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盲论坛

标题: 江南四大才子 [打印本页]

作者: 天涯过客    时间: 2021-4-8 05:28
标题: 江南四大才子
01




明代的苏州,有四户人家。这四户人家后来在历史上出名,都因为家里的小孩。


四个小孩,自小是这样的:


甲:5岁能写大字,读书过目成诵,9岁能作诗,被称为“神童”;
乙:性极聪颖,才锋无前,16岁参加秀才考试,中了第一名;
丙:2岁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6岁仍站立不稳,9岁尚口齿不清;
丁:天性聪颖,少长文理,家里连一本藏书都没有,却自幼无所不通。


很明显,这是三个神童和一个笨小孩的故事。


若干年后。


甲:书法一绝,人称“明朝狂草第一人”;
乙:乡试(省考)第一名,随后卷入科场案,从此游荡江湖,成一代名画家;
丙:一生九次参加乡试,均落榜而归,苦熬终成一代宗师,诗、文、书、画俱佳,人称“四绝全才”;
丁:26岁中进士,因貌丑不得入翰林,33岁病逝,诗写得极好,被誉为“吴中诗冠”。


时间终究抹平了童年的差距。


四人皆各有所成,青史留名。出人意料的是,自小最笨的那一个,成就最大。


甲:祝枝山,1461—1527年;
乙:唐伯虎,1470—1524年;
丙:文徵明,1470—1559年;
丁:徐祯卿,1479—1511年。


他们,正是传说中的“江南四大才子”。按正史的叫法,是“吴中四才子”。



进入1510年代,四大才子中最年轻的徐祯卿,最早离开人世。到了1520年代中后期,唐伯虎在悲苦中死去,祝枝山在不服中离世。


只剩下文徵明,开窍最晚的那个人,孤独地多活了三分之一个世纪。


到90岁那年,文徵明安然离世时,江南四大才子的时代才彻底落幕。而当时许多人家中两三代人都听着文徵明的名声长大,一直以为他是作古已久的历史人物,没想到他活了那么久。


俗话说,熬得住出众,熬不住出局。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02




人生有些交集很诡异。


文徵明与唐伯虎同年出生,两人从16岁结交朋友,友情保持了一辈子。


不过,两人性情迥异:唐伯虎风流旷达,才气逼人;文徵明老实本分,为人严肃。


野史记载,有一次,江南四大才子在苏州城外的一条船上饮酒聚会,唐伯虎事先为文徵明安排了一个苏州名妓伺候。


然而,名妓的突然出场,让文徵明六神无主,谎称有事,就要告辞。


名妓笑盈盈上前牵住文徵明的衣袖,文徵明赶紧拢起衣襟,作势要跳湖:
别逼我,我真跳了。


唐伯虎觉得无趣,先送文徵明上了岸。


那个时代的风气,文人雅士总是和青楼雅事撕扯在一起,大家都习以为常,不仅不排斥,反而以风流韵事来抬升才子的身价。


只有文徵明是个例外。大家都觉得他笨得可以。


他确实够笨。


1498年,文徵明和唐伯虎一起到南京参加乡试。


两年前,文徵明已经单独来考过一次,名落孙山了,自我安慰说,江南天才极多,失败也算正常。


唐伯虎则是第一次赴考,此前就是听了老大哥祝枝山的话,稍稍复习了一下子。


结果,放榜的时候,唐伯虎的名字牛逼闪闪,高中解元。文徵明拨开人群,凑到榜单前,找了两遍,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


被挫败感击中的文徵明,再也无法淡定。当晚,落寞地写了一首《客夜》,感叹说:


功名无据频占梦,风土难便苦忆归。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父亲文林一如既往地看好文徵明,给宝贝儿子灌鸡汤。


当年,文徵明2岁不会说话,6岁站立不稳,8岁口齿不清,文林一直抚慰家人:“这个孩子,面貌清奇,骨骼不俗,将来不会痴傻一生的,他的福气别人比不上。”


这次,文林照样宽慰儿子说,伯虎虽然有才,高中解元,但他为人轻浮,做事不稳,恐怕人生的路会越走越窄呀;而我的孩子,你将来的成就,绝对不是伯虎所能及的。相信老爸一次。
03




仅仅一年后,1499年,两人的命运再次翻转。


春风得意的唐伯虎,进京参加会试,谁料被人举报与富家子弟徐经买通考官、科场舞弊。试没考完,人已入了监狱。


这事最终因无证据,成了莫须有的指控,但牵涉其中的唐伯虎,后半生命运已被改写。


同年,预言唐伯虎人生不顺的文林,因病死在温州知府任上。


文林看不到儿子文徵明一生所达到的成就,但在自己的身后事上,他若能感知儿子的处理方式,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按照官场惯例,死在任上的官员,地方会负责丧葬费用,当地官绅也会送来赙仪,加起来达数千两银子。这笔合情合理的收入,对于缓解父亲一生清廉造成的家境窘迫,以及顺利办理丧事,均十分必要。


但,文徵明断然谢绝了这笔收入。


他专门写了一封答谢书,解释说,我父亲在贵地做知府,从未贪过公家一分钱,他走得堂堂正正,今天我若收下大家的贡献,就是辜负了父亲一生为官的清白。利用死去的父亲之名,为自己谋利,我不忍为。就算自己再没出息,我也不会让父亲在名声上蒙受污点……


