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盲论坛

标题: 盲人按摩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按摩学基础》复习指南 [打印本页]

作者: 太乙散仙    时间: 2022-5-29 00:26
标题: 盲人按摩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按摩学基础》复习指南
觉得内容好,请关注里面的公众号。该资料来源于网络,本人只负责收集整理供大家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肖林工作室
肖林工作室
2019-07-27 00:00
1.
《↑ 点击屏幕上方肖林盲人推拿》关注免费订阅获取更多学习资料《按摩学基础》复习指南
2.
3.
第一单元 概论
4.
5.
细目一:按摩的发展简史
6.
要点一:按摩的概念、别称。
7.
要点解析:按摩是用手或肢体的某些部位,在体表施以一定的力量,进行有目的、有规律的手法操作活动的总称。
8.
古代称为“按跷”、“乔摩”、“案杌”等,明代出现了与按摩同义的“推拿”一词,如当时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秘诀》均 称按摩为推拿。
9.
要点二:按摩的起源、发展。
10.
要点解析:
11.
1.按摩起源于远古时代的黄河中游地区。
12.
2.先秦时期的《五 十二病方》记载的按摩治疗疾病最多。并记载了按摩历史上最早的膏摩和药摩方法。
13.
3.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按摩理论体系, 期间的按摩学主要记载于《黄帝内经》。
14.
4.我国最早的按摩专著是《黄帝岐伯按摩十卷》 (现已佚),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成书于汉朝。
15.
5.唐代有了最早的按摩教学,并将按摩科分为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按摩生不同等级。这个时期膏摩日渐普及。
16.
6.明代在太医院的十三科中有按摩科。这一阶段按摩的发展有以下三方面的成就:第一,形成了小儿推 拿体系,即形成了小儿推拿特有的手法、穴位和诊治方法;第二,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卷十》中载有四明陈氏所著的《小儿按摩经》,这是现存最早的按摩专著;第三,在明朝出现了“推拿”一词,该词首见于龚云林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17.
7.1957年民政部在北京首次举办了盲人按摩培训班。
18.
8.1984年我国创办了第一个按摩期刊《按摩与导引》。
19.
20.
细目二:按摩疗法的特点及分类
21.
要点一:按摩疗法的特点。
22.
要点解析:简便易行、施用安全、副作用少、疗效显著。
23.
要点二:按摩疗法的分类。
24.
要点解析:
25.
1.根据应用对象分为: 成人按摩,小儿按摩。
26.
2.根据应用目的分类: 医疗按摩,保健按摩。
27.
3.根据按摩手法分类: 一指禅按摩,正骨按摩,点穴按摩,气功按摩,捏筋拍打按摩。
28.
29.
第二单元 按摩的作用及原理
30.
31.
细目一:按摩的基本作用及原理
32.
要点解析:
33.
1.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糾正解剖位置的异常;改变系统内能;调节信息。
34.
2.治疗伤筋的作用原理: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35.
(3)治疗脏腑病变的作用原理:按摩治疗脏腑病变是一个多向调节的过程。其中涵盖了按摩调和经络、脏腑气血以及平衡人体阴 阳的作用,不能单一的仅从某一经络对应某一脏腑的角度去理解按摩对脏腑病变的治疗作用。
36.
37.
细目二:按摩的补泻作用
38.
要点一:手法补泻的概念。
39.
要点解析:按摩手法的补泻作用,是通过医生在手法操作时改变手法的用力大小、方向及速度等来实现的。一般来说,凡用力轻,层次浅,频率慢,顺着经络循行,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手法为补法,对人体有兴奋、激发和强壮作用;反之,用力重,层次深,频率快,逆着经络循行,且持续时间稍短的手法为泻法,对人体有抑制、镇静和祛邪作用;此外,强度、频率与操作时间适中,在经络循行线上往返操作的手法为平补平泻法,有平衡阴阳、通调脏腑的作用。
40.
要点二:手法补泻的临床应用。
41.
要点解析:
42.
1.按手法的刺激强度:轻刺激为补法,重刺激为泻法。
43.
2.按手法的运动方向:顺时针方向为补法,逆时针方向为泻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腹部进行手法操作时,逆时针方向施术为补法,顺时针方向施术为泻法。向心性操作为补法,离心性操作为泻法。
44.
3.按手法的频率:频率缓慢的为补法,频率急快的为泻法。即所谓“缓摩为补,急摩为泻”。
45.
4.按经络的循行:顺经操作为补法,逆经操作为泻法。
46.
5.按操作的时间:持续时间较长为补法,持续时间较短为泻法。
47.
48.
第三单元 按摩的治疗原则及治法
49.
50.
细目一:按摩的治疗原则
51.
要点解析:
52.
1.调整阴阳: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具体应用时应"损有余,补不足",同时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53.
2.治病求本:是辨证论治中的一个根本原则。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先治标病,再治本病,标本并重,标本兼治。
54.
3.扶正祛邪:是指导临床治疗的一项基本原则。补虚泻实是这一治疗原则的具体应用。
55.
