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俱往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里雾里看科学

[复制链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58
211#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2 07:52:01 | 只看该作者
<
211楼 俱往矣说:回复楼主俱往矣
诺奖得主领导团队研发新技术:5分钟检测新冠病毒
中国科学报10月12日消息,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提出了一种只需5分钟就能检测出新冠病毒的方法。该测试方法不需要昂贵的实验室设备来运行,可以在医生的办公室、学校和办公楼中使用。相关成果发表于预印本平台medRxiv。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分子生物学家Max Wilson说,这看起来是一个绝对可靠的测试。
今年5月,两个研究小组报告了一种基于CRISPR的新冠病毒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在大约1小时内检测出病毒,比传统检测方法所需的24小时快得多。而此次新提出的检测方法是目前基于CRISPR最快的诊断方法。
CRISPR检测的工作原理是识别一个约有20个碱基的RNA序列,这是新冠病毒特有的碱基序列。他们通过创造一种与目标RNA序列互补的“向导”RNA,在溶液中与目标RNA序列结合。当“向导”RNA与目标RNA结合时,CRISPR工具的Cas13“剪刀”酶就会启动,并切断附近的单链RNA。而且,剪切会释放单独的荧光粒子进入测试溶液中,当用激光照射样本时,释放出的荧光粒子就会发光,表明病毒存在。
最初的CRISPR检测方法要求研究人员首先要扩增病毒RNA,然后再进行检测诊断,这无疑增加了检测的复杂性、成本和时间。这种新型CRISPR诊断方法不需要扩增新冠病毒RNA。
该团队还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测试了数百种“向导”RNA,以找到多个可协同工作以提高检测灵敏度的“向导”RNA。研究人员报告称,使用单一的“向导”RNA,可以在每微升溶液中检测到10万个病毒。如果他们添加第二种“向导”RNA,每微升能检测100个病毒。
共同领导该项研究的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病毒学家Melanie Ott说,该方法仍然不如传统的新冠病毒诊断装置好,后者使用昂贵的实验室机器追踪病毒,可实现每微升追踪一种病毒。不过,她说,新诊断方法能够精确地识别一批5个阳性临床样本,每次试验只需5分钟,而标准试验则需要1天或更长时间才能得到结果。
Wilson表示,新检测方法还有另一个关键优势:可以量化样本中的病毒数量。当传统测试通过扩增遗传物质来达到检测目的时,会改变现有的遗传物质数量,从而无法明确样本中病毒数量。与此相反,新检测方法检测到的荧光信号强度与样本中的病毒数量成正比。这不仅揭示了样本是否呈阳性,还揭示了患者携带了多少病毒。Wilson说,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来源:辛雨/中国科学报

本帖来自微秘
盲人朋友副业兼职,按摩店拓客增收,免费旅游卡一元一张

你是否渴望能有一份不用投资、不需要专业技能,零基础,简单听话照做就能长久可做的事业?你想不想利用工作之余做一份兼职,提高自己现有的收入,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美好?你想不想在家利用一部手机就可以赚钱?
开店的老板,你是否希望在现有的留存客户基础上,增加上门的客户量?你是否想过在不改变现有经营范围的同时,让你的经营利润翻倍增长?你是否想在经营店面的同时,还拥有源源不断的收益?
隆重推荐能帮你赚钱的免费旅游卡,单卡价值4980元,这张小小的旅游卡,它很可能会改变您的命运,给您增加一个机会和额外的收入。
本卡为专业旅行社发行,整合了国内外优质旅游线路,持卡人可以超越跟团游的价格限制,仅需购卡便可免费享受40多条旅游线路。

本旅游卡多种赚钱途径,6大收益体系,绝对超出你的想象:
一、零售卖卡:目前旅游卡零售价格因地区不同有所差异,一般每张从99元到599元不等,合伙人可自由定价。
二、批发给商家:批发价格在30元/张到299元/张不等,根据商家自由定价。
三、招募代理商:你直接招募的代理商,你可获得相应比例的招商奖金。
四、赚旅游佣金:游客通过你卖出去,或免费送出去的旅游卡,客户出行旅游,只要中途不离团,客户旅游结束后,最快当天你就能拿到相应比例的旅游佣金,后台可随时提现。
五、代理中高端纯玩旅游:中高端纯玩旅游线路,一个游客出行你也有两三百的收入。
六、代理企业旅游团:只要你有人脉,能组织,销售企业团游,人均利润在200左右。

盲人朋友创业,或增加副业,做兼职,按摩店拓客增收就靠这张小卡片。低成本,高收益,长期可做,零基础也能上手。
我们在全国的盲人朋友中招募100名合作伙伴。免收加盟费,500元购买500张旅游卡即可成为代理商,你卖卡的收入全部都归你自己所有。

给代理商提供的服务和支持:
1、市级以上的代理商,公司可给你颁发代理授权证书,方便你拓展市场。
2、所有成为代理商的伙伴,都将进入专属微信群,大家一起交流经验和技巧。
3、每周都有内部培训,解读更多的赚钱方法。
4、通过电话或微信的方式,远程协助你沟通意向客户,帮助你成交。
5、提供相关的素材、文案和宣传模板。
6、今后即时和你共享最新的赚钱项目和机会。

