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4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找人代扫墓,这钱你“烧”得起吗?

[复制链接]

2140

主题

671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8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3 09:2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天涯过客说:
今年多地散发疫情阻挡了不少人归家的脚步,于是云祭祀、代扫墓火了起来。
近日,民政部召开2022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
多地民政部门也先后推出网络祭扫等线上服务,不少地方公墓全免费代亲祭扫。市民可通过登录当地殡仪馆云祭扫网站或微信公众平台在线祭扫平台来悼念逝者。
一些经营性墓园也推出云祭奠和有偿代扫活动。如,位于上海的某墓园“云纪念”服务,只要点击亲友姓名,即可进入纪念馆,点击虚拟祭扫,线上表达对亲友的思念,还能为亲友“放灯祈福”。
园区还提供代客祭扫服务,分为不同价位的套餐,其中35元的套餐,服务流程为工作人员准备好相应套餐物品,前往现场。到达现场后虔诚默哀一分钟后,然后献上鲜花一束、站立三鞠躬默哀,整理现场。260元的套餐,服务更为丰富,还包括擦拭墓碑、点香烛、献上大束鲜花等。服务完成后,均可收到祭扫照片推送。
私人“代扫”动辄几百上千,代磕头另收300元?
除了这些大型墓园推出的“代扫”活动,一些人还搞起了私人“代扫”。
“清明节代扫墓,会哭、会叫、会闹,在线预约”,“XX地区,代扫墓、献花、买祭品、上香”……打开某二手交易平台,会发现有很多代祭祀的帖子,普遍以自己所在城市及周边作为服务范围,定价从几元到上千元不等。
记者搜索发现,不少服务范围与墓园提供的服务并无明显差别。如一个定价1000元的“代扫”,服务范围包括墓碑、墓穴周围清扫,放置供品、鲜花,视频录像等。不过另一个定价1000元的“代扫”,除了基本服务外,还可以叫哭。
一位提供北京地区代祭祀服务的商家告诉记者,自己299元的收费里,仅包括打扫、两只菊花、默哀、传话、音视频服务。“如果想要摆祭品、烧纸钱,需另外收费。祭品两盒30元,四盒50元,烧纸钱30元起步。烟、酒、其他鲜花、食品等也需要另掏钱。”
有些商家会提供代磕头服务,但收费也较高。一位标价600元的商家向记者表示,“600元的价格包含墓地打扫、基本的菊花等,代磕头要另收费300元。”
除了随意定价,私人“代扫”、“代烧”亦陷阱丛生。
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价值200元的“代烧”服务后,接收到几段商家发来的现场视频。但当转存到手机中后发现破绽,“除了第一个视频是当天拍的,其他视频都是一个月前拍摄的。同一个视频,不知道多少人上当受骗。”
面对“代扫”者随意报价,收费不少却不去扫墓,只是通过微信直播转切其他镜头来欺骗消费者等情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告诉记者,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无法亲自去扫墓,委托他人代为祭扫,也是人之常情。另外,有偿代扫也可以理解。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随意定价或光收费不干活,这是违反契约精神的。
“因此,一定要强调代扫墓行业的诚信度,既要契约自由,也要契约公平、契约严守。”刘俊海补充道。
此前,四川省消委会也发文提醒消费者,在接受殡葬、祭扫服务前,要多了解、多比较、多询问,对服务者的经营状况、诚信度、价格、口碑以及售后等进行综合考量。最好选择正规服务机构,并与经营者就服务项目、方式、时间、流程、收费等进行书面约定。
有的消费者会花高价对“代扫”者提出各种个性化需求,对此,刘俊海也表示,消费者也要理性,送朵鲜花、寄托一下哀思就可以了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419

帖子

38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9
沙发
发表于 2022-4-3 09:32:0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完美人生说:
大白天烧报纸忽悠鬼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2