4.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对象制定的相应的治疗方法。具体应用时要考虑时间、季节、地理环境、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职业特点等因素的影响。
56.
57.
细目二:按摩的基本治法
58.
要点一:按摩八法的概念。
59.
要点解析:按摩八法是指温、通、补、泻、汗、和、散、清——八法。
60.
2.按摩八法的定义、手法、具体要求、临床应用。
61.
要点解析:
62.
1.温法:
63.
(1)定义: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法。
64.
(2)代表手法:摆动类、摩擦类、挤压类手法,如:按、摩、揉、擦等。
65.
(3)具体要求:适用于里寒证。要求手法在治疗部位或穴位上连续操作,使病人有较深层的温热感。
66.
(4)应用举例:按揉中脘,擦脾俞、胃俞,可健脾和胃、散寒止痛;横擦肾俞、命门,可温中散寒、补益肾阳。
67.
2.通法:
68.
(1)定义:祛除病邪壅滞不通的一种治法。
69.
(2)代表手法:摩擦类、挤压类手法,如:推、拿、点、按等。
70.
(3)具体要求:适用于一切气血经络壅滞不通之证。要求手法刚柔兼施,直达深层组织。
71.
(4)应用举例:拿风池、肩井,可通气机、行气血;点按背俞穴,可通调脏腑气血。
72.
3.补法:
73.
(1)定义:补益气血津液之不足,改善人体虚弱状态的一种治法。
74.
(2)代表手法:摆动类、摩擦类、挤压类手法,如:揉、摩、一指禅推等。
75.
(3)具体要求:适用于一切虚证。要求手法轻而柔和,不宜过重。
76.
(4)应用举例:在中脘、天枢穴上施以一指禅推法、摩法或揉法,可补益脾胃;在气海、关元穴上施以摩法、揉法、按法,可培补元气。
77.
4.泻法:
78.
(1)定义:攻逐体内积滞,通泄大便,以逐邪外出的一种治法。
79.
(2)代表手法:摩擦类、挤压类手法,如:摩、拿、点、拨等。
80.
(3)具体要求:多用于下焦实证。手法刺激量大,频率可由慢逐渐加快。
81.
(4)应用举例:顺时针摩腹,点、揉天枢、神阙、长强等穴治疗便秘。
82.
5.汗法:
83.
(1)定义:发汗解表、疏散外邪的一种治法。
84.
(2)代表手法:挤压类、摩擦类手法,如:按、拿、推、擦等。
85.
(3)具体要求:适用于外感表证。对于外感风寒者,宜先轻后重,逐渐加重刺激,使全身透汗,达到祛风散寒的目的;对于外感风热者,应轻快柔和,使腠理疏松,以达解表泄热之目的。
86.
(4)应用举例:推、拿、按风池、风府、大椎、肩井、合谷等穴,可起到发汗解表、疏散风邪的作用。
87.
6.和法
88.
(1)定义:调和脏腑功能、气血盛衰,并兼有调和寒热的一种治法。
89.
(2)代表手法:摩擦类手法,如:推、摩、搓、揉等。
90.
(3)具体要求:适用于脏腑不调,气血不和所引起的肝胃气滞、月经不调、脾胃不和等证。
91.
(4)应用举例:推、摩、搓、揉胸胁、腹部和章门、期门、天枢等穴,并配以推、按、揉背部的肝俞、脾俞、胃俞等穴,能和脏腑、调气机。
92.
7.散法:
93.
(1)定义:活血散瘀、消肿散结、行气导滞的一种治法。
94.
(2)代表手法:摆动类、摩擦类手法,如:一指禅推、滚、摩、揉等。
95.
(3)具体要求:适用于食积、积聚、癥瘕、痈肿等证。手法要求轻快柔和。
96.
(4)应用举例:外科痈肿可用高频率的缠法治疗;有形的凝滞积聚,可用一指禅推、摩、揉、搓等手法治疗,频率由慢转快,可起到消结散瘀的作用。
97.
8.清法:
98.
(1)定义:清除热邪的一种治法。
99.
(2)代表手法:摩擦类、挤压类手法,如:推、擦、掐。
100.
(3)具体要求:适用于实热证、虚热证、表热证。要求鉴别病变的表里、虚实等,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法。
101.
(4)应用举例:气血实热者,自上而下轻推督脉,可清泻实热;气血虚热者,轻擦腰部,能养阴清热;血分实热者,自上而下重推督脉,以清热凉血;表实热者,自上而下轻推背部膀胱经,可清热解表;表虚热者,自下而上轻推背部膀胱经,以疏散表热。
102.
103.
第四单元 按摩手法的临床应用
104.
细目一:按摩的适应证
105.
要点解析:
106.
1.骨伤科疾病及软组织损伤方面,如落枕、颈椎病、肩周炎等。
107.
2.内科疾病,如感冒、头痛、中风后遗症等。
108.
3.儿科疾病,如小儿肌性斜颈、疳积等。
109.
