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盲论坛
标题:
有人告诉我,有些话是不可以完全说的
[打印本页]
作者:
江水悠悠
时间:
8 小时前
标题:
有人告诉我,有些话是不可以完全说的
其实,也就是说,有些时候是不可以完全表达自己想法的。个人的喜爱是主观的,客观就会有好坏之别。如果有人把自己的主观变为了客观,这就会滋生“懂哥”。什么是“懂哥”?用以上的解释就是,把自己的主观变为客观,也就是认为自己的喜爱是评价某种事物好坏的标准。
具体化的表现,比如说音乐上的“懂哥”。他认为,听某些音乐的人就是愚蠢的,喜欢某些音乐的人是有品的。关键在于“懂”这个字,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大家只会一笑而过。问题是,大量的“懂哥”都聚集在了一起,这就不能忽视了。“懂哥”给“懂哥”互相打气,让大家的观念都根深蒂固,认为只有与他们相同审美的人才是有品的,听他们看不上的音乐的人就是愚蠢的。
其实,一群“懂哥”并不能做成什么事情,一群“懂哥”里面必须要出一个“大懂哥”。由他来带领大家的审美,因为虽然大家审美都差不多,但还是有不同之处。但是“大懂哥”一出来,大家都必须一致,因为如果不一致,“大懂哥”一句话,他就会被踢出“懂哥”行列了。所以,大家都必须朝着一个方向去夸,朝着一个方向去批判。
“懂哥”这种想要把自己的喜好强加于别人的心理,其实也是内心的认同感比较缺乏,需要从其他人身上来找认同。不能说全部都是这个原因,只能说这也是原因之一。
其实,一个人爱听什么音乐,爱看什么书,平时的一些习惯是可以反映这个人的。包括社会上的一些算命的人,一些江湖手艺里面就包含了识人之术,就是通过看这个人的语气神态、穿着打扮来分析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这种只能说属于社会经验了。就像一些年纪大的人看人很准,也是这个道理,他们见的人多了,一个人上来说几句话,心里就能估摸个大概了。除非对方是一个心机很深沉的人,但大部分人不是这样的。说这个也是想表达,虽然审美没有什么高雅之别,但是它还是可以反映一些东西的。
我们因观点不同,但是可以互相尊重,可以求同存异。我们随观点相乘,但这也只是表面的,因为没有哪个人可以跟另一个人观点一致的,所以内心之中是不和的
来自:
掌上乐园
作者:
云公子
时间:
5 小时前
马了个币,谁让你完全说了。哈哈哈哈。
来自:
掌上乐园
作者:
江水悠悠
时间:
4 小时前
回复 沙发云公子
来自:
掌上乐园
作者:
球迷
时间:
1 小时前
单田芳老先生说过,他文革期间遭的那么多的罪,是他的这张嘴说的太多。当然他文革后,成为注明的聘书大佳,也是靠这张嘴。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作者:
可爱的小苹果
时间:
半小时前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话这本来就是一门艺术一门水平,说的好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味,说的不好就会招来事端,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嘿嘿
来自:
掌上乐园
作者:
可爱的小苹果
时间:
10 分钟前
回复 楼主江水悠悠
你别说某些人把自己的主观意识转移为客观的说法,主观是什么客观是什么,主观就是以自我思想意识的主导的观点,客观是在现实生活中能看得着摸得着的,怎么主观就成了客观呢?所以你说的那个有人自称啥都懂的人叫懂哥,这只不过是他自我的虚荣心在作怪罢了,什么懂哥,凡事不被人们所承认的说罚最终是要被现实所淘汰的,至于说话说的好不好,语言本来就是一门艺术,冷巧缘声变的这更是体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所以说,语言艺术的水平体现了一个人的品味,否则话不投机半句多,就会招来横祸,这就叫祸从口出知道了吧。嘿嘿
来自:
掌上乐园
欢迎光临 爱盲论坛 (https://aima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