主题

2457

帖子

9095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095
板凳
发表于 2022-4-3 09:58:03 | 只看该作者
<
板凳 启明星说:回沙发完美人生
现在你想烧报纸都不容易,不容易买到
本帖来自pc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9269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675
地板
发表于 2022-4-3 10:12:24 | 只看该作者
<
地板 桑瑞说:回复楼主天涯过客
这样的人都是不缺钱的,不用替他们担心,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6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104
5#
发表于 2022-4-3 10:18:41 | 只看该作者
<
5楼 预知未来的我说:回复地板桑瑞
其实在网上就可以扫墓,你说是不是比较方便啊。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3126

帖子

96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624
6#
发表于 2022-4-3 11:36:03 | 只看该作者
6楼 强康说:
我是广西百色这边下面的一个县城。小孩子昨天刚刚开学。我们广西壮族这边以前是放3月3和清明节的。今年不放了。全体公职人员老师,所有的岗位都不放假。所以今年我也没有去扫墓。像我们这边坟包都是埋在山坡上的。即使你有钱,想找人代替帮你扫墓也没办法呀。他们不认识你坟包啊。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827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367
7#
发表于 2022-4-3 11:59:19 | 只看该作者
7楼 科尔沁说:
你说坟包里突然蹦出个鬼,那群帮扫墓的还敢不敢收这个钱干这个死人的活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663

帖子

500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002
8#
发表于 2022-4-3 21:14:09 | 只看该作者
8楼 午夜两点半说:
钱有可能烧得起,但是情感烧不起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0