温州人见文徵明如此坚持,觉得他很愚笨,但又很佩服。


最终大家用这笔钱在当地修了座亭子,叫“却金亭”,以表彰这对父子。


1500年,唐伯虎出狱还乡,整个江南为之哗然。文人士大夫认为,唐伯虎丢尽了江南举子的脸面,恨不得直接将其开除原籍。


唐伯虎的妻子,也跟他闹离婚,分家产。


走投无路的唐伯虎给文徵明写信,吐槽说,人一倒霉,连家里的老狗都看他不顺眼,一顿狂吠。


他告诉文徵明,他想去远游,唯一放心不下自己的弟弟,想把弟弟托付给文徵明。


文徵明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二话没说,立马应承下来,并多次写信劝唐伯虎不要自暴自弃。


唐伯虎十分感动,回信说:“我心惟君知。”



▲品茶图[明]文徵明






04




1514年,宁王朱宸濠派人到苏州广招人才。


唐伯虎应聘,去了南昌。文徵明劝他别去,唐伯虎不听。


来人也请文徵明一起去,说宁王尊重人才,求贤若渴,待遇大大的好。


文徵明再次发挥他那股“傻劲儿”,不管别人怎么吹嘘,他就是态度坚定,称病不往。他写了一首《病中遣怀》,表明心迹:


潦倒儒冠二十年,业缘仍在利名间。
敢言冀北无良马,深愧淮南赋小山。
病起秋风吹白发,雨深黄叶暗松关。
不妨穷巷频回辙,消受垆香一味闲。


意思是,他宁愿淡泊自守,绝不趋炎附势。


而唐伯虎到了南昌宁王府,每日写诗作画,待遇确实优渥。


不到半年,宁王不时暴露出造反的倾向,唐伯虎这才觉察出自己进了贼窝。他想走,又走不了。于是,装疯卖傻,日日纵酒,做些违规逾矩之事,正史的记载叫“佯狂使酒,露其丑秽”。这牺牲也蛮大的,把下半身都暴露出来了。


连宁王都受不了,最终把他打发走了。


数年后,宁王果然起兵谋反,被王阳明一举擒获。


唐伯虎逃过一劫。


事后,人们评价文徵明,说他有远见。


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唐伯虎也自愧不如,郑重地给文徵明写下一封信,说他愿意拜文徵明为师。


唐伯虎在信中称赞文徵明,说他对待有身份地位的人,对待声色犬马之事,看似淡泊无心,其实很有自己的立场,而且意志坚定,从不动摇。


唐伯虎说,虽然自己在诗画创作方面,可以和你一比高下,但在学问品行方面,我简直无地自容。我虽比你早出生十个月,但愿意拜你为老师。


文徵明对唐伯虎拜师的举动,态度如何,没有史料留下来。但我们可以推测,以他的性格,一定是坚辞不受。


命运,最终将这对多年老友彻底分开。


1524年,唐伯虎悲苦离世之时,文徵明的人生却出现转机。他刚好离开苏州,在京任职,无法出席唐伯虎的葬礼。


余生,只能在记忆中祭奠这段深厚的友情。
▲兰亭修禊图局部[明]文徵明






05




文徵明赴京出任的职务,是翰林院待诏。


这一年,他已经54岁。


这个职务是翰林院里最低的事务官,从九品。即便如此,文徵明获任此职,还是工部尚书李充嗣爱慕其才,特别举荐的结果。


按照正常的通道,文徵明不可能进入翰林院供职。他从20多岁参加科举,考到50多岁,一共考了9次,每次均铩羽而归。


中国的传统文人,都有追求功名的情结,历经坎坷得到后,方才意识到官场并非自己的理想所在,随之幻灭,超然物外。


江南四大才子中,徐祯卿科举最顺,26岁就中进士,但竟因貌丑而进不了翰林院,郁闷不已。


祝枝山的科举之路跟文徵明一样坎坷,但比文徵明好一些,考了5次才中举人,又考了7次仍与进士无缘。后来到广东做了个知县,等到人家要给他升官,他说自己不善于做官,辞职不干了。


唐伯虎在科举路上遭遇牢狱之灾,余生悲哀,不过即便他顺利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以他的个性,肯定也会甩手走人的。


文徵明在翰林院待到新鲜期一过,就萌生了辞职南归之意。


同僚中一些人欺负他没有学历,当众发难说:“我衙门中不是画院,乃容画匠处此耶?”视文徵明为画匠,故意贬低他,让他难堪。


这样的龌龊事,加上官场中许多无意义的争论,让原本不善钻营和交际的文徵明十分苦恼,急欲摆脱。


他不停地辞职,但吏部始终不放人。


在干了三年半后,他终于得到批准退休还乡。离开京城那天,他写了一首诗,兴奋地宣告自己又可以在青山绿水间过闲适的生活了:


独骑羸马出枫宸,回首长安万斛尘。
白发岂堪供世事?青山自古有闲人。


回首这段短暂的为官生涯,他自己说是“小试闲官便乞身,素衣曾不染缁尘”。这说明他的内心,从未融入帝国官场。


当文徵明决然还乡之时,祝枝山已经去世。


至此,江南四大才子仅余文徵明一人。而文徵明一生所能达到的名声和成就,才姗姗到来。



▲豳风图[明]文徵明






06




从帝都归来的文徵明,自此绝意仕途,力避与权贵交往,全身心致力于诗文书画达30余年。


当时人说他的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堪称“四绝全才”。


文林当年预见儿子的人生画卷,此时终于徐徐展开:文徵明晚年名满天下,声望极高,是苏州乃至整个江南文坛的盟主。


苏州文氏家族,也因为文徵明这样一位文化巨人的出现,而成功跻身世家大族。


然而,尽管他已是彪炳千秋的一代宗师,大家最感念的,依然是他的人品。


晚明江南,商品经济发达,物欲横流,纸醉金迷。文人卖文、卖画,甚至卖科举指南,都能赚得盆满钵满。但文徵明一生坚守清贫,做出了迥异于时代的选择。


在他晚年,声名如日中天,向他求取诗文书画的王公贵族络绎不绝。有明朝藩王直接给他送去古董宝玩,他看都不看,原封退回。他始终坚持自订的底线:不给藩王、权贵、外国使者写字作画。


