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7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哈利波特》原著被大学刻意标注性取向预警…网友:骂完作者,又对书下手?!

[复制链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30 00:0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醒着,做梦说:
英国那些事儿,01/28,最近,英国切斯特大学人文系英语部的大一新生们有些困惑,
他们刚刚得知,最新课程里规定的三本书,
下面特别标注了一段触发预警(trigger warning):
“…阅读这些书可能导致你陷入关于性别,种族,性取向,阶级和身份认同的困难…”
究竟什么样的书能引起这么多敏感争议呢?
这三本书大家都很熟悉,分别是:
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苏珊·柯林斯的《饥饿游戏》,
菲利普·普尔曼的《黑暗物质三部曲之黄金罗盘》…
都是英国乃至全球年轻人耳熟能详的作品,还都拍完了同名电影。
图片
很多人大概都猜出来了,这段警告针对的显然不是后两本,而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因为本书的作者J·K·罗琳成为众矢之的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自从两年前被贴上了“恐跨性别主义者”的标签,这位闻名全球的作家迄今还没翻过身来…
图片
在经历了被《哈利波特》电影剧组孤立,被数万人网暴,被《卫报》取消2021年度人物评选资格之后,如今,她的作品又成了新的标靶…
一切的起因自然是罗琳在2019年年底发的那条推特:
“想穿什么就穿什么。
想怎么称呼自己就怎么称呼自己。
成年人只要两情相悦就可以上床。
平静而安全地过你最好的生活。但只因坚持“生理性别是真实存在的”就要被解雇?
#我支持Maya”
图片
因为这条推特,罗琳火速被舆论贴上了“恐跨”的标签,受到了媒体和网友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
数万人在她的推特下大骂,说她撕碎了跨性别粉丝们的心,毁了自己的童年,
甚至还有人强行宣称《哈利波特》不是她写的…
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罗琳当时没有解释太多,而是选择了沉默以对。
半年后,另一条的推特再次将她推到了风口浪尖。
“‘来月经的人’。我记得好像有个词称呼她们的。
谁能帮我回忆一下,是铝人?雨人?还是钕人?
《评论文章:为来月经的人创建一个更平等的后新冠世界》”
图片
在这条推文里,她不仅嘲讽媒体用“来月经的人”替代“女性”,还再一次坚持自己男女有别源于生理差异的观点,无疑于让她坐实了“歧视跨性别”的标签。
这一次,除了数万网民的疯狂攻击,《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剧组的几位主演也纷纷站队,公开表示和罗琳不是一路人。
图片
甚至去年11月,华纳兄弟邀请剧组全体成员庆祝《哈利波特》上映20周年的特辑节目《重返霍格沃茨》时,罗琳压根儿没受到邀请…
图片
尽管罗琳和华纳方面均未就此事做出回应,但几乎所有外媒报道都将这事与罗琳的“恐跨”言论遭抵制联系在一起。
电影版《哈利波特》从制作方,剧组到演员集体孤立罗琳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而如今,日常工作绕不开《哈利波特》著作的人,又开始针对原书下手了,
切斯特大学人文系英语部的头头Richard Leahy博士就是其中之一。
这位教授从2019年罗琳第一次发争议推特开始,就公开站到了讨伐罗琳的阵营里。
当时在罗琳的推文火爆网络后不久,Leahy博士发了这么一条推文反击:
“J·K·罗琳展现出来,他不是我最好的伙伴。”
图片
推文里故意用了第三人称“他”,疑似嘲讽罗琳的“恐跨”言论…
不管怎样,《哈利波特》系列毕竟是英国文学史上绕不开的一套作品,大学英语部的日常文学研究,总是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它。
对罗琳本人有意见,又没法不读《哈利波特》,于是乎,切斯特大学英语部的Leahy博士等管理人员,在不久前给《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标注了“高能预警”。
《哈利波特和魔法石》,《饥饿游戏》,《黄金罗盘》三套书是英语部在最新给大一新生的青年成人文学课题单元里推荐阅读的,要求学生读完后进行讨论和写论文。
有媒体披露了特意批注的“预警”内容:
“尽管我们在学习一些青年成人文学原著选段,但其中涉及的一些理论的本质,可能招致关于性别,种族,性取向和身份认同等话题的困难对话。
对待这类话题应该是公正的,批判的,以及抱有很重要的尊重。如果任何人对这些文学内容有异议,请联系课题单元负责人,令其知悉…”
图片
这段话说得委婉,但媒体还是第一时间将它和罗琳的“恐跨”问题联系起来,认为这是有意针对罗琳标注的警告。
要知道,在罗琳出事以后,不少大学都对罗琳的姓名避之不及,
不久前,埃塞克斯的Boswells中学,就将该校原本印有“罗琳”字样的信纸抬头用红色涂掉。
图片
在新版的信纸中,用一位奥运冠军的名字替换掉。
图片
切斯特大学在《哈利波特》阅读书单里标注“预警”,或许是担心有学生阅读《哈利波特》时,联想到罗琳的“恐跨”问题,引起更大的麻烦。
当然,英语部的说法不是完全没有根据,在过去很多年,《哈利波特》也多次被人批评里面内容涉及敏感话题:
比如伏地魔坚信纯血巫师高人一等的言论,刻画张秋带有典型的刻板印象都涉嫌种族主义,描写哈利的表哥德思礼一家时,多次冒出“歧视肥胖者”的言论…
图片
然而,对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阅读提出这么多的敏感话题的“触发警告”,却还是切斯特大学英语部史上的头一遭。
要知道,按照当下一些标准的解读,很多旧时代的文学作品,包括莎士比亚,夏洛特·勃朗特,柯南道尔等人,都或多或少踩了敏感话题的“雷”,然而学生们从未收到过有关这类作品的警告。
无怪乎媒体认为,说这段警告不是针对罗琳的,恐怕都不会有人相信…
大概是为了平息外界的质疑,切斯特大学的发言人出来进行了一番灭火的解释:
“文学研究应该期待遇到各种问题,挑战,以及人类中存在的各种难题。作为大学,我们应该提倡而不是规避这类问题的讨论…”
不管怎样,切斯特大学的这一做法,再一次引发了网友的讨论和关注,网络上再次吵成了一片。
有相当多的人力挺罗琳。
“换句话说,作者‘觉醒(woke)’得不够呗…”
图片
“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不需要任何这样的‘触发预警’。”
图片
“这类荒唐事会越来越糟,曾经全世界都热爱和享受《哈利波特》那么多年,多么希望多年后一切能回归,继续下去。”
图片
“未来十年,这样被‘过度保护’的小雪花会像滚雪球一样遍及全国,那才是最恐怖的。”
图片
当然,坚定不移反对罗琳的人也不在少数。
“J.K.罗琳就该被封杀。”
图片
“这些书应该被毁掉,越快越好。我认为明智的人都会同意这么做。”
图片
“罗琳就是个传播仇恨和分裂的大巫师。”

图片
“我家的娃把《哈利波特》的产品全扔进了垃圾桶,我们无法忍受或者消费任何攻击少数群体的人!”