主题

671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801
9#
 楼主| 发表于 2022-4-4 09:12:27 | 只看该作者
9楼 天涯过客说:
清明将至,祭扫活动逐渐进入高峰时段。针对清明节祭扫可能带来的人员流动、聚集等问题,全国多地对防疫政策进行调整,并发布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提倡市民进行线上祭扫。
据报道,除一些地方的公墓推出“代客扫墓”外,近日多家网络平台以及线下的殡葬服务公司“清明代扫”“代烧”等业务也慢慢多了起来。“代扫”项目从“基本墓地打扫”、“代买花束和祭品”、“开视频祭拜”到“代哭”等,价格也会根据客户的服务项目而定,从100元起至1000元以上不等。
清明节是纪念祖先的节日,具有仪式感的扫墓祭祖,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体现孝道的一种具体表现。随着社会人口流动的加快和生活半径增大,导致原本作为“刚需”的回乡祭扫成为不少人的“奢侈品”。在新技术的加持下,一些公墓运营者应这种需求推出了代祭扫服务。近年来的疫情影响,进一步助推了代祭祀“业务”发展。
“祭如在”,缅怀先人重在心意而不在于形式。对于各类代祭祀服务,民间始终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这只是一种道德中立的商业创意;有人称赞其与时俱进,是在“成人之美”;有人则难以接受甚至强烈抨击花钱雇人祭奠是将清明节商业化。
诚心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疫情下的代祭服务是否妥当,答案因人而异,但趁机玩套路搞欺诈,却不能容忍。
例如某承接苏州地区代祭扫服务的卖家介绍,自己的服务一次收费500元,鲜花、水果、糕点、磕头、视频直播等需要另外加100元到200元不等。另一称可“代倒酒、代聊天、代嚎啕大哭”的卖家,开价高达1000元……代祭服务究竟值多少钱,或许不太容易衡量,但最起码不能随心所欲加价。
有公司推出的“超值烧纸套装”,从108元至1998元共五个档位,但这些祭品价格通常在十几二十元左右,走批发价则更便宜。针对这种赚“死人钱”的暴利行为,国家发改委、民政部早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对骨灰盒、寿衣、花圈等殡葬用品价格进行必要的指导规范。
更有甚者,别有用心者竟然人神鬼一起骗。近期多地警方陆续发布清明防骗提醒,例如骗子编造某重名率较高的名字,谎称其去世群发信息,有些人会误以为是认识的人去世,又不方便求证,便会直接转钱“随份子”。
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要不要请人代为祭扫,可以尊重个人选择,但涉及乱收费及诈骗行为,就必须依法依规打击整治。对于这种“新业态”,看起来似乎难以监管,其实不然。一是相关商家大多与公墓管理方有密切关系,二则是各种要价基本上都在网上留痕,只要监管部门主动作为,不难精准发力,有效清除清明祭扫的不文明乱象。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慎终追远、清新明亮的清明节,绝不容魑魅魍魉来捣乱。
又是一年清明至。
按照传统习俗,人们会在清明节前后为亲人上坟祭扫,通过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俗表达怀念之情。但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行为污染环境 ,甚至可能引发森林火灾,这使得传统的扫墓方式广受诟病。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寄托对故人的哀思?近年来,从“苹果手机”“豪华小车”等新潮祭品的热销,到网上祭祀、微信直播以及“代客扫墓”的兴起,祭扫用品和扫墓方式正与时俱进,传统的祭扫习俗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随着祭扫进入高峰期,祭扫用品市场逐渐火热起来。
在线下,传统的冥币纸钱、金元宝等祭品依然很受欢迎;在线上,“苹果手机”“豪华小车”“高档别墅”等祭品销量也遥遥领先。
3月3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一家小商品市场,记者发现,多个摊位正在售卖祭祀用品。某店家告诉记者,购买祭品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传统冥币、纸钱、金元宝及香烛等祭祀用品销量最好。