4.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
110.
5.五官科疾病,如青少年近视、牙痛等。
111.
112.
细目二:按摩的禁忌证
113.
要点解析:
114.
1.各种急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115.
2.各种骨折、骨关节结核、骨髓炎、骨肿瘤、严重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116.
3.诊断不明的急性脊柱损伤。
117.
4.有血液病或出血倾向的患者。
118.
5.严重心、脑、肾等器质性疾病。
119.
6.局部皮肤破损或皮肤病。
120.
7.孕妇的腹部、腰部、髋部及某些敏感穴位。
121.
122.
细目三: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123.
要点解析:
124.
1.患者过度饥饿、饱胀、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按摩治疗。
125.
2.选择恰当的治疗体位。
126.
3.对于身体瘦弱、气血亏虚患者,按摩手法操作时间不宜过长,力度不宜过重。
127.
4.慎用颈椎扳法、腰椎扳法等运动关节类手法,以免发生意外。
128.
5.妇女孕期、月经期的腰骶部、腹部、肩部相关穴位应慎用手法,治疗前一定要详细询问患者,以免发生意外。
129.
6.在腰腹部施用手法时,患者应先排空大小便,去除阻碍操作的物品。
130.
7.医生须根据患者的体质、病证、病位、性别等不同情况恰当选择、灵活加减按摩手法,做到手法准确、规范、力度适中,避免使用暴力、蛮力。
131.
8.在治疗时,医生要集中精力,观察患者的反应,如面部表情变化、肌肉的紧张度及被动运动的抵抗程度等。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手法力度与方法,避免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损伤。
132.
9.医生应保证两手温暖,经常修剪指甲,不得佩戴戒指及其他饰品。治疗前后均应清洁双手。治疗环境应清洁、安静。
133.
10.手法治疗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所应用的手法等确定。一般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一般慢性病证可每日按摩一次,10-15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之间可间隔3?5天,以保证疗效。
134.
135.
细目四:按摩手法的反应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136.
要点一:晕厥。
137.
要点解析:晕厥的处理。
138.
1.若有先兆症状应立即停止按摩,去枕使患者平卧,保持空气流通,解开衣扣,以保持呼吸通畅。给患者喝些温开水,休息一会儿即可好转。
139.
2.若有昏倒、短暂意识丧失,可立即掐患者人中、内关、合谷,拿肩井,按揉涌泉,或配合针刺促其苏醒。若无效立即送急诊处理。
140.
3.较重的晕厥患者,应注意保暖,并口服温糖盐水100?200毫升,随时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必要时可给少量氧气吸入。
141.
4.待患者晕厥症状基本消失后,一般应卧床休息观察30?60分钟,方可起身。
142.
5.查明晕厥原因,以确定是否继续进行按摩治疗。如有其他病史,应先治疗其他疾病,待治愈后再进行按摩治疗。
143.
要点二:疼痛加重。
144.
要点解析:疼痛加重的处理。
145.
1.初次按摩,患者疼痛加重,可观察2?3日,仍无缓解,应重新检查诊断。如确属按摩适应证,应调整按摩手法。
146.
2.若疼痛剧烈,应当检查是否造成新的损害或发生按摩意外。暂停按摩治疗,做相应处理。
147.
3.未造成严重损害和按摩意外的患者,可调整按摩手法和体位,减轻按摩手法刺激量,治疗观察2?3日。如疼痛明显减轻,则继续治疗。
148.
4.若发生按摩意外,应立即停止按摩治疗,按其他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49.
要点三:皮肤破损。
150.
要点解析:皮肤破损的处理。
151.
1.发现患者皮肤破损,应立即暂停手法治疗,做止血、消毒、包扎等外科一般处理。
152.
2.若需继续手法治疗,应避开皮肤破损部位。
153.
3.应规范按摩操作,调整刺激量,必要时使用按摩介质。
154.
4.若系医生划伤,应修剪指甲,去除饰物。
155.
要点四:皮下出血。
156.
要点解析:皮下出血的处理。
157.
1.若发现皮下出血,应立即停止局部按摩治疗,以免加重皮下出血。
158.
2.用冷敷法止血,待1?2天皮下出血停止后,可在局部施轻柔地按摩,并配合热敷法,促进瘀血消散吸收。
159.
3.若皮下出血难以停止,或在非按摩部位发现瘀斑,应督促患者做进一步诊治。
160.
要点五:骨关节损伤。
161.
要点解析:骨关节损伤的处理。
162.
1.怀疑发生骨关节损伤时,应立即停止手法治疗,做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做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163.
2.对于骨折、脱位患者应按骨折处理原则,及时整复、固定,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和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164.
3.关节囊及軔带损伤应进行相应处理,如固定、药物外敷等。对于韧带断裂患者,需行手术治疗。
165.
4.对于骨病患者,应视具体情况而采用相应的治疗。
166.
167.
细目五:按摩介质
168.
要点一:按摩介质的概念。
169.