要是有邻里亲友求画,无论带来多不值钱的土特产,他一概来者不拒,欣然磨墨运笔。


有学者统计,文徵明替人写字作画所收受的礼物,基本都是普通的食品、日用品和文化用品。这些“收入”仅能作为他的家庭日常开支的补充。


实际上,他常年生活在温饱线上下,有时候不得已,还要向富有的朋友借米度日。


有个御史听闻文徵明借米的事,有意接济他,就把他请到家中畅谈。


临走,御史说:“听说你生活贫寒……”


不等说完,文徵明打断:“我并不贫寒。”


御史很诧异,指着他一身褴褛的衣服说:“不贫寒为什么还穿这么破的衣服?”


文徵明淡定地回答:“这是因为下雨,才穿破衣服出门。”


自始至终,御史都开不了口提借钱给文徵明的事。


明明可以靠才艺致富,他却不愿多取一分一文。


由于文徵明的书画太有名了,他在世时,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赝品伪作。按时人王世贞的说法,市场上文徵明的真迹,只占20%。


有朋友当场揪住文徵明书画的作伪者,告到文徵明那里。文徵明把作伪者的作品拿过来一看,然后说,此人的才艺不在我之下,只是没人知道,我不过比他名气大一点而已。


全然不放在心上,也不予以追究。


这名作伪者后来甚至拿着伪作,要文徵明帮忙签名盖章。文徵明欣然应允。


别人冒他的名,他却从不打假。有人拿着书画上门求鉴定,他也一概说是真迹。


他的弟子们很不解,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文徵明解释说,凡是有能力收购字画的,必然是家里有余财的富贵人家,而出卖字画的,一定是因为家境困难,急需用钱。如果因为我一句话而导致双方无法成交,卖字画的人家不是更要陷入困境了么?


在他看来,拥有一副菩萨心肠,比维护自己的名声重要得多。


难怪清人朱彝尊无限感慨地说,文徵明“人品第一,书画诗次之”。



▲湘君湘夫人图[明]文徵明






07




文徵明的一生,没有唐伯虎的诗酒风流,大喜大悲;没有祝枝山的愤世嫉俗,恣意张扬;也没有徐祯卿的年少轻狂,诗才逼人。


不像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其他人,他没有一丁点儿天才属性,仅靠着自己的勤奋、专注、模仿,以及上天眷顾的长寿,虽然走得慢些,最后却取得了最大的成就。


他少时读书,字写得太丑,被老师列为三等。一气之下,每天坚持练习写《千字文》,一天写十遍,一段时间后,书法大进,大家刮目相看。


他的苦守和坚毅,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直到80多岁时,他还能写出一手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


终其一生,他把小楷写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被称为“明朝第一”。



▲文徵明楷书


他的画,师从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并青出于蓝。在沈周去世后,撑起整个画派达四五十年。


他培养的艺术才俊,影响波及明清两代。


他的诗,写得极有韵味,像他的个性一样平静淡然,却又余韵悠长。比如这首《饮酒》,写出了他归隐后的心态:


晚得酒中趣,三杯时畅然。
难忘是花下,何物胜樽前。
世事有千变,人生无百年。
唯应骑马客,输我北窗眠。


清人沈德潜编选明诗,四才子中,仅收录了徐祯卿和文徵明的诗。


我们可以通过文徵明的头衔,来厘定他的历史地位:


诗文方面,他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书法方面,他与祝枝山、王宠并称“三大家”;
绘画方面,他与唐伯虎、沈周、仇英并称“明四家”。


晚明文坛领袖王世贞,后来给文徵明写传记,特别感慨道:
吴中人于诗述徐祯卿,书述祝允明,画则唐寅伯虎。彼自以专技精诣哉,则皆文先生友也,而皆用前死,故不能当文先生。人不可以无年,信乎!


意思是,江南四大才子中,诗、书、画各有专攻,唯有文徵明样样精通,为什么?因为其他三人都没有文徵明活得长,所以他们都成不了文徵明。


这就是命。


牛津大学艺术史教授柯律格说,16—18世纪的300年间,文徵明在中国的影响力,相当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


史载,1559年,90岁那年,文徵明在替别人写完一篇墓志铭后,把笔搁在一边,端坐着,静静结束了他的一生。


世间再无文徵明。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作者: 天涯过客    时间: 2021-6-10 09:02
明代的苏州人文林有一个“傻儿子”。
文林这个“傻儿子”,2岁了还不会走路,6岁还站立不稳,9岁仍然口齿不清。长大后,这个“傻儿子”一生共九次参加乡试,全部名落孙山,连个举人都没捞着。
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觉得,文林这个“傻儿子”实在愚钝,孺子难教。
但作为父亲的文林不以为然,他总是鼓励这个“傻儿子”:你将来绝对不会痴傻一生的,你的福气可是别人远远比不上的。
“傻儿子”没有辜负父亲文林的期望,日后,他将成长为诗、文、书、画全才的文艺巨星,并跻身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他的名字叫:文徵明。
1
文徵明出身的苏州文氏,其先祖其实是武官出身,一直到文徵明的曾祖父文惠才开始转而经商,并供养家族子弟读书习儒,这种从武-商-文转化的家族脉络,在转折的第一代就结出了果实:
文惠的长子文洪(文徵明祖父)后来考中了举人;


文洪的长子文林(文徵明父亲)在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考中进士,后来官至温州知府;