考虑到盲人朋友的特殊情况,在此郑重承诺,给大家提供5个无风险保障:
保障1:你出15元快递费,我们免费赠送给你5张旅游卡,卡卖出去之后,你再购卡加盟成为代理商。
保障2:不想做代理的朋友,你也可以从我们这长期批发旅游卡,100元10张卡,免费包邮到家,随卖随拿无风险。
保障3:直接在我这加入的前20名500元成为代理商的伙伴,加盟后的3个月至6个月期间,你剩余卖不出去的卡,可无理由退卡、退款。
保障4:只要你有渠道卖卡,我就帮你一张代发。
保障5:代理商完成8组云南旅游预约出行,即可申请退还500元购卡费。

代理免费旅游卡,绝对是盲人朋友创业的最佳选择和机会!旅游行业正当风口,抓住这个风口,必定会改变你的命运和未来。
详情咨询,请直接联系:旅游卡项目对接负责人~朱总
手机:
18532658282
微信:
jz658282
加微信的人太多,加不上就直接打电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58
210#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1 09:09:07 | 只看该作者
<
210楼 俱往矣说:回楼主俱往矣
独家专访 | 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答:如果霍金健在,是否会获得此次诺奖?
原创
陈晓雪
知识分子
今天
收录于话题
#诺奖黄金周
62个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研究黑洞的三位科学家。图为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罗杰·彭罗斯(右)与史蒂芬·霍金(左)。图源:The Arc of Life: Roger Penrose,https://iai.tv/video/the-arc-of-life-roger-penrose
·
2020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授予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以表彰他发现黑洞的形成是广义相对论的准确预言”;另一半则授予莱因哈德·根泽尔(Reinhard Genzel)和安德烈亚·盖兹(Andrea Ghez),“以表彰他们发现银河系中心有一个超大质量的致密物体”。
对这一结果,多位物理学家连称意外,毕竟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的领域也是关于宇宙的研究,而最近一些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的数据,似乎显示出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及光物理四个领域轮流获奖的迹象。为何诺贝尔物理学奖会连续颁发给天体物理学领域?
另外,公众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也在世,是否也应获得此次诺奖?因为在罗杰·彭罗斯1965年提出黑洞中心的时空奇点的理论后,是霍金将其发展,应用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
在诺贝尔奖100多年的历史中,女性获得者非常少,尤其是在物理学领域。今年的一个惊喜是,第四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性出现了。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的女性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北京时间10月6日晚上7点,瑞典理论天体物理学家本特·古斯塔夫松(Bengt Gustafsson)接受《知识分子》专访,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解答。对于物理学奖得主的最终胜出,作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古斯塔夫松拥有名单宣布前最后一轮会议的投票权。
采访?| 陈晓雪
音频审校?| 宋宇铮
翻译审校?| 吴学兵?王一苇
?
●? ? ?? ? ●? ? ? ?? ●
英国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获得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图为2011年10月,彭罗斯在意大利的一个科学节上。Cirone-Musi, Festival della Scienza / CC BY-SA
知识分子:去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天体物理学,今年又给了天体物理学,这让很多人惊讶。你们是如何决定的?
?
古斯塔夫松:物理学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域,我们无意于选某一个特定的主题或每年换一个主题。相反,我们倾心于最有意思的发现和发明。如果你看看那么多的地外行星以及去年的奖项,今年奖励的就是一个非常不同的主题。去年奖励的发现,是在我们的恒星系统中,有很多很多的行星,这比我们之前想的要多的多。这是一个基础的发现。
但是黑洞是如此不一样。据我们所知,我们附近没有任何黑洞,但是黑洞又表现出非常奇特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与正常的物质非常不同。所以,对于我和我的同事们来说,今年的奖项与去年的奖项完全不是一回事。
?
但是你是对的,它们都是天文学家研究的领域。这反过来表明,在过去50多年中,天文学一直是物理学领域非常活跃和成功的分支。在这一时期,天文学领域有许多新的发现,很多有趣的天体表现出奇妙的现象。这也是这两个奖项如此接近的原因。
?
知识分子:有一个猜测,如果霍金还在世,他也很有可能获得这次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您如何看待这一评论?
?
古斯塔夫松:史蒂芬·霍金确实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物理学家。如果他还在世,我们很可能会讨论到他。但也有区别。彭罗斯(Penrose)很早就开始研究可能导致黑洞形成的理论。霍金则对广义相对论的结果和所谓的真正的奇点,也就是理论上(引力)的无限大,更感兴趣。这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一部分,他们俩也一起做了相关的研究。但是我们今天颁发的奖并不是给宇宙大爆炸的发现,而是给黑洞。史蒂芬·霍金后来也对黑洞做了研究,并在黑洞的量子效应方面开展了非常有趣的研究。但是,他的理论目前还没有被观测所证实。所以,今年没有将其作为获奖主题进行讨论。
?
所以,我的答案是,如果霍金健在,我们应该不会去提他在这个奖项上是否有足够竞争力。但我会认为,他还不是最自然的人选,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彭罗斯比他更接近获奖。
?
知识分子:您的意思是,彭罗斯的理论更加实际,更容易被实验所证实吗?
?
古斯塔夫松:从某种意义上说,彭罗斯的理论是非常实际的,他表现出来的是数学上的好奇心,正如他指出奇点出现在广义相对论中一样,证明奇点在现实中几乎不可避免。也就是说,只要物体质量足够大,它在开始塌缩终结其生命时,最后形成奇点是无法避免的。我认为这是非常实际的,因为他证明了奇点不仅是理论中数学上的奇点,而且在现实中确实存在。
?
当然,很难说这些理论对我们有什么现实中的实际用途。但是它使得我们对空间和时间有了更深的理解。它表明时空与我们在地球上行走时所想象的完全不同,我认为这本身就是非常基础的重要认识。我们认为时空存在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它们无处不在,但事实上,它们是以一种我们难以置信的方式被物质包裹了起来,并受到物质的影响。我认为这对于我们理解这个世界非常重要。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Andrea Ghez成为第四位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性得主。图源:UCLA