记者以“清明祭品”为关键词在网络购物平台搜索,发现有数百家网店,祭祀用品繁多。在销量排行中,“苹果手机”“豪华小车”“高档别墅”“飞机游艇”等祭品热销。
在一家网店里,售价为8.88元的“苹果手机”,月销量已达到788笔。在另一家网店,售价为18.88元的“保时捷”月销369笔,纸糊的“私人飞机”“豪华游艇”销量也不低。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成都市民,他们一致认为,与其在祭拜时攀比追求一些精美的祭品,还不如在先人生前好好尽孝心。
成都市某街道办负责人杨丽也认为,生前尽孝道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等人去世了,才花钱买祭品充面子,“文明祭祀,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有专家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善,想对先人有所表达、让逝者享受现世乐趣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过分追求“高档奢华”的祭品,也反映了当前社会不正常的物欲倾向。
清明扫墓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小长假返乡祭扫成为很多人的假期安排。但如果无法返乡怎么办?
一群特殊的职业人发现了商机,他们以“代客扫墓人”的身份活跃在各个互联网平台。
记者发现,在大型网络购物平台和一些生活服务网站上,输入“代扫墓”“代理扫墓”“代人扫墓”等关键词搜索,可以找到数百个提供类似服务的商家,注册地遍及全国各地,收费在数十元至上千元不等,普遍在400元左右。
记者注意到,在部分网络购物平台,“代扫墓”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大多数“代客扫墓”的服务内容,包括三鞠躬、念祭拜词、清理附近杂草、上供品、燃冥币等,一些商家还会赠送鲜花、描字以及打扫墓碑以招引客户。代扫活动一般通过现场通话完成,先由委托人拨通代扫人的手机,然后代扫人把手机放在墓地边。这时,委托人就可以通过电话悼念先人。
“哭坟3分钟120元,代磕头加收50%的费用。不同的价格区间,对应不同的代扫服务。”据入行3年的蔡俊介绍,代客下跪需另算费用,附赠播放祭拜音乐,顾客可以从《大悲咒》《金刚经》等祭拜音乐中选择。
对于“代客扫墓”的价格,不少市民认为“说不清”。南昌市民刘女士说,提供服务收钱无可厚非,但这笔钱收的是否合理存在争议。一点水果点心,加上扫墓时鞠个躬,这样就收费数百元,未免有些不合理,“收多少、为什么要收,这些都是代扫人说了算,中间不清不楚的地方太多”。
一名来自郑州市的商家告诉记者,除了常规的送花篮等项目外,其店内还提供“敬烟”“敬酒”“代哭”等服务,价格超过500元。不过,“尽管来咨询的人不少,实际下单者并不多”。
陈永平(化名)从业3年,一直遵守代扫人之间不成文的规矩:一不下跪,二不假哭。他认为,这并不只是一桩生意,而是一种成人之美。
陈永平告诉记者,代扫墓生意并没有传说的那样火,毕竟大多数人还是希望亲力亲为,“平时没什么生意,就在清明节前后有些单,前后忙一个星期左右”。
有网民认为,从庄重神圣的祭祖扫墓,变成明码标价的商业服务,甚至精细到烧纸焚香多少钱、跪拜多少钱、哭泣多少钱,引发争议是意料之中。
有反对者说,给什么样的价位,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放在清明祭祀这样严肃且侧重情感表达的事情上,总让人心生感伤。即便出于客观因素无法亲自到坟前扫墓,也没有请人代扫的必要。“代客扫墓”偏于商业化,缺乏真情实感,把原本充满哀思的祭奠演变成一场关于金钱的交易,违背了清明节表达哀思的初衷。
支持者则认为,随着大规模人口迁徙的出现,对于很多工作生活紧张的人来说,亲临现场祭祖扫墓并不现实。选择商业机构代扫,也是无奈之举,不应过度苛责。虽然请人扫墓不值得推广,也比根本不去扫墓强。
有专家分析称,借用互联网工具,远在千里之外也能“扫墓”,让新兴扫墓方式兴起有了现实的基础。尽管“代客扫墓”存在继续完善和改进的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类服务确实满足了社会部分群体的现实需求。
在互联网风潮的带动下,清明节扫墓祭祀也披上了“互联网+”的外衣。
在一家知名祭拜网上,用户可以免费建逝者纪念馆。普通会员资格每月收费20元,会员的纪念馆可以保持香火不断、延长供品时效、增加供品数量等。