要点解析:按摩介质是指在治疗中,涂于患者体表,起润滑、保护皮肤作用,同时具有一定药物作用的物质。
170.
要点二:按摩常用介质及作用。
171.
要点解析:
172.
1.粉剂:如滑石粉即医用滑石粉,有润滑、敛汗爽肤作用,四季均可使用,夏季多用,适于各种病证,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介质。
173.
2.油剂:如石蜡油,有润滑皮肤和去除表皮衰老细胞作用;如麻油,有润滑,增强手法的透热、小儿久病成虚加用麻油配合手法,有加强补益的作用;如红花油,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急性或慢性软组织损伤。
174.
3.膏剂:冬青膏由冬青油、凡士林等配制而成,有温经散寒、加强手法透热和润滑作用。若加少许麝香可增强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功效。常用于软组织损伤及小儿虚寒性腹泻。
175.
4.水剂:如葱姜水,有加强温热散寒作用;如姜汁,冬春季多用,有润滑皮肤、散寒解表、温中止痛、健脾暖胃、固肠止泻等作用。一般多用于小儿外感风寒所致的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等症;如薄荷水,夏季多用,有润滑皮肤、清热解表、解暑、清利头目等作用。常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或暑热导致的发热咳嗽;如水,有清凉退热作用,并能湿润皮肤,防止皮肤损伤。小儿推法常蘸水操作,如退六腑可治小儿发热。
176.
5.酒剂:如白酒,多用于成人,有活血祛风、散寒除湿、通经活络的作用。一般用于急性扭挫伤和痹证,对发热病人尚有降温作用;如酒精,选用75%医用酒精,有散热作用;如药酒常用风湿活络酒、五加皮酒、独活寄生酒等。有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祛风除湿等作用。适于各种急、慢性损伤。
177.
6.其他剂型:如按摩乳,有润滑、护肤等作用,四季均可应用。擦法、按揉法操作时,用按摩乳能增强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作用;如鸡蛋清,有清凉去热、消食化积作用。多用于小儿外感发热、消化不良等。
178.
179.
第五单元 按摩基本手法
180.
181.
细目一:手法概述
182.
要点一:手法的概念。
183.
要点解析:手法就是用手或肢体的某些部位,按特定的技巧作用于患者体表,使产生的力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将这种特定的技巧称为“手法”。
184.
要点二:手法的基本要求。
185.
要点解析:手法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和渗透的目的。
186.
1.有力:是指手法刺激必须具备一定力量、功力和技巧力。
187.
2.持久:是指手法操作要按照规定的动作要求,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并持续运用一定的时间。
188.
3.柔和:是指手法动作要稳、柔、活,作用力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189.
4.均匀:是指手法操作时,动作的幅度、速度和压力必须保持一致,手法要既平稳,又有节奏性。
190.
5.渗透:是指手法作用效果要达到组织深处的筋脉、骨肉、脏腑。
191.
6.深透:是指每个手法应用完之后,均能使该部位的浅层组织和深层组织得到充分放松。
192.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说:“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193.
要点三:手法的分类。
194.
要点解析:
195.
1.按手法的动作形态分为:摩擦类、摆动类、挤压类、振动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等6大类手法。
196.
2.按手法作用力的方向分为:垂直用力类、平面用力类、对称合力类、对抗用力类、复合用力类。
197.
3.按应用对象分为:小儿按摩手法和成人按摩手法。
198.
199.
细目二:摩擦类手法
200.
要点一:摩擦类手法概述。
201.
要点解析:摩擦类手法是指以指面或掌面贴附在体表作直线或环形移动的一类手法。其手法特点是贴附体表进行摩擦,运动形式既有单向直线,又有直线往返,也有环形或弧形。摩擦类手法可产生一定的热量,具有祛寒、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等作用。本类手法主要包括推法、擦法、摩法、搓法等。
202.
要点二:推法的分类、操作、动作要领、作用及注意事项。
203.
要点解析:
204.
1.分类:拇指推法、指推法、掌推法。
205.
2.操作:
206.
(1)拇指推法:用拇指指腹着力于治疗部位,进行单方向直线或弧线推动,其余四指助力。可单手推、两手推,亦可自正中向两侧分推
207.
(2)指推法:用食、中、无名和小指并拢进行推动的一种方法。若多指分开推动,又称“梳推法”。
208.
(3)掌推法:用掌着力于治疗部位,进行单方向直线推动
209.
3.动作要领:
210.
(1)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推动时压力要平稳着实。
211.
(2)速度均匀,宜缓不宜快,推动时要流畅自然。
212.
4.作用:通经活络,行气消肿,消积导滞。
213.
5.注意事项:为防损伤皮肤,可使用按摩介质。
214.
要点三:擦法的分类、操作、动作要领、作用及注意事项。
215.
要点解析:
216.
1.分类:掌擦法、鱼际擦法、侧擦法。
217.
2.操作:
218.
(1)掌擦法:用掌着力于治疗部位,稍用力下压,做均匀的 上下或左右直线往返快速擦动。
219.
