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俱往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梦的盲女孩

[复制链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34
321#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22:27:18 | 只看该作者
<
321楼 俱往矣说:回复311楼黑煤面子
我也发现肢体残人的这特点,心灵手巧,但他们给我的另一个感觉就是比较刁钻。一个肢体残,他道不做买卖,就靠一首修理电器的好功夫,积累了大量的人脉。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34
322#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22:27:55 | 只看该作者
<
322楼 俱往矣说:回复313楼黑煤面子
好的,thank you.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87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4443
323#
发表于 2020-11-29 22:39:36 | 只看该作者
<
323楼 黑煤面子说:回309楼俱往矣
话说当年的同学真是有情有义啊!
我不能吃白菜,父母专门叫我大姐跟了我一学期。大解在食堂做饭每月十五块,吃了喝了赚来我的伙食费,白菜问题算暂时解决。
第二学期,我大姐去信用社上班,我只好自己解决白菜问题。
有白菜时光吃两个馒头吃不饱,学校又是份儿饭,花钱也不能多拿馒头。
有两为和我大姐关系比较好的女同学说,她们吃不了,一人给我一个馒头,我吃四个馒头就饱了。
其中一位半盲女生说,总不吃菜不好,如果不介意的话,她把自己碗里和我碗中的白菜挑着吃了,我吃土豆和豆腐粉条什么的。
咱当时的确没介意,觉得她俩真向自家姊妹。有人还对那位女生玩笑说她喜欢我,她却说我像个女娃娃似的真可爱,就喜欢了又怎样。
她揭了我迟迟不变声的短板,我稍有不悦,宛转提醒她别用我的毛病取笑,她说嗓子变不过来是营养不良,吃了她挑的菜就慢慢变过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87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4443
324#
发表于 2020-11-29 22:43:03 | 只看该作者
<
324楼 黑煤面子说:回316楼俱往矣
估计那颧骨手术也不容易,为避免留下影响美观的疤痕,可能得从嘴里开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87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4443
325#
发表于 2020-11-29 22:48:10 | 只看该作者
<
325楼 黑煤面子说:回312楼俱往矣
我的左手无名指就被压面机绞去了一节。
骨头没坏,肉被撸了,应该能接上,但当时没想到绞下来的东西是完整的,住院一星期回家才发现那个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87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4443
326#
发表于 2020-11-29 22:49:24 | 只看该作者
<
326楼 黑煤面子说:回322楼俱往矣
不必客气,正在整理,发现还缺几千字的东西,得去那枚机器上找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34
327#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22:51:53 | 只看该作者
<
327楼 俱往矣说:回复322楼俱往矣
qq申请了。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87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4443
328#
发表于 2020-11-29 22:55:07 | 只看该作者
<
328楼 黑煤面子说:回319楼俱往矣
魔幻呀!的确不咋合理,但人家文学作品就那么写的,算是命不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87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4443
329#
发表于 2020-11-29 23:01:15 | 只看该作者
<
329楼 黑煤面子说:回321楼俱往矣
肢残者刁栓的多,可能与小时候的某些经历有关吧?民间也有人说“瘸子狠瞎子毒”之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34
330#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23:02:25 | 只看该作者
<
330楼 俱往矣说:回复323楼黑煤面子
我在盲校时,按月交伙食费,那时候的家常便饭就是豆腐白菜,我的饭量不大,可能与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有关吧。班上有位王姓男生,在家做糊纸兜而的加工活而,他几乎每天都早来晚走,早来是为了帮住校生发饭,看看有没有同学吃不了; 晚走是为了聚敛所有班上同学的剩饭,折到一个自带的大餐盒里,开始狼吞虎咽地大快朵颐。晚饭一方面是为了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他多省出一些来所以晚饭我吃得比较少,,因为听着他那啼哩吐噜的吃饭声,我的心里总是酸酸的。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34
331#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23:03:28 | 只看该作者
<
331楼 俱往矣说:回复324楼黑煤面子
诶,对呀,我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34
332#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23:05:06 | 只看该作者
<
332楼 俱往矣说:回复325楼黑煤面子
有人说,类似 这种情况,如果及时发现并带着断指送医,可以再接成功。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34
333#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23:05:51 | 只看该作者
<
333楼 俱往矣说:回复326楼黑煤面子
take it easy.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34
33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23:06:44 | 只看该作者
<
334楼 俱往矣说:回复328楼黑煤面子
是啊,红颜多薄命。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34
335#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23:07:45 | 只看该作者
<
335楼 俱往矣说:回复329楼黑煤面子
我们天津人说: 瞎子狠,瘸子刁,矬子杀人不用刀。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87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4443
336#
发表于 2020-11-29 23:08:16 | 只看该作者
<
336楼 黑煤面子说:回320楼俱往矣
人家能那样过也算本事,反正咱是开不成按摩店也得离婚。
偶然小绿一下还可能为孩子等因素将就着过,但人家那是公开巨绿,守着一片大草原不如放弃重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87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4443
337#
发表于 2020-11-29 23:31:16 | 只看该作者
<
337楼 黑煤面子说:回330楼俱往矣
本帖最后由 黑煤面子 于 2020-11-29 23:48 编辑