此外,网站还提供高级选项,只有升级VIP才能使用,分为资深会员、金牌会员和钻石会员。资深会员需充值3个月60元,金牌会员需充值6个月158元,钻石会员需充值12个月268元。
在纪念馆页面,人们可以自行选择物品进行祭拜,但需要用元宝购买。平时,1个元宝折合人民币1元。清明节前后半价,1个元宝可以兑换50铜币,可用铜币购买相应的祭拜物品。
纪念馆的祭拜物品种类众多,既有蜡烛、冥币、点香等,也有香囊、摇钱树、金元宝、荷花灯、金鸡、中国结等,价格少的只要1铜币,价格高的则要199铜币。此外,还有水果、烟酒、服饰等,最高的衣物要588铜币。洗衣机、冰箱、汽车等高档物品,价格都在880铜币以上。
用户购买了上述物品,可以增加亲情值、修缮值、财富值。网站根据亲情值、修缮值、财富值,制订相应的排行榜。
接受记者采访的市民说,如今网上祭奠先人已经成为一种时髦,这种形式更有意义,也更能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如设立网上灵堂,将先人的生平、照片置于网上,将自己的思念、祭语写在网上。这种祭奠形式既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又能永久存在。
有网民称,从社会整体的发展方向来看,推出“代客扫墓”不如倡导“网上祭奠”。与传统的上坟扫墓相比,网上祭奠文明健康,没有了呛人的烟雾,没有了震耳的音响。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就可进入为亲人设置的“网上公墓”。在催人泪下的音乐和感人肺腑的留言下,思念的情感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深的内涵。
“通过网络,给去世的妈妈登记一个墓碑,也算是一种寄托。”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肖霞对记者说,她在外地工作,每年只能回家一次,不能亲自到墓地祭拜已经辞世的妈妈,总感觉十分遗憾。前几日,肖霞在“网上陵园”登记了一个墓碑,“想跟妈妈说话了,就去墓碑上留言,好像站在妈妈的墓碑前一样,还能说些悄悄话”。
记者注意到,“网上扫墓”这一新生事物,作为清明传统习俗在网络时代的延续和升华,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民政部曾发出通知,提倡大家在清明期间移风易俗,其中就包括推广“网上祭扫”内容。
有专家称,祭祀理念的转变,是弘扬文明新风的基础。随着健康环保的低碳生活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一股网络祭祀之风悄然兴起,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接受,部分人不再扶老携幼、熙熙攘攘地去墓地凭吊,而是通过互联网,献一束鲜花,赠送一段旋律,点一支跳动的蜡烛,记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怀。“零碳祭祀不仅是一个时尚的主题,更是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文明祭祀才是对先人最好的缅怀”。
清明临近,在一些路边摊点、杂货店铺、农村小卖部,“金元宝”、黄纸、“金砖”等纸质祭品开始销售,还有各种面值的冥币,甚至做成美元、英镑、玉皇通宝钱的样式。
在传统纸钱祭品之外,各种纸扎新祭品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纸扎电饭煲、饮水机、冰箱、空调等“家具”祭品只是“入门”配置,笔记本电脑、保险柜、整体浴室等一应俱全,甚至小到洗漱用品、订书机、台灯,可谓涵盖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一家墓园旁边的祭品摊前,摆放着一辆车长2米的纸扎“越野车”,立体造型十分抢眼。纸扎车上,轮胎、车窗、把手、天窗齐备,甚至驾驶座上还配有一名“司机”。看到有人停留驻足,摊主热情招呼:“全套168元,赠送驾驶证、行驶证,档次高、有面子。”
在五花八门的祭品市场上,不仅可以选择现代化生活装备,也可购置田园生活配置。鸡、鸭、鹅、鸽子组成的“家禽套装”、农用三轮车、多层四合院、大轿子等祭品,受到不少买家喜爱。
祭品中也不乏“奢侈消费品”。名包、名酒、名表、首饰……在这些纸扎外壳下,一些国际品牌的标志清晰醒目,而这些“傍名牌”的纸扎祭品,价格也水涨船高。
“得给家人买上车和房,这样才活得舒适”“除了钱,您还得让家人娱乐一下吧,买副麻将、智能手机‘烧'过去……”一些店还推出“私人订制”服务,称“只要你能想到的,我们都可手工制作”。