(2)鱼际擦法:用大鱼际着力于治疗部位,做直线往返快速擦动。
220.
(3)侧擦法:用掌的尺侧着力于治疗部位,做直线往返快速擦动。
221.
3.动作要领:
222.
(1)擦法操作时动作要稳,不论是上下摩擦或左右摩擦,均必须直线往返移动,不可歪斜。
223.
(2)摩擦时往返距离要拉长,而且动作要连贯。
224.
(3)压力要均匀适中,不可太大,以摩擦时不使皮肤起皱褶为宜。
225.
(4)肩部放松,肘关节自然下垂,做到发力于臂,蓄劲于腕,使动作平稳而有节奏性。
226.
4.作用:祛风散寒,温阳益气,调和营卫,消瘀止痛。治疗寒性疾病。
227.
5.注意事项:压力适中,呼吸自然。为防擦破皮肤,可结合使用冬青膏等按摩介质进行操作。
228.
要点四:搓法的分类、操作、动作要领、作用及注意事项。
229.
要点解析:
230.
1.分类:夹搓法、推搓法。
231.
2.操作:
232.
(1)夹搓法:用双掌掌面夹住肢体,两掌相对用力,做相反方向的快速搓揉,同时由上向下移动
233.
(2)推搓法:用单掌或双掌掌面着力于治疗部位,在来回往返搓动的同时做横向推动。
234.
3.动作要领:
235.
(1)搓动时两手用力要对称。
236.
(2)搓揉动作要快,但向下移动要慢。
237.
(3)操作时不宜将肢体夹之过紧,腕关节要放松,使搓揉动作灵活而连贯。
238.
4.作用:调和气血,疏松脉络,缓解强刺激手法引起的不良反应。
239.
5.注意事项:四肢部操作应从上向下移动,不宜逆行。夹搓时施力不可过重,以免手法呆滞。
240.
要点五:摩法的分类、操作、动作要领、作用及注意事项。
241.
要点解析:
242.
1.分类:指摩法、掌摩法。
243.
2.操作:
244.
(1)指摩法:手指并拢,掌指关节自然伸直,腕关节微屈,用食、中、无名、小指指面附着于治疗部位,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
245.
(2)掌摩法: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微背伸,将掌平放于治疗部位,以掌心、掌根部着力,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
246.
3.动作要领:
247.
(1)上肢及腕掌放松,轻放于治疗部位。
248.
(2)前臂带动腕及着力部位做环旋活动。
249.
(3)动作要缓和协调。
250.
(4)用力宜轻不宜重,速度宜缓不宜急。
251.
4.作用:理气和中,消积导滞,行气和血,散瘀消肿。
252.
5.注意事项:指摩法作用于颜面、眼周时常用一些供美容使用的按摩乳等,以保护皮肤并使皮肤更具有活力。
253.
254.
细目三:挤压类手法
255.
要点一:挤压类手法概述。
256.
要点解析:挤压类手法是指用指、掌或肢体其他部位按压或对称性挤压体表的一类手法。
257.
要点二:按法的分类、操作、动作要领、作用及注意事项。
258.
要点解析:
259.
1.分类:指按法、掌按法、肘按法。
260.
2.操作:
261.
(1)指按法:拇指伸直,用拇指指面着力于治疗部位,垂直向下按压,其余四指助力
262.
(2)掌按法:腕关节背伸,用掌面或掌根着力于治疗部位,垂直向下按压。可单掌也可双掌交叉、重叠进行。若力量不够,可将肘关节伸直,并使身体略前倾,以借助自身体重来增加按压力量
263.
(3)肘按法:肘关节屈曲,用肘尖(即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于治疗部位,垂直向下按压。本法因持续时间较长,压力相对较大,又称“肘压法”
264.
3.动作要领:
265.
(1)按压方向必须垂直向下。
266.
(2)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达到治疗部位组织深处,切忌用迅猛暴力,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267.
(3)在按法结束时,不宜突然放松,应当缓慢地减轻按压力量。
268.
4.作用:温中散寒,舒筋通络,解痉止痛,矫正畸形。
269.
5.注意事项:不可突施暴力,不可倾斜、滑行用力。对骨质疏松患者以及背腰浮肋部须谨慎使用,以避免造成骨折等。
270.
要点三:点法的分类、操作、动作要领、作用及注意事项
271.
要点解析:
272.
1.分类:拇指端点法、屈指指点法、屈指点法。
273.
2.操作:
274.
(1)拇指端点法:手握空拳,拇指伸直并紧靠于弯曲的食指中节桡侧缘处,用拇指端按压治疗部位
275.
(2)屈指指点法:拇指屈曲,用拇指指间关节突起处或偏桡侧按压治疗部位。操作时可把拇指端抵在食指中节处以助力
276.
(3)屈食指点法:食指屈曲,用食指近端指间关节突起处按压治疗部位。操作时可用拇指紧压食指远端桡侧缘以助力
277.
3.动作要领:
278.
