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家公祭日|今天,请为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默哀

[复制链接]

2102

主题

656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3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3 11:1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天涯过客说: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国家公祭日
勿忘国耻/牢记使命/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300000


今天


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上午10点01分
南京全城将拉响警报



当警报在全城响起
如果您正行走在路上
请您停下脚步
如果您正在刷手机
请您暂时放下
如果您正在家里看电视
请您起立
如果您正开车在途中
请您停驶鸣笛
......


无论您在哪里
在做什么
请留出一分钟
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默哀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

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
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
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
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硝烟虽已远去,国耻民殇不应忘记。


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第7个国家公祭日,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83周年祭,
今天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永恒的国殇。
今天让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殇!

83年前的今天,南京正在经历一场“人类的浩劫”。
1937年12月13日,
那一天是侵华日军的铁蹄踏入南京,
那一天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30万生灵,
有血有肉的同胞啊!
就这样凝固成一串名字,
刻在了历史的墙上。
钟山垂泪,秦淮泣血!
警钟长鸣,驻足默哀!
今日,国歌奏响,国旗下半旗志哀;
今日,防空警报拉起,全城车船止行;
今日,每一位中华民族的同胞,驻足、默哀……


为30万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
不幸罹难的同胞们祈福,为和平祈愿。
让白骨可以入睡
让冤魂能够安眠
把屠刀化铸警钟
把逝名刻作史鉴


我们忘不了1937年的南京,
是为了守护历史的真相,
是为了守护更加繁荣昌盛的祖国!

这段历史,与你我的过去和未来勾连,经历的伤痛和不屈的抗争会时刻提醒我们:这强大,来之不易,这和平,来之不易。
国家公祭日,
是提醒、是警策,
也是一种对更广泛和平的期盼。

今天,无论你身在哪里都请记得:
以国家之名,祭奠每一个高贵的生命;
以尊崇之心,祈愿每一个人平安地生活。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铭记中华民族的血泪,吾辈当自强!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02

主题

656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313
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3 16:59:29 | 只看该作者
7楼 天涯过客说:

12月13日
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以国家的名义
沉痛悼念南京30万遇难同胞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

时光虽流逝,记忆从未消失
我们记录下他们的肖像和名字
为史存证
我们铭记这段家国之殇
珍爱和平

今天,以国之名义


祭悼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眼泪


更不是为了仇恨


一寸山河一寸血


回看那年乱世如麻


更要感恩这锦绣年华


生逢盛世


更要昂扬斗志,砥砺前行!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2

主题

656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313
6#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3 11:22:03 | 只看该作者
6楼 天涯过客说: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今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3周年
12月13日
是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3年前
南京大屠杀惨案震惊中外
30万同胞惨遭日军屠戮
为了深切缅怀遇难同胞
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珍视
一系列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活动
在线上线下展开
在众多活动当中
有一项活动
从2017年开展以来,已经持续了4年
这就是
“不可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史实”
阅读寻访行动

活动通过寻访南京大屠杀历史遗迹
阅读南京大屠杀相关史料、文学作品
引领公众
铭记历史、不忘过去
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今年
在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
“不可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史实”

阅读寻访行动

再次启动
追寻那段历史在岁月中的无尽回响
铭记那段历史黑暗中闪耀的人性之光








绣球公园城墙脚下
四周高大青翠的松柏树包围之中
立着一处石刻纪念碑
碑顶上雕刻一个花圈
花圈正中刻有“1937·12”字样
这里是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挹江门丛葬地
也是已故著名华裔作家张纯如女士
在南京寻访的第一处丛葬地

1995年夏天
张纯如为了一个真相不远万里来到南京
访问了许多幸存者
参阅了大量历史文献
她驻足在一处处遇难同胞丛葬地前
缅怀,沉思……
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勇气
撰写、出版了
《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
引起了西方世界的震惊
也引发国际社会的深刻反思




在挹江门丛葬地
《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译者
当年曾陪同张纯如在南京采访的
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杨夏鸣
现场讲述了该书为维护历史真相
捍卫人类正义作出的突出贡献
回忆了张纯如在南京采访的经历







扮演张纯如的演员
南京“最美防疫志愿者”吴亿达
与来自南京传媒学院大学生
朗诵了书中的片段——




“人们应该记住的不仅仅是
南京浩劫中被屠杀的人数
而且还应该记住许多人是如何悲惨地死去”
……
“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广州路小粉桥巷里静谧的小院中
一座二层坡顶西式小楼
掩身在高大法国梧桐的后面
80多年前
这里曾经住着一位德国人
他的名字如今被南京人家喻户晓
——约翰·拉贝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
拉贝在南京的住所
作为南京安全区收容难民的难民所之一
保护了600多位难民