图片
说一千道一万,有了问题吵归吵,希望不要吵到有一天连《哈利波特》都成了禁书……
那不仅是罗琳的悲哀,也是全世界哈迷们的不幸…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1-30 00:07:00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醒着,做梦说:
近日,印度网上流传着一段视频,简直魔幻:
一名身材瘦弱的女子,头发被剃掉,脸被涂黑,衣服被扯破,脖子上还挂着一圈拖鞋。
图片
在人群的簇拥、拉扯下,女子不得不以这般凄惨的模样走上德里街头。
图片
看热闹的人变得越来越多,
女子试图向周围解释些什么,但毫无效果,现场变得愈加喧闹。
图片
身边激动的妇女们,开始动手对她进行拉扯,
图片
甚至有人直接挥手,对她劈头盖脸一顿击打。
图片
此时,现场的气氛走向了高潮。
还有人拿出手机,怼着受害女子的脸,近距离拍下这一“热闹”时刻。
图片
最后,女子又被领头的人拖离现场,往其他地方走去。
现场的每个人,似乎都可以肆意凌辱这位瘦弱的女子。
图片
所以,这位女子是犯下何等伤天害理的恶行,才会遭到游街示众呢?
据印度媒体透露,受害女子今年20岁,已婚,有一个孩子。
村里邻居一名男子无视她的已婚身份,多次向她示爱。
女子多次果断拒绝,不希望对方再打扰自己的生活。
没想到在去年11月,男子恼羞成怒,在家中自杀身亡。
死者的家属认为,一切都是这名女子的错,要让她为此付出代价。
图片
于是在前几天,死者的家属开始了所谓的“报复”行动。
这名女子在自己家中被人绑架带走后,遭到3名男子轮奸。
这些男子在当地从事非法酒类贸易和毒品走私,都是恶狠狠的人物。
据称在轮奸现场,还有几名妇女在场,鼓励这些男子尽情折磨受害女子。
图片
随后,女子遭到殴打,被剃头、涂黑脸,身上挂着一串拖鞋,被人群簇拥着游街示众。
一名领头的妇女拉扯着受害女子的手,在行走过程中,不断大声向村民宣告她的“罪行”。
一旁的村民们,看到这番荒唐情景后,
非但没有出手解救,甚至还围上前去跟着痛骂、击打女子。
图片
随着这段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网友纷纷要求严惩施暴者。
德里首席部长Arvind Kejriwal表态,要求内政部彻查这一事件。
“这非常可耻。犯罪分子是如何变得如此嚣张的?
我敦促内政部长指示警方采取严厉行动,关注治安情况。人们不会容忍这种令人发指的罪行。”
德里妇女委员会主席Swati Maliwal透露,
她已经到医院看望受害女子,了解事情经过,并承诺将给予协助。
此外,她还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呼吁,
要求警方立即逮捕所有罪犯,并为受害女子及其家属提供安全保障。
图片
没想到都2022年了,
光天化日之下,还能发生如此荒唐的事件……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1-30 00:07:43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醒着,做梦说:
Emily Waldron是一位13岁的英国小孩,家住利物浦,是一位跨性别儿童,
出生时的生理性别是男性,但几年前性别认同上发生变化,成为一名女生,
现在称呼Emily得用“她”。
小小年纪的Emily喜欢为跨性别儿童群体发声,渐渐成为一名跨性别儿童权益方面的意见领袖。
去年,她曾参加一次儿童LGBT+主题的活动,跟大明星Angelina Jolie连线,
她很坦诚地告诉观众:“我是一位跨性别者。”
“四年前,当我刚刚开始转变时,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是这样。”
她的勇敢让Angelina Jolie印象深刻,称赞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年轻人”。
图片
最近,Emily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
因为她在网上弄了个众筹,筹钱购买性别过渡治疗中所需的药物。
众筹页面上写着:“帮助Emily获得她急需的阻止青春期的药物。”
网友们很积极,Emily很快就筹到超过1.4万英镑,
她的家长在感谢网友时说,这笔钱已经够支付她未来5年在跨性别医疗上的费用,
可以“让她成长为她所了解的那种出色又坚强的女人。”
图片
从12岁起,Emily就一直服用青春期激素阻滞剂,
这种药可以阻止她的“男儿身”进入青春期,出现男性第二性征,比如长出胡子和喉结,声音变低沉等等。
但很快人们就发现,Emily服用的那种强效药物,曾被NHS(英国国民保健蜀)提出警告,说它会损害年轻人的骨骼和大脑发育。
而且Emily没有NHS医生开具的处方,她是从一家私人诊所购买的药物。
图片
(示意图)
她的这套操作并不是个例,
英国媒体估计,大概有成千上百名英国跨性别儿童和青少年,都在用众筹到的钱支付性别过渡和变性手术所需的费用。
比如购买儿童服用的青春期激素阻滞剂,
以及找私人外科医生做变性手术,手术包括切除或构建乳房,改造生殖器,移除子宫之类的体内性器官。
网上这类例子比比皆是——
去年,一位来自坎布里亚郡的19岁跨性别女孩Bella,几周内就众筹到2万英镑,
她用这些钱在一家私人诊所做了变性手术,
整个过程非常快,如果是在NHS排队手术的话,目前的等候名单要排到3年之后。
图片
19岁的跨性别男孩Jo,他13岁时就开始觉得自己是男孩了,
18岁时,他在NHS申请了睾丸激素治疗(女性服用后,身体会出现男性特征)和乳房切除手术,
但睾丸激素治疗的等待时间至少要1年,手术至少3年,
所以他去年决定众筹,然后去私人诊所接受治疗。
来自林肯郡的18岁大学生Phoenix,也有众筹经历,
他是跨性别男性,好朋友都知道,但家人不太支持他做性别过渡,
外表和内心不一致让他很痛苦,所以他决定众筹,找私人诊所做乳房切除术。
还有跨性别男孩Ash,他也建立了一个众筹页面,
他想筹钱做双侧乳房切除手术,已经咨询过私人外科医生,现在就等钱到位了。
他表示,NHS排队要等很久,有人一等就是好几年,
所以他才想众筹去找私人诊所做手术。
图片
通过众筹支付性别过渡和变性手术的费用,这种形式看似自由灵活,
但也让很多人感到不安,觉得这个过程在安全性、专业性等方面都不那么严格,存在隐患。
尤其是现在这个趋势,越来越低龄化。比如文章开头我们说到的Emily,她才仅有13岁啊。
现在的社交媒体上,儿童和青少年众筹去做性别过渡和变性手术的视频、照片和帖子数量不断增加,
里面都包含了一个信息:以另一种性别生活,成了解决很多问题的答案。
一些专家表示,看过这些内容的年轻人中,有一部分人确实有类似需求,
但也有人可能会被“洗脑”,引发性别焦虑,对自己的性别认同感到怀疑,盲目尝试跨性别。
统计数据也显示,近几年接受性别过渡服务的人数确实有所增长,
比如伦敦一家诊所,就从2014-2015年的每年约700人,
增加到2019-2020年的2600多人,这还是受疫情影响数据有所下滑的。
想进行性别过渡或变性手术,可钱不够的时候,众筹就是个很好的办法。
图片
(示意图)
TransgenderTrend是一个呼吁为面临性别问题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更好、更安全的医疗服务的组织,
它的创始人Stephanie Davies-Arai就对这种形式非常担心。