那玩意儿肯定和家庭条件有关。
我家虽然不至于让我饿肚子,但学校离家一百多里,交通还不咋方便,一学期不回家乃常事,带点吃的也很快和小伙伴分着吃了。
第一学期我吃食堂的小灶,还得我大姐哄着我吃饭,方便面根本不吃,第二学期却一顿能吃四包方便面。
真得感谢那两位女生,虽然她俩曾受到我大姐的照顾,但人家一年多来对我如同照料小孩儿般的关心叫我至今难忘。那位半盲就住在城里,每星期都能回家,带来的东西也给我吃。
八六年学期末,我问她去她家具体怎么走,说暑假叫大姐领着我去找她玩儿,她当真了。暑假里,我叫我爹想办法给她家拉了一卡车煤,心理上总算平衡了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34
338#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23:59:25 | 只看该作者
338楼 俱往矣说:
这是中国首家盲人养老院。养老院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一幢五层大楼可提供200张床位。

值班人员向我们简要地作了介绍,她告诉大家,楼里楼外没有一个台阶,朋友们可以放心走路,院子里每条路的两边都有扶栏,走到快拐弯时,扶栏上也有标记提示;扶栏与扶栏之间的空隙,有盲道衔接。不管你走出多远,拐多少弯,都能按原路返回。



走进楼时,门口是一个斜坡,走廊两边都有扶栏通向每间房门口,扶栏上的盲文标识告诉你,这是几楼几号房间。凭着这个标识不用他人帮助就能找到要去的房间。

工作人员送我们进入房间,房内完全按照宾馆客房的格局设计,所以很快就熟悉了环境,房内有声控装置,可以用语音指令电视和空调的开关以及广播节目的选择。



进入房间,左边是卫生间,右边是衣柜,大床很宽敞,桌椅齐备,让人感到很舒适。



走进卫生间,正对着坐式马桶,马桶旁边有扶手,以防滑倒。进门左手是洗漱台,洗漱池又分左右两个。左池内有固定的搓衣板可供大家洗小件衣物,大件衣服由院内提供服务;右池是洗簌池。昼夜供热水。唯一不便的是,卫生间内没有淋浴器。工作人员解释说,原设计方案是有淋浴器的,但民政局把关时被取消了。他们说,盲人自己怎么能洗澡不安全。这话真使人觉得很可笑,是关心盲人呢,还是他们对盲人的生活能力缺乏最基本的了解。



工作人员只告诉了我们大概方向,没用任何人帮助,我们凭盲文标识找到了公共浴室,洗了热水澡,然后自己找回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早晨六点,我起了床。过去每当到达一个新环境早起后总要出去散步,但需要他人陪同,以免跌碰或找不回房间;而今天我却想做一次自由行的体验。