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拉贝
和其他国际友人一同
为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
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
《拉贝日记》
被视作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
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之一
向国际传播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在人类战争史上
总有一些人,像灯塔一样
为身处黑暗恐怖里的人们
带来光明与和平的曙光……”


寻访当天
拉贝故居前响起了深情的朗诵
南京大学拉贝纪念馆
暨拉贝国际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
交流中心主任杨善友
介绍了《拉贝日记》
及南京国际安全区的相关历史






扮演约翰·拉贝的演员
与来自南京工程学院的大学生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外孙女夏媛
全国劳动模范
新街口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部总监吕雪瑾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孙立群
共同朗诵《拉贝日记》片段
与诗歌《拉贝的诉说》












今天
当凄厉的警报声
作为整个国家的背景音长鸣

和平的钟声
在纪念馆的公祭广场久久回荡
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


一处处遗迹
就是一个个永恒的纪念碑
永远铭记在民众心间
一册册书籍
就是一段段不灭的历史
永远照亮前行的道路

这是一种警示:
中国人要勿忘历史,奋发图强
也是一种宣示:
和平来之不易,悲剧不可重演
铭记历史与珍爱和平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




历史仍有回响
记忆从未褪色
让我们从历史的回响中获得警醒
让我们从永恒的记忆中汲取力量




图片来源:龙虎网数字资产管理中心

视频来源:龙虎网

内容编辑:龙虎网官微工作室薛珊


●走进挹江门丛葬地缅怀死难同胞追寻历史足迹

●聚焦民生保障月牙湖街道用“绣花功夫”书写幸福答卷
●宁聚第一资源潮涌创新名城

●国内首创!南京布局建设“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2

主题

656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313
5#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3 11:20:52 | 只看该作者
5楼 天涯过客说:

13


星期日
2020年12月
为什么我的城市满目疮痍?

为什么我的周围尸横遍野?
青天暗成了黑色!
大地染成了红色!
这个寒冷的冬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我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1937年12月13日,我的故乡——南京笼罩在一片杀戮中。作为幸存者,我要向世人讲述
那段不能忘、不敢忘、也不会忘的历史。
不能忘记的历史
这一年,日本侵略军攻占我的城市。枪炮声!哀嚎声!
杀戮声!呐喊声!40多天的血腥屠戮,
我的30多万同胞惨遭杀害……
机枪扫射、刺刀乱戳、焚尸灭迹、抛尸江中,更有紫金山下令人发指的“杀人比赛”。













江边流水尽为血染,

河渠沟壑填满尸体。
我的城市三分之一的建筑化为灰烬,
无数财产被洗劫一空,
只剩下死亡般恐惧和惊叹。
在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之下,
大约每12秒,

就有一条生命离开。

123456

我是劫后余生的幸存者,
是历史的见证者,
也是还历史以真相的参与者。
这段历史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
岁月的河流冲刷不去,

时间的推移难以遗忘。30万,8年,3500万……同胞们,记住这些数字,勿忘国耻。牢记国家公祭日
我的城市经历了大屠杀,满目疮痍、支离破碎;我的同胞无一幸免。我本以为我的国家就此沉沦。
然而,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的前沿,同人民站在一起,战胜日本侵略者,
带领中国人民走出漫漫长夜。
如今,我们通过国家公祭日,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国家公祭日由来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的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了纪念谁
国家公祭日祭奠对象不仅仅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还包括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被杀戮的同胞。

“1213”国家公祭日
国忆不远!国耻不忘!国威不畏!将“国家公祭日”牢记于心!
将历史的磨难与屈辱铭记于心!增强爱国主义信仰于灵魂深处!





时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
只有强大自我,
树立强烈的民族意识、
团结意识、
爱国主义意识,
才能赢得敌人的敬畏、世界的尊重!吾辈当自强

有这样一本书《南京大屠杀》,书的作者叫张纯如。在这本书里她记录了日本侵略者对我的祖国、我的同胞犯下的滔天罪行。他们将我的同胞砍头、活焚、活埋在粪池中溺淹、挖心、分尸。



张纯如

她的文字
让更多的事实大白于天下。83年了,这些字字句句仿佛一笔一划仍在滴血那是我30多万同胞的鲜血。然而,时至今日,面对世界舆论,日本仍拒绝对其战争行为表明悔意。


每次想到这,我痛心疾首。

我告诫年轻的同胞们,
历史并不遥远,国耻不可忘怀。
金陵血,万顷悲风埋同骨;华夏怒,我辈不忘卅万魂。战地的炮火离你们远吗?
南京大屠杀离你们远吗?你们只是生在和平的年代、和平的国家。
83年前,
冷日销光,城西鸦集枯桑。痛蒸黎命贱,竟谁顾谁伤。叹万里、江流无语。
83年后,
国耻焉能忘,唯有反思方励志;醒龙正奋飞,宜将大恨助图腾。