“他们正在绕开NHS。”
“现在网上到处都是年轻人们手术后的视频和照片,把这些手术包装得很酷,或者描述成一种新常态。”
“这些现象对整整一代人来说都很危险,因为目前没人知道这么做的结果如何。”
“众筹意味着处于弱势的年轻人可以去找英国或国外的私人医生,不需要被问很多问题,就能花钱买药或做手术。”
图片
(示意图)
这些担心不是没道理的。
西班牙有一家叫GenderGP的诊所,创始人名叫Helen Webberley,最近正在接受医疗从业者法庭的听证会。
她的诊所受到指控,在为三名儿童进行“女变男”的性别过渡过程中,没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照顾,三个孩子的年龄分别是11岁、12岁和17岁。
她在2018年就吃过一次官司,在威尔士的一家诊所里,她给一名12岁儿童服用激素,可能危及小患者安全,最后被法庭罚款12万英镑,
她被禁止在英国行医,现在在英国算不上正式医生。
由于法律漏洞,GenderGP诊所在欧盟国家开出的药物,在英国可以流通,
当然,这个过程是跳过NHS系统的。
同时,这家诊所还各种帮年轻人出主意。
比如诊所表示,众筹网站能为年轻人筹集性别过渡的钱,是“非常好的”。
还给有需要的人提建议,在创建众筹网页时,可以用明亮的色调、彩色的图案和吸引眼球的视频,来引起网友关注。
它还经常推荐外科医生,
比如一位B医生,去他的诊所看病,一时钱不够不要紧,可以赊账,
还有另外两名波兰的医生。
按照世界跨性别健康专业协会制定的标准,儿童和青少年跨性别者转诊给私人外科医生时,必须持有“来自合格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认证文件”,证明此人确实有持续性的性别焦虑。
不过,GenderGP诊所给出了一个小小的提示,
在英国,这些“把关人”的身份非常宽泛,包括社工、社区护士、辅导顾问、支持人员、职业治疗师和心理健康药剂师。
不仅如此,该诊所还以150英镑的价格出售“推荐信”,
购买后只需进行网上咨询,儿童和青少年就能自己下载推荐信,避开NHS系统的监管,
年轻人们拿着这些材料,就可以去申请众筹,
筹到钱后,再回诊所进行性别过渡等一系列治疗,
这一条龙服务,简直太“周到”了。
图片
(示意图)
有了GenderGP诊所这种地方提供的便利,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更方便了,
但不难看出其中有很多地方,是在打擦边球。
由于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水平还不稳定,也许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大人们很容易看出问题,能给年轻人提醒,那为什么他们的父母不能阻止或者建议自己想要跨性别的孩子呢?
本周,英国平等与人权委员会表示,
根据政府在跨性别转换治疗方面制定的法规,当父母、老师、医生和心理治疗师质疑年轻人是否有明确的性别过渡想法时,可能会被定义为犯罪。
而且委员会还支持众筹进行性别过渡治疗。
图片
(示意图)
一边是官方、诊所以及一些社交平台,支持儿童和青少年众筹进行性别过渡或接受变性手术,
一边是人们担心,一些性别认同还不明确的年轻人,可以会盲目跟风去尝试,
宽松的审核和越来越方便的程序,也导致连个替他们把关的人都没有。
像文章开头提到的Emily Waldron,她现在13岁,可以众筹去私人诊所开药,进行性别过渡,
18岁成年后,也能再搞个众筹,去私人诊所接受变性手术。
只是不知道长大以后,她还愿不愿意这样做...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1-30 00:09:54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醒着,做梦说:
英国报姐,01/27,纸醉金迷的好莱坞有很多红颜薄命的美人,声色犬马的背后,也有无数未知的秘密和隐情。
在这当中,巨星娜塔莉·伍德(Natalie Wood)的神秘溺死事件,成了1981年最大的谜团,也是迄今为止好莱坞最具争议的悬案之一。
图片
尽管官方早已将其定义为“意外事故”,但这40年来,坊间、小报、纪录片,乃至娜塔莉的亲属都将她的死视作蓄意凶杀案。
1981年11月29日凌晨,一具尸体被人们发现面朝下漂浮在海面上,死者正是好莱坞著名女星娜塔莉,被打捞上来时,身上还穿着法兰绒睡衣、蓝色羊毛袜和一件红色派克羽绒服。
图片
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更多细节浮出水面。
当时,43岁的娜塔莉正和38岁的演员克里斯托弗·沃肯(这人很重要,大家记住)拍摄科幻惊悚片《头脑风暴》,同为演员的丈夫罗伯特·瓦格纳也在剧组探班。
图片
沃肯(左)
11月28日,娜塔莉夫妇邀请男主沃肯登上“光辉号”游艇,一同出海庆祝感恩节,同行的还有船长丹尼斯·达文。
图片
当晚,船开到了加州附近的卡塔丽娜岛海面上。
凌晨时分,聊完天的丈夫罗伯特准备回卧室向娜塔莉道晚安,却发现人并没有在船舱里睡觉,找遍整个游艇也没发现妻子的踪迹,预感大事不妙的他通过无线电向港口报告失踪。
六小时过后,娜塔莉的尸体被来往船只发现漂浮在卡塔丽娜岛附近,距离她稍远一点的海面上,还漂着一艘充气橡皮艇,船桨向上处于锁定状态,钥匙也在“关闭”位置,也就是说,橡皮艇从未被启动。
图片
经调查,橡皮艇是从光辉号上取下来的。
尸检报告显示,娜塔莉死于溺水,手臂和小腿均有“浅层擦伤”,左脸颊有垂直擦伤,可能是落水造成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0.14%,属于醉酒状态。
因此,警方推测娜塔莉是在醉酒的状态下,试图登上橡皮艇,但不小心滑落到海上,而羽绒服的吸水性也让她身负巨大重量,无法挣扎抓住皮艇,最终筋疲力尽溺水而亡。
娜塔莉的去世瞬间引爆全美,毕竟在当时,童星出道的她几乎被美国观众看着长大,也是少数从童星成功转型为银幕大女主的演员之一。
图片
1938年出生,4岁开始就活跃在片场,8岁时主演的《三十四街的奇迹》成为美国影史标志性的圣诞节电影。
图片
1960年代中期,与伊丽莎白·泰勒、奥黛丽·赫本共同评为好莱坞三大女星。
图片
四次金球奖和三次奥斯卡奖提名都是对她演技的肯定,如果不是意外身亡,事业如日中天的她本可更上一层楼。
图片
巨星的意外身亡也让无数小报闻到了流量的味道,开始全面起底娜塔莉的人生。
据《名利场》报道,在娜塔莉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母亲带着她遇到了一位吉普赛的算命先生。
图片
尽管只有一面之缘,算命先生却对娜塔莉的母亲说:“你的二女儿会是一名大美女,将来会家喻户晓非常有名,但一定要让她提防深水。”
这段算命经历的考古,也点燃了坊间对娜塔莉死因的讨论和猜测。
图片
紧接着,谣言八卦随之涌现:是什么能让娜塔莉在寒冷的夜晚离开游艇,登上小小的橡皮艇的?
更关键的是,熟悉娜塔莉的人都知道她特别怕水,和娜塔莉合作过的导演及演员都透露过她对水的深深恐惧:
“有场戏是让娜塔莉翻过游艇栏杆跳下去,会有人在海里接住她,可当她碰到水时,她吓得开始尖叫,经纪人还说再让娜塔莉演一次就干脆辞演了…后来那场戏是找替身完成的。”
图片
此外,娜塔莉在死亡前几周还接受采访直言对水的恐惧,根本不敢一个人去有水的地方,所以怎么可能会独自一人跳上橡皮艇呢?
