基》里面已经学过。春温、夏热、秋
凉、冬寒,怎么会产生寒呢?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阳的本性是属热的,春夏的阳气处于释
放状态,热的东西散发出来了,所以,天气变得温热。但是,春天释放的程度要比夏天小,因此,
春天的温度要比夏天低。到了秋冬,阳气由释放转入到收藏,热的东西收藏起来了,关闭起来了,
天气也就变得渐渐地寒冷。但是从程度而言,秋天的收藏不及冬日,因此,冬日的气温更为寒冷。
这是寒的一个根本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377

帖子

66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655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2-13 07:28:48 | 只看该作者
14楼 江水悠悠说:
好了就分享到这里。还想继续学习的朋友,我已把链接放在此城。可下载学习。
点击打开链接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11-23 01:18 , Processed in 0.44424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