我独自出了房间,沿走廊的扶栏走出楼外,又沿着院子里的扶栏大步向前走去。当快要拐弯儿时,扶栏上标记提示我做好准备;当走到路口没有扶栏时,沿着脚下的盲道走,就能找到下一扶栏。我走了很远的路。不持盲杖出外散步这还是头一次。自由自如的行动真有解放了的感觉,心中荡漾着少有的惬意。快到早餐时间了,我原路返回,并很容易的找到自己的房间。



早餐七点开始。我谢绝了朋友的帮助,自己去就餐。还是凭着盲文标识找到了餐厅。我沿着盲道走进厅内。第一次就餐是需要工作人员引导的。一位女士用标准的导盲姿势把我引到一张餐桌旁,并告诉我桌角上有盲文数字,这是我的餐位号,下次就餐时就按照这个餐位号就坐。



当我坐下时,面前桌子上已摆放了一只方形大托盘,盘内有序地放着六个碗碟。前排三个后排三个。前排左边放着耳碗,特征是碗边有一小耳,专放热菜。中间的是圆盘,专放拌菜,右边是一方盘,专放不同的拌菜;后排左边是成粥汤的碗,中间盘内放主食,有蒸得很松软的馒头和煮鸡蛋,右边盘子成不同的菜肴。一日三餐冷热荤素菜肴摆放位置都是固定的。



进餐时,一位工作人员大声宣布:“叔叔、阿姨们:今天的早餐品种有……”。这样,可以让大家根据自己的口味有选择的先吃什么后吃什么,而不像过去盲人在外面吃饭常说的“遇到什么吃什么”。

我故意的向工作人员询问:“如果我不够吃怎么办?”她告诉我:“您可以举手示意,我们随时给您添加”。



快吃完时我举起了右手,几秒钟后工作人员走到桌前,根据我的需要,一碗热粥就摆在盘内放粥汤的位置上。



早餐给我的印象是,分量不大,品种不少,不素不腻,咸淡适宜。餐后让人感到很舒适。



我沿着盲道走出餐厅。刚才晨起散步的惬意余兴未消,又驱使我走到院子里。这时已有不少老人出来散步。他们有的拿着盲杖,有的不拿盲杖扶着路边的栏杆散步活动。有的三两人成群,前后相随,有的独自行动。听着他们相互打招呼,在聊天。他们的声音虽已苍老,但语气语调中透着爽朗和愉快。我跟在他们的后面走着。



听到前面是一位老大姐的声音,我主动跟她搭话。“你是新来的吧?从哪来呀?”她问我。当她知道我来自内蒙古时,她连说:“别走了,别走了,这地儿挺好,适合咱盲人养老。”



这时,一位男士从后面赶了上来。“你是内蒙来的?!”他大声问。听口音可以肯定他是本地人。他告诉我,自己过去在沈阳的福利厂工作,今年62岁,每月能拿3000左右的退休金。“刚过60,就来这儿养老,早了点儿吧?”我说。他接着说,妻子三年前病世了,唯一的女儿去年已大学毕业,自己能独立生活了。“我想,早点来这儿享受享受生活也挺好。”他又说:“在家什么都得自己操心,在这儿什么都有人管;在家生活,一个人孤孤单单,在这儿都是盲人朋友,有共同语言,在一起聊天儿、娱乐,无忧无虑的挺开心。”他接着说:“不过,在这儿住的长了还是想回家看看,可没几天又想回来,还是觉得这儿好。”我问:“这儿的服务做的怎么样?”“服务没说的。”他肯定的回答说。



当我走到靠墙放着一排椅子的地方,几位老大姐正坐在那儿晒太阳聊天儿,在议论关于电脑方面的事情。据说,这里的不少老人都有电脑,玩儿的都很熟练。



我凑上去和她们聊了起来。

这三位老大姐分别是73、75和81岁。她们曾在福利厂一起工作,两位年纪小一些的50年代,还曾是沈阳盲校的同学,现在又在一起养老。

“在这儿生活,觉得怎么样?”我问。一位大姐回答说:“指定比在家好。在家就像关在笼子里一样,白天一个人,晚上孩子回来也没时间和咱多唠啊,太孤单了。在家哪儿都不敢去,在这儿我天天到处溜达,和大伙儿说说笑笑,觉得每天过得很快。在家是熬日子,在这儿是过日子。”



另一位大姐说:“在这儿卫生不用自己打扫,吃饭不用自己操心。在家时,一顿饭只吃一个菜,在这儿每顿几个菜,还挺可口。”



80多岁的老大姐像是在做总结:“在这儿,最主要的是精神愉快!”