最先提出质疑的是娜塔莉的妹妹拉娜。
图片
她直言就是自己的姐夫——同为演员的罗伯特害死了姐姐。
图片
“我知道(姐姐的死)不是有预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这么做,事实证明他做到了(杀人)。”
这一指控也是基于二人过往的婚姻。
罗伯特与娜塔莉两人于1957年结婚,五年后离婚,又在1971年再婚,并育有一女。
图片
中间分开的原因,与各自的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当时,从这对金童玉女开始约会,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罗伯特的演艺事业会在娜塔莉的帮助下更上一层。
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婚后罗伯特的演员生涯走向下坡,而娜塔莉则蒸蒸日上。在这离婚的几年中,双方都有过新的感情。
图片
尽管再婚后罗伯特的事业有了起死回生的迹象,但仍然不及妻子的影坛地位,此外,经常有小报撰写娜塔莉与片场男演员之间的绯闻,也让大众猜测她的死并不那么单纯。
坊间一直在传的杀人动机是:罗伯特认为娜塔莉对自己不忠,拍戏期间不光与男主沃肯调情,甚至还当“剧组夫妻”,于是愤怒地杀了她。
图片
娜塔莉与沃肯
如果说这还只是受害人亲属的单方面指控,还有另一人对这一传闻进行了佐证。
除了三位演员,游艇上还有一位船长达文,作为身处这场绯闻之外的人,达文也在案发过后向拉娜和媒体透露了些当晚的情况。
图片
达文
据达文说,娜塔莉在拍摄期间迷上了沃肯,并公开与他调情,那时候到处都在传二人的谣言,罗伯特也特地从别的剧组请假过来探班。
不过这一说法后来被拉娜否认,她解释道:“我不知道姐姐与沃肯的绯闻是真是假,但至少在《头脑风暴》的片场没有所谓的调情,因为拍摄期间沃肯的妻子也一直在场。”
图片
此外,在娜塔莉去世多年后,达文也以证人身份向不同媒体还原了那天的情况。
达文一直坚称,那天出海后,船上发生了更险恶的事,而当年警方在找他录口供时,自己提供的陈述是不完整的、被扭曲的、以及某些地方是完全错误的,“真实情况”他都跟记者透露了。
首先是案发当天,娜塔莉一行四人将船停靠在一处峡湾,然后来到岸边的餐厅吃饭。
饭店服务员回忆说,娜塔莉当天心情似乎不是很好。餐厅经理也提到,罗伯特对妻子也有些生气,用餐过程中还摔了一个杯子。在一行人吃完饭返回游艇时,一旁的游客还听到从船那边传来的女性的尖叫。
图片
在新闻发布会上,警方将这段以“非暴力争吵”简单概括。
达文还透露,回到船上后,三个人之间便爆发了争吵:罗伯特抓起一只酒瓶砸在二人面前,对着沃肯吼道‘你想干什么?F**k我妻子吗’?
沃肯并没有与罗伯特正面冲突,而是直接转身回到了客舱。
图片
据达文说,当时他就待在指挥室,“能听到这对夫妇在楼下疯狂地打架,一百万年都没见过这阵仗,东西到处乱扔…”
然后就是一片寂静,紧接着,达文又听到橡皮艇被解开的声音,过了一段时间,罗伯特就上来说娜塔莉不见了。
“当罗伯特发现娜塔莉失踪后,并没有表现出很着急的样子,反倒给自己倒了杯酒,慢慢悠悠找人,并且在这期间叮嘱我不要打开搜索灯,直到半小时后,才让我使用无线电求助。”
图片
有一说一,逝者已逝,达文所说的这些细节性证据当年不立马跟警察说,反倒在接下来几十年找小报和记者零零碎碎地爆料,到底是为了正义还是热度大家心知肚明,而且达文也确实根据自己“证人”的身份向小报要了不少爆料费。
但根据《名利场》拿到的警方报告副本看,经过对比,沃肯对警方做出口供与达文散布的细节更为接近,也就是说,悲剧发生当天,几人确实发生过这些不愉快的争吵。
此外,验尸官野口的也对娜塔莉的死发表了异议。
起初,野口在新闻发布会上做出认定,娜塔莉的死亡为意外事件,但一位同事的话让他瞬间质疑起自己的判断。
图片
野口
“野口博士,外面的记者一点不关心娜塔莉是不是喝醉了,他们只想知道她为什么半夜去开橡皮艇。”
这句话也让野口意识到,有些地方需要更多合理的解释,于是他连忙联系同事,对娜塔莉进行“心理剖析”,以找出一个怕水的人独自离开去坐船的合理原因。
遗憾的是,由于警方已经在发布会上以“意外死亡”结案,野口只能将按照原来的尸检报告进行归档。
图片
两年后,野口在撰写的书中,就这场轰动全国的案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游艇上的两个男人竟然不知道她已经离开了船?这难道不奇怪吗?
为什么娜塔莉会半夜溜到船尾,爬下楼梯,解开皮艇的绳子?她要做什么?她要去哪里?
还有,她为什么不通过台阶登上皮艇呢?即便掉到水里,穿着厚重的羽绒服,最初那几下也能够到台阶回到船上吧?”
图片
针对种种质疑,罗伯特至今一直保持沉默。
图片
事故发生两年后,沃肯也对此事进行了公开发言:
“那些觉得自己比真相知道得更多的人,永远不会感到满意。因为事实就是这样,这就是一场意外,没别的了。”
图片
2011年,针对达文多次在媒体上发布当年的案发细节,以及承认他在初步调查期间对口供撒谎,洛杉矶警方决定将该案重新审理,也将娜塔莉的死因从“意外溺水”修改为“溺水和不确定因素”。
警方透露,重新审理的决定公布后,已经有100多人联系了警局,很明显,他们提供的证据并没有给案件带来重大的突破。
娜塔莉的悲惨去世将继续让世界感到困惑,那些涉及其中的面孔也只会让真相更加扑朔迷离。
那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或许永远都不会知道了。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2
5#
 楼主| 发表于 2022-1-30 00:11:16 | 只看该作者
5楼 醒着,做梦说:
乌鸦校尉,01/28,如今新闻消息反转的速度之快频次之高,难免令人产生PTSD。
图片
不过像下面这件“反转”出如沙雕新闻一般效果的,那还是相当罕见。
图片
1
事情的起因是在2021年1月19日,山西空港新丝路商贸有限公司综合部副经理王某飞被其妻曝光出家暴视频。
图片
视频里,王某飞疯狂地用雨点般的连环拳重击妻子王某头部,下手之狠毒令人发指,而一旁年幼的孩子则哭得撕心裂肺,大喊着“妈妈,妈妈!”而被家暴的妻子一边默默承受丈夫无情铁拳,一边不断叫着:“宝宝不怕!”
