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族英雄,流血又流泪。

[复制链接]

2103

主题

657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3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16 05:2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天涯过客说:
01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铮铮铁骨的汉子,危难来时,他们总是冲到百姓前面。


此所谓,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戚继光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位。


这个以岳飞为终身偶像的军人,早在在500年前,就燃烧他的卡路里,打得日本人满地找牙。


yyds……


不仅如此,他还将兵器、战术上的思考上升为理论,撰写了《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莅戎要略》、《武备新书》等理论书籍。



可谓特别能战斗,特别会总结。



02


戚继光,祖籍安徽定远,公元1528年,出生于山东登州。

老戚家为啥从安徽跑到山东呢?这是因为戚继光的爷爷的爷爷戚祥,是明太祖的老乡。


戚祥曾做过朱元璋的亲兵,后来远征云南时光荣阵亡,老戚家也因此成为军烈属,子孙世袭明威将军。


后来,戚继光的爷爷戚宣出任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戚家便常驻登州。


指挥佥事:正四品,相当于现在的大校军衔。主要负责辅助指挥使,分管训练和军纪工作。

正因为世袭武官这层关系,戚继光的家境还不错,老爹戚景通对儿子的教育也很从容。


他不仅把老戚家的看家武艺传授给戚继光,还教导戚继光系统学习《孙子兵法》等军事宝典。


当然,儒家经史,也是必读书目。

外练一身腱子肉,肚里藏着诗和书。这样的戚继光,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飒”。

公元1544年,戚景通去世,年仅16岁的戚继光成了登州卫指挥佥事。


作为一名中高级武官,戚继光起初并不负责打仗,他的任务是屯田,也就是种地。

和军队里的炊事班一样,稍有点憋屈。



03


公元1546年,风云突变,登州地界出现了倭寇。


十四世纪初叶,日本进入南北朝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了的一些南朝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倭寇”。


这非常反常,倭寇不是第一年闹,但以前只在江南沿海一带,如今居然已经扩散到了山东半岛。


可见倭寇的业务拓展能力,不是一般的强。


嘉靖三十四年,曾有一支70人的倭寇从浙江登陆,一路烧杀抢掠,直逼南京。


当时的南京是副都,有常驻军12万人。但是12万对70,竟然费了好大的劲才取胜。


倭寇虽然被打跑了,但大明军民伤亡竟然有4000人之多,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19岁的戚继光行走在倭寇劫掠过的村落,愤怒写下名句——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想杀敌还得有个舞台,屯田的人有自己的任务,不能越界。


直到公元1553年,在当朝牛人张居正的推荐下,戚继光才出任山东防倭署都指挥佥事,主责是打击山东沿海一带的倭寇。


经认真分析,戚继光找到了倭寇问题的症结所在:敌人之所以猖獗,是因为山东沿海有汉奸。


那些汉奸往往是地主老财,他们故意给倭寇传递情报,打劫之后,又从倭寇那里分得财富,从而形成一条沾满人血的产业链。


戚继光下令,拘捕勾结倭寇的史辰、李氏等大汉奸。

除掉带路党之后,侵入山东的倭寇立刻成了瞎子聋子,在山东半岛再也占不到任何便宜,尽数散去。


戚继光的首秀,独放异彩。



04


倭寇不敢在山东闹,在江苏、浙江和福建沿海一带,却更加猖獗。


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手段也越来越残忍。


以前是以抢东西为主,发展到后来,居然开始屠村、屠城。

中国的海岸线太长,江南沿海又是富庶地区,守备人员往往顾此失彼。


在东南沿海,除了胡宗宪、谭纶、俞大猷等少数派,大部分人对倭寇都束手无策。

也正是这种情况下,公元1556年,张居正又将戚继光调到浙江,担任参将,正三品。

不久,他就遭遇抗倭第一战——龙山所之战。


龙山所驻扎的明军不少,可在单兵战力更强的倭寇面前,守军很快就抵挡不住。


就在岌岌可危之际,戚继光的援军到了,他“三箭射三酋”,连续射杀了三名倭寇头领,趁势发动反攻。


随后在胡宗宪大军的配合下,全歼了来犯倭寇。

龙山所大战,戚继光一战成名。


但他对明军的战斗表现非常失望——军令不行、松散怯阵,导致人数占优,却几次都讨不到便宜。


此时的他下定决心——练兵!