另外,文林的弟弟文森(文徵明的叔父)也在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考中进士。

可以说,文徵明尽管天生愚钝,但他的祖父是举人,父亲和叔父是进士,已经有了科举家族的雏形,但无奈文徵明人生中九次参加科考全部落榜,在明代以科举谋出身、论高低的年代,苏州文氏家族的文脉似乎将在文徵明手上丧送。

今天,我们论述一个古代家族的辉煌,宋代以前所论及的,绝大部分是门阀贵族,例如王羲之、谢安等王谢门阀巨族,但宋代科举开始广泛取士以后,加上宋代推崇文治,这就使得宋代以及后来的明清两代,家族是否在科举中能有累世多代的功名,对家族声名的兴衰延续就显得异常重要,所以,文林的这个“傻儿子”文徵明,似乎是这个科举家族的一个异类。

但一个顶级家族的延续,他的兴衰奥秘,绝对不仅仅是智力的传承,这种传承,还体现在家族长辈和成员对于家族后人的家教,与耐心、宽容、循循善诱。
文林活着的时候,文徵明都没有显示出特别的才华和智力,文徵明29岁那一年(1498年),和好友唐伯虎一起到南京参加乡试,结果唐伯虎不仅考上举人,还荣膺第一名,在人才荟萃的江南地区脱颖而出、成为解元。
文徵明毫无例外,继续名落孙山。
当时,已经官至温州知府的文林于是继续劝慰儿子文徵明说,伯虎虽然有才,高中解元,但他为人轻浮,做事不稳,恐怕人生的路会越走越窄呀;而我的孩子,你将来的成就,绝对不是伯虎所能及的。你要相信老爸。
这位目力深邃的父亲预言得非常准确,不到一年,生性放纵的唐伯虎赶到北京参加会试,结果却被人诬陷举报与富家子弟徐经买通考官、科场舞弊。
唐伯虎锒铛入狱,尽管最终因为没有证据被无罪释放,但此后,他却被终身禁考,断绝了仕途。

天才纵横如唐伯虎,能在高手如云的江南地区高中解元,说明他才华非凡,但是由于生性放纵,缺乏沉稳致远的家教加持,唐伯虎很快就在科场上铩羽而归,而且险些因科举舞弊案被杀。

此后,仕途无望的唐伯虎放荡一生,这固然成就了他在书画等艺术上的非凡成就,但其坎坷挫折的一生,仍然不免让时人和后人扼腕叹息。

于是,在人生的长跑中,有着科举家族的文化沉淀,和一位好父亲循循善诱的文徵明,开始以温良勤勉的性格稳扎稳打,步步改善推进自己的人生。

不得不说,尽管作为一位不世出的天才,唐伯虎才华横溢,但在人生这场马拉松中,他终究敌不过家学深厚、家教深远、家风淳良的文徵明。

从这个意义来看,人生的成败,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奋斗,而是家族几代的积淀、积累与教育使然。

尽管自己的“傻儿子”天资不高,但文林不仅有好家教和好耐心,而且还有好人脉。

19岁那年,文徵明参加科举考试,却因为字写得很难看,被考官打入三等落榜,以此为耻的文徵明此后开始勤学苦练书法。

为了让儿子更上层楼,文林于是让文徵明跟随书法大家李应祯学习书法。

李应祯曾经官至兵部郎中和太仆少卿,他的女婿祝枝山,后来也因为书法名列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李应祯与文林是同僚,女婿祝枝山又是文徵明的好友,于是李应祯慨然允诺指点文徵明。

跟随李应祯学习书法时,文徵明已经22岁了,李应祯于是点拨他说,“你书法学得再好,但都有个问题,就是你没有自己,即使你学王羲之再像,你也仅仅只是临摹别人而已。”

这使得文徵明如醍醐灌耳。

此后,文徵明在李应祯指点下,书法日益精进,后来,他草书、行书、楷书无不精通,大字小楷字字精品,即使到88岁时,文徵明仍然能写得一手恭正温润的蝇头小楷,这种对于心神、身体和笔法的控制,在中国书法史上极为罕见。

而有关文徵明这个“傻儿子”如何一步步从愚钝平庸到以勤补拙、步步成长,父亲文林在背后的家教训导可谓功不可没。


▲文徵明88岁时书法《真赏斋铭并序》(局部)。


2


但文林难以提点这个“傻儿子”了,文徵明30岁那年(1499年),文林在温州知府任上积劳成疾去世,一直到他死后,温州府民才发现,这位为政清廉的地方首长,竟然贫寒如洗,遗物里没有一件温州的财物,连一双布鞋都是从老家带来的。

等到文徵明带着医生从苏州赶到温州,文林已经去世三天了,地方官吏市民不忍心,于是自愿凑集钱财要替文林办丧事。

按照当时的官场惯例,地方官死在任上,地方会负责丧葬费用,当地官绅也会送来赙仪,加起来达数千两银子。对于这笔原本合情合理的收入,文徵明不顾家庭的窘迫和父亲丧葬费用的缺乏,毅然谢绝了当地士绅的好意。

文徵明说,我父亲清白做官,我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玷污父亲的声名,于是,这位“傻儿子”毅然回绝了温州士民的好意,简单办理了丧事,扶棺北归。

当地士民非常感慨,于是将这笔被文徵明拒绝的钱修了一座亭子,名曰“却金亭”,以表彰纪念文林、文徵明父子。


▲文徵明:携琴访友图。

文林去世后,苏州文氏在连续两代高中科举后,却在文徵明这一代似乎戛然而止,对于告别了贵族社会,以科举取士决定阶层上升和功名利禄、家族名望的明代社会来说,连续九次科举落榜的文徵明,似乎将导致苏州文氏的断崖式陨落。

然而,苏州文氏的名望,却将在文林的“傻儿子”文徵明的经营下,逐渐浸润大明帝国的心扉。

文林去世第二年(1500年),唐伯虎出狱还乡,结果江南士子很多都对唐伯虎落井下石,唐伯虎的妻子甚至与他闹离婚分家产,走投无路的唐伯虎决定离乡远游,但却放心不下自己的弟弟,于是想到将弟弟托付给文徵明。

自己也仅是贫寒度日的文徵明慷慨允诺,并多次写信劝唐伯虎不要自暴自弃。

唐伯虎十分感动,回信说:“我心惟君知。”


最爱历史新书首发,欢迎入手▼
新书首发-限量签名版!每满100减50赶紧下单吧?