图片
可是,施暴的丈夫则毫不留情却几近疯狂,不仅毫不顾忌铁拳可能伤到孩子,甚至还进一步将妻子锁喉,按在沙发上继续暴打,而孩子试图阻止爸爸殴打妈妈,却被无情甩开。
更离谱的是,男子的母亲在看到此情此景时,只是动嘴做劝说,然后将孩子抱走了事。
图片
丧心病狂的丈夫、铁石心肠的婆婆、绝望无助的孩子,此情此景就算再没心没肺,都很难不为之触动,何况常人乎?
这个负能量视频果然引爆了舆论,“抵制家暴”的话题再度被搬出,网友们愤怒声讨,并且纷纷曝光举报这个无情无义的男子。
图片
最让群众愤怒的是,王某飞其人在公司里平时老实巴交,为人“谦和”。如果不是安装在家中的防盗监控拍下他殴打妻子的暴行,周围同事都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好领导”还有那么一副无耻的面孔。
等“高管家暴妻子”已经在全网扩散后,又传出妻子王某发的长文回应此事,大概总结一下就是:王某飞家境不是太好,曾怂恿女方找娘家要钱投资,但女方家没计较太多,只求“人好就行”。
图片
文中显示,从怀孕后,丈夫开始显露其丑恶嘴脸,因琐事对其家暴,即便是在坐月子时期也不例外,同时男子的家人也对女子漠不关心,在其升职加薪后,开始自以为是起来,家暴行为与日俱增。

女方自己也想过离婚,但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方才忍气吞声。
此事影响太过恶劣,当地公安机关以及妇联快速介入,王某飞也受到了该有的惩罚:1月21日,他所属的公司给予其停职处分,并移交集团纪委。
图片
到了1月22日,王某飞被当地公安机关拘留五日。
许多网友表达不满,认为处罚太轻,过于敷衍。但要是结合通报中对案情的描述,就能明白,这个结果完全正常。
通报明确说明“妻子王某过激言行导致双方冲突升级”,因此最后王某也被“批评教育”。
而其实最应该注意的点是,他们夫妻双方已经达成和解。
图片
更令无数网友大跌眼镜的就是随之而来的各种“惊天反转”,比如一些自称“知情人”的网友“爆料”称:在王某飞被停职后,妻子王某居然跑去领导那边哭闹,抗议公司开除她老公,同时,她把家用监控视频曝光出来,本意只是想通过舆论给她老公压力,让老公收敛一些,没想到最后玩大了。
当然,这些信息来源并没有什么实锤,目前为止仍然只是传言。
图片
甭管怎么反转,有两件事是确证的。

一是王某飞当着女儿的面,发狂殴打妻子的事实铁证如山,没什么可争辩的。
二是女方确实跟丈夫“和解”了,在可预见的范围内还将继续跟实施暴力行为的男方生活下去。
图片
所以,许多热心网友感到被耍而气愤也理所当然。合着你曝光了视频,发了声明,引发全网关注后,你的诉求只是期待靠舆论压力让这货“改邪归正,迷途知返”,甚至有实质的惩戒你反倒来气了?
我国《反家庭暴力法》早在2016年3月1日就实施了,但在实施过程中,“王某”们实在太多,根本不愿意动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
图片
知名心理学者李雪在其作品《婚姻最大的杀手是付出感》讲过这么一件案例:
李雪的一个警察朋友在回忆最让自己郁闷的案件时,讲述了这么一起家暴案。
有一次,一个女子被丈夫殴打得不成人样,脸部完全破了相,鉴于情况恶劣,警察将丈夫带到了派出所。
在做笔录时,该男子曾大声嚷嚷:“我要吃饭。”警察们气愤不已,回怼称:“你还有脸吃饭?看看你干的什么事儿。”
图片
然后,警察局上演魔幻现实主义闹剧:这个脸部被丈夫打到浮肿的女子在听到警察训斥她老公后,竟然冲进去大吼大叫,骂警察不许凶她男人,还要求释放她男人,因为她怕饿着男人,要求回去给做饭。
结果,警察无奈释放男人不久后,她再次被打成重伤,再次报警。可是,当警察将男的再度拘留,并声称要严肃处理时,这女的又不干了,再度冲进警察局要求释放她男人……
可以说,这类家暴案件可谓屡见不鲜。
图片
稍加注意的话,就会发现这类案例中很多女主都是“全职太太”,她们下意识地反应“不想离婚”,其实是现实上的“离不起婚”。
她们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自主经济能力,生活保障完全由丈夫把持,并且其中许多人出身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少时往往为了家里的男丁被迫放弃接受教育和培养技能的机会。
图片
她们不得不过早进入社会,却得不到多少好的工作机会,遑论事业,于是在嫁为人妇后,当全职太太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说到“全职太太”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全国道德模范”张桂梅校长当年引发不少争议的一件事情。
图片
张桂梅的一个学生曾歌唱得不错想走艺术路线,但因为家庭经济原因只上了一所普通大学,毕业后在城市闯荡工作几年后结婚,她却选择了辞职在家里做全职太太,过上了还算不错的日子。
之后那名女生带着自己丈夫和孩子,带来一大堆现金返回母校找到张桂梅,希望能够尽一点心意来“回报母校”和张校长。
但张桂梅却没有给她好脸色,直接翻脸让她“滚出去”。
图片
此话一出,首先就是一群公知大V开始各种阴阳怪气侮辱张桂梅,甚至给其扣上“反婚反育反家庭、田园女权欺辱婚育妇女”的帽子,并且为所谓的“全职太太”这个身份本身大唱赞歌。
图片
若不是大家了解张桂梅的事迹和为人,恐怕真要被带沟里去了。不过想必很多人还是不太能理解,张桂梅校长为什么对“全职太太”如此“反感”,以至于对自己的学生发这么大火。
毕竟,许多自愿放弃工作去当全职太太的女性也不得已。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大城市,照顾孩子成为了无数夫妇的痛点,尤其是中等收入群体中,这样的窘境更是屡见不鲜。
有父母帮忙带的还好,很多年轻夫妻因为各种客观因素,孩子只能留在身边。此外,如今大城市请保姆的成本水涨船高,好保姆更是可遇不可求,这原本不起眼的家政行业卡住不少中等收入家庭的脖子。
乌鸦记得前几年,就有一家政公司在某平台发布了一名清华大学毕业生正在求职保姆、阿姨、管家的信息,要求年薪50万元左右。
图片
这件事虽然最终以“翻车”收场,但无论是“清华毕业”还是“年薪50万”,这两个元素中的任何一个和“保姆”关联,都让人感到有点违和。
也就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年轻人选择当全职宝妈(个别全职奶爸),但这么做的代价必然是放弃原本工作机会和事业发展,即便其本身具备高学历和优渥的家庭背景,但也是赔上了自己的未来职场升迁。
图片
在这其中,完全基于贪图享乐,只靠男性供养的全职太太终究属于少数,好像怎么着也不应该是受到道德批判的程度啊。
由此也有很多人认为,“全职太太”不是问题,问题是对这样女性的保护。他们还给出了一个“典范”——学习日本给予全职太太的福利,这样就可以让妻子们放心在家照顾孩子了。
日本是怎么做的呢?如此这般真的可行?