这时,一位老大哥拄着盲杖朝我们走来,他操着南方口音和我们打着招呼。一位老大姐告诉我,他是从福建来的,专来这儿常住养老。

“您觉得这儿怎么样?”我问。

“如果不好,我能跑这么远来这儿养老吗!”老大哥朗声笑着对我说。我们大家都笑了起来。



据说,现在已有好几位外地的盲人到这里长住养老,分别来自省内的营口和省外的陕西、山西、黑龙江、湖南、广西、福建和上海。



两天的接触,我感到这里的老人们精神都比较快乐,他们对院里的服务都很满意。“服务没说的”,“服务没得挑”,“照顾的很周到”,“比儿女照顾的好”,“他们对老人真的挺好”,这是我这两天常听到的话。

第二天早餐后出去散步时,又遇到一位70多岁的老大姐,她边走边和我聊着。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有一儿一女,儿子在深圳发展,女儿在沈阳工作,孩子们对我都不错。是我坚持要来养老院的。开始儿子不放心,我说,先去试一试,不好我再回来。来了以后,感觉真挺好。这些服务人员处处为咱们着想,很体贴,真的比自己的孩子照顾的周到。前一段儿家里有事儿,我回去了几天。办完事就急着要回来。儿子对我说:‘至于那么急吗?养老院真的比家还好?’我对儿子说:‘我这样说你别生气,院里对我们的照顾比你们周到多了。’儿子开车送我回来,一进院儿,工作人员这些孩子们就把我围住了,问这问那说个没完,我儿子都靠不上前。一看这阵势,他对我说:‘我走了,真的放心了‘。”

我还去了文娱活动室,在这里老人可以打扑克、下象棋、玩乐器。健身器材还可以供大家锻炼身体。



和我们同来的一位志愿者朋友,在火车快到站时对我说:“一想到要在养老院住几天,我心里就发怵。”原来这位朋友在当地就是志愿者,经常去养老院做义工,为老人们理发、包饺子,和她们聊天儿。她对我描述了第一次去一养老院的印象:一走进走廊,污浊的空气、刺鼻的怪味扑面而来;进了老人们的房间,气味儿更令人窒息。老人们有的坐在那里发呆,有的穿着棉袄棉裤还盖着被子,面无表情的躺着。她说:“每次回来后,都感到心情很压抑。难以想象,盲人养老院会怎么样。”我对她说:“你可以先在网上搜一下,看看养老院附近有没有旅馆。如果实在受不了,你可以到外面的旅馆住。”



到了这里,朋友说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环境整洁、空气清新、老人们的衣着得体干净,面色都不错,看上去精神状态都很好。



我们还造访了一位91岁的老人,他精神矍铄,很健谈,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出来后朋友告诉我,房内很整洁还摆放着冰箱;被褥及卫生间内的洁具都干干净净。



当然,这里的老人也不是全无后顾之忧。他们主要担心的有两件事:其一,在这里入住,每月收费3000元,实在不算高,但是,这些老人多数退休金都比较低——3000元左右,交了费就很少有余钱。平时可以衣食无忧,可一旦生了病,医药费怎么办?有子女的还好,而没有子女的就成了问题。目前在这里常住近50位老人,其中有10对是夫妻,其他20多人都是单身老人。这个问题让他们怎么能不忧虑呢?其二,养老院成立的时间不长,很多盲人都不知道,入住率还不高,200张床位大部分空置。所以,现在养老院是在赔本经营,国家也没有补贴。



一位老人对我说了他们的忧虑:“真有一天养老院撑不住了,让我们回家,那我们可就苦啦。”