文徵明对于落难故友慨施援手,但当有权贵、藩王要给他送珍宝钱财,请他挥毫作画时,他却直接拒绝,并给自己订立了一条底线:不给藩王、权贵、外国使者写字作画。

但如果来者是一个贫寒的邻里亲友,他却喜欢热情接待,欣然磨墨运笔,为来者赠书作画,而别人所回馈他的,无外乎一些普通的食品、日用品和文化用品。

尽管后来他的作品以亿万计算,其中2018年他的行书作品《杂咏诗卷》拍卖价,更是高达8165万元人民币,但在文徵明活着的时候,他却时常为生计困窘。

正德六年(1511年),右佥都御使俞谏在苏州、杭州等地治水,当听说文徵明生活艰难、甚至要向朋友借米维持生计后,俞谏有意施援,于是礼请当时42岁的文徵明到官署茶叙。

茶聚间,俞谏婉转提头说:“听说你最近不太如意……”

不等俞谏说完,文徵明就说,“我虽不富贵,但并不贫寒。”

俞谏于是又委婉说,“我看你此次前来,衣着也比较朴素。”

文徵明又是淡然地说,“这是因为下雨,才穿破衣服出门。”

于是自始至终,俞谏都开不了口,提借钱给文徵明补贴家用的事。


▲文徵明:品茶图。

在文徵明活着时,他所做的书画就已经价值不菲,以致他在世时,市面上就已经有了大量文徵明的赝品伪作问世,但是文徵明本人却始终活得非常清贫,艺术家甘于清贫的人生,这种坚守,没有恬然高远的修为,是极难达到的。

当时,有的作伪者甚至直接拿着伪作,要文徵明帮忙签名盖章。

文徵明对此都欣然应允。

后来,甚至有的人拿着伪作请求他鉴定真假,他也一概说是真迹。

门人弟子都非常不解,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文徵明解释说,凡是有能力收购字画的,必然是家里有余财的富贵人家,而出卖字画的,一定是因为家境困难,急需用钱。如果因为我一句话而导致双方无法成交,卖字画的人家不是更要陷入困境了么?

在他看来,以菩萨心肠救济落魄文人,远远比鉴定真假、维护他自己的名声来得重要的多。

后来,清代人朱彝尊非常感慨地说,文徵明“人品第一,书画诗次之”。

尽管文林的这个“傻儿子”终其一生都不能金榜题名,然而文林、文徵明父子留下的恬淡、清净、正直与善良的品德,早在文徵明在世时,就为苏州文氏赢得了满天下的敬重,而在文徵明之后,当时有的外国使者途经苏州城时,还特地要别人指点哪里是文徵明的故居,然后打躬作揖,朝着苏州文氏的老宅深深敬拜。

对于当时崇尚中华文明的朝鲜、越南等地使者来说,中华文化圈的礼仪文明假如有活化石,那么苏州文氏就一定是其中的代表,这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品格与文化熏陶,尽管苏州文氏远非财富、权力和声名的顶级代表,但他们家族所世代传承的,却是中华文化中最为深邃和韵味悠长的品德。



3


迟钝却大器晚成的文徵明,一直活到了90岁才溘然长逝。

传说他临死前,仍然在为友人的家属撰写墓志铭,中途他感到不适,于是将笔搁在一边,端坐着,静静结束了平淡却辉煌的一生。

作为古代中国的文艺巨星,文徵明在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中,最为大器晚成,但却是唯一的诗、文、书、画艺术全才:

诗文方面,他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书法方面,他与祝枝山、王宠并称“三大家”;

绘画方面,他与唐伯虎、沈周、仇英并称“明四家”。

对于文徵明这种大器晚成的人生经历,今天我们在分析这位文化巨星,同时也是苏州文氏真正的奠基人的时候可以发现,他身上所拥有的那种恬然淡远、善良真挚,是一种历经岁月而弥久、余韵悠长的文化品格,从这个意义来说,苏州文氏所代表的中国顶级家族,所渗透出的这种文化魅力,才迥然有别于别的王侯将相和科举家族,从而拥有了一种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但苏州文氏的故事并未终止,文徵明在1559年去世后,他的子孙秉承家教,以诗书传家,有后人统计,从文徵明开始,苏州文氏共诞生了62位诗人画家,即使在文化鼎盛的江南,也称得上是文化巨族。

文徵明去世63年后,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文徵明的曾孙文震孟高中状元,使得苏州文氏进入了高光时刻。

但与曾祖文徵明一样,文震孟在夺魁之前,其实屡战屡败。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21岁文震孟考中举人,但此后他连续九次参加会试,却全都名落孙山。天启二年(1622年),文震孟从苏州再赴北京参加会试,就当大家都以为他将再次落榜时,没想到屡败屡战的文震孟却一飞冲天,考卷被明熹宗一眼看中圈为当科状元。