?
知识分子: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Andrea Ghez教授的。长时间以来,很少有女性获得诺贝尔奖,尤其是物理学奖。Andrea Ghez教授此次获奖,有评论认为,诺贝尔奖最近几年也在进化,希望追赶上时代的步伐。您对此有什么评论吗?
?
古斯塔夫松:Andrea Ghez 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天文学家。今天,当我环顾四周,我看到下一代科学家中有非常多的女性。例如,我们系的女性几乎和男性一样多,其中一些女科学家还极其优秀。所以世界正在朝着性别更加平等的方向迅速发展。我希望,而且我认为这是有充分证据的,未来几十年,我们会有和男性一样多的女性赢得物理学奖。我认为改变习惯需要时间。这个问题也与权力有关,因此至少要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权力的分配。现在改变正在发生。我对此非常乐观。
?
另外,Andrea Ghez 获奖激励了许多人,尤其是年轻女性。我知道她也在很积极地推动面向年轻科学家的教学工作。积极教育培养年轻科学家,对我们所有人而言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女性在其中的参与尤为重要,因为可以鼓舞其他女性也参与到这项事业中去。
?
?
?制版编辑?|?卢卡斯

END
阅读原文
阅读
8852
分享
赞43
在看36
精选留言
写留言
Ponylee
1
回答很是准确和智慧。
?
Fubing
1
希望看到更多女性获得诺奖。
?

希望近10年能看到第二个中国人获奖!