随即爆发的岑港之战非常惨烈,也更坚定了他的决心。


1557年,倭寇进犯岑港(今浙江舟山一带),戚继光奉命出击,和他一起奉命而来的还有一个人——名将俞大猷。


岑港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小岛,倭寇的战力真的很强,这场岑港大战整整持续了一年之久,才最终击溃盘踞在此的倭寇。


说起来是胜利,但其实,明军付出了伤亡三千人的代价,而倭寇却只损失了不到一千人。


戚继光痛定思痛,决意要打造出一支真正的抗倭铁军。


05


在实战中,戚继光发现有那么一群人,打仗不怕死,冲锋不要命,他们几乎都来自一个地方——浙江义乌。


戚继光于是专门在义乌一带募兵,共募集到四千人。


他们就是后来名震天下的戚家军,或者叫义乌兵。


整个抗倭战场,有两支最彪悍的部队,一支是俞大猷的壮族狼兵,另一支便是浙江义乌兵。

当然,光凭彪悍勇猛还不够。


针对敌人的超强单兵能力,戚继光又开发出了反制阵法:11人一组的鸳鸯阵。


这11人有藤牌手、长枪手、弓箭手、狼筅兵、短兵手等等,既兼顾了远攻和近战,又攻守兼备。


有了这种战阵,自然再也不用怕倭寇了。

另外,为了对付削铁如泥的倭刀,戚继光还发明了戚家刀,这种刀吸收了中国刀和日本刀的优点,更加灵活易用,而杀伤力却并不减少。

倭刀的形制和锻炼技法都起源于中国的唐刀,其特点刃部纤细、双手持刀,既能切削、又能刺杀。因其在刀背、刀刃、刀身采用了不同特性的钢打造而成,所以倭刀的弹性、刚度、强度都非常优越。与传统大刀相比,倭刀不但更加轻便灵活,而且还有更强的杀伤力。


可以说,从软件到硬件,这支明军都进行了全面升级,戚继光自信能横扫倭寇。


而随后而来的台州之战,更印证了戚继光的想法。

公元1561年,倭寇两万余人大规模进犯台州,接到线报,戚家军火速驰援。


面对嗷嗷叫的倭寇,戚继光命令部队先发火器压制,之后戚家军冲锋。


在台州附近的新河、花街、上峰岭、长沙等地,戚家军先后九次挫败倭寇,史称“台州大捷”。
白水洋战,戚家军牺牲3人,斩2000倭寇;


蔡坡岭战,戚家军牺牲31人,杀死倭寇1000多;


仙游之战,戚家军牺牲24人,杀死倭寇1000余,击溃倭寇主力10000余……


这样的战绩,在全人类的战争史上都是少见的。


随后,戚家军又转战福建、广西、江西等地。


他们的口号是:哪里有倭寇,哪里就有咱戚家军。


记者们蜂拥而至,高度评价戚家军——“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

壮哉,戚继光!


到公元1565年,中国沿海的倭寇差不多被肃清,残余势力全部转入地下活动。


戚继光的书法独成一体

06


自古以来,前线奋战的将军,最怕的不是凶恶的敌人,而是背后捅刀子的猪队友。



当年的岳飞如此,后来的戚继光也是如此。


戚继光之所以没出大事,首先得感谢张居正!