当时,文震孟已经49岁了。

从21岁一直到49岁,整整28年间历经十次会试,文震孟才最终考中进士,并且一飞冲天夺得状元,这种百折不挠的经历,堪称绝世传奇。


▲文震孟书法。

对于一般人来说,年近老年才高中进士、甚至状元夺魁,一般人肯定会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乃至异常艰难的成就,但文震孟却继承了苏州文氏的憨直作风,高中状元仅仅八个月后,天启二年(1622年)十月,文震孟就上书弹劾当时权势遮天、甚至敢号称“九千岁”的大宦官魏忠贤,这惹得魏忠贤大怒,于是,文震孟高中状元才仅仅八个月,就被廷杖80大棍后贬谪出京。

文震孟所处的晚明时期,大宦官魏忠贤利用明熹宗贪玩嬉戏的空子把持朝政,并打击异己、祸害天下,以致当时朝廷内外上至大臣、下至百姓,很多人都被廷杖、剥皮、割舌,惨死者无数,就在这种腥风血雨的朝堂风雨中,文震孟却不顾身家性命、挺身而出,以致高中状元仅仅八个月就被贬黜离京。

但即使是回到苏州故乡,文震孟也仍然积极参与东林党人的活动,当时,江南民间士绅集合在东林党人周围,暗中声讨魏忠贤等人擅权乱国,这惹得魏忠贤大怒,于是挑拨明熹宗拆毁东林书院,并杀害了杨涟、左光斗等著名东林党人,文震孟则“被夺宦籍,贬为平民”。

一直到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驾崩后,崇祯皇帝即位、随后铲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文震孟才被重新召回朝中。

重新入仕后,文震孟被崇祯皇帝任命讲解经史,有一次,文震孟在讲经时,崇祯皇帝无意间翘起了二郎腿,当时文震孟刚好讲到《尚书》的《五子之歌》,于是文震孟故意高声朗诵《五子之歌》中的“为人上者,奈何不敬”,一边两眼紧盯着崇祯皇帝的脚,搞得崇祯皇帝只好急忙用长袖遮住脚,然后慢慢放下二郎腿。

但置身明末宦官与士大夫的激烈斗争,以及士大夫与士大夫之间的频繁党争,加上崇祯皇帝本身又反复多疑,这使得文震孟在此后虽然短暂出任过三个月的宰相,但不久就因为党争被诬陷离职,回到苏州家中不久后,63岁的文震孟(1574-1636年)最终抱病去世。

文震孟去世八年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尽,大明王朝覆灭。随后清兵入关,满清势力又与南明朝廷以及各路农民军展开争夺,全国上下到处腥风血雨。

清军南下攻破苏州后,当时,文震孟的弟弟文震亨仍然在世,于是他从苏州避居阳澄湖,当时,清军强令要求明朝遗民剃发,清兵的要求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为了捍卫自己内心的信仰和效忠大明帝国,文震亨誓不剃发,最终绝食而死,享年61岁(1585-1645年)。

作为文徵明的曾孙,文震亨也擅长诗书绘画,生长于苏州天堂的他,还曾经写下了一本奇书《长物志》。长物,指的是日常生活中,非必需的、多余的东西。

在《长物志》中,文震亨细细品讲了“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蔬果、香茗”等十二类“长物”,彰显出苏州文氏在历经几代人后,对于生活美学的提炼与极致感悟。

例如文震亨会讲解如何用米汤滋养青苔:

“五六十粒米,两碗水,照得见人影的粘稠度,放凉之后,最适合滋养青苔。”

文震亨还讲到他把茶叶放在荷花里熏香一夜,然后在第二天拿出来招待友人:

“荷花芯中熏过一夜的茶叶,散发出清新的香甜。冲泡的水,一定要是冬天存储的雨水。”

对于这种极致的生活美学,有朋友调侃他说,“你的专长是书画跟营造园林,干嘛写生活小事呢?”

文震亨的回答是:

“假如将来人们渐渐忘了该如何好好生活,想要重新体会或了解时,那么至少还有一本书,可以给他们作为参考。”


▲文徵明:白玉兰图卷。

人们以为,写下《长物志》的他如此极致生活、这般留恋人间,因此在朝代鼎革,大多数人选择剃发顺从、苟且偷生之时,他也一定会选择做一个顺民、剃发偷生。

但是作为苏州文氏的子孙,作为文徵明的曾孙,作为《长物志》的作者,他却毅然选择了以绝食而死,来彰显自己的刚烈忠诚。

文震亨绝食而死后,文震孟的次子、后来被过继给文震亨的文乘,也在暗中联络义士,筹划参与反清复明。

作为文震孟的儿子和文徵明的玄孙,出身苏州文氏的文乘不甘国家危亡,与起兵反清复明的吴日生等人书信往来、筹谋抗清复国,没想到计划被清军截获,文乘被捕,最终被判斩刑。

临刑前,文乘面不改色,他先是朝着北方明朝首都北京的方向跪拜,然后又朝着南方苏州家乡的方向跪拜,并写下了最后一首诗:

“三百年前旧姓文,一心报国许谁闻。
忠魂今夜归何处,明月滩头吊白云。”

文乘就义后,他的妻子也自杀殉亡。文乘的儿子则因为“家门破败,身无立锥”,后来,文乘的孙子在苏州灵岩山剃发出家为僧。

至此,苏州文氏这个从明朝初年以武官起家,转而从商,继而从文,先后出过文徵明等文艺巨星、文震孟等状元宰相的文化家族,最终在明末清初的时代鼎革之中,因为效忠前朝、殉节忠义而被清廷歼灭消亡。