?
Adams
为诺贝尔奖鼓掌!每次颁奖都让我们再一次认识科学。
?
网页由 mp.weixin.qq.com 提供
返回
知识分子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58
209#
 楼主| 发表于 2020-10-9 08:56:06 | 只看该作者
209楼 俱往矣说:
人文科学奖项也公布了:- 格丽克获诺贝尔文学奖:一位在苦难深处冒险的诗人
北京时间10 月8 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得2020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据媒体介绍,她是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16 位女性获奖人。
在疫病大流行的今天,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选择露易丝·格丽克获奖,我觉得是极有深意的。如她在中国的译者柳向阳所言,格丽克的诗“像锥子扎人,扎在心上”。她的诗作虽关涉生、死、爱、性,但死亡一直是她诗歌的核心主题。她是一位能让人感受到生命之痛、生存之重的诗人,这样的诗人在当代美国已越来越少,这大概也是她赢得不少中国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露易丝·格丽克。
兰波说过,必须放纵官能,这种放纵并非指纵欲,而是指时刻要去体验那些丰富的事件或情感。格丽克正是这样一位诗人,她为了抵达未知,一直在承受这样的体验,去挖掘、发现自己灵魂中那些未知的疆土。
人的思想总是厌于思考苦难,就像鲜活的肉体厌恶死亡一样,但格丽克则自愿隐身于人类这些最幽暗的角落,直到与所隐身处合而为一,一个真正的诗人就这样向我们走出来。也因这种执着,她的诗传达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死亡某些最隐秘的关联。
诗人不是预言家,但诗人往往会从当下事物中,发现那些人们在未来才能明白的东西。诗在某些情形下,只有真实地面对苦难去思考,才是有效的,这苦难无论发生在何时何地,它们本质是一样的。苦难不仅使思考有效,也让思考变得深入而复杂,让诗进入它未曾进入的领域。
在格丽克的诗中,不难发现她对那些我们熟悉的事物一直保持着某种惊奇,像对世界的某种意外感受。这种惊奇感,只有在极深的孤独中才能体会到。格丽克的生活经历可以看到,她似乎一直活在一种精神的孤独中。于是,格丽克让诗成为自己,成为自己的本性、全部的身心,成为整个灵魂自发的喷涌,这是一个诗人的最重要的特征。能做到这点的诗人不多。
一个诗人需要完全敞开自己,如惠特曼所言“ 完全的个性坦白”。但这却不是一个浸透于俗世的自己,而是一个超越个体存在而思考普遍价值的自己。格丽克正是这样一个诗人。尼采说,诗人是人们通向遥远时代和印象的桥梁。
格丽克大量的诗,都像从过去时代发出的一束光,却在当下呈现出新的色彩,这光可能是已消逝的文化,也可能是曾经的苦难。格丽克如此做,不是像尼采说的为了使人生变得更轻松,而是让人们对当下的苦难有更真切、更全面的认知。正是从直面苦难的清醒中,希望才能生长。
□叶匡政(诗人)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58
208#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8:04:53 | 只看该作者
208楼 俱往矣说:
2名女性分享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近10年这些人曾获奖
中新网10月7日电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当地时间7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埃曼纽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Doudna),以表彰她们“开发了一种基因组编辑的方法”。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埃曼纽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Doudna)
诺贝尔化学奖首次颁发于1901年,截至2019年,共颁奖111次,有183人获奖。
其中,最年轻的化学奖得主是法国物理学家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他在35时与其妻子因对人工放射性的研究,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最年长的化学奖得主是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他因对锂电池研发领域做出的贡献,在97岁时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古迪纳夫也是目前所有诺奖获得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以下是近10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单,及其主要成就:
2019年:
约翰·古迪纳夫(美)、斯坦利·惠廷厄姆(美)和吉野彰(日),因在锂电池研发领域做出的贡献分享诺奖。
2018年: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弗朗西斯·阿诺德(美)、乔治·史密斯(美)和格雷戈里·温特利(英),以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于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
2017年:
约阿希姆·弗兰克(德/美),理查德·亨德森(英),雅克·杜博歇(瑞士)发展了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很高的分辨率确定了溶液里的生物分子结构。
2016年:
让-皮埃尔·索维奇(法)、弗雷泽·斯托达特(英)和伯纳德·费林加(荷)三位科学家因“设计和合成分子机器”获奖。
2015年:
托马斯·林达尔(瑞典)、保罗·莫德里奇(美)、阿齐兹·桑贾尔(土耳其/美),因在基因修复机理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获奖。
资料图:2014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颁奖典礼隆重举行,多名瑞典王室成员出席。
2014年:
埃里克·贝齐格(美)、威廉·莫纳(美)、斯特凡·黑尔(德),因“研制出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获奖。
2013年:
马丁·卡普拉斯(美/奥地利)、迈克尔·莱维特(英/美)、阿里耶·瓦谢勒(美/以色列)分享诺奖,三人在开发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做出贡献。
2012年:
罗伯特·莱夫科维茨(美)、布莱恩·克比尔卡(美),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奖。
2011年:
达尼埃尔·谢赫特曼(以色列)因发现准晶体获奖。
2010年:
理查德·赫克(美)、根岸英一(日)、铃木章(日),因“有机合成中钯催化交叉偶联”研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58
207#
 楼主| 发表于 2020-10-7 07:56:20 | 只看该作者
207楼 俱往矣说:
研究黑洞获诺奖
把最重要的物理学奖项颁给这三位科学家,说明黑洞理论正式得到了诺贝尔奖的承认。
当地时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授予罗杰·彭罗斯,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泽尔和安德里亚·格兹,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现象之一——黑洞”。
罗杰·彭罗斯的获奖理由是发现黑洞的形成是广义相对论的有力预测;雷因哈德·根泽尔和安德里亚·格兹的获奖理由则是发现了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致密天体。这三位科学家分别来自英国、德国和美国。其中,安德里亚·格兹因为是第四位女性物理诺奖得主而更受到舆论的关注。
数百年前,物理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学科。诺贝尔在要求设立五大奖项的遗嘱中,物理学是最先被提及的领域。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将奖项颁给这三位科学家,说明黑洞理论正式得到了诺贝尔奖的承认,“这次的诺贝尔奖颁发给宇宙最暗处的秘密”——秘书长宣布他们获奖时给出了一句恰如其分的点评。
诺奖委员会主席David Haviland说,今年的诺奖得主在致密天体和超大质量黑洞方面获得了突破,这方面还有很多驱动未来研究的问题——除了内部结构的问题,还有在黑洞附近的引力理论问题。
1915年12月22日,爱因斯坦写出广义相对论方程后不到一个月,就收到在俄国前线担任炮兵中尉的施瓦西来信,信中有两篇论文,提出了后来人们称作黑洞的时空区域。但是他只考虑各向同性引力场(各向同性的意思是各个方向都是等效的)和球体产生的引力场。