(1)力量要由轻而重、平稳持续,使刺激获得“得气”的效果。
279.
(2)用力宜稳,不可施用暴力、蛮力。
280.
4.作用及应用:醒脑提神,镇静止痛。
281.
5.注意事项:不可施用暴力、蛮力。施用本法时,在注意保护自己手指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护患者皮肤,以避免局部软组织损伤。
282.
要点四:拿法的分类、操作、动作要领、作用及注意事项。
283.
要点解析:
284.
1.分类:拿法。
285.
2.操作: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指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作者: 太乙散仙    时间: 2022-5-29 00:30
盲人按摩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指南肖林工作室
肖林工作室
2019-08-06 01:26
图片
↑ 点击屏幕上方肖林盲人推拿》关注,免费订阅获取更多学习内容。《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指南
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细目一:整体观念
要点:
要点解析: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在结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上表现出整体性。
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季节气候、昼夜变化、地域等自然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都会产生影响。
(2)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一般说来,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力的社会支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精神振奋,勇于进取,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不利的社会环境,可使人精神压抑,或紧张、恐惧,从而影响身心机能,危害身心健康。。中医讲求的是“恬淡虚无”,“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一:病、证、症的概念。
要点解析:
1.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2.证:即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3.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称体征)。
要点二:辨证论治的概念。
要点解析: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病情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候的过程。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法和处方遣药。
要点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要点解析:中医在临床上认识疾病时,既辨病又辨证。辨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从而根据证候来确立治法,据法处方以治疗疾病;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辨证与辨病都是以病人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区别在于一为确立证候,一为确诊疾病。
要点四:病治异同。
要点解析:
1.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或类型不同,故表现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2.异病同治: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第二单元 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的概念
要点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要点解析: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要点二:事物的阴阳属性及其划分。
要点解析: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凡属相互关联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性。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
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将人体中具有中空、外向、弥散、推动、温煦、兴奋、升举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统属于阳,而将具有实体、内守、凝聚、宁静、凉润、抑制、沉降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阴。如脏为阴而腑为阳,精为阴而气为阳,营气为阴而卫气为阳等
要点三: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要点解析:
1.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如水与火,水属阴,火属阳,其阴阳属性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不可反称的。水不论多热,对火来说,仍属阴;火不论多弱,对水来说,仍属阳。
2.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阴阳的相互转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
(2)阴阳的无限可分性:事物或现象的阴阳两方面,随着归类、划分条件和范围的改变,可以无限地一分为二,即阴阳的每一方可以再分阴阳。例如就昼夜而言,昼为阳,夜为阴。昼夜之中可以再分阴阳,即白天的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晚的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一:阴阳对立制约。
要点解析: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类经附翼?医易》所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的相互制约关系。
要点二:阴阳互根互用。
要点解析:
1.阴阳互根:是指阴阳之间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2.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都说明了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
要点三:阴阳消长平衡。
要点解析: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静止的、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的互为消长,即阴长阳消、阳长阴消;由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的皆消皆长,即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
“阳胜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阳虚阴盛”、“阴虚阳亢”都属于阴阳对立制约失常在人体的反应。“精气两虚”、“气血两虚”,则是阴阳互根互用失常在人体的反应。
要点四:阴阳相互转化
要点解析: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一: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要点解析: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果。疾病的发生标志着这种协调平衡的破坏,故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阴阳学说用来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疾病是由于病邪作用于人体,引起邪正相争,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失常的结果。而病邪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素问?调经论》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六淫之中,风、暑、火(热)为阳邪,寒、湿为阴邪。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邪正相搏,导致了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阴阳的偏盛、偏衰、互损和转化。
(1)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阳盛则阴病;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阴阳偏盛所形成的病证是实证,阳偏盛导致实热证,阴偏盛导致实寒证。
(2)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阴阳偏衰所导致的病证是虚证,阴虚出现虚热证,阳虚出现虚寒证。
(3)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最终导致阴阳两虚。
(4)阴阳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
要点二:用于疾病的防治:确定治疗原则。
调整阴阳,使其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1.指导养生:养生的目的,一是延年益寿,二是防病治病。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确定治疗原则:
(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实则泻之,表现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虚则补之,阴虚不能制约阳而致的虚热证,不能用苦寒清热的药物,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滋阴制阳,《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
阳虚不能制约阴而致的虚寒证,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扶阳抑阴,《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
(3)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故应采用阴阳双补的治疗原则。对阳损及阴导致的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当补阳为主,兼以补阴;对阴损及阳导致的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当补阴为主,兼以补阳。