记者在一家电商平台搜索发现,一些商品名含有“童男女”关键词的纸扎祭品正在售卖,而一些纸扎“别墅”“四合院”,售价高达上千元,很多热门商品为“豪华套装”“祭拜祖先全套”。
“白色经济”火热,潜藏多种风险
“祭品多为纸制品,满足传统的烧纸祭拜习俗。这些商品制作门槛低,一些简单的印刷设备就能生产,生产成本也非常低廉。”一位殡葬行业从业人员介绍,因为利润高、耐储藏、不易腐烂,如果当年卖不完,还可以来年再卖。
成本低廉的祭品利润空间不小。商贩低价从批发商进货,进价仅几元的商品,可以卖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假钱“变”真钱,在清明旺季,部分商贩一周盈利就高达数万元。
记者致电河南一家供货厂商了解到,仅以“纸钱”为例,厂家按每吨黄纸4500元的价格卖出,销售商家拆装零卖,以2斤一捆就能分装打包成1000捆,每捆卖20元到30元,这个过程就能获得3到4倍的利润。
在祭祀用品市场,纸扎祭品一般都没有严格定价,黄纸是售价最低的,也是利润最薄的。像纸扎冰箱、洗衣机、豪车、麻将桌等大件祭祀用品,批发价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但商家出售时一般可以10倍高价卖出。
“商家为了不断刺激市场购买欲,用越来越精细化的需求捆绑消费者。”长沙明阳山殡仪馆馆长李宁说,“很多商家会用言语给消费者传播‘烧祭品才能得到祖先的保佑、造福子孙'等迷信思想,让‘白色消费'现象愈演愈烈。”
不少祭品存在着违规生产、粗制滥造的现象,商家没有正规营业执照,也没有统一定价标准,导致“白色经济”花式翻新、层出不穷。
更令人忧心的是,在“白色经济”的背后,还潜藏着空气污染、火灾风险等问题,埋下了环境、安全隐患。
还清明节以“清明”,以绿色祭奠慎终追远
“祭祀的核心,是遵循传统公序良俗,表达对亲人先辈的悼念和追思。但‘花式祭品'折射的祭扫陋习,是对传统习俗的误读,更是对现代文明的亵渎。”湖南江永县文明办主任田丰明说。
田丰明介绍,近年来,各地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城区公墓内专门设有香纸燃烧炉,提倡鲜花祭奠、植树寄思、家庭追思等绿色低碳祭祀,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清明祭扫乱象减少。“但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农村,由于墓地分散,要改变清明烧纸的祭奠方式,仍然存在很大难度。”
殡葬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没收,可以并处制造、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同时,印刷业管理条例也明令禁止印刷含有反动、淫秽、迷信内容的出版物、包装装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
李宁表示,对于流窜在墓园、殡仪馆边的无证无照殡葬用品摊位,民政部门一般是对其进行现场没收。但检查过后商贩又会“重操旧业”,要想斩断祭品的生产、销售渠道,还需公安、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发挥职能。
“要改变传统祭扫风俗,需要提供群众能接受的替代方案。”李宁说,湖南各墓园、殡仪馆已经禁止销售烟花鞭炮等祭祀用品,同时,墓区内禁止焚烧和燃放冥币、香烛和烟花鞭炮等丧葬用品的行为。“我们还将提供更多可替代的文明祭祀服务,比如添土、上香、献花等,让老百姓易于接受。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549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4401
10#
发表于 2022-4-4 13:28:40 | 只看该作者
10楼 永燃之火说:
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偏传统的人,有些领域我是强烈拒绝心概念的。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7165
11#
发表于 2022-4-4 13:32: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1楼 风中漫步说:
我想说的是这些送鲜花送棵树的那边能收的到吗?哈哈哈哈,另外是否可以当钱花呢