铭记,不只是民族的悲怆,

还有落后必亡的训诫;
纪念,从不为宣扬复仇的怨念,
只为许下复兴的心愿:
哀伤藏于心,实干强我邦!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巅!这强大,来之不易!
这和平,来之不易!
悼念逝去的同胞,
期许美好的未来;
相信国家的进步,
盼望崭新的生活。
把屠刀化铸警钟,
把逝名刻作史鉴。
我们忘不了1937年的南京
是为了更好地守护现在的中国。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吾辈当自强!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627

帖子

756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566
地板
发表于 2020-12-13 11:20:38 | 只看该作者
<
地板 分享阳光说:回板凳天涯过客
虽然我们做不到感同身受,但是血的教训和三十万死难者堆积成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2

主题

656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31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3 11:18:41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天涯过客说: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个铭刻于国人心底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城开始了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戮。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83年后,人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这段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我们却不敢忘、不能忘。铭记,不仅牢记和平来之不易,还需汲取落后挨打的教训;纪念,不为激起仇恨,只为立下誓言:吾辈当自强。








南京!南京!





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百人
历史见证者正在凋零但是 真相不应沉默






陈德寿:奶奶端糖水过来时,姑母已经断气了


1937年我虚岁6岁。12月13日早上,日本人打进城来,放火烧掉了街头的房子。我父亲和邻居出去救火,日本兵看见就把他们一起抓走了,父亲再没有回来。


上午九十点时,来了一个日本兵,手上拎着个箱子,挨家挨户查逃兵。爷爷把香烟糖果拿出来给他。他根本不要这些,他要“花姑娘”。当时我母亲怀着身孕,我姑母陈宝珠一手抱着两岁的小表妹,一手牵着4岁的小表弟。日本兵看见我姑母就拖着她走,我姑母就跟日本兵周旋。


这个日本兵不耐烦了,就拔出刺刀,对着我姑母的大腿深戳一刀,我姑母疼得蹲下来了。日本兵就又在她身上戳了5刀,总共6刀,戳完后转身就往外走。我姑母疼得难受,跟我奶奶说:“妈,你给我端一碗糖水来吃,我疼死了。”等我奶奶端糖水过来时,姑母已经断气了。两个重要的亲人就这样没了,家里乱了。



李高山:两次从日军枪口逃出
我11岁参军,1937年12岁。那年12月13日早晨,日本人把我们的队伍包围了。当时弹尽粮绝,值守的长官叫我们缴械投降,我们就都投降了。
第一次屠杀大约在晚上10点钟。日本人找了一间公馆,把我们这些被俘的军人一起押进去,拼命把人往门里面推,大家前胸贴后背。之后,日本人把机枪架在窗台上开始对准头部扫射。人们一排排地往后倒。我个子小,前面人比我高,基本上只到人家背上位置,被前面人挡住了,我就没有受伤。
我和其他没死掉的人,慢慢从尸体里爬出来,从二楼抓着墙滑下来逃跑。逃跑后第五天,我们一起逃跑的6个人被两个日本兵发现。他们把我们带到之前的那间公馆,让我们排好队开始射击。我站在最后一个,当日本兵开始打第一个人的时候,我调头就往回跑。他们没追上我,我跑到一栋民房,到一户人家的床底下藏起来,这才没死掉。






夏淑琴:那天,我失去了7位亲人
1937年我8岁,家里共有9口人,住在城南新路口5号一个哈姓房主的房屋里。12月13日,约有30个日本兵疯狂砸门,刚刚打开门的哈姓房主就遭到枪杀。我父亲跪在日本兵面前,恳求他们不要杀害其他人,也被日本兵用枪打死。
抱着1岁小妹妹躲在桌子下的妈妈,被日本兵从桌子下面拖出来。日本兵从母亲手中夺过小妹妹,把她摔死在地上。母亲和两个十几岁的姐姐被日本兵奸杀。外公和外婆试图保护我们,也被日本兵开枪打死了。当时,我和4岁的妹妹藏在床上的毯子下。日本兵用刺刀朝毯子乱扎,我被扎中了三刀,昏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我被4岁妹妹的哭声惊醒,看到周围全是亲人的尸体……幸好家里还有些炒米、锅巴,我们渴了就在水缸里舀冷水喝。我们与亲人的尸体一同生活了14天,直到后来我们被一位老人发现,那时候我后背的刀口已经化脓。