虽然施瓦西在广义相对论刚发表就提出了黑洞,彭罗斯则发现黑洞形成几乎是广义相对论中的必然。
1965年,彭罗斯在广义相对论框架中证明了奇点定理,说明在很宽泛的条件下,只需要物质的能量是非负的,黑洞确实能够形成,它包围了一个奇点(密度和时空曲率无穷大的点,物理定律在奇点失效)。诺奖委员会认为,这个工作被认为是爱因斯坦以来广义相对论最重要的突破。
雷因哈德·根泽尔和安德里亚·格兹各自领导一个天文学小组,从1990年代开始,用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集中研究我们的银河系中心区域人马座(Sgittarius)A*。他们的结果一致表明,在银河系中心存在看不见的天体,质量高达400万太阳质量,将附近的星吸引过去。他们的工作是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最强证据。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有几个令人惊讶之处。
一是,连续两年再次颁给了天体物理相关的方向,打破了相邻年份不颁给同一个领域的潜规则。
二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风格发生了些许变化,开始将获奖机会给到更多的理论学者。彭罗斯获奖是因为证明了一个定理,而不是一个具体的问题,按照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往的传统,原本很难获奖。
另一半奖金所奖励的超大质量黑洞是近年来天文学与天体物理的重要成就,也与EHT的黑洞照片有关(那是位于M87星系中心的黑洞),这是观测方面的成就。这刚好也是EHT下一个观测目标——银河系中心人马座A*。可以估计,EHT的黑洞照片也是促成这次诺奖的因素之一。
探索黑洞,研究黑洞,对于人类了解宇宙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在正式得到诺奖的承认后,可以预料,这将鼓励人们继续仰望星空,探究宇宙的奥秘,作为宇宙中时空弯曲最极端的区域,黑洞研究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未来将得到更多的加冕。
□施郁(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58
20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6 07:59:49 | 只看该作者
<
206楼 俱往矣说:回复202楼雷行天下
发现丙肝病毒,3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当地时间10月5日,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科学家哈维·阿尔特(Harvey J。 Alter)、迈克尔·霍顿(Michael Houghton)和查尔斯·M·赖斯(Charles M。 Rice)共同获奖,理由是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哈维·阿尔特(Harvey J。 Alter),美国病毒学家,出生在纽约市,1956年在罗彻斯特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1960年在该校得到医学学位。1964年与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发现了澳大利亚抗原,后来被认为是乙肝病毒的一部分。他还以动物模型来研究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并确定了丙型肝炎病毒。2000年获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13年获盖尔德纳国际奖。
迈克尔·霍顿(Michael Houghton),英国生物化学家,参与开发丙型肝炎测试。霍顿1972年获东英吉利大学学士学位,并于1977年获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生物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在白金汉郡塞尔研究实验室工作,在1982年成为希龙公司的非甲非乙型肝炎部主管。
查尔斯·M·赖斯(Charles M。 Rice),美国病毒学家,其主要研究领域是丙型肝炎病毒。他是洛克菲勒大学的病毒学教授。他与Ralf F。 W。 Bartenschlager和Michael J。 Sofia共同获得了2016年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诺贝尔基金会取消了原定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颁奖典礼。获奖者将不会按惯例被邀请至斯德哥尔摩,而是在各自国家获颁相关奖项。
今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奖金比去年增加了100万瑞典克朗,达到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760万元人民币)。
诺贝尔奖奖章 资料图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目的在于表彰生理学或医学界做出卓越发现者。
该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由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负责评选。2015年10月,中国医药学家屠呦呦曾获得该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由此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左)与莫言展示诺贝尔奖章
今年的诺贝尔奖颁布日程如下(均为瑞典当地时间):10月5日11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布;10月6日11时45分,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布;10月7日11时45分,诺贝尔化学奖颁布;10月8日13时,诺贝尔文学奖颁布;10月12日11时45分,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布。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最受大众关注的诺贝尔文学奖将于10月8日揭晓。
2012年10月,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过去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2015年,屠呦呦(中国)、大村智(日本)和威廉·C·坎贝尔(爱尔兰)凭借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获奖。
2016年,大隅良典(日本)凭借发现细胞自噬的机制获奖。
2017年,3名来自美国的科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杨凭借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奖。
2018年,詹姆斯·艾利森(美国)和本庶佑(日本)凭借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的贡献而获奖。
2019年,威廉·凯林(美国)、彼得·拉特克利夫(英国)、格雷格·塞门扎(美国)凭借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而获奖。
责任编辑:张迪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58
205#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21:41:39 | 只看该作者
<
205楼 俱往矣说:回复198楼pdf
还有,三餐的科学吃法应该是:早上吃的像皇帝,午餐吃的向平民,晚饭吃的像乞丐。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58
204#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21:36:13 | 只看该作者
<
204楼 俱往矣说:回复202楼雷行天下
我每当在大海边驻足倾听,顿感天高海阔,神清气爽,生活中所遇到的诸多不愉快就会随之消失殆尽。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58
203#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21:29:36 | 只看该作者
<
203楼 俱往矣说:回复201楼雷行天下
从微观到宏观,浩瀚的宇宙应该是没有边际的吧?我们作为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每个人不过是宇宙长河中匆匆而过的微不足道的个体,每逢想到这一点,大家一定会有一种宠辱皆忘、悟透生死的开朗,对人类个体间的争执纷扰,也会不那么纠结了。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70