,来自论坛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7165
12#
发表于 2022-4-4 13:33: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2楼 风中漫步说:
回复 沙发完美人生

还真是忽悠呢

,来自论坛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549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4401
13#
发表于 2022-4-4 13:35:54 | 只看该作者
13楼 永燃之火说:
希望他们走夜路被报复。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0

主题

671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801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4-4 15:05:56 | 只看该作者
14楼 天涯过客说:
来源:环球人物
“妈!我们想您呀!您在那里还好吗?按习俗,我们今天应到您的灵位前为您祭扫,但因特殊情况,陵园和公墓关闭了,我们便委托专业人员代祭,还望妈妈您理解。我们知道您最牵挂的是爸爸,您放心,我们会照顾好爸爸的,家中的一切事情我们都会做好的,您不要牵挂……”
近年来,因疫情防控需要,“代祭扫”服务成为不少人的选择。他们会先写好这样的追思寄语,再交由专业人员在家属墓前朗读。
这些专业人员被称为“代祭祀礼仪师”。
“代祭”是一份怎样的工作?除了读寄语,还需要做什么?收费标准又是什么?未来会成为趋势吗?
《环球人物》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代祭祀礼仪师杨勇进,以及殡葬服务行业的多位业内人士。
要懂礼仪风俗,还要体力好
这几年,每到清明期间,杨勇进都十分忙碌。
早上8点,他和同事便驱车赶到墓园。之所以两人一组,是因为一人要负责“代祭”工作,另一人则要负责拍照、录视频。
他们和客户确认墓主身份后,便开始擦拭墓碑、清理墓区、摆放供品、鞠躬行礼、诵读寄语。
这里面的讲究不少。
“读寄语时,头要低一点,眼睛向下看。鞠躬行礼时,要90度到位。”杨勇进说。
另外,有些客户还有压墓纸(寓意替祖先修缮房子)、祭拜土地庙(也称“谢土”,为了祁佑家人安康)的需求。
·杨勇进(右)正在清理墓碑,同事在拍照记录。(受访者供图)
一名合格的代祭祀礼仪师,不仅要接受现代殡仪礼仪培训,还要熟悉当地风俗。比如,杨勇进身处厦门,就接受过闽南风俗的培训。
进行“代祭”服务时,他们除了礼仪动作要标准,着装也要统一,一般是身穿藏青色西服,并配以白色手套。
此外,体力也得好。因为车只能开到山下墓园门口,代祭祀礼仪师得提着供品爬上去。
“一人一次最多提一份祭品,清明期间一天要跑30多家,来回不断地上山、下山,中间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到了晚上微信步数会达到两三万步。”
·不同价格的套餐,包含的“代祭”服务不同。
进入殡葬行业前,杨勇进在厦门一家大型机械制造公司工作,因公司减员,再加上自己送别外婆的经历,才萌生了做这行的想法。
2016年,他开始从事灵堂告别仪式方面的工作。2020年,他第一次接触“代祭”这项服务。
杨勇进坦言,自己一开始对这个行业有抵触心理,“第一个星期基本没怎么睡着觉”,后来才渐渐适应。随着获得家属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肯定,他也逐渐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
“原本觉得今天整个山头都爬遍了,太累了,然后得到家属的反馈:‘你们很辛苦,做得很好、很到位',我心里是很开心的。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并且喜欢这个行业的原因。”
当然,难免也有一些议论,批评杨勇进清明节不去给自己的亲人祭扫,反倒跑去帮别人祭扫。
但好在,家人都很支持他的工作,认为“他做得开心就好”。这也让杨勇进更有底气,坚信自己的工作帮助了许多家庭,弥补了他们不能亲临现场祭扫的遗憾。
“他们没有办法直接说的话,我来帮他们说。如果我爷爷知道,他也会很高兴的。”
近几年需求量暴涨
杨勇进开始做“代祭”的那年,正是这行需求量暴涨的一年。
据民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清明节当日,全国各地举办公益性集体“代祭”服务约8500余场,完成个人“代祭”服务约22万宗。
厦门一家殡仪服务公司的郭经理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的采访时,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
2019年,选择“代祭”服务的客户大概只有10多家,基本都是海外华侨。2020年,一下增加到1000多家,主要是受疫情影响的本地市民。今年截至4月2日,预约人数也已经达到800多家。