余昌祥:三四十人一起住地洞

那年我10岁。1937年12月13日,日本人来的时候,看见了人,远的就用枪打,近的就用刺刀捅。我被吓坏了。后来,我和三四十人,一起住到家后面王全胜粮行的地洞里。那个地洞通到秦淮河,像个桥洞子一样,下面铺了一层板。里面都是老弱病残和妇女。
有个小门下地洞,用一个板把洞口挡着,上面铺上稻草,铺上被单,有个老太专门在那儿看着,像看门一样。我们人靠人打起铺来睡地上,一家一家的。那是个排水沟,吃喝拉撒都在里头,生活不好过。
米问题不大,我们的上面就是粮行,地下水是淌着的。我们在岔道的旁边挖了一个坑,用滤过的水来烧稀饭。那个稀饭烧出来以后,小便什么味,它就什么味,气味相当大。从来没受过这种罪,我们就这样过了一些日子。


李秀英:我被刺中30多刀
1937年12月13日,日本军队一进城,就开始杀、烧、淫、掠。我的丈夫已经逃到江北乡下避难,我因有七个月身孕,行动不便,就和父亲留在城内,躲在五台山一所小学的地下室里。
这天中午,地下室来了三个日本兵。他们把男人赶开,把妇女带到另外一间屋子里,准备奸污。我趁日本兵上来解我衣扣的瞬间,抽出了他的刀,同日本兵搏命。日本兵见状大惊,同我争夺刀柄。我夺不了刀,就用牙咬住日本兵不放。日本兵被咬痛了,哇哇直叫。另外两个日本兵听到喊声,跑过来帮忙。他们用刺刀向我身上乱戳,我的脸上、腿上都被戳了许多刀。直到一个日本兵用刺刀向我肚子刺来,我失去了知觉。
日本兵走后,父亲以为我死了,十分伤心,准备把我抬出去埋葬。当他和邻居把我抬出门时,冷风一吹,我苏醒过来,哼了一声。父亲听见了,赶忙把我抬回去,又设法将我送进鼓楼医院抢救。第二天,我流产了。经美国医生检查,我身上被刺了30多刀,嘴唇、鼻子、眼皮都被刺破了。经过7个月医治,我才恢复健康。






被改写的人生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每当一位幸存者去世
照片墙的一盏灯就会熄灭
那些垂暮的老人
都曾是少年儿童
他们的人生

被战争和屠杀改变
这样被改写的人生
让人想到3年前刷屏的公祭日漫画





那年乱世如麻
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
同是不谙世事的女孩
岁月间隔
让咫尺变天涯
83年过去  换了人间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相继离世
但他们被改写的人生就在那里
他们的证言也在那里
那些血泪记忆
永远不会被遗忘。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2

主题

656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31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3 11:16:10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天涯过客说:




南京保卫战83周年。

1937年,集结了15万大军拱卫的南京城,从12月5日至13日,短短8天时间,就在日寇的强攻下土崩瓦解。


随后日寇进城,对30万中国军民展开了灭绝人寰的大屠杀。

每每回顾这段历史,总是让人痛心疾首。但究竟是谁,导致了南京的惨败与沦陷?



1


1937年11月,经过三个多月的淞沪血战,上海最终沦陷,日军挟势准备进攻南京,在此情况下,首都南京的防卫问题日益突出。蒋介石连续三天召开最高国防会议,讨论南京的战与防问题。
出乎蒋介石意料的是,绝大部分将领从军事角度,都主张放弃南京。 李宗仁当时表示,从战术上讲,南京是个绝地:“敌人可以三面合围,而北面又阻于长江,无路可退。”国军刚从淞沪战场上溃败,士气低落,人员、装备等大多没得到补充,与日寇硬碰硬,并不划算,倒不如将大军撤往长江两岸,以阻止敌人北上,“让他徒得南京,对战争大局无关宏旨”。 白崇禧则提出,应将大军撤出城外,“监视南京,掩护徐州,保留实力,以便机动打击敌人”。 但南京是国之首都,不防守,何以向国民交代? 对此,军委会作战组组长刘斐提出:“南京是我国首都所在,不作任何抵抗就放弃,当然不可。但不应以过多的部队争一城一地的得失,只用象征性的防守,作适当抵抗以后就主动撤退。”
▲南京保卫战前,李宗仁等高级将领认为,应该战术性放弃南京。 蒋介石心中明白,从军事角度而言,南京确实不利于防守;但从政治角度而言,首都南京又不能不守。而他所期待的大家群起呼应、捍卫南京的局面,并没有出现,会场一片沉默。在此情况下,军委会训练总监部总监、警卫执行部主任唐生智突然站起来,大义凛然地说: “现在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特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 听到这番慷慨忠义的陈词,蒋介石心中大喜,立即任命唐生智担任南京卫戍司令部司令长官。唐生智慨然受命,并当场向蒋介石保证,他将在指挥南京保卫战时,“临危不乱、临难不苟……没有统帅命令,决不撤退”。 但对唐生智比较熟悉的李宗仁,则认为以唐生智的实际能力,所谓与南京共存亡,很可能只是一句空话而已。李宗仁故意翘起大拇指,语带讽刺地对唐生智说:“孟潇(唐生智的字),你了不起啊!” 唐生智则反唇相讥:“德公(李宗仁),战事演变至此,我们还不肯干一下,也太对不起国家了!”