3.归纳药物的性能:熟练地掌握药物的性能,根据确定的治疗原则,选用适宜药物,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药物的性能,一般地说,主要靠它的气(性)、味和升降浮沉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沉浮,又都可以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药性:药性主要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五味: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故实际上不止五味,但习惯上仍称为“五味”。辛味有发散之性,甘味能滋补与缓急,淡味有渗泄作用,酸味能收敛,苦味能降能坚,咸味能软坚和泻下。其中辛、甘、淡味属阳,酸、苦、咸味属阴。
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趋向。升是上升,浮为向外浮于表,升浮之药,其性多具有上升发散的特点,故属阳。降是下降,沉为向内沉于里;沉降之药,其性多具有收涩、泻下、重镇的特点,故属阴。
第三单元 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的概念
要点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要点解析: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
要点二:五行的特性。
要点解析:
1.木曰曲直
2.火曰炎上
3.土爰稼穑
4.金曰从革
5.水曰润下
3.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方法,主要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
五行分为木,火,土,金,水,
自然界中的五音分为角,徵,宫,商,羽;
五味分为酸,苦,甘,辛,咸;
五色分为青,赤,黄,白,黑;
五化分为生,长,化,收,藏;
五气分为风,暑,湿,燥,寒;
五方分为东,南,中,西,北;
五季分为春,夏,长夏,秋,冬。
人体中的五脏分为肝,心,脾,肺,肾;
五腑分为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分为目,舌,口,鼻,耳;
形体分为筋,脉,肉,皮,骨;
情志分为怒,喜,思,悲,恐;
五华分为爪,面,唇,毛,发;
五液分为泪,汗,涎,涕,唾。
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一:五行相生、相克和制化。
要点解析:
1.五行相生与相克:各自的概念、次序;母子关系及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将此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因此,五行相生,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因此,五行相克,实为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
2.五行制化:概念、规律和意义。
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五行中每一行都存在“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联系,对每一行来说都是克中有生,生中有克,形成五行间既相互生化、又相互制约的“制化”关系。
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间的正常协调关系。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事物间的平衡协调,促进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要点二:五行相乘与相侮。各自的概念、次序、形成原因和相互关系。
1.五行相乘
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
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如木的亢盛而引起的相乘,称为“木旺乘土”, 土的不足而引起的相乘,称为“土虚木乘”。
相乘与相克虽然在次序上相同,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理变化。
2.五行相侮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如“木旺侮金”、 “木虚土侮”。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
要点一: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
要点解析:
1.相生关系的传变
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
2.相克关系的传变
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运用五行学说还可以阐释五脏发病与季节的关系。五脏外应五时,所以五脏发病的一般规律,即春天多发肝病,夏天多发心病,长夏多发脾病,秋天多发肺病,冬天多发肾病。
要点二:指导疾病的治疗:控制疾病的传变;确定治疗原则、治法。
要点解析:
1.控制疾病的传变: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因此,在临床治疗疾病时,除对本脏病进行治疗之外,还要依据其传变规律,调整其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
2.确定治则治法:
(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基本治则是补母泻子。
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等。
必须说明的是,按五行生克次序来说,心属火,脾属土,火不生土应当是心火不生脾土,而益火补土应当是温心阳以暖脾土。但自命门学说兴起以来,多认为命门之火具有温煦脾土的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上多将“益火补土”法用于肾阳(命门之火)衰微而致脾失健运之证,而少指心火与脾阳的关系。
(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基本治则是抑强扶弱。
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等。
第四单元 藏象
细目一:藏象学说概论
要点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要点解析:“藏象”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隐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要点二:脏腑的分类和各自的生理特点。
要点解析:依据生理功能的特点和形态结构的不同,内脏可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
脏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在经络学说中,心包亦作为脏,故又称“六脏”)。
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它们各自的生理特点为: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形态似腑功能似脏是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细目二:五脏
要点一: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要点解析:
1.心, 君主之官
(1)主血脉:是指心气具有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的作用。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2)主藏神:又称心主神志或心主神明,是指心有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作用。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心所主之神。
2.肺:为华盖,为娇脏,称相傅之官。
(1)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主呼吸之气:是指肺具有呼吸的功能,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调节全身气机的作用。
(2)主宣发与肃降,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肺气的宣发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呼出体内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来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外达皮毛;三是宣发卫气于肌表,发挥其护卫肌表、温煦机体、调节腠理开合等作用。
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肺气的肃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之清气;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及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于其他脏腑。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3)主通调水道,是指肺具有推动和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的作用。又称“肺主行水”;由于肺参与体内水液代谢,位置又最高,故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4)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浊吸清,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运行于全身的功能。肺还具有助心行血于周身的功能,是因为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从而促进了血液运行。肺主治节:是指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的作用。肺主治节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治理调节呼吸运动;二是调理全身气机;三是辅佐心脏,促进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治理调节津液代谢。由此可见,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3.脾:仓廪之官。
(1)主运化:运,转运输送;化,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消化饮食物,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到全身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脾的运化水液功能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将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大肠吸收的水液、以及由肾气的气化作用重新吸收的水液,经脾气的转输作用上输于肺,再由肺的宣发肃降作用输布于全身。二是脾气散津。三是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起枢纽作用。肺为水之上源,肾主水而居于下,而脾居中焦,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凡水液之上腾下达均赖于脾的转运输送。