在这里我还认识了养老中心的院长张瑜。这是一位不到40岁的大女孩儿。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她和我的大儿子同龄。张瑜说起话来很有激情,她告诉我,自己很喜欢这项工作,很愿意和老人们在一起。“这些叔叔阿姨都很可爱,我要把他们当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



她要求工作人员对老人们要有爱心、耐心和孝心。只要遇到老人就必须打招呼,让他们知道我们就在他们身边。她要求大家随时帮助老人解决困难,满足老人们的需求。但她也不主张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只要老人能做的,就让他们自己做。这样才能体现他们的生活价值,让老人们感到生活的充实。”我很赞成这个观点。



她认为,只是让老人们生活舒适,衣食无忧还不够,要让他们的生活内容更丰富,要让老人们快乐起来。于是,她组织开展了不少文娱活动,带着老人们出去旅游,就是其中的一项。



这里的老人多数属低收入阶层,过去很少有出外旅游的机会。“我们就是要让他们和健全老人一样,享受旅游的快乐。”张瑜这样说。养老中心成立还不到一年,她们陪伴老人们先后去过丹东、营口海边和科尔沁草原,让老人们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这期间,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受篇幅所限就不多赘述了。



接触中,我感到这里的工作人员都很敬业,可以讲出好几个所经历的小故事。但限于篇幅,只说一件难忘的瞬间:这天晚上我去浴室洗澡。一进门,一位男士就和我打招呼,要过来帮我。我说我已熟悉了环境。他告诉我,他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在餐厅做厨师。我问:“这么晚了为什么还不回家?”,他说:“我住在院里。早晨得早起,早点把粥熬上,熬的烂烂的,老人们吃了好消化。”



他的语气平淡,语言无华但却让我至今记得。



10月5日晨,我早早起了床,今天我们要离开这里了。



我又来到院子里散步,听着唧唧的鸟鸣,大口做着深呼吸,畅快之极。三天的养老院生活,使我感受良多。这里的环境,这里的人,让我感到了温暖、祥和和爱。想到上午就要离开,真有几分不舍。

这时张瑜从后面赶上来和我打招呼。“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我问。她告诉我夜里院里的一位老人突然发病,工作人员把他送到医院,现在已经好了,准备接回来。“我还是有些担心,要亲眼看看就放心了。”



我不住地点头,什么都没说。不由的想起了一位老人说到张瑜时讲过的一句话:“这孩子就像女儿一样关心我们啊。”



临别时,张院长对我们说,希望有更多的老年盲人朋友来院,短期体验或长期入住都欢迎。现在我把她的话转告各地的盲人朋友们。海漫智慧养老中心的联系电话是024—81212222



张瑜院长的联系电话是:13478126877微信同号

本楼来自:智慧人生VIP会员

发表于:今天11:17:15文本栏轻点两下来编辑。使用转子访问“拼写错误的字词”蚂蚁头像


这是中国首家盲人养老院。养老院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一幢五层大楼可提供200张床位。

值班人员向我们简要地作了介绍,她告诉大家,楼里楼外没有一个台阶,朋友们可以放心走路,院子里每条路的两边都有扶栏,走到快拐弯时,扶栏上也有标记提示;扶栏与扶栏之间的空隙,有盲道衔接。不管你走出多远,拐多少弯,都能按原路返回。



走进楼时,门口是一个斜坡,走廊两边都有扶栏通向每间房门口,扶栏上的盲文标识告诉你,这是几楼几号房间。凭着这个标识不用他人帮助就能找到要去的房间。

工作人员送我们进入房间,房内完全按照宾馆客房的格局设计,所以很快就熟悉了环境,房内有声控装置,可以用语音指令电视和空调的开关以及广播节目的选择。



进入房间,左边是卫生间,右边是衣柜,大床很宽敞,桌椅齐备,让人感到很舒适。



走进卫生间,正对着坐式马桶,马桶旁边有扶手,以防滑倒。进门左手是洗漱台,洗漱池又分左右两个。左池内有固定的搓衣板可供大家洗小件衣物,大件衣服由院内提供服务;右池是洗簌池。昼夜供热水。唯一不便的是,卫生间内没有淋浴器。工作人员解释说,原设计方案是有淋浴器的,但民政局把关时被取消了。他们说,盲人自己怎么能洗澡不安全。这话真使人觉得很可笑,是关心盲人呢,还是他们对盲人的生活能力缺乏最基本的了解。