帖子

19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56
202#
发表于 2020-9-30 19:55:21 | 只看该作者
<
202楼 雷行天下说:回197楼俱往矣
哪有什么研究,只不过是搬运了一下这些大家都可以随便找到的知识。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70

帖子

19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56
201#
发表于 2020-9-30 19:53:31 | 只看该作者
<
201楼 雷行天下说:回199楼俱往矣
目前的物理学,不管是实验物理,还是理论物理,都认为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夸克,包括上夸克,下夸克,灿夸克,顶夸克之类的。也包括电子。
这些基本栗子在目前的物理学认为都是不可再分割的,如果哪天有人找到了更小的栗子,那绝对是诺奖的不二人选。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58
200#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7:28:27 | 只看该作者
<
200楼 俱往矣说:回复198楼pdf
为什么坠金落肺?五行学说来解释是不是有点牵强啊?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58
199#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7:27:22 | 只看该作者
<
199楼 俱往矣说:回复196楼雷行天下
物质的无限可分性是绝对真理吧?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0

帖子

24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245
198#
发表于 2020-9-30 16:44:47 | 只看该作者
<
198楼 pdf说:沙发俱往矣
是的,比如刷牙要竖着刷,不能横着刷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58
197#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2:37:05 | 只看该作者
<
197楼 俱往矣说:回复196楼雷行天下
这问题还得请像你这般对物理学有研究的人来回答啊。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70