图片
2
记得小时候看《哆啦A梦》,就留意到故事中除了胖虎的父母开杂货店,属于个体户外,大雄、静香、小夫等人的妈妈每天都在家操持家务,他们的父亲都在外打拼工作。
图片
不仅如此,故事中其他NPC,出现已婚妇女角色也大多数为全职太太,职场女性极少出现。
之所以有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从来没有过“妇女解放”,尽管二战后自诩学得“美式民主”的精髓,但“男尊女卑”社会风气在日本早已深入骨髓。
这一点在2021年的《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体现更为明显:日本的排名是120 名(156个国家),排名是发达国家垫底。
图片
日本的现状让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CEDAW)多次表达了不满,但日本当局却恬不知耻道:
这是根植于日本传统文化的事物,我们会努力让国际社会理解我国的想法、立场、现状。
换句话说,歧视女性在日本是“优良传统”、“政治正确”,这也导致女性在家庭生活和职场上都会遭到“理所当然”的不平等对待。
日本女性在婚后放弃工作当全职太太也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和中国不同,日本的许多女性即便自身条件优渥,有着前途无量的未来也得为夫家放弃这一切,哪怕是那些当红明星很多也难以免俗,比如山口百惠、工藤静香、内田有纪等,在婚后都选择退出娱乐圈。
图片
山口百惠
而且,日本的全职太太是要承担所有家务和家庭活动,有了孩子后,还要照顾孩子、辅导功课等,极少有男性为妻子分担家务、育儿等琐事。
尽管说日本的全职太太可以要求丈夫将收入全部交给自己,但与之相对的就是妻子的付出也会被认为理所当然,如果她没有照顾好家庭和丈夫,就会被认为不称职。
当然, 为了让广大妇女做全职太太做得“安心”,日本当局还在法律和税收制度方面予以支持。
图片
一名74岁日本家庭主妇日常
比如日本有《被抚养人认定》制度,也就是说如果丈夫是抚养人身份,妻子成为全职太太后,那丈夫能够在保险、养老金、住民税等税金上得到政策优惠,妻子也有了保障。
假如双方都是工薪家庭,以上优惠都没有不说,妻子还得额外缴纳自己的各种税金与保险,双方的收入还不如一方工作到手的多,加上日本保姆极贵,也极少有老人帮带孩子的习惯,妻子做全职太太更成了“自然之选”。
此外,夫妻结婚满20年外,男方若赠与女方2000万日元的资金或房产,免征赠与税。
图片
看起来,日本对全职太太们的保障确实“很到位”,但是不是因此夫妻感情就好了呢?
恰恰相反,如今日本的夫妻关系普遍存在严重冲突。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曾对600名60~79岁的男女做了一项调查。在「是否想过与现在的配偶离婚」的问题上,60.4%的男性均回答「没想过」,而女性只有29.4%。也就是说,超过70%的女性想过离婚。
图片
日本的“离婚仪式”,砸毁戒指
更离谱的是,尽管日本女性普遍有离婚的念头,但另一项调查又表明,多达76%的日本女性却在老公出轨、冷暴力、家暴的情况下依然选择隐忍。
原因在于,离婚的全职太太普遍缺乏职业技能和社会保障,同时年龄不占优势,更重要的一点是,离婚在经济上十分不上算。
图片
全职太太一旦离婚,既无职业技能,又缺乏稳定的社会保障,年龄还不占优势,很多主妇就会沦为赤贫。
如果丈夫死去,妻子就可以分到丈夫的一半财产,甚至连分期房贷都能够得到巨大的优惠减免,同时每个月还可以得到政府的家庭津贴,年纪大了还可以得到额外的“遗属年金”,这还没算上妻子本人的国民年金。
图片
要是丈夫是退休后去世,哪怕只是刚刚开始领退休金,妻子也可以继续按照丈夫的养老金金额标准来领取养老金,要是离异状态的话,钱就少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日本人妻不离婚,却非常希望丈夫死的原因。
图片
日本女性网民诅咒自己丈夫死
日本社会有许多全职主妇都在诅咒自己老公去死,数量与日俱增,甚至开始公开成立自己的组织。
日本有一个网站就是这类群体的聚集地,名字就叫「老公去死」,这个网站的论坛每天就聊一个话题:怎么让自己的老公快点去死!
图片
所有的用户都是对自己丈夫有着切齿仇恨的全职太太,他们每天都分享着自己的遭遇和声讨自己老公的各种“滔天大罪”,比如酗酒、抽烟、冷暴力、家暴、出轨等等。
如果你在网站点击“捡起笔记”的按钮后,就会看到无数人妻对丈夫充满着怨毒的诅咒。
图片
这就是该网站的最大特色,注册用户可以选择和所谓的死神(网站运营者的网名)签订协议,然后就可以像《死亡笔记》上那样写上相应的诅咒,让死神早点把丈夫接走。
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诅咒被要求只能针对自己的丈夫才能管用,否则就不能“灵验”。
假如有一天,有用户的丈夫真的死了,那就是“诅咒灵验”了,她会专门发帖分享自己的“虔诚”终于把丈夫“咒死”了,其他的用户则会来表示祝福,甚至要求来“沾沾福气”,希望自己的老公也早点步后尘,并且会分享自己诅咒方式的和祷词的心得。
一些用户甚至会在线下聚会,交流“咒死亲夫”的心得,以及为成功当上寡妇的用户举办庆祝宴会,诚挚祝贺她获得“自由”。
图片
更可怕的是,除了单纯的“魔法诅咒”外,许多妻子还希望用“科学”手段实现目的,妻子包括各种不起眼的食材组合在一起,产生毒素,以损害丈夫健康。
图片
如果知道了丈夫身体有哪几处地方有病后,就想方设法使用手段来加重病情,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便当里混入发霉腐烂的食材,使用牙刷来刷马桶等,只希望能加速老公身体衰弱,最后一命呜呼。
图片
而从日本疫情爆发开始,许多男性选择在家办公,可这反而加大了夫妻矛盾,网站上想要老公原地去世的女性越来越多,年龄也从早期以中老年为主,到现在越来越多的95后,甚至00后年轻妻子也加入其中……
图片
3
我们现在回头看看张桂梅校长对于“全职太太”的愤怒,就能看得更加清楚。
她真正在反对的,不是她这个学生,也不是学生的个人选择。这句看似骂全职太太的话,实则是饱含着多年来张桂梅在农村看到的种种辛酸与心痛。
她亲眼所见那些落后地区的孩子,别说是读到高中毕业,很多女孩子连初中没读完就嫁为人妇,本就教育资源不足的她们可想而知能坚持到大学毕业有多艰难,如果没有张桂梅的呕心沥血,恐怕那1000多名女孩其中有大半都压根不可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图片
拼了命地学知识长见识,让你从一个贫困的山村女孩成为一个大学生,是希望你自尊自立,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如果到最后选择了“全职太太”这条路,那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个人能力和独立性,不是全白搭了嘛,只是单纯依靠男人成为人家的附属品,万一以后有变,连独立生活的能力都丧失了……
图片
1957年出生的张桂梅曾和家人一起经历过三线建设,一生都在中国最贫困的地区奋斗在教育一线,在那个年代,教员的这句话深入人心,是绝对的社会共识:妇女能顶半边天。
图片
到底怎么顶半边天?乌鸦也已经讨论过好多次了,关键是受教育资格、劳动能力构建和劳动权益的保护,这样的性别平权才是真女权。
而日本的全职太太“保障政策”也恰恰说明这个问题。放任男女不平等的观念横行社会,不对女性的基本劳动权益进行保护,甚至变向鼓励女性当全职太太,那么政策对全职太太的“保障”再充分,有多少福利待遇和行政手段,也无助于两性矛盾的解脱,乃至适得其反。
以“全职太太”作为个人选择本身没有对错,但鼓吹“全职太太”,大量妇女选择当全职太太的社会,那肯定是在“性别平等”上理解错了些什么。
图片
乌鸦校尉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乌鸦校尉(ID:CaptainWuya)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参考资料:
李月亮:《万万没想到!陕西家暴案发生3天后,竟然是这个结局》

青橙故事:《张桂梅谈全职祝福:向前走,别回头》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高管当着孩子家暴妻子!陕西妇联回应》

英国那些事儿:《日本主妇混迹“死亡笔记”论坛,热切祈祷老公赶紧狗带.....还有这种操作?!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2
6#
 楼主| 发表于 2022-1-30 00:12:16 | 只看该作者
6楼 醒着,做梦说:
学校应该是学知识的地方,但近期有好几个美国家长发现,他们还在读中小学的孩子却在学校遭到“洗脑”,被要求改变性别重新生活,因此引起了一系列家庭之间的大混乱。
图片
佩雷斯夫妇家住在佛罗里达州,他们12岁的女儿在寄宿学校学习。
每周回到家时,女儿看起来和平时差不多,但不久前父亲却突然接到医院的电话:她的女儿两次试图在学校厕所上吊自杀,已经被送往医院抢救。
图片
佩雷斯夫妇
佩雷斯夫妇既焦急又费解,他们的女儿从前一直很开朗,怎么会突然寻死呢?