工作人员只告诉了我们大概方向,没用任何人帮助,我们凭盲文标识找到了公共浴室,洗了热水澡,然后自己找回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早晨六点,我起了床。过去每当到达一个新环境早起后总要出去散步,但需要他人陪同,以免跌碰或找不回房间;而今天我却想做一次自由行的体验。



我独自出了房间,沿走廊的扶栏走出楼外,又沿着院子里的扶栏大步向前走去。当快要拐弯儿时,扶栏上标记提示我做好准备;当走到路口没有扶栏时,沿着脚下的盲道走,就能找到下一扶栏。我走了很远的路。不持盲杖出外散步这还是头一次。自由自如的行动真有解放了的感觉,心中荡漾着少有的惬意。快到早餐时间了,我原路返回,并很容易的找到自己的房间。



早餐七点开始。我谢绝了朋友的帮助,自己去就餐。还是凭着盲文标识找到了餐厅。我沿着盲道走进厅内。第一次就餐是需要工作人员引导的。一位女士用标准的导盲姿势把我引到一张餐桌旁,并告诉我桌角上有盲文数字,这是我的餐位号,下次就餐时就按照这个餐位号就坐。



当我坐下时,面前桌子上已摆放了一只方形大托盘,盘内有序地放着六个碗碟。前排三个后排三个。前排左边放着耳碗,特征是碗边有一小耳,专放热菜。中间的是圆盘,专放拌菜,右边是一方盘,专放不同的拌菜;后排左边是成粥汤的碗,中间盘内放主食,有蒸得很松软的馒头和煮鸡蛋,右边盘子成不同的菜肴。一日三餐冷热荤素菜肴摆放位置都是固定的。



进餐时,一位工作人员大声宣布:“叔叔、阿姨们:今天的早餐品种有……”。这样,可以让大家根据自己的口味有选择的先吃什么后吃什么,而不像过去盲人在外面吃饭常说的“遇到什么吃什么”。

我故意的向工作人员询问:“如果我不够吃怎么办?”她告诉我:“您可以举手示意,我们随时给您添加”。



快吃完时我举起了右手,几秒钟后工作人员走到桌前,根据我的需要,一碗热粥就摆在盘内放粥汤的位置上。



早餐给我的印象是,分量不大,品种不少,不素不腻,咸淡适宜。餐后让人感到很舒适。



我沿着盲道走出餐厅。刚才晨起散步的惬意余兴未消,又驱使我走到院子里。这时已有不少老人出来散步。他们有的拿着盲杖,有的不拿盲杖扶着路边的栏杆散步活动。有的三两人成群,前后相随,有的独自行动。听着他们相互打招呼,在聊天。他们的声音虽已苍老,但语气语调中透着爽朗和愉快。我跟在他们的后面走着。



听到前面是一位老大姐的声音,我主动跟她搭话。“你是新来的吧?从哪来呀?”她问我。当她知道我来自内蒙古时,她连说:“别走了,别走了,这地儿挺好,适合咱盲人养老。”



这时,一位男士从后面赶了上来。“你是内蒙来的?!”他大声问。听口音可以肯定他是本地人。他告诉我,自己过去在沈阳的福利厂工作,今年62岁,每月能拿3000左右的退休金。“刚过60,就来这儿养老,早了点儿吧?”我说。他接着说,妻子三年前病世了,唯一的女儿去年已大学毕业,自己能独立生活了。“我想,早点来这儿享受享受生活也挺好。”他又说:“在家什么都得自己操心,在这儿什么都有人管;在家生活,一个人孤孤单单,在这儿都是盲人朋友,有共同语言,在一起聊天儿、娱乐,无忧无虑的挺开心。”他接着说:“不过,在这儿住的长了还是想回家看看,可没几天又想回来,还是觉得这儿好。”我问:“这儿的服务做的怎么样?”“服务没说的。”他肯定的回答说。