帖子

19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56
196#
发表于 2020-9-30 11:54:24 | 只看该作者
<
196楼 雷行天下说:回13楼俱往矣
只有百分之五左右的物质可见,暗物质占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其他百分之七十左右都是暗能量。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58
195#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07:53:22 | 只看该作者
195楼 俱往矣说:
2020诺奖将至,新冠疫情下免疫学成果将再成焦点?
金秋10月,诺贝尔奖(以下简称诺奖)将至。从1901年开始颁发至今,已近百年。
新冠肺炎阴霾未散,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花落谁家?诺奖究竟在奖励什么,其奖励的颠覆性原创成果是否真的越来越少?如何评价低被引的“冷美人”成果?怎样提出诺奖级的科学问题?中国如何抢占国际科学发展的至高点?
奖励光环和热度之下,更需要冷静的思考。
呼唤“开创者”!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免疫学成果将再成焦点?
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离去,全球科研人员与新冠病毒赛跑,已经产出了数以万计的科研成果,目标只有一个,了解、认识并终结新冠病毒肆虐人间。
坊间有种声音,认为与新冠病毒感染机制相关的免疫学成果可能会受青睐。
19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治疗白喉传染病的血清疗法;1951年,南非医学家蒂勒因率先研制出蚊媒病毒传染病黄热病疫苗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9月23日揭晓的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2020年“引文桂冠奖”中,有一项也与免疫学相关的研究成果。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工学院生物和生物工程教授Pamela?J.Bjorkman与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化学系希金斯研究教授Jack?L.Strominger获奖,理由是“确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分子免疫学中的一个里程碑式发现,有助于药物和疫苗开发”。“我认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项对免疫学的宠爱会继续下去。”科睿唯安亚太区分析师王琳博士如是说。
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郭铁成认为:“哪个领域的成果能够入选诺贝尔奖,能否成为热点,不取决于哪个领域是否热门,而取决于诺奖的宗旨。”
他介绍道,诺贝尔在遗嘱中说:“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诺奖成果有什么标志?首先就是原创性,是开创者,即所谓“Door?Opener”;其次是广泛持续的影响力,深刻改变学术体系和人们的生产生活。而这两点,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验证。一般而言,从出成果到获诺奖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甚至更长。
“因此,我觉得新冠病毒研究可能会有重大成果,也不排除新冠疫情对诺奖提名人潜意识有影响,但毕竟时间太短,无法检验相关成果的开创性和影响力,新冠病毒研究成果近期获奖的可能性不大。”郭铁成说。
虽然人类在对抗传染病的进程中成果不断,现代医学体系也相对完备,但面对一个全新类型的致命病毒时,仍感能力不足,“这说明免疫学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为重大成果的出现提供了机遇。”郭铁成说。
他认为,张伯礼院士的成果第一次用中西医融合理论和方法,揭示了新冠病毒的特点和规律,具有开创性和实用性,临床效果很好,中国中医药成果未来可期。
鼓励顶天立地!但为何感觉颠覆性理论成果越来越少?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王博教授认为,自然科学奖项鼓励的是“顶天立地”的重大原创成果。
何谓“顶天立地”?“该成果或拓宽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边界;或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人类文明向前迈进提供了动力,为人类追求更美好生活带来福祉,最好兼而有之。”
奖励顶天立地的诺奖科学成就,彰显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诺奖精神?
郭铁成认为,诺奖精神有三个方面。“一是科学精神,即逻辑理性、观察实验、质疑证伪、自由探索自然和宇宙的奥秘。二是工程精神,即将科学发现和发明转化为新产品或新服务,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诺奖成果大多具有鲜明的巴斯德象限属性,即基础研究属性很强,同时实用性也很强。三是服务精神,忠于理想,献身科学,造福人类,无私奉献,解除人类痛苦,增进人类福祉,这在生理学或医学奖项上体现尤为明显。”
有观点认为,近年的诺奖,越来越多颁给颠覆性理论的验证、关键技术的迭代,乃至观察实验工具的升级,而如同爱因斯坦那样提出颠覆性理论的成果则越来越少了。
在郭铁成看来,这可能是科学发展的正常周期。在目前这个阶段,工业时代形成的科学体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科学范式与诺奖设立之初已有很大不同。
他解释道,一是大量新兴学科涌现,改变了工业革命以来的学科体系,为科学研究提出了全新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二是学科汇聚普遍化,各学科融合的一般基础已经形成,“美第奇”叠加共振成为学科创新趋势;三是科研一体化,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不仅存在线性关系,而且融为一体,共同面向应用市场。近年来,很多诺奖的成果都位于多学科交叉点之上,反映了当前科学发展的趋势。
王博认同郭铁成的理念。“从科研体量和科研方式来说,现代科学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很多时候取得突破需要团队作战。现代重大科学成果需要的是群星璀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仍处在大师辈出的年代。”王博说。
重视“冷美人”!论文高被引很重要,原创成果被生活“引用”同样重要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假设、猜想、新理论、新领域、新路径,最先呈现给科学社群的方式是什么?重大原创成果发表学术论文,是全球学术界公认的知识信息交流方式。对重大原创论文进行影响力比较,以及参考每年专业学科大奖榜单,是“把脉”诺奖级成果的有效方法。
近20年连续发布的“引文桂冠奖”,以研究论文被全球同行引用的频次和引文影响力为主要标准,结合一定定性指标与专家判断形成榜单。迄今为止,在300多位上榜科学家中,有54位获诺奖。
郭铁成认为,引文频次评价,对衡量改进性创新或渐进性创新比较有效,但衡量原始创新的效果有限。“创新之始,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开创性成果是超前的,是人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甚至超出了人类现有的知识框架,因此可能是低被引的。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的时候,全世界没几个人能看懂。这些低被引的‘冷点论文’中,可能就存在惊为天人的‘冷美人’。如何发现和评价‘冷美人’,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真正的影响力,应该不仅仅是成果被学术论文高频引用,还应被专利高频引用,特别是还应被人类的生产生活高频引用,屠呦呦的论文并不长,但青蒿素研制出来后,救人无数。”郭铁成说。
不同的专业学科顶级奖项,如拉斯克奖、沃尔夫奖等,关注点和侧重点也都不尽相同,但都从某个维度与诺奖呼应起来。
王博说:“各专业学科大奖与诺奖重合率较高,说明同行评议的眼光和愿望是趋同的。因此,我们的科研工作者要坐得住冷板凳,好饭不怕晚。”
理性看待诺奖!把它看做对科研工作者的鼓掌与喝彩
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诺奖?
有评论认为,国人对于诺奖的整体心态,已经从可望不可及的怯畏仰视,转为“水到渠定成”的安然自持。王博的观点也很鲜明:“应该将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重大科学奖项,看做是全人类社会对科研工作者的鼓掌和喝彩!如同奥林匹克运动会,获金牌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看重诺奖不一定立刻获得诺奖,重要的是通过这场科学盛宴,提高全民科学素养。通过传播诺奖精神,鼓励下一代爱科学、把当科学家作为人生梦想,这才是诺奖精神的精髓。”
如此一来,我们关注诺奖,最重要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应如何定位?
“诺奖的科普效应值得学习。”郭铁成解释说,诺奖运作的全过程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普及功能,它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把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传递了出去。“而且,这种科普不是传统的‘扫盲式科普’,而是‘公民科学’,让各国公民了解科学,理解科学,鼓励公民参与科学研究和科学决策。每年的诺奖,从提名到颁发,全世界都在激动中感受科学的力量。”
郭铁成进一步说,诺奖的机制特别值得借鉴。比如,社会筹资设立奖励基金的制度、基金管理与奖励评价分开的机制、小数据提名机制、同行评价的评审制度、国际一流的质量标准等,都是最先进的。当然,诺奖也出现过失误,但其失误是偶然性的。
可喜的是,中国目前大力提倡发展社会力量评价,支持社会资金设立奖励基金、研发基金。近年来,这类奖项中比较有名的是“未来科学大奖”“科学探索奖”等,在科研群体中的影响力不错。