2


这注定将是一场悲剧般的战争:南京已不能守,又不得不守。 1937年11月17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日为南京固守与放弃问题踌躇再四。”
但考虑再三,蒋介石最终决定坚守南京,并希望能固守“3个月乃至1年”。11月26日,蒋介石又在日记中写道: “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对上、对下、对国、对民,殊难为怀也。” 蒋介石也明白,在日军的军事优势下,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并不划算,“南京守城,非守与不守之问题,而是固守时间之问题……只可希望较短时间之防守。既作短时间守城之望,则不必将全部之基干部队,全部牺牲,须预为撤退之掩护”。“若是至不得已放弃南京时,各防守部队撤退,得有掩护。” 对此,临危受命的唐生智也非常明白:“南京是我国首都,为国际观瞻所系,又是孙总理陵墓所在,如果放弃南京,将何以对总理在天之灵?” ▲蒋介石深知南京难守,但又不得不守。 在做出“短期固守”南京的决策后,蒋介石迅速行动,以南京4个师的守备部队为基础,另外调集了11个师增援南京。南京守城兵力增达15个师,共计15万人。 为了表示长期抗战的决心,国民政府也作了两手准备。当时,蒋介石一方面积极备战,另一方面,11月20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布迁都重庆。在一份就迁都致军内各级长官的密电中,蒋介石表示: “宜抱破釜沉舟之决心,益坚最后胜利之自信,寸地尺土,誓以血肉相撑持,积日累时,必陷穷寇于覆灭。” 从军事和政治的双重角度来说,国民政府当时的两手准备比较明智,但战局,很快就超出了蒋介石的预料。


3


临危受命的唐生智,并非守城良将。 唐生智,湖南东安人,曾先后参加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护法战争和北伐。他的表现反复无常:在中原大战中,曾协助蒋介石击败李宗仁、冯玉祥等人;但此后,他又联合汪精卫反蒋,结果失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部实现和解,以团结抗日,此后,唐生智于1935年被任命为陆军一级上将。 尽管拥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各路人士并不看好唐生智。 ▲临危受命的唐生智。 1937年11月18日,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王世杰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唐生智长期生病,身体很差,“如此严重之守城工作,其体力似不胜任。予今日两次用电话与商南京市民救济事宜,彼均在就寝(睡觉),从可想见。” 白崇禧后来回忆说,“唐生智自告奋勇担任南京防守之重责,委员长令我协助唐侦察南京城内外之地形。时至冬令,白雪飘飞,唐率领参谋人员,我亦与唐同坐汽车先至城外汤山、栖霞、乌龙炮台、秣陵等地视察阵地;翌日继续巡视城内之蒋山、雨花台、天堡城等地。两天之视察,我发现唐之身体衰弱不堪,身着重裘,至平地,犹可下车看看;爬高山,便托我代为侦察。寒风白雪之中,我见他虚弱之身体,不禁为南京防守之担心,为他自己担心。” 在白崇禧等人看来,唐生智虽然有爱国热情,但当时已长期没有带兵,缺乏实际作战经验,也没有驾驭现代战争与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且在来路复杂的各路守城部队中,缺乏威望;加上身体很差,甚至连亲临战场视察,都已无法做到。


4


大战一触即发。1937年11月27日,担任南京卫戍司令的唐生智召开中外记者会,并强硬表示:“本人奉命保卫南京,至少有两件事有把握:第一,即本人及所属部队誓与南京共存亡,不惜牺牲于南京保卫战中;第二,此种牺牲定将使敌人付出莫大之代价。” 尽管爱国热情高涨,但唐生智的实际行动与能力,却与这场首都保卫战最高军事长官的身份,严重失称。 12月5日,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唐生智却经常是窝在家里,而不是上前线视察。
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参谋程奎朗看到,“唐生智在围城战斗中,每日傍晚在庭前散步,照常由侍从身背大温水瓶,手捧小茶壶和三炮台随侍左右,每几分钟用热毛巾拂脸,品香茗,香烟一支接一支地抽,看样子颇为镇定安祥”。 ▲国军将士们依托南京城墙,誓死捍卫首都。 与唐生智的“悠闲”相比,南京城内内外外的战士们,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但大量中国伤兵却得不到救治。 美国记者德丁在当时的战时报道中指出:“自从日军攻城,南京就呈现出可怕的景象。中国方面收治伤兵的设施悲剧性地不足,早在一周之前在大街上就经常见到伤兵,有的跛行,有的在地上爬着,乞求得到医治。” 大量国军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南京城危在旦夕,但擅长喊口号的唐生智却躲在家里,继续悠闲地抽烟、喝茶。