当我走到靠墙放着一排椅子的地方,几位老大姐正坐在那儿晒太阳聊天儿,在议论关于电脑方面的事情。据说,这里的不少老人都有电脑,玩儿的都很熟练。



我凑上去和她们聊了起来。

这三位老大姐分别是73、75和81岁。她们曾在福利厂一起工作,两位年纪小一些的50年代,还曾是沈阳盲校的同学,现在又在一起养老。

“在这儿生活,觉得怎么样?”我问。一位大姐回答说:“指定比在家好。在家就像关在笼子里一样,白天一个人,晚上孩子回来也没时间和咱多唠啊,太孤单了。在家哪儿都不敢去,在这儿我天天到处溜达,和大伙儿说说笑笑,觉得每天过得很快。在家是熬日子,在这儿是过日子。”



另一位大姐说:“在这儿卫生不用自己打扫,吃饭不用自己操心。在家时,一顿饭只吃一个菜,在这儿每顿几个菜,还挺可口。”



80多岁的老大姐像是在做总结:“在这儿,最主要的是精神愉快!”



这时,一位老大哥拄着盲杖朝我们走来,他操着南方口音和我们打着招呼。一位老大姐告诉我,他是从福建来的,专来这儿常住养老。

“您觉得这儿怎么样?”我问。

“如果不好,我能跑这么远来这儿养老吗!”老大哥朗声笑着对我说。我们大家都笑了起来。



据说,现在已有好几位外地的盲人到这里长住养老,分别来自省内的营口和省外的陕西、山西、黑龙江、湖南、广西、福建和上海。



两天的接触,我感到这里的老人们精神都比较快乐,他们对院里的服务都很满意。“服务没说的”,“服务没得挑”,“照顾的很周到”,“比儿女照顾的好”,“他们对老人真的挺好”,这是我这两天常听到的话。

第二天早餐后出去散步时,又遇到一位70多岁的老大姐,她边走边和我聊着。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有一儿一女,儿子在深圳发展,女儿在沈阳工作,孩子们对我都不错。是我坚持要来养老院的。开始儿子不放心,我说,先去试一试,不好我再回来。来了以后,感觉真挺好。这些服务人员处处为咱们着想,很体贴,真的比自己的孩子照顾的周到。前一段儿家里有事儿,我回去了几天。办完事就急着要回来。儿子对我说:‘至于那么急吗?养老院真的比家还好?’我对儿子说:‘我这样说你别生气,院里对我们的照顾比你们周到多了。’儿子开车送我回来,一进院儿,工作人员这些孩子们就把我围住了,问这问那说个没完,我儿子都靠不上前。一看这阵势,他对我说:‘我走了,真的放心了‘。”

我还去了文娱活动室,在这里老人可以打扑克、下象棋、玩乐器。健身器材还可以供大家锻炼身体。



和我们同来的一位志愿者朋友,在火车快到站时对我说:“一想到要在养老院住几天,我心里就发怵。”原来这位朋友在当地就是志愿者,经常去养老院做义工,为老人们理发、包饺子,和她们聊天儿。她对我描述了第一次去一养老院的印象:一走进走廊,污浊的空气、刺鼻的怪味扑面而来;进了老人们的房间,气味儿更令人窒息。老人们有的坐在那里发呆,有的穿着棉袄棉裤还盖着被子,面无表情的躺着。她说:“每次回来后,都感到心情很压抑。难以想象,盲人养老院会怎么样。”我对她说:“你可以先在网上搜一下,看看养老院附近有没有旅馆。如果实在受不了,你可以到外面的旅馆住。”



到了这里,朋友说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环境整洁、空气清新、老人们的衣着得体干净,面色都不错,看上去精神状态都很好。



我们还造访了一位91岁的老人,他精神矍铄,很健谈,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出来后朋友告诉我,房内很整洁还摆放着冰箱;被褥及卫生间内的洁具都干干净净。