设置了高额奖金不代表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科学奖项的评选机制,应切实发挥科学共同体的作用,确保权威性和公正性,如果评选规则设置不合理反而会产生消极影响。“推动高质量社会评价是未来中国各界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相信慢慢摸索,会孕育出能够激发创新人才涌现的优质奖项。”
把繁荣科学提上战略日程!厚植创新沃土,静待花开
如何厚植创新频出的沃土?诺奖级的成果何时到来?
科技日报社副社长房汉廷给出一组科技投入相关数据:一个经济体的全社会科研投入占GDP?0.7%左右,科学研究能够得以普遍发展;占到1.5%,政府和市场的投入将各占一半,政府投入会向基础研究倾斜;占到2.1%,政府投入将向更前沿的原创倾斜,而市场更青睐技术应用。现在中国的科研投入已经超过2.1%。他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前沿基础科学重大成果大规模涌现的时代快来了”。
郭铁成则从繁荣科学的战略目标和我国科研人员的体量来分析这个命题:“必须把繁荣科学的任务提上战略日程。到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需要科学提供原始的动力,否则创新发展就没有后劲。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强国的突出标志就是拥有强大的科学,届时,中国要能提出许多科学问题,发现许多科学规律,提出许多科学理论,为人类知识宝库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我认为,数学训练的是人类思维的底层逻辑,应将数学置于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
郭铁成说,中国已经到了重大科学成果的孕育期,“当前我国具有全世界数量最多、最年轻的研发人员,具有全世界体量最大、门类最全的制造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旺盛,科学研究的政策环境更加完善,这为重大成果的产生提供了良种和优质土壤”。
比如,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就是相对长期稳定地支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探索,致力科学前沿突破,产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抢占国际科学发展的至高点,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
王博判断:“科技创新和重大科学发现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呈现螺旋上升的关系的,政策、人才、投入、环境等要素都具备后,中国科学家的群星璀璨时代必将来临。接下来,就是要给科研工作者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精心浇灌,做好当下,静待花开!”(记者房琳琳、何屹、侯萌)
影响人类生活的十大诺奖成果
1?青蒿素每年“拯救2亿人口”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奖人之一:屠呦呦
1972年,受中国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屠呦呦成功提取出治疗恶性疟疾的青蒿素,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重大发现。
青蒿素已被广泛用于疟疾肆虐地区。仅在非洲,这就意味着每年超过10万人因此得救。
2?史上第一张X光照片拍了一只手
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人:威廉·康拉德·伦琴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在家中实验时发现了X射线,他借妻子的手拍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X光片,为开创医疗影像技术铺平了道路。
1896年,X线便应用于临床医学,第一次在伦敦一妇女手中的软组织中取出了一根缝针。今天,X射线诊断结果可显示更清晰的细节。在现代数字技术的帮助下,X射线诊断还能提供人体内部三维图像。
3?合成氨让人类摆脱天然氮肥的局限
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奖人:弗里茨·哈伯
19世纪以前,农业所需氮肥主要来自有机物副产品,如粪类、种子饼及绿肥。如能将空气中丰富的氮固定下来并转化为可被利用的形式,粮食问题就会得到极大缓解。
弗里茨·哈伯是从事合成氨的工艺条件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化学家之一。1909年,哈伯率先从空气中制造出氨,使人类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
4?胰岛素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曙光
19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奖人:弗雷德里克·班廷、约翰·麦克劳德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在二十世纪之前,糖尿病被看做不治之症。
1922年夏天,班廷与麦克劳德从狗的体内分离出消耗糖所需的活性物质,并把这种物质注入一条患有糖尿病、濒临死亡的狗,这条狗的病情很快就出现了好转。这种物质正是胰岛素。
5?青霉素让人类不再恐惧细菌感染
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奖人:亚历山大·弗莱明、恩斯特·伯利斯·钱恩、霍华德·弗洛里
曾经,人类对细菌感染束手无策,无数人因此丧命。直到青霉素被发现,人类才开始逐渐脱离被细菌感染支配的恐惧,平均寿命得以显著延长。在他们共同努力下,青霉素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生活、造福人类。
6?锂电池:创造可充电的绿色新世界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奖人: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吉野彰
他们的研究使锂电池体积更小、容积更大、使用方式更稳定,实现了商业化,开启了电子设备便携化进程。
1991年,索尼制作出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锂电池,从此手机、照相机、手持摄像机乃至电动汽车等领域步入了便携式新能源时代。
7?常温常压催化出便捷廉价塑料
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奖人:卡尔·齐格勒、居里奥·纳塔
20世纪50年代,德国化学家卡尔·齐格勒合成了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并将其用于聚乙烯的生产,得到了支链很少的高密度聚乙烯。意大利化学家居里奥·纳塔将这一催化剂用于聚丙烯生产,得到了高聚合度、高规整度的聚丙烯。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出现使得很多塑料的生产不再需要高压,减少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对产物结构与性质的控制。
8?胃病罪魁祸首竟是幽门螺杆菌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奖人:巴里·马歇尔、罗宾·沃伦
以前的学者普遍认为胃酸不可能让细菌存在,也一直未找到治疗胃病的根本方法。两位来自澳洲的科学家罗宾·沃伦和巴里·马歇尔证实,幽门螺杆菌导致了胃炎和胃溃疡。
溃疡病从原先难以治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变成一种短疗程抗生素和抑酸剂就可治愈的疾病。
9?动物饲料因这一方法贮存更久
1945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奖人:阿尔图里·伊尔马里·维尔塔宁
现如今人们一年四季随时可以买到牛奶、奶酪等奶制品,而在很久之前,由于冬季的饲料短缺,导致奶牛等牲畜的产奶量降低,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1924—1948年,芬兰生物化学家阿尔图里·伊尔马里·维尔塔宁在赫尔辛基大学研究青贮饲料腐烂的发酵过程。由于发酵产物的乳酸能提高青贮饲料的酸度而终止发酵。基于此原理,他研究出一种AIV法,既可防止腐烂而又不影响其使用和营养价值。
10?试管婴儿助更多家庭尽享天伦
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奖人:罗伯特·爱德华兹
1978年7月25日,“试管婴儿之父”——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帮助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来到人间。他发现了人类受精的重要原理,成功实现人类卵细胞在体外受精。
全世界大约有10%的夫妇遭受不育症的折磨,这一切都随着体外受精技术的问世而得到解决,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因此受益。
(实习生赵萱?实习记者张佳欣整理)
来源:科技日报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58
194#
 楼主| 发表于 2020-9-16 16:00:21 | 只看该作者
<
194楼 俱往矣说:回复105楼水仙花
对。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58
193#
 楼主| 发表于 2020-9-16 15:31:52 | 只看该作者
<
193楼 俱往矣说:回复162楼俱往矣
根据朋友的回帖,我昨天打电话问了一个先天失明的同学,我说你对此事物与比事物有没有联想的概念: 他说有的。我让他具体说说: 他告诉我: 听到小提琴他就会联想到一种滑溜的东西; 听到大提琴他就会联想到一种粗糙的感觉; 更奇怪的是听到五星红旗他会联想到面包。因为自幼没有见过,所以一点颜色的联想都没有。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58
192#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14:34:02 | 只看该作者
<
192楼 俱往矣说:回复191楼Satan
是这样的,真理永远是相对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就是认识真理、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6-18 10:27 , Processed in 0.2963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