(2)主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生理作用。
(3)主统血:统,即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
4.肝:为刚脏,称为将军之官。
(1)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血液、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肝的疏泄功能对人体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条畅契机,调畅情志,促进消化,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调节生殖功能。
(2)主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肝内贮藏一定量的血液,其生理意义有如下三个方面:涵敛肝阳,濡养作用,为经血之源。
5.肾:作强之官,先天之本。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防止其无故外泄的功能。肾所藏的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是生命之本原,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所藏之精称为肾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倶来,是形成胚胎的原始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经脾转输至五脏六腑,成为脏腑之精,以维持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其剩余部分,则贮藏到肾中,以充养先天之精。
肾精对人体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一身之阴阳(其中肾阴和肾阳是人体阴阳之根本)。
(2)主水: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肾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蒸腾气化、升清降浊;③司膀胱的开合。
3.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要点二:五脏与体、华、窍、志、液的关系。
要点解析:
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2.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
3.脾,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4.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5.肾,在体合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细目三:六腑
要点: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要点解析:
1.胆:中正之官。
古人认为胆汁是清纯、清净的精微物质,称为“精汁”,故胆有“中精之府”之称。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①贮藏和排泄胆汁;②主决断。
2.胃:胃又称为胃脘,分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上、下脘之间的部分称中脘。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胃的生理特性是喜润恶燥。
3.小肠: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又有“小肠主液”之说。
四、大肠: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传导糟粕与主津。
5.膀胱: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尿液、排泄尿液。
6.三焦: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六腑中唯三焦最大,故有“孤腑”之称。
(1)三焦的生理功能:通行元气、运行水液。
(2)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
1)上焦:上焦是指横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上焦主宣发和布散,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以营养全身。故《灵枢?营卫生会》将上焦的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比喻上焦心肺的功能如自然界雾露滋养大地一样布散气血,以灌溉全身。
2)中焦:中焦是指横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和肝胆等脏腑。中焦具有消化饮食物、吸收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的功能。故《灵枢?营卫生会》将中焦的生理特点概括为“中焦如沤”,比喻中焦的功能如同发酵的过程,将饮食物腐熟消化成食糜状态。就解剖位置而言,肝胆属于中焦。《内经》的脉法和晋代王叔和的《脉经》中,均以肝应左关而属中焦。但明清温病学以“三焦”作为辨证的纲领后,将外感热病后期出现的一系列肝风内动病证,归于下焦范围,故肝又属于下焦。
3)下焦:下焦是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女子胞等。下焦具有排泄糟粕和尿液的功能。故《灵枢?营卫生会》将下焦的生理特点概括为“下焦如渎”,渎,即水道,形容下焦像水道一样排泄水液和糟粕。
细目四:奇恒之腑
要点:脑及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要点解析:
1.脑:居颅腔之中,内为脑髓,又名髓海,是精髓和神明汇集发出之处,又称为“元神之府”。脑的生理功能如下: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主感觉运动。
2.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位于小腹部,在膀胱之后,直肠之前
(1)主要生理功能:主持月经、孕育胎儿。
(2)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1)与脏腑的关系:女子以血为本,经水为血液所化,而血液来源于脏腑。在五脏之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2)与经脉的关系:女子胞与冲、任、督、带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其中,以冲、任二脉关系最为密切。“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同起于胞中,能运行调节气血,以充盈和滋养胞宫,孕育胎儿。
第五单元 精气血津液神
细目一:气
要点一:气的概念。
要点解析: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不断运行的、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要点二:气的生成。
要点解析:一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二是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三是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气的生成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要点三:气的运动。
要点解析:
1.气机的概念:气有不断运动的特性,并通过运动以推动人体的生命活动。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气的运动形式,可以归纳为升、降、出、入。气机升降出入的协调平衡是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正常,称为“气机调畅”。
3.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称为“气机失调”。由于气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气机失调也有多种表现。例如: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时,称作“气机不畅”;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时,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称作“气陷”;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时,称作“气脱”;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时,称作“气闭”。
要点四:气的功能。
要点解析: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要点五:气的分类。
要点解析:人体的气由于其主要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而又有各种不同的名称,主要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四类。
1.元气: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宗气:宗气是由水谷精微之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生成而积于胸中之气。属于后天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膻中”。
3.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富于营养作用的气。营气富于营养,故又称“荣气”。营气在脉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营与血关系密切,可分而不可离,故常常“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则营属阴,卫属阳,所以又称为“营阴”。
4.卫气:卫气是运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因其有护卫人体、避免外邪入侵的作用,故称之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作者: 寂寞的弹唱者    时间: 2022-5-29 06:51
为什么这个公众号在微信里搜不到?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作者: 无人取代    时间: 2022-5-29 09:16
标题: javascript:void(0)
留个脚印
来自 畅游助手
作者: 太乙散仙    时间: 2022-5-29 12:09
回复 3楼 寂寞的弹唱者
那你试试按照我这个标题去找文章,找到之后点里面的公众号关注。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欢迎光临 爱盲论坛 (https://aima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