当然,这里的老人也不是全无后顾之忧。他们主要担心的有两件事:其一,在这里入住,每月收费3000元,实在不算高,但是,这些老人多数退休金都比较低——3000元左右,交了费就很少有余钱。平时可以衣食无忧,可一旦生了病,医药费怎么办?有子女的还好,而没有子女的就成了问题。目前在这里常住近50位老人,其中有10对是夫妻,其他20多人都是单身老人。这个问题让他们怎么能不忧虑呢?其二,养老院成立的时间不长,很多盲人都不知道,入住率还不高,200张床位大部分空置。所以,现在养老院是在赔本经营,国家也没有补贴。



一位老人对我说了他们的忧虑:“真有一天养老院撑不住了,让我们回家,那我们可就苦啦。”



在这里我还认识了养老中心的院长张瑜。这是一位不到40岁的大女孩儿。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她和我的大儿子同龄。张瑜说起话来很有激情,她告诉我,自己很喜欢这项工作,很愿意和老人们在一起。“这些叔叔阿姨都很可爱,我要把他们当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



她要求工作人员对老人们要有爱心、耐心和孝心。只要遇到老人就必须打招呼,让他们知道我们就在他们身边。她要求大家随时帮助老人解决困难,满足老人们的需求。但她也不主张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只要老人能做的,就让他们自己做。这样才能体现他们的生活价值,让老人们感到生活的充实。”我很赞成这个观点。



她认为,只是让老人们生活舒适,衣食无忧还不够,要让他们的生活内容更丰富,要让老人们快乐起来。于是,她组织开展了不少文娱活动,带着老人们出去旅游,就是其中的一项。



这里的老人多数属低收入阶层,过去很少有出外旅游的机会。“我们就是要让他们和健全老人一样,享受旅游的快乐。”张瑜这样说。养老中心成立还不到一年,她们陪伴老人们先后去过丹东、营口海边和科尔沁草原,让老人们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这期间,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受篇幅所限就不多赘述了。



接触中,我感到这里的工作人员都很敬业,可以讲出好几个所经历的小故事。但限于篇幅,只说一件难忘的瞬间:这天晚上我去浴室洗澡。一进门,一位男士就和我打招呼,要过来帮我。我说我已熟悉了环境。他告诉我,他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在餐厅做厨师。我问:“这么晚了为什么还不回家?”,他说:“我住在院里。早晨得早起,早点把粥熬上,熬的烂烂的,老人们吃了好消化。”



他的语气平淡,语言无华但却让我至今记得。



10月5日晨,我早早起了床,今天我们要离开这里了。



我又来到院子里散步,听着唧唧的鸟鸣,大口做着深呼吸,畅快之极。三天的养老院生活,使我感受良多。这里的环境,这里的人,让我感到了温暖、祥和和爱。想到上午就要离开,真有几分不舍。

这时张瑜从后面赶上来和我打招呼。“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我问。她告诉我夜里院里的一位老人突然发病,工作人员把他送到医院,现在已经好了,准备接回来。“我还是有些担心,要亲眼看看就放心了。”



我不住地点头,什么都没说。不由的想起了一位老人说到张瑜时讲过的一句话:“这孩子就像女儿一样关心我们啊。”



临别时,张院长对我们说,希望有更多的老年盲人朋友来院,短期体验或长期入住都欢迎。现在我把她的话转告各地的盲人朋友们。海漫智慧养老中心的联系电话是024—81212222。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34
33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0 09:25:40 | 只看该作者
<
339楼 俱往矣说:回复336楼黑煤面子
婚后,无论男方还是女方,为了经营好家庭,都不该踩踏红线,赞成无辜者对背叛者的零容忍。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5434
340#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0 09:34:46 | 只看该作者
<
340楼 俱往矣说:回复337楼黑煤面子
上纲上线地说,你的做法正所谓知恩图报。我失明后,一开始在行走方面受了不少苦,头破血流是常事,髌骨剧痛更难免。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闯荡和不断总结经验,自己外出已不成问题,于是在盲校住了一年就开始走读了,逃开了食堂那一成不变的菜谱。
本帖来自微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6-9 17:32 , Processed in 0.07259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