两人偶然于公元1553年结识,在重文轻武的明朝,文官一向轻视武将。


张居正却和戚继光对上了眼,他认定这个帅气的小伙子是大明的守护者。

正是张居正的推荐,戚继光走上火线。两人由此开始了长达30年的友谊。
张居正位居朝堂,戚继光领军抗倭,每当朝堂之上有人猜忌、诋毁戚继光,张居正都能化险为夷。

同样对戚继光影响很大的,还有谭纶。


谭纶在当年可是响当当的存在,甚至风头一度盖过戚继光——因为他几乎一直是戚继光的上级:

戚继光初出茅庐担任台州参将时,台州知府正是谭纶,彼时的谭纶虽然是文官,但也是个勇士。谭老师曾经亲率死士大战倭寇,三战三捷。


也是大英雄、真汉子一枚。

再后来,倭寇进犯福建,谭纶调任福建巡抚,而戚继光也调任福建总兵,两人继续搭档抗倭。


再再后来,谭纶北上抗击蒙古,出任蓟辽总督,而戚继光则担任蓟门经略。

真是难得的缘份。


作为老上级、老领导、老搭档,在戚继光的戎马生涯中,没有谭纶的强力支持,戚继光很难取得“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的光辉业绩。

07


不得不提的还有胡宗宪。


谭纶是戚继光的上级,而胡宗宪则是谭纶的上级。


和谭纶一样,虽然是个文官,但是打起小鬼子来,胡宗宪非常有一套。


他到任之后,大力整顿军纪,训练士卒,浙江的防务耳目一新,大有起色。

此外,也正是他重用俞大猷、戚继光等名将,甚至还招募了江南名士徐文长出谋划策。

胡宗宪绝对不是光喊口号的人,在抗倭战斗中,他“辄自临阵,戎服立矢石间督战”。


虽然没有冲锋陷阵,但他作为高级领导干部,却能亲临战场一线督战,强过朝廷99%的官员。

后来,戚继光请求训练义务兵,也是胡宗宪批的条子,没有他的首肯,就没有后来威震天下的戚家军!

对戚继光影响深远的,还有俞大猷。


俞大猷比戚继光年长24岁,是地道的老大哥。


对戚继光来说,他这辈子最佩服的人,就是老俞。

两人相识于公元1557年的岑港之战,正是这一战,两人约好了,成为一辈子的好兄弟。


戚继光创立了鸳鸯阵,而俞大猷则创立兵车营,设计了用兵车对付骑兵的战术。


在战场上肝胆相照的感觉,真好。


08


本来这样发展下去,戚继光等人作为民族英雄,将成为大明的定海神针,敌人再也不敢来犯。


可是,风云突变。


万历十年,戚继光最大的后台张居正去世,朝廷随即开启对这位“救世宰相”的清算。


作为张居正心腹,戚继光也受到排挤打压。


给事中张鼎思上言说,戚继光不应该留在北方。于是戚离开“九边重镇”蓟镇,调任广东总兵。
戚继光被调离蓟镇时,蓟镇百姓自发罢市,围聚在蓟州道路两侧,泪流满面为戚继光送别。


即便是战功赫赫,威名远扬,这位民族英雄,还是败给了政治斗争,成为“倒张运动”的牺牲品。


时为万历十一年中秋,赴任途中,他曾作诗——


“北去南来已白头,逢人莫话旧时愁。空馀庾岭关前月,犹照渔阳塞外秋。”


在战场上打着打着,人都老了。


第二年,戚继光在广东被就地免职,孤独地回到家乡。


他发现弟弟戚继美也受到自己的牵连,其一家三口先后在变故中离世。


昔日的战斗英雄,受此打击,一病不起。


他去世后,连棺材都是亲友众筹所购。


这样的结局,估计英雄至死都不能瞑目。


09


中国战争史上,有两支著名的王牌之师,均以主帅姓氏命名,一支是“岳家军”,另一支是“戚家军”。


岳家军人数最多时达十万,戚家军的主力仅四千。


戚继光被罢官后,他的子弟兵依旧奋战在一线。


戚家军最后一战,是在天启年间的浑河之战,对阵努尔哈赤,在那次战斗中全部阵亡。


人间再无戚家军!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10-4 03:21 , Processed in 0.6550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