在与学校的交涉间,佩雷斯夫妇知道了一件令他们愤怒的事实:女儿的老师正强行让她以男性的身份在学校生活。
图片
根据起诉书中描写,佩雷斯夫妇的女儿在校期间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过一些疑问,于是去找了学校顾问蒂尼·华盛顿做咨询。
12岁的孩子还处于对性别和性向认同模糊探索的阶段,有这样的疑问十分正常。
按道理,学校应该给孩子建议和支持,告诉他们不必为自己的不同或不合群而羞耻,并与孩子的家长沟通。他们也应该告诉孩子变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需要慎重考虑,并在他们真的有判断能力和承受能力后作出选择。
图片
可这所学校的操作简单粗暴,顾问与几个学校领导每周和女孩秘密会面,直接开始为她制定了在校园里变性后的新生活。
他们没把小女孩的苦恼通知给最有权知晓孩子心理状况的父母,而是在学校中将小女孩的性别认同问题直接抖了出来。
校领导要求教职员工和其他学生称佩雷斯夫妇的女儿为“男孩”,鼓励特征仍然明显是女孩的她去男厕所,甚至给她起了男生的名字,并要求在学校里大家都用男名称呼他。
图片
佩雷斯夫妇的律师
根据家人和女孩周围人的描述,在与校方进行秘密会议之前,女孩并没有任何性别焦虑和危机的迹象,也没有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学校可能在会议中,对还没有判断能力的女孩,进行了明显地引导,让她不断怀疑自己的真实性别,并在远远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以新身份面对全校师生。
图片
示意图
这并不是小女孩想要的,她只是对性别有一点疑惑,希望得到安慰而已,学校却强行让没做好准备的女孩在两个性别中作出选择。
学校忽略父母,操之过急,自认为是在做一件大好事,却将小女孩推向了难以控制的处境。
图片
示意图
果然,在被学校宣布“变性”后,佩雷斯夫妇的女儿受到了严重的校园霸凌,而对待霸凌,学校却没有什么好办法。由于是寄宿学校,女儿面对同学的打骂和嘲笑无处可躲,最终在1月4日和5日,连续两天自杀未遂。
父亲佩雷斯非常愤怒,因为学校没有告诉他们任何事。他们完全不知道孩子经历过难熬的认知障碍,更不知道学校在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女儿。
图片
尽管学校辩称,他们不告知家长,是因为觉得佩雷斯夫妇是天主教徒可能无法理解女儿,怕他们因此生气伤害孩子。
但事实是,他们在没有专家的情况下,私自为孩子制定了不合适的跨性别方案,让脆弱的孩子将性别认知问题非自愿地暴露在学校中。
佩雷斯夫妇的律师认为,“性别认知是一个严肃的心理健康决定,学校工作人员没有资格,也无权替家长和孩子作出这种决定,在这个阶段这个决定必须有父母参与。”
图片
佩雷斯夫妇的律师
佩雷斯先生认为,一些教师自认为自己比父母更有知识,自以为他们很开明,很理解LGBT群体。想让孩子做自己的出发点肯定也是好的。
但事实证明,不合适、缺乏专业知识的辅导方式,反而容易让正处于敏感时期的孩子受到伤害。
图片
事实上性别认知是非常复杂的事
网友对此也进行了讨论,认为学校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但做法实在不讲究:
“如果他们是为了保护女孩的隐私,那为什么还要向其他老师和学生宣传孩子的新身份,让她的同龄人要称她为男性?这不对吧。
他们在没有经验和知识的状态下干预这种事很危险。如果女孩有身份认同问题,那学校应该通知父母并寻找有资质的治疗师在校外进行辅导。”
图片
“孩子们在这个阶段还处于迷茫的时候,他们需要学校辅导员倾听并开解他们,告诉他们做自己是对的,告诉他们在他们做好准备之前,不必立刻选择某种性别。学校不应该替学生过早规划性别。”
图片
现在佩雷斯夫妇的女儿已经在正确的治疗下恢复了精神,而陷入混乱的美国还有类似的案例没有解决。
加州母亲科宁的11岁女儿,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学校两个自认为先进开明的老师“洗脑”。两名教师卡尔代拉和巴拉基,是该学校“你就是你”平等俱乐部的负责人。
图片
科宁和她的律师
这个俱乐部的本意是支持LGBT群体的孩子们,让他们在学校的生活更自在轻松。但这两名教师招揽学生的方式却有些极端。
在加州教师协会提供的录音中,两名老师表示,他们会通过远程教学的机会,跟踪学生们的上网情况,监视他们的谷歌搜索、脸书转发,电子邮件等,锁定一些可能“有潜力”(有可能是LGBT)的小学生,把他们吸纳进自己的社团,以保持社团的繁荣。
学校则对社团的活动状态,活动内容一无所知。
图片
事实上,科宁的女儿原本是对性取向有一些疑问,她被两个老师拉入社团后,在两名老师的开导下,认定了自己是双性恋的身份,并向母亲出柜。母亲虽然惊讶,但也很好的接受了这一切。
图片
但令母亲科宁没想到的是,两名教师却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进一步把女儿的性别往男性的方向引导。
在不断的谈话中,她们告诉女孩“做自己”,实则不断给女孩“她有性别认知障碍”的心理暗示,最终让孩子怀疑“自己其实是一名跨性别男性”。
女孩得出这个结论时很震惊,因为她自己从来没这么想过,但是两个老师看上去很有经验,所以也无力反驳。她告诉老师,这件事她想和妈妈商量一下。
图片
卡尔代拉
但两名老师却在没有征求女孩同意的情况下,偷偷把女孩的母亲叫来开家长会。在会议室,她们直接拉着女孩告诉母亲科宁:“你女儿是个男孩。”
科宁直接吓呆了,她完全没有心理准备,而女儿也无法接受这样强制性地“出柜”,当场吓得哭出来。
图片
根据女儿的叙述,两个老师在洗脑她是跨性别男性后,让她用男孩的名字来上课,到学校换上男装,甚至还教她如何束胸,以阻止女性第二性征发育。这已经是在推行明显有害青少年健康的行为了。
图片
卡尔代拉
女儿以老师希望的男儿身在校园生活了一段时间,但过得十分不愉快,心理压力非常大。
母亲越来越觉得蹊跷,调查后才知道,是两名教师策划了一切,于是将她们告上法庭。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期间学校停课,在家上学的女儿立马选择做回女孩。这也可以显示出两名教师在她性别选择上的诱导痕迹之重。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她们并没有尊重孩子真正的意愿,只是自说自话把她塞进了跨性别的身份里。这样的骚操作既不利于孩子的自然发展,也是在给真正的LGBT群体身上泼脏水。
图片
今年秋天,美国记者施赖尔在《不可逆转的伤害》一书中,抨击了美国越来越过激的儿童变性诱导行为。
他发现,近些年的自称是跨性别者的儿童数量激增,尤其女孩更容易被这样的诱导影响。
图片
他在书中写到,许多学校、在线组织,过早引导孩子做出选择,而一些医生也越来越轻易地给儿童开激素类药物,将还没有判断能力的他们半强迫式地推向了性别认知的焦虑中。
性别是严肃的个人属性,而不是一个可以轻浮对待的流行趋势,任何组织都不应该自大地决定孩子的未来.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91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12