5


很多悲剧,或许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南京保卫战爆发前,南京城内仍然有50多万平民,国民政府宣布誓死捍卫南京城,给了南京市民勇气以留守。加上15万守城官兵,当时,南京城内外人口多达65万人。 蒋介石明白,从军事角度而言,淞沪会战新败,兵残衰弱;且从军事地理而言,属于“死地”的南京,城破只是时间问题。但作为首都,这是一场不得不打的保卫战,否则对国对民,他都无法交代。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南京保卫战前,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带领一众要员和各政府部门,相继撤退前往武汉、重庆等地。蒋介石则一直坚守到了南京保卫战爆发后的第三天,1937年12月7日,才乘坐飞机前往武汉。
蒋介石本来以为,南京至少可以坚守几个月乃至半年时间。他没想到的是,这座六朝古都,将在他离开的短短六天后,就沦陷于日寇之手。 离开南京前,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人民受战祸之痛苦,使之流离失所,生死莫卜……惨目伤心,无逾于此。”“对倭政策,惟有抗战到底,此外并无其他办法。” 他写道:“宁为战败而亡,毋为降敌而存。”


6


但守城的高级长官们,辜负了人民的期望。 12月5日,南京保卫战打响后,15万国军将士在南京城外奋勇杀敌。日寇连续作战四天,付出惨重伤亡后,才推进到南京城下。 12月9日,日军大将、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派出飞机,向南京城内空投《和平开城劝告文》,即《劝降书》数千份,并要求中国守军必须于一天内投降,否则日军“将断然开始进攻南京”。松井石根同时还命令,日军于9日下午4时后暂停对南京的攻击。 唐生智虽然无能,但这会儿,骨气仍在。他命令中国守军继续抗击日寇。对此,日本方面气急败坏地表示:“唐生智无礼至极,非但在十日正午以前没有任何回复,反而从十日早晨起,用猛烈的炮火攻击我军作为酬报。” ▲南京守军机枪阵地。 当时,唐生智下了两个命令,一个是命令各部队“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 为了表示背水一战,绝不放弃,唐生智还命令,各部队将长江沿岸的所有船只全部收缴,并命令部分军队负责把守江岸挹江门,以防止有部队和散兵私自后撤北渡长江,以表示将与南京共存亡。 尽管对外公开表示将死战到底,并收缴了全部船只“斩断后路”,但私底下,唐生智却让南京卫戍司令部参谋长周斓,偷偷在南京长江边的煤炭港,藏了一艘小火轮,以准备自己逃跑时使用。


7


除了唐生智,部分高级将领,也在南京保卫战中玩忽职守。 当时,南京城外战况惨烈,但71军军长王敬久,却整天忙着打麻将。71军260旅旅长刘启雄,曾两次进城去向王敬久汇报战况,结果是一次没遇到,另一次王敬久正在打麻将牌,对刘启雄敷衍了事。 87师副师长兼第261旅旅长陈颐鼎回忆:“在南京城里糊里糊涂的五天战斗中,我们的上级没有同我们见过一次面,也没有哪个告诉我们南京保卫战一般部署情况,教导总队第3旅旅长马威龙曾对我说:‘南京保卫战是唱的我们当旅长的戏。’末了,他们一声不响地溜了。” 当时,根本没有过大兵团作战经验,自己又不愿意上前线的唐生智,命令部队死守各个阵地,以致兵力分散,处处挨打。
在此情况下,部分一线指挥员,根据实际战况,提出应该主动出击。 1937年12月初,在句容前线,正在指挥第156师作战的83军参谋刘邵武,向军长邓龙光建议,以156师全面出击,解决敌指挥部后,即将矛头指向句容西进之敌将其歼灭,使南京守城部队赢得准备时间。但这一建议遭到江防司令刘兴的消极否定,理由是:“守恐不保,还说攻吗?” ▲南京保卫战中,71军军长王敬久等人消极备战打麻将。 南京保卫战激战中,防守紫金山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兼第一旅旅长周振强,发现山下麒麟门一带各村庄都有灯火,竟然是日军的宿营地。周振强立即将情况报告给总队长桂永清,并和第三旅旅长马威龙、工兵团团长杨厚灿联名建议,应该集中兵力,由紫金山的岔路口地区出击,奇袭敌人后方。桂永清向唐生智请示。唐生智却回答说:“现在消耗兵员太多,万一出击不成,守南京城的兵力就更不够了。” 在僵硬指挥下,中国守军开始处处挨打。 占据绝对制空权和火力优势的日军,利用飞机轰炸和重火力,逐渐攻克南京外围阵地,突破到南京城下。而声称要“破釜沉舟,不留后路”,却偷偷给自己留了艘小火轮准备开溜的唐生智,压根没有为十几万大军想过退路这个问题。 或许在他看来,他自己能逃跑就可以了,至于十几万国军将士的死活,还有南京满城百姓的安危,他已经顾不上了。