后来,苏州文氏还有文点等后人仍然以书画为生、留存到了清朝,但这个曾经如此恬淡清雅的家族,至此已逐渐陨落人间。


▲文点:茅亭叙旧图。


但人们不曾忘记,那个姑苏城外,善良、忠诚,看似恬然、淡雅,却在时代鼎革之际不顾个人乃至家族安危,敢于为国家和民族挺身而出的文化巨族,如何在时代的腥风血雨中慷慨高歌、舍身成仁。

这样的家族成员,在和平年代,是一个个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在动荡时代,又是一个个挺身而出的时代英雄。他们可以是朋友、可以是师长、可以是巨星、可以是英雄,他们,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正是这样的家族,超脱离开了科举、功名的束缚,转而以一种既温文尔雅又浩然忠义的并存融合,成为中国顶级家族的又一杰出代表。

每每仰望这样的家族,我们都心生敬意,慨叹良久。

致敬,苏州文氏!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作者: 天涯过客    时间: 2021-8-1 11:47
01


深夜,深山。


一个中年书生叹了口气,吹熄摇曳不定的烛火。


一瞬间他被黑暗吞没。


他开始回忆一生的过往,有精彩,有疼痛,也有不甘。


古有大鹏鸟,乘风上九霄。


他却一直没遇到那样的风。


只能随波逐流,甚至大起大落。


28岁之前,他的人生,一飞冲天。


28岁后,他的命运,像在速降。


……


不管顺境逆境,他都很重视自己的精神世界。


他的艺名,一个比一个有意境。


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


这似乎来自双鱼座的纠结。



想入世又想出世,想外露又内敛。


他还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擅长山水画和仕女图。


其代表作,就是一首首美轮美奂的诗——《落霞孤鹜图》《杏花茅屋图》《春山伴侣图》《秋风纨扇图》。



与历史上其他著名画作相比,你会从他作品里感受到一种蚀骨的孤独。


柔软隽秀,充满禅意。



这都跟他的命运相关。


他不是没有奋斗过,可是后来只得退居山林,成了一枚宅男。


个人认为,中国隐士排名榜的最前列,除了陶渊明、陶弘景和竹林七贤,还应该有唐伯虎的名字。


必须的。




02


苏州人唐伯虎,原名唐寅。


据说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和“寅”很有缘分——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生,所以连字都叫伯虎(十二生肖中虎与寅对应)。


但唐寅其实只是在寅年出生。

唐寅的先祖唐俭曾经跟随李渊起兵反隋,后来受封“莒国公”,也因此,唐寅自称“鲁国唐生”。


唐寅明显是在提醒自己,祖上曾经牛叉过。


到唐寅爷爷唐泰那一代,也还是可以的。


唐泰曾出任兵部车驾主事,虽然是后勤岗位,车队队长,却经常有机会见到领导。


可惜在土木堡之变中,唐队长领了盒饭,成了烈士。


老唐家从此就开始走下坡路,唐寅的老爹唐广德,已经落魄成小酒馆的老板。

可是公元1470年出生的唐寅,让老唐家看到了重振门楣的希望。


因为这小孩博闻强识、过目不忘,对于学习过的东西,稍加浏览就能牢牢记住。


这无疑是个天才儿童,尤其有绘画天赋。

唐老爹一看自己的儿子这么有才,就让唐伯虎拜沈周为师。


这个沈周不是一般人,他是当时吴门画派的开创者,比唐寅大整整43岁。


吴门画派是中国明代中期的绘画派别,亦称"吴派"。因苏州为古吴都城,有吴门之谓,而其主要代表人物如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张宏等名家,均属吴郡(今苏州)人。


在名师指点下,唐伯虎很快取得飞速进步,为此后的艺术人生打下了坚强基础。



03


更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唐寅只学习了绘画,但在诗歌方面,也是无师自通。


有一次,客人来访,父亲拿出甜瓜和炒豆招待,他侍立一旁。


客人见他乖巧,出联试他:“炒豆燃开,抛下一双金龟甲”,小唐寅随口应道:“甜瓜切破,分成两片玉玻璃”。

不光天赋奇高,少年唐伯虎还是一把社交好手。


年纪轻轻,他就认识了三个牛人:大他9岁的祝枝山,与他同岁的文征明,以及张灵。


张灵是唐伯虎的邻居兼同学,两人性格相近、脾气相投。他曾经写诗:“胜迹天成说虎丘,可中亭畔足酣游。吟诗岂让生公法,顽石如何不点头”。因为受唐伯虎的影响,他的绘画水平也不错。


未来的所谓江南四才子、吴中四子,早在少年时代就已经组了CP。

公元1485年,15岁的唐寅以第一名的成绩录取为苏州府府学附生。


用好友祝枝山的话说:“童髫中科第一,四海惊称之。”

时间来到1488年,刚刚成年的唐寅又成了家——媳妇姓徐。不久,徐妹妹生了一个小唐伯虎。

学业有成,家庭甜蜜,有点双丰收的味道。


如果人生这样发展下去,唐伯虎可以躺平享受人生。


可是,公元1494年,老唐家画风突变:这看起来毫无特点的一年,唐老爹、唐妈妈、小唐伯虎,以及徐妹妹全都撒手人寰。

24岁的年纪,唐寅却已经饱尝了人世最悲痛的别离。


他的白发明显多起来了。


他的心有多疼,从下面这首诗里可见一斑。


《白发诗》


清明揽明镜,元首有华然。
怆然百感兴,雨泣忽成悲。

忧思固逾度,荣卫岂及哀?