谈及“代祭”火爆的原因,上述殡仪服务公司的经理陈少莹认为,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疫情的影响。2021年清明节期间,厦门疫情得到控制,部分园区不限制现场祭扫,当年预约“代祭”的就只有60多家。
她认为,如果能去现场祭扫的话,大家都还是更愿意自己去。
“清明节其实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他们心中有太多想要和先人说的话,但又因为疫情没办法回来,只能委托我们把这些追思寄语读给先人听,来稍微弥补内心的遗憾。”
·“代祭”资料图。(图片来源:新华社)
作为代祭祀礼仪师,杨勇进对此感触更深。
他曾多次被家属写的寄语感动。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上海阿姨,因为疫情,加上年龄渐长来去不便,已经连续三年委托他代为祭扫。每一年,阿姨的寄语都不一样,他能从中感受到那种质朴的情谊。
有一次,阿姨提到“爸爸妈妈早上喜欢喝一碗热粥,配上一点萝卜干”,问他“代祭”时能不能帮忙准备一些。虽然这并不包含在服务中,但他还是照做了。
杨勇进说,如果顾客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只要是自己力所能及的,都会尽量去替对方完成。
有时甚至不用等客户说--比如,按要求只需给客户录15秒视频,但他一般都会录得长一点,“这样家属就能看得或者听得更清楚一些”。
·杨勇进(右)在进行“代祭”服务。(受访者供图)
陈少莹也表示,不同顾客对于祭扫的要求可能会略有不同。
“有的可能会要求用闽南话来读寄语,这些我们一般都会满足。有的可能会要求我们把贡品给他们寄过去,认为这是一种长辈的赐福,这些我们也会照做。不过现在疫情,这种情况也很少了。”
警惕“代祭”乱象
“代祭”其实并非新鲜事。
早在2009年初,热映的电影《疯狂的赛车》就将“代祭”这一行带到人们眼前。片中,徐峥扮演了一名墓葬推销商,大力向黄渤扮演的耿浩推销“十八相送”代祭服务。
·《疯狂的赛车》中,徐峥扮演的墓葬推销商疯狂推销“代祭”服务。
此后数年,人们对“代祭”服务一直争论不休。
争议的焦点在于祭扫到底能不能找人代替,不是亲力亲为的祭扫是不是毫无意义。
2012年,有人就此发起网络投票,结果有92%的网友反对“代祭”服务,认为这是对死者的亵渎,也是在对孝心明码标价。“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不是糊弄嘛。”
但也有人觉得没必要如此苛责,在人员流动日渐频繁、越来越多人成为异乡客的情况下,应该为那些在外地无法归乡扫墓的人提供一种寄托哀思的方式。
然而,即便不反感“代祭”的人,也会因行业乱象对此服务望而却步。当时,“代祭”作为新兴事物,缺乏有力的市场监管,且行业门槛低,从业者素质良莠不齐。“天价代哭”、欺诈、引发闹剧的新闻层出不穷。
那些年,“代祭”行业的发展前景堪忧。
曾号称覆盖全国20个省、与1520家陵园有合作的“代祭”软件--彼岸花APP,就于2018年结束了该项服务,并下架了APP。《环球人物》记者近日联系了该公司目前的负责人王艳,她直言是“因为不好开展业务”。
·彼岸花APP的介绍页面。
近几年,受疫情影响,本已陷入寒冬的“代祭”行业逐渐回暖。
但祭扫乱象依旧存在。
一些商家或个人在网络平台上推出了代磕头、代大哭等形式的“代祭”服务,价格在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甚至可以视频直播。有人质疑,这般谋取高额费用,有违公序良俗。
在这个过程中,还出现假代烧、假代扫现象。有消费者在网上购买价值200元的“代烧”服务后,接收到几段商家发来的现场视频,却发现视频是一个月前拍的。
临近清明,不少媒体发文提醒:要警惕“天价代祭”和假“代祭”,也要警惕借“代祭”之名诱骗转账等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相关机构应加强监管,规范“代祭”行业。
对于目前存在的“代祭”乱象,杨勇进表示,他不赞同“通过代祭的价格来体现孝心”。如果有家属找他订很多供品,他也会进行提醒。
目前,正规的“代祭”服务都价格透明,家属可以自主选择。同时,杨勇进也会告知客户,现在很多墓园都有包含墓园清理、集体送花在内的免费“代祭”服务。
至于“代哭、代烧纸钱”这种不符合文明祭祀要求的服务内容,他不会提供。
·杨勇进在清理墓区。(受访者供图)
陈少莹则表示,她们公司提供的“代祭”服务,很大程度上还是公益性质的,“虽然现在量大,但也只占公司业务的一小部分”。
在谈及“代祭”行业未来的发展时,她表示,“‘代祭'服务未来肯定还会继续存在,但不一定会有现在这样大的规模,可能还是会以身在海外或者外地不能回来的人为主。”
而不论行业规模大小,真正有意义的“代祭”,目的是不变的,那就是: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慰藉,摆渡思念,传递爱。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5-4-17 09:43 , Processed in 0.53400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