8


与此同时,国军将士们继续浴血奋战。 侵华战争后,日本陆军省情报部曾在《大陆战史》中,记载了1937年南京城光华门的战斗:“敌人实施的是人弹战术和手榴弹战术,我军伤亡极大,突击队长伊藤少佐也牺牲了,双方都寸步不让。城上城下、敌我双方都能听见对方的喘息声和说话声,战斗一直呈胶着状态。10日激战一直持续到11日。先后进抵各城门的各部队,尽管都反复突击,但始终攻不下巍峨高大的城墙。”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最终城破。攻打南京光华门的日军第9师团步兵第36联队乙副官菅原茂俊,13日凌晨“到城墙根一看,发现城墙阵地非常凄惨,满眼是壮烈战死者的尸体”。 为了捍卫南京城外的雨花台高地,72军88师的国军将士们,前后阵亡6000多人。88师264旅旅长高致嵩在与日寇的肉搏战中,被日军士兵咬掉了一只耳朵,但他却顾不上包扎伤口,继续与敌人死战到底。264旅最后几乎全部打光。阵地快要失守时,高致嵩誓死不退,他命令将所有的手榴弹导火索联结起来,当日军冲进阵地时全部引爆。全体官兵,最终与攻入阵地的日军同归于尽。 ▲国军264旅旅长高致嵩,最后时刻引爆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 在后来的报道中,后人总是以为南京保卫战打得太过软弱。但实际上,在12月13日南京沦陷前,国军将士们的抗击一直非常顽强。雨花台一战中,88师3位旅长,2位阵亡;6位团长,牺牲3位;全军过半将士壮烈殉国。 誓死捍卫紫金山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也让日军非常震撼。 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三十旅团长佐佐木到一,在此后的战地日记中写道,教导总队“这支部队是蒋介石最骁勇的嫡系部队,因此,也是顽强战斗到底的最英勇的部队……和北支那的敌军不同,不愧是蒋介石嫡系军队,进行了数次反击,虽然是敌人,真值得佩服” 。


9


见战局危急,12月11日晚,在得知南京复廓防线即将被突破时,蒋介石两次致电唐生智,指示“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之要旨也”。 但12月12日,唐生智又收到蒋介石来电:“经此激战后,若敌不敢猛攻,则只要我城中无恙,我军仍以在京持久坚守为要。当不惜任何牺牲,以提高我国家与军队之地位与声誉,亦惟我革命转败为胜唯一之枢纽。” 蒋介石显然希望唐生智,能继续指挥国军抗战下去。对此,蒋介石指示道:“如能多守一日,即民族多加一层光彩。如能再守半月以上,则内外形势必一大变,而我野战军亦可如期来应,不患敌军之合围矣!” ▲此前信誓旦旦的唐生智,扔下南京60多万军民先行开溜。 尽管此前信誓旦旦将与南京共存亡,但12月12日,随着日军开始突入各个城门,唐生智慌乱不已——当日下午5时,在匆忙中,他召集南京守军各军长、师长,开了个仅仅20分钟的短会,宣读了蒋介石关于“可相机撤退”的来电,并下达全军撤退的书面命令——“卫戍作命特字第一号”,指令各部队进行突围。 但如何突围? 唐生智心中压根没有想法。他先是指令剩余的十几万大军“大部突围,一部渡江”;然后又口头宣布“大部渡江,一部突围”。命令前后颠倒,完全混乱。 主将没有主心骨,各支守军的军长、师长们也乱了,不知道咋办。此前一直有序抗战的国军,由此开始大溃败。


10


12日,在宣布撤退命令当晚,唐生智急急忙忙,带着一干部下偷偷乘坐他们之前早已私自藏好的小火轮,迅速北渡长江逃命。而他身后扔下的,是当时尽管伤亡1万多人,但仍有多达13万守军的南京守城将士,以及50多万市民。 作为南京保卫战的最高统帅,唐生智先行开溜了。 由于撤退计划太过混乱,加上部署不周,主帅先行开溜,整个南京城陷入了无组织状态的大混乱。 当时,71军军长王敬久等人在开完会后连部队都不通知,直接逃命。部分幸存的国军官兵回忆说,当时在前线打着打着,突然发现自己的长官不见了(逃跑了);然后周围的友军也开始撤退;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守军的抵抗,逐步瓦解溃败。 南京城内的大批守军和市民,纷纷往下关码头撤退。但长江边的大型渡船,却早已被计划“破釜沉舟”的唐生智下令撤走。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国军将领宋希濂后来回忆:  “下关、浦口间原有两艘渡轮,每次可载七八百人,往返一次约需时45分钟。那时下午5时就天黑了,早晨要到7时才天亮,即夜间有整整14个小时可以航行。如果卫戍司令长官部的运输机关能确实掌握这两艘渡轮,则至少可以运送3万人过江,然而,他们却让这两艘渡轮开往汉口去了。留存在下关江边的,只是几艘小火轮和两三百只民船,要过江的人太多,船只却太少,各部队为抢船甚至发生枪战。” ▲南京保卫战时期的挹江门。 当时,唐生智偷偷开溜,但负责守卫南京浦口的第1军和守卫挹江门的第36师,却没有接到撤退命令。被命令“死守”的第1军和第36师,力图阻止军民撤退,挹江门由此严重堵塞,大量撤退部队与守卫江门的国军甚至自相残杀,发生枪战。 由于大部分官兵无船可乘,将士们只好拆取附近的门板,制造木筏渡江,很多人抓着一些木板、树枝,试图游过近2000米宽的长江。因是冬季,江水冰冷刺骨,很多士兵都在中途溺死。 有幸存的国军士兵后来描述道,“人人争渡,任意鸣枪。因载重过多,船至江中,沉没者有之;因争夺船只,互相开枪毙伤者有之;将船击毁者亦有之”,“遥闻隔江嚎恸之惨,惟有相向唏嘘,默然泪下也”。