夭寿不疑天,功名须壮时。


04


在亲人相继离世这最悲苦的岁月里,幸好还有朋友的慰藉,祝枝山给他指了一条阳关道——科考。


科考这条路,确实是专为唐伯虎这种学霸设计的。

人生的无边黑暗中,唐寅又寻到了一丝光亮。

公元1497年,唐寅开始了自己的科考生涯——录考(相当于今天的中考),而陪他一起首秀的还有好友张灵。


作为吴中四才子之一,张灵的性格和才华一样张狂放荡,考试期间,居然约唐寅去烟花柳巷。

本来以唐寅的天赋,科考是小菜一碟,可是他去“红灯区”的传闻,却惹恼了考官方志。


方志一怒之下,本想彻底废除唐寅考试的资格,关键时刻,苏州知府曹凤站出来说话了。


唐寅勉强名列金榜的最后一名。


这一年,唐寅27岁。

不过学霸终究是学霸,那怕入学成绩最后一名,期末考也会惊掉一群人的下巴。


在第二年的乡试中,唐寅写出了一篇赢得满堂彩的满分作文,高中解元(多个省份联考的第一名)。


他的生活似乎再一次充满希望,唐寅在日记中写道,“三策举扬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对于唐伯虎的自负,好友文征明劝他“悠着点”,但此刻鸡血在身的唐伯虎不但不领情,还故意冷落文征明。

唐寅不信命,高中解元的成功,似乎预示着他还可以和命运搏一把。


但命运随即开了个玩笑,让唐寅知道,命运之手不可抗拒!


05


公元1499年,踌躇满志的唐伯虎,与徐经等人一起前去参加会试,就在这次考试时,发生了大明王朝的一宗大案——弘治春闱案。

唐伯虎与徐经偶然结识,进京赴考期间,他们都投拜在当时的学术大咖——程敏政门下学习。


这在当年原本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可巧合的是,当年主持科考的也正是程敏政。

而更巧合的是,程敏政这一年出的考题非常冷门,搞得一大群死读书的考生无从动笔。


这一切原本也都没什么,可偏偏,唐伯虎与徐经俩人太高调,一个说“可中大魁”,另一个则说“可中状元”。

把所有的前因后果联系起来,落榜的众考生立刻炸锅了,舆论一致认为这其中一定有猫腻。


后来,经调查核实,虽然认为科考作弊的证据不足,但为了平息舆论,主考官程敏政被迫提前退休,唐伯虎和徐经则被开除学籍。

怎一个惨字了得。


若干年后,徐经有一个非常知名的后人,名叫徐霞客,谱写了一段旅游界的经典传奇,这是后话。

经过这场变故,唐伯虎变了,他的张狂恣肆不见了,开始充满了对命运的敬畏或恐惧。


即便朝廷“大度”,让他到浙江做个小官,他也避之唯恐不及,干脆辞职回家。

可推开家门,他看到的是一副冷脸:续娶的媳妇,满以为唐寅会高中状元、荣归故里,结果却两手空空。


这落差,直接导致夫妻反目,家庭解散。


他写道,“世间多少无情者,枕席深情比叶轻。”

公元1500年后,命运又一次把唐伯虎摁在地上使劲摩擦。


才子挡不住,大病一场。




06


灰心丧志的唐寅,开始穿行于烟花柳巷,并创作了很多与享乐和女色相关的绘画作品。


典型如《李端端图》《孟蜀官姑图》《仕女图》等,其中《李端端图》据说就是“唐伯虎点秋香”的原型。


其实在深山中,他无数次点过蚊香,但肯定没点过秋香。

他曾出走山林,以为湖光山色能治好命运的创伤,但旅途劳顿却反而令他一病不起。

唐寅这一病,引来文征明等好友的关怀,但可惜,此时的他对一切似乎都失去了兴趣。


在《与文徵明书》中,他甚至责怪文征明:你们这帮人,到现在还给我灌鸡汤。

面对无常命运,唐寅低头认输了:他的眼眸逐渐失去热切,生活几乎只剩下画画、喝酒、看桃花。

如果说他的人生还有什么喜色,那就是35岁的唐寅又续娶了第三任妻子——沈九娘。


温柔贤淑的沈姑娘成了他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暖色,不但照亮了唐寅的内心,还为他生下一个女儿。

有了妻子、女儿,顺带着自己的字画也卖了点钱,唐寅的人生终于有了转机。

公元1507年,37岁的唐寅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一个小目标——建桃花别墅。


后世广为流传的《桃花庵歌》便创作于这一时期:“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来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这种人生的小确幸,对于唐寅来说是何其难得。


可贵,有妻、有女、有桃花,唐寅很知足。

07


可命运就是看不惯唐寅的知足。


1512年,37岁的沈九娘因为操劳过度离开了人世,这使唐伯虎痛彻心扉。


从此他再也没有娶妻,而是皈依佛门,法号“六如居土”。

没有了桃花下的美人,桃花似乎也失去了颜色。


为了活下来,他还装过疯。


那是正德四年,也就是四十岁的时候,他被宁王招至麾下。


本以为中年得志,哪知道宁王是要谋反,在哪个朝代都是找死。


为了麻痹宁王,他装疯甚至裸奔,一个文人,完全没了尊严。


但毕竟,残暴的宁王放了他。


活下来还是第一位的。


在他之后的人生中,只能以出卖字画、为人写墓志铭聊以度日,在半醉半醒间,蹉跎人生岁月。

对人世,他似乎没有一丝眷恋,活着或死去,对他而言,早无分别。


唐伯虎这一生,每当生活略有起色,命运就会狠狠地一掌拍下,使他跌落尘埃。


就像古希腊神话里,一次次推石头上山的西绪弗斯。


公元1523年,唐伯虎在寒风瑟瑟中离开了人世。



临终前,他留下一首《绝笔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既然无法选择,那就在天地间留下一个孤独而洒脱的背影。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欢迎光临 爱盲论坛 (https://aima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