7#
 楼主| 发表于 2022-1-30 09:32:08 | 只看该作者
7楼 醒着,做梦说:
不久前进行的澳网公开赛上,备受瞩目的英国华裔网球选手Emma Raducanu止步第二轮,遭淘汰出局。
图片
自去年在美网公开赛横空出世,爆冷夺得第一个大满贯后,Emma收获了无数粉丝,成为全世界球迷的新宠。
图片
然而,火速成名的Emma也有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烦恼:
据英国媒体刚刚爆料,最近几个月来,Emma饱受一名“私生饭”的跟踪骚扰,严重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Emma一直处在担惊受怕之中,甚至一度萌生了搬家的想法…
事情要追溯到去年Emma刚刚美网夺冠之后,那时候,Emma在全世界的粉丝呈几何级数增长,绝大多数粉丝都在理智追星,没有出格的行为。
图片
然而,一位名叫Amrit Magar的35岁失业已婚中年男士却不然, 他是一位前亚马逊的快递员,自从在电视上看过Emma以后就一直对她念念不忘,并很快痴迷到无法自拔的地步。
图片
渐渐地,Magar便开始酝酿一些过界的举动,他跑到伦敦郊外Emma和父母同住的街区,想尽办法找人打听到了Emma的家庭住址…
探听到了Emma的住址后,Magar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窥探,之后开始展开进一步的行动。
11月23日,他去Emma的家门口留下了一束鲜花和一张字条,字条上面写了一段肉麻的话:
“不知道说什么,但你值得我对你的爱。”
落款还是:“我,Bina和Logan”。
Bina是这位Magar的妻子,Logan是Magar的宠物狗…
图片
放下鲜花和字条后正准备离开,Magar转头就跟Emma的父母碰了个正着。
Magar反应很快,立马撒谎说自己是送快递的(曾经是),刚刚放在门口的东西是其他人寄给Emma的。
Emma的父母当时也没多想,就这样放走了Magar…
当Magar第二次骚扰Emma时,Emma一家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12月2日,Magar又跑到Emma家门口,在她家的邮箱里塞进了一个红色的信封,里面装了一张手绘地图,描绘了他从北伦敦的埃奇韦尔步行23英里(37公里),一直走到Emma家,只为见她的过程。地图的角落里留下了几个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字:
“为你徒步23英里…”(23 miles walked 4 you)
图片
这封信让Emma一家真正担忧了起来,步行几十公里来住处骚扰,很难保证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没等Emma一家想出合适的对策,Magar很快有了更出格的举动。
两天后的12月4日,Magar第三次偷跑到Emma家,在她家花园的树上挂了一串圣诞彩灯,之后他发现Emma家的门还开着,于是蹑手蹑脚走进去,“顺”走了门廊上的一双运动鞋…
此时,Emma父亲的手机突然响起,原来,门上的警报器发了信号,通知他有陌生人出现在家门口。
Emma父亲火速跑到门外,看到了一名男子的身影,Magar发现Emma父亲出现,拔腿就跑,Emma父亲在后面紧追不舍,一直追到了附近的公交站才跟丢。
之后,Emma父亲回家查看了监控摄像头,很快认出了Magar。
他回忆起一个月前,自己跟这位自称快递员的男子迎面相遇,这人后来还跟踪过自己的车,Emma父亲对他的样子有印象。
下图监控画面略惊悚
图片
联想到前几次的偶遇,Emma父亲断定,最近一段时间来家里跟踪骚扰都是这同一人,于是立刻去报了警。
警方随即展开侦察和监控,很快将Magar抓获,警方从他的袋子里搜出了他偷走的运动鞋。
Magar承认了几次的跟踪骚扰行为,坦白自己偷走了一双运动鞋,他以为那是Emma的物品,想“留作纪念”,可实际上这是Emma父亲的鞋。
Magar出庭受审,承认了自己跟踪骚扰Emma的行为,案子会在下个月宣判。
跟踪骚扰的人被捉拿归案,Emma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从那时起,她已经意识到自己成名以后并不安全,开始不敢一个人出门了。
图片
上个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备战澳网时,Emma依旧在为跟踪案烦扰,她接受电话采访时说:
“自从跟踪事件发生以后,我就处在担惊受怕中,一个人出门总是很害怕…现在我感觉没了自由,时不时就会回头张望,总担心这类事还会出现。”
“在家里也觉得不安全,过去那是让我最安全最自在的地方。”
而让Emma更为担忧的是,如果公众知道她被跟踪骚扰,大家的关注会让她压力更大…
她甚至就此萌生了搬家的想法:
“我想搬去一个新家,或许会更安全。我担心那个人知道我住的地方,有一天可能会回来…”
图片
最近两个月,Emma的压力一直很大,先是感染了新冠,之后又受到跟踪事件的困扰,从澳网铩羽而归后,她迄今也没有缓过来。
而Emma对自身安全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因为就在昨天,法庭宣布,只要Magar不再接近Emma一家,不再造访Emma住的那条街,他就能获得保释,恢复自由之身。
而这样的局面,正是19岁的Emma所担心的。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85

帖子

9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31
8#
发表于 2022-1-30 09:42:14 | 只看该作者
8楼 昊天说:
这就是自由的西方,自由到发表自己言论都会被这样对待。可悲。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3209

帖子

82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257
9#
发表于 2022-1-30 10:07:05 | 只看该作者
<
9楼 温故而知新说:回沙发醒着,做梦
这种是发生在硬度不算稀奇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3209

帖子

82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257
10#
发表于 2022-1-30 11:03:17 | 只看该作者
<
10楼 温故而知新说:回8楼昊天
目前来看什么样的制度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11-14 03:18 , Processed in 0.06506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