11


12月13日,日军分几路攻入南京城中,并开始沿马路屠杀逃跑的中国军民。上午10时,日军开始围堵被围困在长江边上、无法渡江的中国溃军。下午2时许,日本海军也突破了最后的江防,到达南京下关,并疯狂扫射正在渡江的中国军民。 大屠杀开始了。 ▲宪兵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萧山令,奋战到了最后一刻。 中国军队群龙无首,乱成一团。只有宪兵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萧山令挺身而出,迅速组织手下的1000多宪兵部队,对日军进行还击,以掩护大溃败的中国军队。 此前,萧山令有多次机会坐船撤退,但他都誓死不退。他对部下说: “我萧某受命拱卫首都,防守无方无以对父老;杀敌不力,俯首称臣,有何面目见江东?我决心留守,与金陵共存亡。” 在与日军激战5个多小时后,萧山令手下的将士们伤亡殆尽,日军开始蜂拥而上,萧山令继续率领官兵,端着刺刀与日军展开肉搏战。
至此,留守江边的宪兵部队官兵全部阵亡,萧山令誓死不屈,最终举枪自杀,以身殉国。


12


萧山令殉国后,部分将士们继续零星进行抵抗,日军最终于13日傍晚,基本上占领了南京全城,而下关一战,混乱的中国军民,被日军残杀达3万多人,2万多人溺死江中。 当时,15万南京守城部队中,有1万多人在战斗中阵亡;另有3万多人成功突围,或是渡江北撤;但剩余10万多人,则彻底崩溃逃亡,几乎尽数被俘虏,最终被日军残忍屠杀。 对于这支此前一日还在殊死抵抗、奋勇抗战的国军,转眼间却乖乖束手投降,日军第16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也感觉非常诧异。他在1937年12月13日的日记中写道: “(中国守军)是以1000人、5000人、10000人计的群体(自行投降),连武装都不能及时解除……他们己完全丧失了斗志,只是一群群地走来。” ▲国军在南京大溃败后,大部分束手就擒。 而扔下十几万大军和50万南京市民先行开溜的唐生智,则在12月12日夜间,亡命一般渡过长江,然后连夜徒步逃亡,接着又坐车北上。
唐生智后来对部下说:“我带兵二十年,大小百余战,从未有今日之狼狈。” 对于南京保卫战的大溃败,唐生智事后也承认失职,“窃职等奉令卫戍南京,既不能为持久之守备,又不克为从容之撤退,以致失我首都,丧我士卒”。但此后,他幸运地避过了军法处置。 而他的轻松言语,哪能抵消,被他仓惶甩下的南京军民对他的愤恨?又如何能告慰,30多万此后被日寇残酷屠杀的中国军民? 唐生智,是历史的罪人。南京保卫战,即使败,也应该是惨烈的败。但最终,却成了一场屈辱的、被日寇为所欲为的大屠杀。 ▲日寇攻入南京后,大肆屠杀中国军民。 对于南京保卫战和固守战略的失败,蒋介石开始了自我反思。 在1937年12月18日的日记中,蒋介石写道,此后应该“持久抗战到底,我固危殆,而敌亦消灭矣”。对于作战方略,他则思考,应该改变固守一城一池的做法,而“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小胜,而成全局大胜”。此后的台儿庄大战和武汉会战,蒋介石的固守战略开始转变,转而开始实施运动战、持久战战略。 但那场拥有15万大军守卫,却仅仅8天就全盘溃败以致30多万国人惨烈遇难的南京保卫战,又怎能忘却? 大江东去,历史无声,唯有热泪对冤魂。
来自 畅游助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9-25 23:19 , Processed in 0.5637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